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大時代》
每周一至周五17:20-17:50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
壹老人、鐵與火的崢嶸歲月
「黑水白山,被兇殘日寇強佔。我中華無辜男兒,倍受摧殘,血染山河屍遍野。貧困流離怨載天。」
這首東北抗日聯軍的軍歌,是當年抗聯西徵戰鬥歲月的寫照。
李敏今年已經91歲了。
當年她是抗聯隊伍中年紀最小的女兵之一,那時她才十三歲。
1995年,俄羅斯政府授予李敏朱可夫勳章,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五十周年紀念章。日本關東軍1938年的冬天,派了大批的隊伍圍剿東北抗聯的後方基地 李敏老人講述的那段歲月,是東北抗聯艱苦抗戰的真實寫照。老人在李兆麟將軍的率領下,做過炊事員、前線補給員、宣傳員。
朱可夫
李敏:「日本關東軍1938年的冬天,派了大批的隊伍來圍剿東北抗聯的後方基地,同時不僅包圍著後方基地,更重要的是它派了不少特務、嚮導,去找抗聯什麼地方,都知道啊這些人。」
據黑龍江省抗日戰爭研究會統計,東北抗日聯軍對日作戰次數約十萬餘次。日偽軍傷亡人數共計消滅日本關東軍十八萬,牽制了七十六萬日軍。有力地支援了全國的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這一切都是在與黨中央失去聯繫的情況下獨立完成的。
抗聯是一支很特殊的部隊,它跟新四軍和八路軍不一樣。長期的是孤懸敵後。跟黨中央到1937年就失去聯繫。東北抗日聯軍強有力地打擊了日本關東軍。動搖了他們的大後方,日本關東軍不得不調集大批部隊,一次又一次地進行瘋狂地討伐。加之抗日聯軍與上級黨組織失去了聯繫 ,地方黨組織遭到毀滅性的破壞 。糧食、藥品 、鹽等給養完全斷絕 ,許多優秀的指戰員壯烈犧牲,部隊損失慘重。
李敏:「1938年的秋一直到冬天,最困難的時候,為什麼呢?因為日本關東軍進行了這些年的從1931年一直到1938年這些年裡進行了歸屯並戶,破壞東北抗日聯軍隊伍的後方基地,結果進入很困難的時期。」
東北抗聯,在整個十四年的抗戰歲月裡都非常艱苦。它達到了人類個體能夠承受的極限。東北當時冬季氣溫可以達到零下四十度左右,東北抗聯主要活動都在深山密林中,根本沒有房子、沒有房屋。在這種極端困難的情況。抗聯部隊縮編,開展小型遊擊戰爭,保存了一部分精華和骨幹力量,進入蘇聯境內整訓。
貳慌張的今井武夫
1945年8月21日 ,湖南省南部的芷江縣街頭 ,清晨起從四面八方湧來了城內百姓。他們手舉鮮花和彩旗,早早佇立在這裡,等待著一件註定要被載入史冊的大事件的發生。
上午9點半6架擁有著當時世界上最好的活塞螺旋槳的野馬式戰鬥機飛上天空。這6架戰機由中美兩國的飛行員分別駕駛,此行的目的地正是芷江。 飛機上坐著一個人,他就是侵華日軍總參謀副長今井武夫。此時今井武夫,卻突然被一件事嚇得魂不附體。他發現機艙內有一挺機槍,因為他是來投降的 。原則上不能帶軍械的武器的。他命令他的手下趕緊把這個歪把子輕機槍扔掉。這個岡村寧次大將的心愛之物被扔到了洞庭湖裡。
汪精衛(前排中)與偽「國民政府」高官合影。前排左一為日本特務今井武夫,後排右二為陳公博。
今井武夫時任中國派遣軍副總參謀長。
1937年7月7日, 在日軍有意挑釁下,盧溝橋事變爆發。對於今井武夫來說 ,佔領芷江的土地 ,曾經是他以及日本中國派遣軍夢寐以求的事情,不過最後以失敗而告終。
芷江會戰是中日之間的最後一次戰役。在這場拼死較量中。日軍完敗,是最終的結局。芷江會戰也被稱為湘西會戰 ,抗日十大戰役大獲全勝的最後一役。這次戰役的結束標誌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了全面的勝利。這也是我們抗日戰爭戰略反攻階段取得的最主要會戰的勝利。
從此國民黨和共產黨領導之下的軍隊在整個反攻階段就變為主動。
叄 全勝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分別各投下了1顆原子彈,引起日本國內巨大恐慌。
當時在廣島、長崎上空投放原子彈的美軍飛行員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百萬大軍迅速攻入中國東北。中國軍隊亦向日軍發起全面反攻。
8月14日上午,日本最高首腦在日本皇宮防空室舉行御前會議,討論無條件投降的詔書問題。
日本天皇裕仁考慮國內外形勢和「彼我雙方的國力戰力」,表示如果繼續戰爭,「無論國體或是國家的將來都會消失,就是母子都會丟掉」。決定發出停戰詔書。同日,日本天皇發布了由國務大臣副署的《停戰詔書》。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盟軍最高統帥部8月17日發布第一號命令規定,除滿洲外中國境內的所有日本部隊,包括空軍、海軍、 陸軍和後勤部隊以及臺灣和北緯十六度線以北法屬印度支那的全部日軍都由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受降。
▼認識下我們的小夥伴
鳳凰微視覺
視覺盛宴 | 分享無限
微信ID:phoenixwsj
鳳凰衛視旗下視覺分享帳號。我們致力於傳達每張照片背後的溫度。
編輯:伊梵 劉曉慧
鳳凰相關閱讀
· 敗菊—東京大審判檔案揭秘
· 脫歐之後,英國新首相還要脫華?
· 錢學森曾離「黑魔法」如此近?
· 反腐"回頭看"為何指向這四省?
· 中國高鐵盒飯為何難吃?外媒都看不下去了
· 程鶴麟:新加坡,不過是要當美國重返亞太的帶路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