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此為至理名言。
上面這句話出自老子,其最精準的含義是,我們想要得到一些東西的時候,必然會伴隨著付出,沒有付出怎麼會有得到,可惜現在的人懂得這句話含義的太少,畢竟我們每個人時時刻刻想的總是不付出就能得到,這樣的人生又怎麼會長久。
想要向上跳,你就要先蹲下。
網易的丁磊早年間曾一度步履艱難,股票常年維持在0.8美元,由於入不敷出,丁磊打算將公司賣掉,可最終做決定的時候,丁磊還是找了個朋友來商量,看看還有沒有補救的可能,而這個人就是段永平。提到段永平,就不能不提到步步高,段永平在當年一手創立了步步高品牌,在90年代的時候就做到了年收入十億,當時的丁磊還只是網際網路圈萌新,直至千禧年的時候,丁磊才一步步的將網易公司做到了上市,但商業本身就是需要承擔風險。
段永平考察了丁磊的網易公司,發現網易的股份雖然不足1美元,但是帳戶上卻有2美元一股的先進,敏銳的段永平意識到了這架新興的網絡公司發展前景,於是在2000左右,開始以每股1美元左右,陸續吃進了網易上百萬股,經過段永平資本的注入和推動,網易的股份在2年以後漲到了70美元,段永平也因此賺了上億元。
其實從這個例子上,也能看出來,段永平如果在一開始收購網易,或許丁磊就可以套現離開,而他自己不免被套牢,段永平本身不是網際網路出身,在當年那個環境下,即便是接手也很難打開局面,因此段永平選擇花費幾百萬美元收購網易的股份,需要明白的是2001年丁磊從網易公司CEO轉做首席架構師。
專業的人,還是讓他去幹專業的事兒,這是段永平的機會,同樣也成就了丁磊。
我們總是說商場如戰場,商人視利益等同於生死,但真正聰明的大佬,絕對不會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是追求真正的長遠。
真正聰明的人選擇相互成就,實現共贏,這是鬼谷子要告訴我們的話,實際上縱觀蘇秦、張儀春秋列國遊走,有何嘗不是選擇這種模式,還記得《大秦帝國》之中,張儀第一次到秦國,就自稱自己是勢利之徒,只為名利而來,但是張儀卻從魏國手中,僅憑三寸不爛之舌,就換來了河西之地,不僅張儀成就了名利,就連秦國也將徵戰多年卻不得的河西之地,收了回來。
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其實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與其坐困求死,不如突破以重生,只有首先利他,才能真正做到利己,這就是為人處世應該有的大局觀。相反故步自封只會讓自己目光短淺,走不到更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