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施雯 通訊員 鍾玉良
經過兩天兩夜的角逐,三年一屆的徑山茶王賽,今日決出5位茶王,第一名金茶王也隨之出爐。
讓人出乎意料的是,金茶王不是白髮鬚眉的老者,而是年輕靚麗的女子。
徑山一味茶廠的80後辣媽駱玉虹當選本屆金茶王。
(80後辣媽金茶王)
11歲開始炒茶,新晉女茶王雖然輩分不高,卻是第二次當選金茶王,但上一次是在2013年。
與西湖龍井不同,徑山茶是捲曲形毛峰綠茶,以真色真香真味著稱,多年來深受茶友喜愛。
(金茶王參賽炒制的徑山茶)
這次參賽,駱玉虹選用的是中茶113這個品種的鮮葉。
自家茶山的60畝茶園中,每年正是4月初,清明時節採摘的鮮葉製成的徑山茶,品質最佳。
沒有好食材,不成好菜,制茶亦是如此。
(參賽鮮葉選用中茶113)
駱玉虹說,徑山茶鮮葉的選擇,至關重要,我喜歡用中茶113、中茶117、鳩坑種來炒制徑山茶,採摘標準是一芽一葉。
徑山茶制茶前後需要兩天時間。
鮮葉經過數小時攤晾,送入滾筒殺青,出爐篩選後,進行手工理條。
理條要求手不離茶,茶不離鍋,出鍋後要二次篩選,上揉捻機進行揉捻。
捻好的茶葉再次篩選,進行烘乾。
烘乾分兩次,一次高溫短烘,二次低溫長烘後,新茶出爐。
(金茶王茶葉開湯)
「這裡的每一個步驟都很重要,比如理條,火候、時間、手上的力度全憑經驗拿捏;最後的烘乾,頭烘溫度要高,二烘溫度要低,最後還要快速拉高溫度,才能提香。」
這次參賽,駱玉虹採摘了80斤中茶113鮮葉,從早晨7點一直忙到凌晨2點多,炒制了11斤徑山茶。
現場5位評委,一致認為駱玉虹炒的茶,從外形、湯色、葉底、滋味、香氣這5個評茶因子上,都是五位茶王中最為出色的,評為金茶王。
(專家評茶現場)
在昨天的打分環節,有個非常有意思的環節,專家組評審出的金茶王,和茶葉企業組評出的金茶王是一致的,連分數都是一樣的。
評審中,浙江省農業農村廳首席茶葉專家羅列萬這樣分析:徑山有一群炒茶的匠人,他們是徑山茶一貫保持高品質的關鍵所在。
同時,羅列萬對徑山茶也給予了高度評價:一場鬥茶,沒有一款可以差評,僅外形最低打93.5分,卻一改貫例、從低到高不斷加分,每一款都讓專家愛不釋手,「任一款排後都是痛苦」的評茶場景,令人心曠神怡,極為罕見。
(徑山茶茶園)
香真色真味真,「徑善徑美」的徑山茶,果然名不虛傳。
小時新聞記者了解到,駱玉虹炒的茶,根據等級不同,售價從1200元-700元不等,最高賣出過5000多元一斤。現場金茶王的參賽茶葉,還進行了激烈的競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