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飛,從沒想要「殺死電影」

2021-01-22 風影電影


網飛(Netflix)近日捷報頻傳,先是自主製作的《羅馬》和《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狂攬13奧斯卡提名,然後又被美國電影協會(MPPA)接納成為除了「好萊塢六大」外的第七名會員。


一場網絡給傳統電影帶來的變革將進入高潮,作為這次變革的主角,網飛將會給電影的製作和發行模式帶來什麼改變?藝術電影和商業電影的天平又將會向哪一方傾斜?影迷們的觀影習慣會被怎樣塑造?


這一切要從2013年說起。


01

網飛帝國


從2013年起,網飛開始為流媒體服務打造原創劇集,第一部推出的劇集《紙牌屋》大獲成功,隨後又推出了多部劇集(比如黑鏡),都反響不俗。網飛的原創劇集以其高質量和一次性放出的發行方式改變了美劇產業格局。三年內,網飛的用戶翻了一番還多,全球用戶數量達到七千萬。



隨後,網飛涉足電影製作,試圖把藝術電影當作電影市場的敲門磚。2017年,網飛製作的《玉子》和《邁耶羅維茨的故事》成功入圍坎城電影節,當年由亞馬遜(amazon)製作的《海邊的曼切斯特》也成功斬獲六項奧斯卡提名,流媒體服務原創電影之戰正式打響。



這意味著網飛在原創內容方面的投入不斷加大,2016年達到60億美元,到2018年更是突破80億美元(足夠拍23部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但網飛似乎更在乎數量而不是質量——除了自製的影視劇,網飛也會從其他的製作方購買影片。雙管齊下,成績顯著。


光是去年,網飛就上線了700部新原創影視劇,比」好萊塢六大「加起來還多。豐富的優質內容也如願帶動了用戶的增長。截至2018年最後一季度,網飛的訂閱用戶數量已經超過了1.48億(還是在沒有進入中國市場的前提下),公司的市值也在五年內翻了三倍,一度突破1500億美元,超過迪士尼,成了市場上的老大哥。


然而,作為革新者,網飛賴以生存的獨特的電影發行方式引起了巨大的爭議,傳統電影行業甚至有人直罵網飛「殺死了電影」。


02

「殺死電影」


網飛的發行模式與傳統的影院發行最大的不同在於:網飛的自製電影一般不會進入院線,只會選一天在全球網絡平臺「同步上映」,屆時只有,也永遠只有,網飛的訂閱用戶才能看這部電影。


這種發行模式砸了傳統院線的飯碗,影迷們也不斷對網絡觀影的體驗產生質疑,網飛因此面臨著一系列的抵制和批評。


在2016年的聖丹斯電影節上,Netflix在《一個國家的誕生》的競價中以最高價落敗,年初北美影院聯手抵制Netflix聯合製片與發行的《臥虎藏龍2:青冥寶劍》,同年頒獎季《無境之獸》裡伊德裡斯·艾爾巴的精彩表演受到奧斯卡評委們的冷落……


2017年的坎城電影節,網飛有兩部電影入圍,分別是韓國導演奉俊昊的《玉子》和美國導演諾亞·鮑姆巴赫的《邁耶羅維茨的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玉子》在導演的祖國韓國得以在院線和網絡上同時上映,因為韓國沒有所謂的」窗口期「(是電影在不同介質上放出的時間);另外,網飛去年發行的《森林之子毛克利》也證實,其實幾周的窗口期對於網飛來說影響不大,因為這符合人們先在大熒幕看後買DVD/在線觀看的習慣。



(奉俊昊在坎城電影節)


在法國,電影的窗口期長達36個月, 這意味著如果網飛的電影要進入法國院線的話,觀眾至少還要等三年才能在網上看到這部電影,這對網飛來說顯然是無法接受的。此外,不進入院線還可以大大降低影片的發行成本。


這顯然損害了法國院線的利益,導致法國院線聯盟集體要求坎城電影節抵制網飛。迫於壓力,坎城電影節規定:以後只有在法國院線公映的電影才有資格參加坎城電影節。


有人對此持反對意見,認為法國的窗口期過於漫長,不利於電影收益,改革勢在必行。


流媒體MUBI的創始人Efe Cakarel說:

「窗口期肯定是要縮短的,法國對SVOD的36個月窗口期簡直不可理喻。法國之所以會存在36個月的窗口期,是因為法國的院線聯盟非常強大,他們向政府施壓實行窗口期,就是為了讓他們的收入最大化。但這對電影本身是不利的,所以這很愚蠢,這對獨立電影產業、對觀眾、對電影本身都有害。我相信我們需要一定的窗口期,也許是四到六周左右的時間,但絕對不是36個月。」


但同時也有人認為這正是法國電影制度的優越性,保護了電影的多樣性。此外,過短的窗口期(過早發行DVD或流出網絡資源)也會造成盜版泛濫,影響電影收益。



從影迷的角度來看,在電影院的觀影體驗是無可比擬的——漆黑中,影迷們可以全神貫注,幾乎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一部電影最好的樣子也得以通過影院絕佳的音畫設備呈現,這是對電影人的一種尊重;網絡觀影的延遲,卡頓,糟糕的畫面質量,觀影環境等問題,顯然會讓電影損失不少的藝術性。


2018年,坎城電影節,再起風波。因為新規,網飛威脅撤出所有五部影片。

影節的藝術總監蒂耶裡·福茂(Thierry Frémaux)表示:


「我們請求他們接受這項規則,他們每年在Netflx上線幾十部電影,難道就不能讓一部電影在法國上映後進入坎城嗎?如果你去中國,你也要面對審查,你不能隨心所欲的展示你想展示的一切。每個國家都有特殊性。法國的特殊性就是它要求進入坎城的電影能夠自由的在影院上映,當然這意味著這部影片只能在三年以後上線。當然,從個人層面來說這有些荒謬,我也覺得是時候做出改變了,但現在就是這樣。「


(福茂在坎城)


從福茂的言論來看,他本人對法國電影的制度也頗為不滿,拒絕《羅馬》的決定應該是迫於法國院線的壓力做出的。但他後來又用「電影愛好者」當擋箭牌,他說:「我們的重心是電影......這是電影愛好者的模式,Netflix也必須尊重。」


最終,年度影壇最佳之一《羅馬》還是遺憾無緣電影最高殿堂坎城電影節,但後來轉戰威尼斯電影節贏得最佳影片,也算是畫上了一個比較完滿的句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幾場風波不斷拷問著每個愛看電影的人:這樣的模式是否有利於電影工作者?是否有利於觀眾?又或是網飛公司因一己私利做出的選擇?


03

《羅馬》的出路


2018年12月8日,美國媒體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刊文直言:Netflix won't save prestige films.(網飛並非藝術電影的出路)


「網飛模式」究竟是藝術電影的出路還是絕路呢?通過今年的網飛和導演阿方索-卡隆的合作,我們可以看出一絲端倪。阿方索-卡隆早年在墨西哥成名,輾轉來到好萊塢,憑藉《小公主》逐漸站穩了腳跟,後來又憑藉《地心引力》等電影成為了墨西哥乃至全世界最優秀的導演之一。而《羅馬》,是他最新的力作。



1996年前後,阿方索-卡隆剛剛拍完了《小公主》,在好萊塢嶄露頭角。此後,20世紀福克斯向他伸出橄欖枝,請他拍《遠大前程》,阿隆索雖無意拍攝但無奈福克斯執意要求,只能硬著頭皮拍完了這部電影。在一次採訪中談起這部電影時,他曾這樣說:


在我第一次去好萊塢的這段時間,我拍電影,但我卻忘了我曾經是個作家。每個人都告訴我,這樣沒什麼錯,反而更好,我也相信了這一套。但我其實浪費了自己差不多三年的創作期。我拍了《遠大前程》並沒有什麼理由,而唯一要為此受指責的人就是我自己……我感到很迷茫。

我想重新找回我愛上電影的原因,所以我來到錄像店,租了差不多25部電影……一周時間,我一部一部看這些電影,最後,我打電話給我的哥哥卡洛斯,他寫了我第一部電影的劇本,我對他說,「讓我們開始很久以前我們聊過的那個劇本吧。」然後我重新找回了我的快樂,就是重新成為一個編劇。


2013年,酷愛科幻(特別是《2001太空漫遊》)的阿方索-卡隆終於實現了自己兒時的夢想,拍出了《地心引力》,收穫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但這還無法滿足阿方索。


法國《電影手冊》的主編斯特凡·德洛姆(Stéphane Delorme)曾這樣為阿方索鳴不平,認為好萊塢限制了他的想像力:


我的確認為這部電影還不錯,特別是在好萊塢語境下,但我離開電影院時還是不滿意。這是全世界回歸到像《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一樣知覺的、形而上的影像體驗的黃金機遇。而且最令人沮喪的是,我認為如果這部電影更瘋狂,如果人們體驗到了形而上迷失的那種焦慮,這部電影甚至會更成功。它需要走得更遠。但那些決策者都是無知的傻瓜。好萊塢這些人從來不會有形而上的體驗。難道他們六七歲時不會看著星星問自己它們的終點在哪裡嗎?他們一定會的!」


終於,阿方索選擇了換取更大的創作自由。對於網飛的投資,阿方索表示十分感激,因為這讓他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創作自由,他說:


我們都知道西班牙語長片,原住民,黑白色彩,和非類型片,是很難找到投資的,我很感謝網飛因為他們允許我用這種方式來拍電影。


作為羅馬的發行方,網飛可謂名利雙收,而值得深思的問題是,面臨著激烈商業競爭的網飛還能支持藝術電影多長時間?


迪士尼很快將上線流媒體服務;蘋果已經宣布開始製作原創內容;亞馬遜將繼續加大這方面的投入。在傳統巨頭的夾擊和抵制之下,科技行業巨頭的強勢入局是往火上澆油,未來也被蒙上一層陰影,這將把網飛的商業策略推向何方?


首先,近幾年通過《羅馬》和其他電影,網飛嘗到了藝術電影的甜頭,這至少會讓它在短期內繼續支持藝術電影。但同時,網飛不太可能給青年藝術電影導演提供更多的機會,因為網飛一般走的都是名導路線,以保證能夠入圍電影節,這樣即使錢收不回來,名聲還是得到保障。


不要忘記了網飛是一家美國公司,這樣的垂直整合(vertical integration:由一個公司掌控一個產品從原料到成品的所有階段)的策略是美國資本主義的傳統:早在19世紀就由「鋼鐵大王」卡內基發明了,後來者包括了美國大部分巨頭和賈伯斯的封閉系統。


對於大部分觀眾,特別是影迷來說,沒法在大熒幕上觀看這部用「清晰透明的」 65mm膠片拍成的精緻的黑白影片,實乃一大遺憾,電影的很多細節將被遺漏,魅力也必然大減。


04

網飛的未來


網飛現在擁有美國最好最全的電影資料庫(IMDB top250的電影裡網飛有69部的版權,這個數字預計還會增加)優質的資源也給了網飛升價的底氣。過去五年內,網飛已經四次升價,最近還給最受歡迎的訂閱計劃升了2美元/月,這讓網飛五年內對最受歡迎訂閱計劃的升價幅度達到了5美元。


此外,加入美國電影協會後的網飛開始在商業電影製作上施展拳腳,比如今年計劃上線的馬丁-斯科塞斯導演的《愛爾蘭人》和麥可-貝(變形金剛系列導演)的《地下六號》。這兩部電影的製作費用都超過了1億美元,《地下六號》更是超過了1.5億美元,是《羅馬》的整整10倍。


今年,網飛還將要推出多部日本動漫的改編劇,吸引不同的受眾群體。


(斯科塞斯在愛爾蘭人片場)


有人認為,網飛正在燒錢以換取用戶,提升公司價值,等到網飛真正在好萊塢佔有一席之地,它就會像以前的好萊塢製片廠一樣——不顧底線地犧牲質量,最後受傷的只有電影人。


但筆者認為藝術電影的網絡點播市場還遠遠未飽和,網飛想分一杯羹也並非難事,重要的是保持原創影片的質量。


05

其他模式


除了這些巨頭試圖掌握的主流市場之外,還是有有情懷的影迷在不停為藝術電影尋找新的傳播方式。


今年和網飛合作導演了《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 》的喬爾-科恩認為:


現在有很多關於電影應該被如何呈現的討論,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還有人花錢看藝術電影,對迪斯尼漫威的那些東西不屑一顧。


近年來,藝術電影在中國呈現上升趨勢,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和展映的機會,有些甚至可以進入院線。這不僅僅是電影工作者努力,電影工業進步的結果,也要歸功於過去幾十年裡的盜版電影。它們讓國內外的藝術電影在民間流通,為中國培養了一批藝術電影的觀眾,讓影像在這片土地上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但這還遠遠不夠,藝術電影的魅力在這個時代足以去震撼更多人的內心,並且可以不再依靠盜版傳播。


Filmstruck和Mubi代表了兩種典型的藝術電影線上放映模式,兩者各有千秋,但由於筆者對前者比較熟悉,對後者缺乏了解,在這裡故而著重filmstruck。


Mubi的模式更加接近於電影院「上線下線」的模式。它每天更新一部電影,觀看的期限為30天,過期後影片下架。這樣一來,他們每年只要弄到365部影片的版權,但要堅持嚴格的選片的標準,像是一個「專業薦影人」,看重影片的質量而不是數量。每月8.99美元,7天免費試用。



filmstruck還是採用傳統流媒體的付費模式,但它提供的體驗無比接近於觀看碟片的體驗。filmstruck+CC(Criterion collection標準收藏)每月的訂閱費用為10.99美元,學生有優惠,還提供14天的免費試用。筆者曾兩次註冊帳號只為了試用14天,沒想到試用結束後,陷財務危機的filmstruck居然主動發來郵件來懇請筆者留下,還提供了1個月的加長試用期。


Filmstruck到底有什麼優秀之處呢?

filmstruck的片庫和著名的CC公司合作,收集了不少好萊塢舊片,全球文藝片,紀錄片等。

CC的很多影片都是獨家修復版,有很大的畫質提升。

流媒體頂級畫質,可與藍光碟片匹敵。

幾乎所有電影都有特殊內容,以前只有買碟片才能享受到的,現在只要滑鼠一點。這類內容通常包括了評論音軌,導演採訪,紀錄片等。

缺點在於:沒有中文,都是英文。當然這也是它的優點,因為一些很稀缺的資源,中文字幕很難找的小語種影片,它都一定提供英文字幕。/華語電影不是很多。


總之,「網飛模式」雖然爭議無數,但還是初步贏得了市場和權威的肯定,希望它日後能夠給觀眾帶來更多更優秀的電影。


文 | 小書童 

原載於公眾號 孑影IS


相關閱讀

奧斯卡提名還是來了

2018年最好的20部院線電影



相關焦點

  • 網飛這樣的公司,正在殺死電影和電影院
    今年的奧斯卡,網飛出品的《羅馬》獲得了15項提名,最終獲得最佳導演、最佳外語片和最佳攝影三項大獎;同一時間,網飛也正式加入了美國電影協會,成為繼好萊塢六大傳統勢力(迪士尼、華納、環球、福斯、派拉蒙、索尼)之外的第七位成員,也是該協會的首個流媒體服務商。
  • 克勞斯:聖誕節的秘密 網飛出品的好動畫電影 豆瓣高分
    不用關注我,一分鐘讀完歐美動畫電影《克勞斯:聖誕節的秘密》網飛出品的一部動畫電影,雖然聖誕節早就過了,但是這部正好是我聖誕前後看過的,所以今天推薦一下電影從片名就可以得知,這是一部跟聖誕老人有關的故事,劃重點,這部不是神話電影
  • 網飛說,這10部片子是他們最受歡迎的自製電影
    說到網飛(Netflix),大家第一聯想應該是《紙牌屋》、《怪奇物語》等大熱電視劇,不過作為鼎鼎大名的流媒體巨頭,業務怎麼會如此單一呢?電影、綜藝、紀錄片等等,都是他們涉獵的領域。 但是,有媒體指出,網飛一直對他們自製電影的成績守口如瓶,似乎在這一方向上的嘗試也不如電視劇那麼令人矚目。
  • 網飛翻拍經典遊戲《龍穴》改編電影 小賤賤有望出演主角
    網飛近年吸引眾多好萊塢明星參與旗下作品的製作,「小賤賤」瑞安·雷諾茲(Ryan Reynolds)顯然也與他們合作相當愉快,不僅一連籤約參演了網飛《鬼影特攻:以暴制暴》(6 Underground)、《Red Notice》兩部耗資破億的動作大片,接下來更有望在他們現正籌劃中的經典遊戲
  • 為何宮崎駿授權網飛上線全作品?因為做電影要錢
    網飛原本完全沒有播映吉卜力的動畫電影,卻在今年2月開始要在多國公開21部。從早期的《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到近年的《崖上的金魚姬》、《回憶中的瑪妮》以及在全世界創下票房紀錄的《千與千尋》都會陸續上線,甚至還包含了28種語言字幕、20種配音,超級有誠意!
  • 你對經典電影《讓子彈飛》的內涵了解多少?實際上
    簡介:《讓子彈飛》這部電影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裡面的故事令人難忘,人們一直在思考。電影《讓子彈飛》是姜文的著名作品。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姜文,但他拍攝的《讓子彈飛》非常有名。其中的故事不僅意味深長,而且對很多人來說都是神秘的。
  • 網飛洩露《生化危機:無限黑暗》CG電影
    今日早些時候,網飛葡萄牙官方社交帳號突然公開了一段《生化危機》系列CG電影新片《生化危機:無盡黑暗》的預告,並且將於2021年在網飛平臺上映。雖然之後官方很快刪除了這一消息,不過從洩露的視頻中可以看到本次的預告片中依舊會有玩家們熟悉的克萊爾與裡昂兩位角色登場。
  • 感謝網飛,救我狗命!
    只有網飛,嗯,Netflix,真救了我這種公號狗一命啊!這段時間,我真是每天盯著網飛更新。網飛出了什麼新劇或是新電影,我的公眾號就跟著更新什麼(我可是專門買了網飛會員的正版付費用戶哦)而網飛的好則在於,人家最近確實一直有話題劇或是話題電影推出,值得寫,可以寫,這才是更重要的。
  • 網飛動畫電影《巫師:狼的噩夢》logo公布 明年播出
    網飛動畫電影《巫師:狼的噩夢》logo公布 明年播出loading 網飛官方推特公開了
  • 帝國擴張001|Netflix網飛佳作頻出市值萬億可期待
    而網飛是幸運的做DVD租賃做出了一個算法,因為網飛想知道那些DVD看得人多,哪些DVD幾乎沒人看,並為此對DVD庫存數量進行調整,誰也沒想到這個算法的累積竟然變成了網飛目前快速擴張的金鑰匙。在DVD租賃沒落的那幾年,憑藉著龐大的租賃資料庫,網飛知道自己了觀影者的需求,在2007-2012裡多次作出改革,並與知名電視或流媒體合作,希望他們授權的電影或電視劇能在自家流媒體上播放,可是,大家都是逐利的,原本講得好好的授權沒多久就收回去了。也就是說在網飛自己的流媒體上有一大部分的內容被下架了。
  • 網飛要拍《水滸傳》,這位日本導演還拍過戰國時代的電影…
    ► 文 觀察者網 張照棟前不久,剛剛宣布要拍英文版劇集的網飛(Netflix),又整出新動靜了,這一次它瞄上了中國的經典名著——《水滸傳》(The Water Margin)。
  • 網飛拍《水滸傳》電影 將是"未來主義版動作大片"
    網飛拍《水滸傳》電影 將是"未來主義版動作大片" 時間:2020.11.13 來源:新浪娛樂 分享到:
  • 網飛拍《水滸傳》電影 將是未來主義版動作大片
    【網飛拍水滸傳電影】Netflix宣布將拍攝新電影:《水滸傳》(The Water Margin)。據悉,Netflix(Nasdaq NFLX) 譯為奈飛或網飛,是一家會員訂閱制的流媒體播放平臺,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斯蓋圖。
  • 電影《讓子彈飛》的最後,其實還是張麻子輸了!
    電影《讓子彈飛》恐怕讓很多人都記憶深刻,裡面精彩的劇情和老戲骨們的同臺飆戲都讓觀眾們大呼過癮,今天,小編所要給大家講的電影就是《讓子彈飛》。說實話,這部電影還是有著非常深的寓意,而關於這部電影本身小編自己也是看了很多遍,在其中其實有一部分的劇情是值得觀眾們去推敲的,如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最後的贏家是黃四郎,在觀眾們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很多觀眾都認為黃四郎已經被炸死了,其實不是,黃四郎給了張麻子一把手槍,槍裡面只有一顆子彈讓他自盡,但其實黃四郎並沒有用這把手槍自殺,而是選擇用這把手槍殺死了武舉人,既然武舉人已經被黃四郎殺死了
  • 網飛與寶萊塢聯手,打造偽紀錄動作電影,劇情反轉太精彩
    作為世界上電影產量最大的基地——印度寶萊塢,網飛在現如今大環境的趨勢之下,率先打開了寶萊塢流媒體的大門。儘管之前拍攝的一部喪屍劇口碑撲街了,但這並不影響網飛的勃勃野心。它們很快便吸取之前失敗的經驗和教訓,攜帶著一部更具印度特色的電影,宣布自己的強勢回歸。它,就是動作劇情片——《強檔巨騙》從電影名就不難看出,影片將會「騙」這個字來展開。
  • 【電影】網飛這部燃燒1.5億的R級片,香豔十足又爽到炸裂
    2019年真是網飛的大爆發之年。
  • 網飛宣布拍攝電影版《水滸傳》
    據Deadline報導,網飛(Netflix)宣布將拍攝電影版《水滸傳》,由《王者天下》、《死神》真人電影導演佐藤信介執導,《深海浩劫》編劇馬特·沙德(Matt San)撰寫劇本,埃裡克·紐曼(EricNewman)和布萊恩·魷克勒斯(BryanUnkeless)擔任製片人。
  • 一口氣27部電影,網飛大片《活死人黎明》《末日激戰》曝光新畫面
    ,有多達27部電影曝光了新的畫面,這其中有多種類型大片,其中陣容或者題材比較顯著的有下面這幾部。每年網飛(Netflix)都要推出幾部概念並不怎麼新穎的熱門類型片,去年混搭了超級英雄電影的《超能計劃》和《永生守衛》口碑都不怎麼樣,但是兩者是那種看預告和導演就知道不會有多少看點的片子,而今年網飛開年的第一部大片是一部科幻片——《末日激戰》。
  • 網飛又要出喪屍劇了!融入印度鬼神說,恐怖程度不輸《王國》
    網飛又雙叒要出喪屍題材劇集了!眾所周知,在《王國》之後,網飛的喪屍劇有多火。2019年開年,一部網飛出品的韓國喪屍劇《王國》爆火,不僅在豆瓣收穫了10萬+的網友打出的8.5高分,IMDB上也有8.4的高分。由此,網飛便開始了它的「喪屍宇宙」。不僅一次性續訂了幾季,更是在第三季請來了大牌全智賢加盟。
  • 為什麼《殺死比爾》系列電影評分很高?
    對於一個昆汀的鐵粉來說,我認為《殺死比爾》三部曲的評分之所以很高,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它將商業電影與藝術融合的極好。 從電影藝術的方面來說,昆汀達倫蒂諾從處女作《落水狗》開始就一直都在秉承著自己獨特的美學風格,暴力美學在昆汀的電影裡一直都是值得一提的地方,而《殺死比爾》三部曲,則將昆汀的風格體現到了極致。 無論是那一場在日本酒店Bride一個人將這個酒館中所有人都殺死的戲,還是與御蓮在雪地中的那一場戲,都是十分值得人欣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