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月下追韓信,這對好基友怎麼走著走著就反目成仇了?

2021-01-11 前程影史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刺客列傳》

韓信與蕭何是歷史上一對有名的好基友,好的到什麼程度呢?有個很有名的故事,叫蕭何月下追韓信。

當時的蕭何追回來的是一個怎麼樣的韓信呢?蹭吃蹭喝被南昌亭長妻子擺臉色,街邊蠻橫的少年信口一說,就得受胯下之辱,在項羽那裡當差,卻一直不得重用只得逃跑。在劉邦處當差也只是混一個小兵當。那時候的韓信,就是一塊石頭,誰都不肯相信裡面藏著稀世珍寶。

但是蕭何信了,追回了逃跑的韓信,秉燭夜談。重新將韓信引薦給劉邦,挑選黃道吉日,官拜大將軍。這時候的蕭何和韓信之間的關係,更像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戰友關係,騎士精神。

春秋時期的關係是怎麼樣的呢?「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擊鼓》這四句話最先形容的並非是愛情,而是戰士之間的生死相託,以及希望對方能夠和自己活下去的渴望。

蕭何推薦韓信的時候和劉邦說他「國士無雙」。國士是什麼?《此刻列傳》當中說過一句話「中行氏以眾人待我,我故以眾人報之。智伯以國士待我,我故以國士報之。」

他對韓信的了解甚至要遠遠多過於韓信對自己的了解,也是蕭何說韓信只能為知音效忠,為知己者戰死。這才是真正的好友,不是花前月下,不是歡場酒肉,而是他知你要的是什麼。

在蕭何的勸說下,劉邦重用韓信,韓信果然成當世名將。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後定三秦,背水一戰誅陳餘,大敗趙軍,瓦罐渡西河,擒獲魏王。這些還不足以證明韓星的蓋世神功。

韓信人生的輝煌在於垓下,西楚霸王人生的最後一戰。韓信殺龍且,以二十萬精兵大破楚軍,四面楚歌一戰聞天下。項羽的自刎成就了大漢四百年的基業,也成就了韓信的不世神功。蒯徹贊韓信:「功無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

韓信一生和蕭何並肩作戰的機會並不多,但他積累下的功績證明了蕭何沒有看走眼,他的確是蕭何值得生死相託的兄弟。但是韓信卻看錯了蕭何。

漢十年,陳豨叛亂,劉邦出徵平反。在此期間蕭何與呂后以祝賀為名,將韓信騙到長樂宮鍾室殺死,韓信被誅三族。蕭何之所以會這樣做,排除了客觀原因,根本在於多年沙場徵戰中,國士精神早已經泯滅殆盡。

位高權重者,其心已死。所以蕭何再也容忍不了功名赫赫的韓信。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相關焦點

  • 蕭何月下追韓信
    劉邦所在的沛縣蕭何一早就做了官叫「蕭功曹,管人事的」,劉邦在沛縣起兵以前不是一個遵章守法之人,他曾多次犯法,都是被蕭何救下來(蕭何是一個熟悉秦代法律之人)。等到劉邦做了泗水亭長,蕭何對劉邦的關照就更多了。劉邦對蕭何還是很感激的。劉邦在豐西澤縱徒之後藏在芒碭山裡。當秦朝中央來沛縣考察基層幹部時,每次蕭何都是沛縣第一名,於是中央決定,提拔蕭何,可是讓人意外的是蕭何不走,找各種理由推辭。
  • 「蕭何月下追韓信」究竟是怎麼回事?
    韓信、蕭何聞之,馬上四處尋找。最終男女主互表心意,誤會解除。但卻在無意中發現了陳倉古道,漢軍東出爭奪天下的出路。於是便有了劇中的「蕭何月下追韓信」。但歷史不會穿越,歷史上的「蕭何月下追韓信」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在項梁率領抗秦義軍渡過淮河向西進軍的時候,韓信帶寶劍去投奔他,但一直默默無聞。項梁失敗後,他歸入到項羽門下。
  • 從遼蕭何月下追韓信瓷枕殘片想到的
    遼代彩釉瓷枕殘片「蕭何月下追韓信」(圖1),其人物與馬,讓我想起同名戲,戲的精彩和「遼三彩」的精美,都是具有研究意義的話題。圖1 遼代彩釉「蕭何月下追韓信」瓷枕殘片圖2 完整的遼代瓷枕我看過《蕭何月下追韓信》的京劇傳統劇目,它取材於小說《西漢演義》,是藝術家周信芳的代表劇之一。講述了秦朝末年,楚漢相爭,韓信在項羽帳下不得重用。適逢漢謀士張良出外尋訪帥才。張良訪到韓信,並交與他一封舉薦書,要他去見劉邦。韓信到達褒中時被夏侯嬰引見給相國蕭何,得蕭何器重。
  • 「蕭何月下追韓信」可偏偏追成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投奔劉邦之後劉邦也發現他有什麼與眾不同的才能,只給了一個管糧食的官,韓信再次當了逃兵。蕭何在平時和韓信的聊天過程中覺得韓信是個人才,於是就有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蕭何月下追韓信蕭何追回韓信後,就在劉邦面前說韓信的各種牛逼,普天之下找不到第二個,還說韓信是能幫他爭奪天下,這個才觸動了劉邦,可見劉邦是一直想的是天下,不像項羽只想當個西楚霸王。
  • 天意:蕭何月下追韓信,原來是因為這個原因才追韓信的,太狗血了
    自從上次穿越女拒絕了韓信,穿越女就留信一封離開了韓信,她不想再做季姜的替身了,穿越女現在也愛上了韓信,當然不希望被自己愛的男人當成別的女人的替身了,所以穿越女騙不了自己的心就離開了韓信玩失蹤,蕭何去找女神發現女神不在房間於是就去問韓信,韓信說她不是在房裡嗎,韓信看見一封書信就知道穿越女離自己而去了
  • 兵仙韓信:胯下之辱「並不辱」,蕭何月下追的韓信「也不驕」
    為了讓論證更豐富和接地氣些,顏小二就拿韓信發跡時最有名的兩個典故來說。在顏小二心裡,胯下之辱「並不辱」,蕭何月下追的韓信「也不驕」。為何這麼說?我們繼續往下看。1、忍胯下辱、被蕭何「追」,韓信能屈能伸的「發跡之路」說起韓信,有兩個典故大家一定知道,顏小二當年高中寫作文不知道用了多少遍,一個是胯下之辱,一個是「蕭何月下追韓信」。
  • 蕭何月下追韓信,草根逆襲有多難?
    韓信當時卻反其道而行之,放棄了花團錦簇似的的項羽,選擇了鳥不拉屎的劉邦,這證明了韓信自我期許之高。為什麼這樣說呢?結合四百年後劉家又一位大功臣諸葛亮就可以明白他的這種心理。劉備三顧茅廬之前,諸葛亮可不是無人問津的。哥哥諸葛瑾在孫權那深受重用,孫權不止一次地招攬這久負盛名的「臥龍」先生。然而諸葛亮並沒有選擇孫權,也沒有選擇劉表。不選劉表可以理解,那麼孫權呢?
  • 蕭何月下追韓信的由來及之後發生的事情
    蕭何月下追韓信,當年,韓信在劉邦手下一直沒有得到重用,有些灰心喪氣,就跟著別的將領逃跑了。而蕭何平日在與韓信聊天的時候,已經看出他有大才,就去將他追了回來,並且在劉邦面前大力推薦韓信,說他是一位非常難得的軍事奇才,希望劉邦能夠重用他。於是,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
  • 蕭何月下追韓信,蕭何真是個識才的人,來看看這個故事多精彩?
    蕭何月下追韓信,蕭何真是個識才的人,來看看這個故事多精彩?秦末農民戰爭中,韓信仗劍投奔項梁軍,項梁兵敗後歸附項羽。他曾多次向項羽獻計,始終不被採納,於是離開項羽前去投奔了劉邦。一開始他覺得在項羽那邊自己沒有得到重用,很氣憤。
  • 一眼看破的「假」文物,網友:蕭何月下追韓信,得騎山地車吧?
    一眼看破的「假」文物,網友:蕭何月下追韓信,得騎山地車吧?一、虎嘯山林圖對於唐伯虎這個人物,相信大家都特別的熟悉,因為關於唐伯虎的影視作品實在是太多了,每一個都為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唐伯虎作為一代才子,而且還是江南四大才子之首,這一生留下了很多的詩詞歌賦,尤其是唐伯虎的畫,在當時的價格就已經非常高了,如果流傳到現在那肯定能夠拍一個天價。
  • 蕭何月下追韓信,是千裡馬不怕沒伯樂
    楚漢相爭,韓信投奔劉邦,但開始不得重用。韓信和蕭何有過幾次談話,蕭何對他的不同凡響感到很驚奇。漢王到達南鄭即王位時,很多人逃走了。韓信心想蕭何已經好幾次向漢王提過他,漢王仍然不用他,於是也逃跑了。 蕭何聽說韓信逃走了,來不及向漢王報告,就自己追了上去。有人向漢王報告說:「丞相蕭何逃走了。」
  • 《蕭何追韓信》 粉彩 梅瓶
    琺瑯彩與粉彩工藝結合,仿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瓶身腹部繪製故事背景,畫面之外配有包相花纏枝,綠色的底,本金填繪,裝飾繁縟,罕見佳品,值得珍藏。
  • 蕭何月下追韓信,只為他心中的一個夢!
    附近的山賊有百八十個,韓信這次只帶了10個運糧兵,為了找回糧食,韓信決定就用這10個兵剿匪,首先他讓這10個兵找了百八十根繩子,分成十份一人十根。韓信乘著夜色,偷偷摸進山賊的老巢,交代士兵們見一個抓一個,抓一個綁一個,捂住嘴巴,不許出聲,趁著他們熟睡,韓信把百八十個山賊全部綁了,找到了糧食,順利的運回大營。並且把這百八十個山賊帶回來請蕭何處置。
  • 古文閱讀-蕭何追韓信
    韓信料想蕭何他們已經在漢王面前多次保薦過他了,可是漢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跑了,來不及把此事報告漢王,就逕自去追趕。有個不明底細的人報告漢王說:「丞相蕭何逃跑了。」漢王極為生氣,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過了一兩天蕭何拜見劉邦,劉邦又怒又喜,責問蕭何「你為什麼要離開我?」 蕭何「我怎麼敢離開,我是去追要離開的人。」 劉邦「你去追誰?」
  • 9 蕭何追韓信
    7.當初,淮陰人韓信家貧,沒有什麼可稱道的事跡,所以沒有資格被舉薦擔任公職,又沒有什麼謀生的技能,也不會做生意,只能跟著人混吃混喝,人們都很厭惡他。有一次,韓信在城外釣魚,旁邊一個洗衣服的老婦,看他餓得可憐,拿飯給他吃。韓信大喜,說:「我以後一定重重地報答您!」洗衣老婦怒道:「大丈夫連自食其力都做不到,我可憐你才給你飯吃,我還指望你報答什麼!」
  • 韓信出身貧賤,簫何慧眼識英雄,便不顧一切「月下追韓信。」
    韓信乃真英雄是也,用兵如神,被後人高度讚譽為「兵仙」,像如此厲害的韓信出身卻很是寒酸,早年他家道中落窮的整天餓肚子,但幸好上天垂憐韓信,在從楚軍逃出來投奔漢軍後,得遇漢軍丞相簫何賞識,但又因劉邦沒有認識到韓信之才,故才引出一個歷史典故「簫何月下追韓信」。
  • 如果韓信臨死前,蕭何、韓信可以隔絕世人談話,兩人會說什麼
    月下追韓信、成千古佳話躡足封王,功名蓋世,誰如韓信。這是後人對於淮陰侯韓信的成就的肯定。韓信出生貧寒,在出場初期,可以說是幹啥啥不行,蹭吃蹭喝第一名,這可不是誇大啊。於是有一天這位亭長的妻子早早的做好飯,令一家人吃好飯,等到韓信來了,就一直不做飯。這就是開局的韓信,除了落魄的開端,即使韓信被迫走出了淮陰後,還是面臨尷尬的局勢。
  • 歷史探秘:蕭何是怎麼與韓信相識的 為什麼蕭何那麼看重韓信?
    雖然漢初三傑包括張良、蕭何、韓信三個人,但是從一些歷史事件來看,蕭何與韓信之間的故事更多一些,例如最有名的兩件事,一件關乎韓信的去留以及是否能夠得到劉邦的重用,另一件則關乎韓信的生死   原標題:歷史探秘:蕭何是怎麼與韓信相識的 為什麼蕭何那麼看重韓信?
  • 韓信臨死前留下一句話,蕭何、呂后聽後心有餘悸
    而在劉邦取得的這般輝煌戰績之中,韓信作為股肱之臣,可謂是立下了赫赫戰功。劉邦便稱讚道:「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但是即便如此,在平定天下之後,君王的猜忌之心,韓信這樣一位功勳赫赫的將軍,也終究難逃一死。 公元前197年,陳豨反叛。劉邦御駕親徵,而居於後方的呂雉則與蕭何共謀,在假傳聖旨劉邦平叛歸來,群臣恭賀之下,將韓信召至長樂宮,而後殺害。
  • 漢初三傑,呂后殺了韓信,為什麼不殺張良蕭何?不敢,還是不屑?
    呂后為什麼要殺張良或者蕭何?她瘋了嗎?劉邦喜歡戚夫人所生的劉如意,想立如意為太子。呂后為穩固劉盈的太子之位,打消劉邦「易儲」想法的標誌性事件,是請「商山四皓」出山來輔佐太子。這段故事,大家都熟悉。那麼問題來了,請「商山四皓」出山相助,是誰出的主意?是呂后自己想到的嗎?不是的,是張良給呂后提的建議。好吧,不管張良是從「嫡長子繼承制」的角度,還是出於什麼目的,事實上他幫助了呂后,而且是在這樣關鍵的問題上,給了呂后巨大的支持。可以想見,張良與呂后在私人感情上是朋友,在政治上是盟友。他們的「革命友誼」,是經過戰火考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