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點擊標題下【崖柏奇蹟】可快速關注
對於大自然得天賜神物「崖柏」而言。我們所了解得還是知之甚少!很多崖柏的神奇之處與秘密等待著我們去開發!包括崖柏得藥用價值,以及生長環境等等。很多神秘的面紗我們還沒有揭開!深深地被崖柏的神奇吸引著。我覺得崖柏值得我們關注、追捧、和膜拜的除了他的形、神、氣、韻之外,最讓我們值得膜拜的是崖柏的品格與精神。迎風傲雪,笑看古今,這可以說是崖柏的品格。而「不貪沃土愛崖壁」正是崖柏精神的真實寫照。 慢慢的喜歡上了崖柏,並且變得一發不可收拾。用圈內的話說:中了崖柏的毒了。
在崖柏的毛料中,我們會經常遇到一些被火燒過的料子,很多崖柏圈裡人都統稱「雷擊木」。在民間雷擊木有闢邪的說法,這就更增加了崖柏的神秘性。起初也沒覺得「雷擊木」的說法有什麼不妥,但是慢慢的發現了這其中的問題。因為在老家很多挖柏人家裡的崖柏毛料中看到了許多這樣的料子。自然界中雷擊現象的發生的概率是有的,但並不是很多,這就讓我產生了一個巨大的疑問:為什麼崖柏會有那麼多被雷擊的?如果說因為他生長在崖壁上,高高突兀出來,被雷擊中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是崖壁上不單單是生長著崖柏,我們怎麼很少見到其他木材被雷擊的現象呢?難道雷電對崖柏有仇啊?
疑點一:崖柏雷擊木數量多,不符合科學的規律。
再有,小時候親眼見過雷擊木,那時大約十幾歲,一個夏季裡雷電交加,一個閃電擊中了村子裡糧站院裡的高大的楊樹。那楊樹有約三層樓高,雨過後,村裡的人們紛紛去撿拾雷擊木,大約在100米直徑的範圍內都是被擊碎的不規則的木片、木斷。連鄰村的聽說有雷擊木也來撿拾,放在家裡用來闢邪。而所見的雷擊木沒有被火少過的那樣的燒糊了的碳化的樣子。
疑點二:既然楊樹被雷擊中後的木質沒有火燒過的痕跡,那麼為什麼崖柏被火燒過的我們就認為是雷擊的呢?雷電的放電量是巨大的,瞬間可以將高大的樹木化為齏粉,那麼為何崖柏被雷擊中,擊而不碎?
疑點三:我們見到的所謂崖柏「雷擊木」都是乾枯後的。而一個大家都懂得常識是——溼的木材更容易吸引雷電,因為導電性強,而乾枯的木材導電性差,甚至絕緣。溼的崖柏沒被雷擊,反倒是乾枯的崖柏被雷擊了,這不符合科學道理。
於是有了自己的思索,崖柏那糊焦碳化的部分,分明是火燒過的痕跡。那麼疑問來了?是後期柏農採集後人為的火燒還是天然在絕壁上就形成了呢?為此我們在收料的時候也走訪挖柏人時,問過他們這個問題,有說是雷擊,有的說是秋季農民燒荒時火燒的。幾乎沒有採集下來後人為火燒的。人為火燒後的樣子完全可以看出來!那麼崖柏在高高的崖壁之上,火是如何燒得上去,這不可能。但是那分明就是火燒的碳化痕跡。
這就讓我想起了,在上初中時自己做的一次記錄:在學校老師告訴我們每天天氣預報報導的當天氣溫的測量,是在四面通風的百葉窗的箱子裡測得的,所以叫氣溫,氣溫和溫度是兩個概念。在一個當天最高氣溫34攝氏度的一個中午,氣溫最高的時刻,把溫度計掛在院子裡的晾衣繩上,測得的溫度值是52攝氏度,然後,又把溫度計放在了太陽射到的近地面紅磚牆上,溫度竟高達70多攝氏度。這時才明白了,為什麼在新疆沙漠那邊的人們經常在中午用沙子來做烤餅。
這樣我們就有了一個大膽的假說(在一切科學課題沒有證實之前都稱之為假說):崖柏是在高溫炙烤的作用下自燃的。那麼崖柏自燃的條件:
一、夏季高溫,氣候乾燥,(時間)
二、高高的懸崖峭壁,空氣溼度相對較小,溫度攀升的較高(所處環境),三、乾枯的崖柏,油性較大,有易燃物,和自燃的介質(自燃的自身條件)
前兩點大家都好理解,為第三點,我實地找到了一些枯死而未曾風化陳化的崖柏料,表面有一層樹皮包裹,去樹皮時,看到了崖柏自燃的最重要的介質,枯死樹皮內側纖維。請見下圖
這些纖維輕細的很,我們在不浸泡的情況下,會長久的浮在空氣中。因為輕細,再加油性這便是造成自燃的介質。這就是對於崖柏自燃假說進行的判斷。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一家之言。自知才疏學淺,入崖柏行亦數晚輩,鬥膽立此假說,望大師也好,有學之士也罷,同究此謎。我們都是世間匆匆一過客,在大自然面前我們必須仰視,亦或是頂禮膜拜,我們在真理面前亦是要認識我們的學識的局限性。
如果這個假說,打破了你對雷擊木神秘的崇拜,那唯有抱歉。其實雷擊木只是有闢邪的民俗傳說,並無真實的驗證,也無法驗證。原本雷擊就是古人說的天打五雷轟啊,這很美嗎?我卻覺得,我們認識到崖柏自燃,也是神秘的、可敬的,猶如鳳凰之涅槃。崖柏生來所求無多,只需少量的水露的滋養,甚至對土都需求甚少,卻能給人類、給大自然一個瑰麗的身形與高貴精神感悟,枯死後自燃再次回歸到自然中,這難道不也是個美麗和神奇的嗎?我們可不可以把本質上崖柏的自燃木,賦予一個傳奇的名字——涅槃之木呢?
-end-
好東西要一起分享!
長按指紋掃描二維碼,加入崖柏大家庭,每天送你一個有意思的崖柏知識!
轉載是一種智慧,分享是一種美德
想了解更多關於崖柏知識和精彩文章,
請添加關注「崖柏奇蹟」公眾號,轉發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