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 | 抗戰女兵回憶中日「最後一戰」

2021-01-11 鳳凰衛視

《紀錄大時代》

每周一至周五17:20-17:50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

壹老人、鐵與火的崢嶸歲月

「黑水白山,被兇殘日寇強佔。我中華無辜男兒,倍受摧殘,血染山河屍遍野。貧困流離怨載天。」

這首東北抗日聯軍的軍歌,是當年抗聯西徵戰鬥歲月的寫照。

李敏今年已經91歲了。

當年她是抗聯隊伍中年紀最小的女兵之一,那時她才十三歲。

1995年,俄羅斯政府授予李敏朱可夫勳章,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五十周年紀念章。日本關東軍1938年的冬天,派了大批的隊伍圍剿東北抗聯的後方基地 李敏老人講述的那段歲月,是東北抗聯艱苦抗戰的真實寫照。老人在李兆麟將軍的率領下,做過炊事員、前線補給員、宣傳員。

朱可夫

李敏:「日本關東軍1938年的冬天,派了大批的隊伍來圍剿東北抗聯的後方基地,同時不僅包圍著後方基地,更重要的是它派了不少特務、嚮導,去找抗聯什麼地方,都知道啊這些人。」

據黑龍江省抗日戰爭研究會統計,東北抗日聯軍對日作戰次數約十萬餘次。日偽軍傷亡人數共計消滅日本關東軍十八萬,牽制了七十六萬日軍。有力地支援了全國的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這一切都是在與黨中央失去聯繫的情況下獨立完成的。

抗聯是一支很特殊的部隊,它跟新四軍和八路軍不一樣。長期的是孤懸敵後。跟黨中央到1937年就失去聯繫。東北抗日聯軍強有力地打擊了日本關東軍。動搖了他們的大後方,日本關東軍不得不調集大批部隊,一次又一次地進行瘋狂地討伐。加之抗日聯軍與上級黨組織失去了聯繫 ,地方黨組織遭到毀滅性的破壞 。糧食、藥品 、鹽等給養完全斷絕 ,許多優秀的指戰員壯烈犧牲,部隊損失慘重。

李敏:「1938年的秋一直到冬天,最困難的時候,為什麼呢?因為日本關東軍進行了這些年的從1931年一直到1938年這些年裡進行了歸屯並戶,破壞東北抗日聯軍隊伍的後方基地,結果進入很困難的時期。」

東北抗聯,在整個十四年的抗戰歲月裡都非常艱苦。它達到了人類個體能夠承受的極限。東北當時冬季氣溫可以達到零下四十度左右,東北抗聯主要活動都在深山密林中,根本沒有房子、沒有房屋。在這種極端困難的情況。抗聯部隊縮編,開展小型遊擊戰爭,保存了一部分精華和骨幹力量,進入蘇聯境內整訓。

貳慌張的今井武夫

1945年8月21日 ,湖南省南部的芷江縣街頭 ,清晨起從四面八方湧來了城內百姓。他們手舉鮮花和彩旗,早早佇立在這裡,等待著一件註定要被載入史冊的大事件的發生。

上午9點半6架擁有著當時世界上最好的活塞螺旋槳的野馬式戰鬥機飛上天空。這6架戰機由中美兩國的飛行員分別駕駛,此行的目的地正是芷江。 飛機上坐著一個人,他就是侵華日軍總參謀副長今井武夫。此時今井武夫,卻突然被一件事嚇得魂不附體。他發現機艙內有一挺機槍,因為他是來投降的 。原則上不能帶軍械的武器的。他命令他的手下趕緊把這個歪把子輕機槍扔掉。這個岡村寧次大將的心愛之物被扔到了洞庭湖裡。

汪精衛(前排中)與偽「國民政府」高官合影。前排左一為日本特務今井武夫,後排右二為陳公博。

今井武夫時任中國派遣軍副總參謀長。

1937年7月7日, 在日軍有意挑釁下,盧溝橋事變爆發。對於今井武夫來說 ,佔領芷江的土地 ,曾經是他以及日本中國派遣軍夢寐以求的事情,不過最後以失敗而告終。

芷江會戰是中日之間的最後一次戰役。在這場拼死較量中。日軍完敗,是最終的結局。芷江會戰也被稱為湘西會戰 ,抗日十大戰役大獲全勝的最後一役。這次戰役的結束標誌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了全面的勝利。這也是我們抗日戰爭戰略反攻階段取得的最主要會戰的勝利。

從此國民黨和共產黨領導之下的軍隊在整個反攻階段就變為主動。

叄 全勝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分別各投下了1顆原子彈,引起日本國內巨大恐慌。

當時在廣島、長崎上空投放原子彈的美軍飛行員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百萬大軍迅速攻入中國東北。中國軍隊亦向日軍發起全面反攻。

8月14日上午,日本最高首腦在日本皇宮防空室舉行御前會議,討論無條件投降的詔書問題。

日本天皇裕仁考慮國內外形勢和「彼我雙方的國力戰力」,表示如果繼續戰爭,「無論國體或是國家的將來都會消失,就是母子都會丟掉」。決定發出停戰詔書。同日,日本天皇發布了由國務大臣副署的《停戰詔書》。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盟軍最高統帥部8月17日發布第一號命令規定,除滿洲外中國境內的所有日本部隊,包括空軍、海軍、 陸軍和後勤部隊以及臺灣和北緯十六度線以北法屬印度支那的全部日軍都由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受降。

▼認識下我們的小夥伴

鳳凰微視覺

視覺盛宴 | 分享無限

微信ID:phoenixwsj

鳳凰衛視旗下視覺分享帳號。我們致力於傳達每張照片背後的溫度。

編輯:伊梵 劉曉慧

鳳凰相關閱讀

· 敗菊—東京大審判檔案揭秘

· 脫歐之後,英國新首相還要脫華?

· 錢學森曾離「黑魔法」如此近?

· 反腐"回頭看"為何指向這四省?

· 中國高鐵盒飯為何難吃?外媒都看不下去了

· 程鶴麟:新加坡,不過是要當美國重返亞太的帶路黨

相關焦點

  • 臺抗戰紀錄片《一寸山河一寸血》將登陸央視
    原標題:臺抗戰紀錄片《一寸山河一寸血》將登陸央視   4月6日下午,臺灣著名抗戰紀錄片《一寸山河一寸血》總編導陳君天先生親臨嶽陽新牆河拍攝草鞋嶺抗日戰爭遺址。   草鞋嶺作為新牆河北岸突出的前沿警戒陣地,在抗戰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嶽陽市軍事志》、《嶽陽百年大事記》、抗戰時期第九戰區的《抗戰畫史》都曾提到在抗日戰爭湘北各次會戰中,草鞋嶺發生過多次激烈的戰鬥,頑強地抵抗了日寇的屢次進攻。   下午,陳君天導演一行冒雨參觀了戰壕以及中日和平友好學校等遺址並取景。據稱,紀錄片《一寸山河一寸血》預計今年10月在央視紀錄片頻道播出。
  • 雲南唯一健在抗戰女兵離世享年98歲
    (李榮中攝) 人民網騰衝12月22日電 (虎遵會)據云南省騰衝市委統戰部消息,12月19日下午3時許,曾參加松山血戰的抗戰老兵張炳芝在騰衝家中安詳離世,享年98歲。 張炳芝,1923年9月5日生,雲南省騰衝市人。生前是雲南唯一一位健在的抗戰女兵,也是唯一一位健在的黃埔軍校畢業的女兵。
  • 河南籍百歲抗戰女兵:白刃戰中一次砍死7個日寇,常扛機槍衝鋒在前
    在我們的印象裡,抗戰中的中國女兵多從事衛生員和發報員的工作,然而卻有這麼一位抗戰老兵,雖然是名女性,卻表現出了不亞於男性士兵的英勇和頑強,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甚至在一場戰鬥的白刃戰中一人殺死7個日寇,堪稱當代花木蘭!
  • 央八將播《最後一戰》 高雲翔秋瓷炫演繹湘西抗戰
    央八將播《最後一戰》 高雲翔秋瓷炫演繹湘西抗戰 2015-10-13 19:44:1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百餘俏麗女兵為抗戰閱兵演奏
    與歷屆閱兵相比,今年閱兵的一大亮點就是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合軍樂團的參演官兵中,有100餘名俏麗的女兵。我在聯合軍樂團擔任小軍鼓演奏員。身為一名即將退伍的第五年老兵,能夠作為首批女演奏員參加這次活動代表中國女兵站在天安門廣場前,是我莫大榮幸!沒有什麼理由喊苦喊累,我心甘情願用汗水和淚水奏響閱兵號角。閱兵,軍魂伴我前行!
  • 抗戰空軍紀錄片《沖天》在臺北首映引人落淚
    中新社臺北8月18日電 (記者 石龍洪 邢利宇)一部講述1937至1945年空軍抗戰故事的紀錄片18日在臺北中山堂首映,其真實、真情使不少觀眾感動落淚。
  • 湖南113歲抗戰女兵,時隔73年終於見到「丈夫」,這是為何?
    湖南有這樣一位女兵,她與丈夫分別幾十年,最終見到了丈夫。這個人是誰呢?為什麼會相隔七十多年呢?這位女兵叫周秀蓮,這位偉大的戰士是現在已知的年齡最大的抗戰女兵。
  • 九旬老人證明自己是抗戰女兵,只做了一個動作,所有人都信了
    抗戰勝利70年,彈指一揮,仿佛那個時代已經離我們很遙遠。 事實上,諸多英雄並未遠離,有的就在我們身邊。 比如王萌蓮老人,在幾天前,也就是2019年7月15日辭世前,她作為默默無聞的抗戰女兵,一直生活在我們中間。
  • 抗戰老兵回憶南京大屠殺:親人頭顱被放進鍋裡
    徐傑,南京人,今年95歲,1937年至1945年參加抗戰。親歷了臺兒莊外圍戰、武漢保衛戰和長沙第一次會戰等一系列對日作戰。
  • 臺灣三大電視臺將播出抗戰紀錄片
    臺灣三大電視臺將播出抗戰紀錄片 2015年08月11日 07:58: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從8月12日到9月3日,臺灣東森電視、華視、中天電視將依序播出抗戰勝利
  • 臺灣民間最新製作抗戰紀錄片臺北首映
    中新社臺北8月10日電 (記者 邢利宇 石龍洪)一部由臺灣中正文教基金會籌備、歷時3年完成的「抗戰:和平榮耀·勝利70年」紀錄片10日在臺北舉行首映式。
  • 抗日結束後,日軍想捲土重來,中日之間的最後一戰,知道的人不多
    大家的印象中仿佛所有的記錄都只簡單地交代了日軍在1945年法西斯勢力面臨倒塌時,德意日等國向世界反法西斯陣營宣布投降,中日之間的戰事也隨之完全結束了。其實事實並不是像大家想像的那樣,日軍向中國和世界宣布投降之後,真正的無鬥爭時期還沒有來臨。在那之後,中日還爆發了一場不為人知的戰役,這場戰役的名字叫做高郵之戰。
  • 這是二戰中日最後一戰,26萬大軍集結湘西,超過3萬日軍葬身此地
    那時的中國是就像是一個曾經在歷史上輝煌過的落寞貴族,落後且封閉,面對日軍的侵略,中國人民付出了寶貴的生命,先輩們經過多次浴血奮戰才換來抗戰的勝利。 這一場戰役直接拉開了全中國人民的抗日行動,全面抗日戰爭就此爆發,但是這一場戰役在國民軍的努力奮戰之下,對於日軍的傷害並沒有那麼大,雖然日軍也有幾萬人傷亡,但是比起他們的30萬精兵總數,幾萬人死傷根本傷不到他們,而我們,沒有先進的武器,沒有訓練有素的精兵,即使人數眾多,但是也抵擋不了日軍的攻擊,最後死傷幾十萬人
  • 全面抗戰初期中日兩國軍隊火炮對比
    上篇文章主要對比了下全面抗戰初期中日兩國的輕武器(全面抗戰初期中日兩國軍隊輕武器對比),這篇文章接著對比下抗爭初期中日兩國軍隊的重武器。不過以日本參謀本部的立場,重量過重的九十式野炮機動力下滑有所質疑,因此一度建議停止開發轉研發性能較差但是機動性較好的野炮;不過因為關東軍第2師團炮兵部隊的使用意見認為九十式的射程優勢足以彌補機動性的不足,最後高層接受前線的意見繼續進行九十式野炮的生產。
  • 最後一位抗聯女兵:建國後加入中國籍,為何會受到3個國家的優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我國曾經遭受了日本方面的無情侵略,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想要打敗裝備精良的日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為了祖國的發展,在我軍戰士的共同努力之下,日本侵略者也被成功擊退,而中國也實現了最後的獨立。在對整個抗聯部隊進行了解之後,我們會發現這樣一位特殊的外國女兵。
  • 一二八淞滬抗戰:中日雙方精銳部隊的第一次大會戰
    隨著戰事的不斷升級,中日雙方開始調兵遣將,不斷向上海增兵。中國軍隊空軍投入作戰一二八淞滬抗戰中一共斃傷日軍10254人。中日雙方在上海展開巷戰淞滬抗戰期間,國軍屢挫強敵,全國各界也顯示出了空前的團結,各地軍閥放下衝突矛盾,服從中央統一指揮,紛紛派兵援滬,就連遠在山西的閻錫山也贈送了急需的重迫擊炮數門
  • 科比也有「最後一舞」紀錄片
    信息時報訊(記者 馮愛軍)最近,NBA傳奇巨星麥可發·喬丹在公牛隊最後一個賽季的紀錄片《最後之舞》正式播出,並引起巨大的反響。1997-1998賽季,喬丹允許一個攝像團隊不受限制地跟拍他和公牛隊。事實上,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科比職業生涯的最後一個賽季(2015-2016賽季)。
  • 紀錄片《論語與算盤》開播: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8周年
    紀錄片《論語與算盤》開播: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8周年 澎湃新聞記者 黃小河 2020-09-26 17:19 來源:澎湃新聞
  • 朝鮮央視播紀錄片 金正恩視察的這支女兵連隊 有何特殊之處?
    朝鮮中央電視臺在本月10日播出了朝鮮勞動黨委員長、國務委員會委員長、武裝力量最高司令官金正恩視察朝鮮人民軍某女兵連的紀錄片。 該紀錄片並未說明視察的具體日期,去年11月25日,朝中社曾報導稱,金正恩視察朝鮮人民軍第5492部隊所屬女兵連。
  • 揭秘古代女兵部隊內幕 宋朝女英雄完克金兀朮
    非常時期,女兵必出現在戰場 史料記載,古代中國既有女兵,也有女兵部隊。戰國初期,《墨子》載:「守法,五十步,丈夫十人,丁女二十人,老小十人。」「諸男、女有守於城上者,什六弩、四兵。」可見,烽煙四起的戰國,女兵的比例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