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雲南臨滄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民警張子權在專案偵辦期間突發疾病因公犧牲,年僅36歲。
就在26年前,也就是1994年9月1日,張子權的父親,時任雲南臨滄鎮康軍弄派出所所長的張從順,在緝毒任務中倒在了毒販突然拉響的手雷下。父親犧牲後,張子權兄弟三人都穿上了警服,守護在父親曾經奮鬥的土地上。
和平年代,禁毒可以說是犧牲最大最慘烈的戰爭。為了這場戰爭,無數禁毒警察奮鬥在前線,他們不僅要面臨著犧牲家庭和自己身體健康的風險,還要時刻面對著毒販的威脅。張子權曾因禁毒警察的身份無法露面,如今露臉卻是黑白照片。
從來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因為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在我國緝毒警察的平均壽命只有41歲,緝毒警察的犧牲率是普通警察的4.6倍。僅僅是2019年就有400多名緝毒警察犧牲。他們之中,最小的只有18歲,最大的68歲。
近年來,禁毒題材的影視作品將這個特殊群體的故事展現在大眾面前,從《玉觀音》再到這兩年火爆全國的《湄公河行動》,我們看到影視作品裡,禁毒工作的危險,看到我們的戰士跟毒販們鬥智鬥勇。其實,真實的緝毒戰鬥,遠比影視劇裡要更加危險,更加殘酷,更加觸目驚心。在我國毒品每年的成交量近400噸,因毒品而消耗的社會財富就高達5000億元。
因為毒品的利潤非常誘人,加上如此龐大的消費市場,讓多少不法分子以身試法、鋌而走險,甚至到了瘋狂的地步,有的甚至武裝販毒。禁毒警察們每一次執行任務幾乎都是血雨腥風,與毒販殊死搏鬥,和家人的每一次告別都可能是有去無回。
最讓人心疼的是,如果不幸以身殉職,墓碑上都不能刻上自己的名字,每當清明節的時候,他們的父母、妻子和子女也不能跟普通人一樣去祭奠,只能等過節之後,因怕暴露身份。有可能遭到喪心病狂的毒販們不擇手段的報復。
有一首禁毒歌曲這樣唱道,「向毒販揮去鐵拳,向毒魔亮出利劍,幫失足者迷途知返,在全社會築牢防線。」這些默默奉獻,流血犧牲的無名英雄,是最可愛的人,最值得尊敬的人,是永遠活在人民心中的英雄。
呼籲對於那些曾經吸毒的公眾人物,不支持任何形式的洗白。希望我們的英雄一路走好。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