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27 李子說農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裡,留下來了很多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而且字字珠璣,句句屬心。這農村俗語又分為很多種,有涉及生活的、有關於健康的、有了解氣象的、還有關於為人處世的。因此來說,這些農村俗語也是五花八門,各種原因都有,這對於我們後人來說自然有很大的幫助。

而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關於老人和少年健康的農村俗語。而老祖宗認為,老人是以後是否要長壽,少年知否以後會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這和自身的養生是差不多的。而這句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就很明確的說了這一點,那麼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呢?李子來回答: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的意思

「老不洩殘精」的意思:

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因此來說,無論是少年或是老人,其精氣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人的精氣旺盛,他做什麼事情都是順利順心的,如果一個人沒有了精氣神,那麼他終日鬱鬱寡歡,做什麼事情都是無疾而終。

因此來說,這「老不洩殘精」自然也是這個意思。而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當人老了以後,在一些事情上,要順其自然為好。如果過分的話,必然會逆勢而行,對自己的身體是不好的,而這也是老祖宗的高明之處。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老祖宗認為,這人也是會經歷生老病死,有衰老的一天的,而男人在到了一定的歲數以後,別是50歲以後,其身體健康自然就不如從前了,而且50歲以後的人也是很容易發生一些疾病的的,比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富貴病的發生!

而在這時候,50歲以上的老人應該養生為最佳的,每天要堅持鍛鍊,早睡早起才行,以養好自己的身體。但是來說,如果這些老人這樣的話,不僅會影響自己的健康,對自己的身體也是不好的。而這則是老祖宗說的「老不洩殘精」的原因。

「少不食壯火」的意思:

所謂「壯火」,就是指的一些火氣大食物,必須羊肉、羊肉製品,驢肉、驢肉製品,還有一些「吃啥補啥」的大補的食物。

因此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一個年輕人過份的吃一些大補的食物話,勢必會造成身體「虛火旺盛」的情況,也是違背自然規律的。

因為這樣的年輕人會仗著自己的身體好,以及大補的食物,以及透支身體下,其身體狀況自然不如以前,各項機能都有所退化,到老了以後自然就不如從前了。

而至於這事有沒有道理,我這裡還真有一個真實的故事:我鄰居小夥今年30歲了,但是他現在的身體狀況並不是很好,而所有的一切用一句話說,都是小夥子自己「作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小夥子在20多歲的時候還是很帥的,但是他卻有一個嗜好,就是很花心。雖然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是過分的花心,必然會反受其害。

但是小夥子仗著自己年輕,卻不以為然,對此他也吃了很多大補的食物,比如羊肉、羊腰子等,而且一天吃好幾個。

可是來說,這樣「狀火」的食物並不是天天吃才好,結果小夥子在30歲過後,對此小夥子也是很後悔。至於是不是小夥子在年輕的時候,因為「食壯火」的原因,我們尚且不知道,但是很確切的是,小夥子30多歲的身體卻差了一些。

那麼這句話「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有道理嗎:

筆者認為,這是老祖宗的養生之道,是適用於大部分老人的,但是有個別體魄的老人是除外的。比如歷史上著作《四庫全書》的紀曉嵐,而根據歷史記載,紀曉嵐的身體是很棒的,根據昭槤《嘯亭雜錄》記載:紀曉嵐年八十,日食肉數十斤,終日不啖一粒谷,真奇人也。

所以來說,老祖宗說的這句話雖然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適用於大部分人,至於紀曉嵐這樣有天賦的人,自然也是不適用於「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這句話的。

因此來說:

一些農村俗語固然是有道理,但是卻不能以面具全,而這句俗語自然也是如此。所以老祖宗借用這句俗語教導我們後人,在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尊重規律而行,一定不要逆勢強行,否則的話違背一些自然規律,對自己的身體也是有害無益的。

相關焦點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啥意思?有道理嗎
    尤其是在過去科技不發達的年代,老祖宗的這些經驗都是生活經歷中領悟出來的,可以流傳到現在。可以說是經過後人一代代實踐後的「精華」。不知道大家聽過這樣一句老話沒有:「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諺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是啥意思?
    農村有句老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什麼意思?農村老俗話是非常的多,這也是老祖宗歷經千百年經驗,去其糟耙留其精華而獲得結果,所以說一些農村俗語包含著很多大道理。而今天我們說一下這句關於養生和生活的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到底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第一,「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的意思。「老不洩殘精」的意思:古人云:「人有三寶精氣神」,而這「殘精」中的精,當然也是精神氣足的意思。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什麼意思?古人的養生之道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什麼意思?古人的養生之道俗語在中國古代有著非常高的地位,在當時人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而老祖宗們為了能夠將生活中的很多經驗習俗傳遞給更多的人,就漸漸地出現了俗語。相比於一些成語,也許俗語不夠華麗,但是俗語往往更加簡明扼要,其背後蘊藏的哲理也是非常值得我們思考的。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這則俗語叫做"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這則俗語算得上是老祖宗們的忠告了,在那個年代年輕人們無不奉行這一準則。那麼這則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什麼意思?
    對於一些農村的老人的話,很多人都奉為金玉良言,很多從農村老人的話比現在的有些醫生的話靠譜多了。那麼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什麼意思呢?老不洩殘精:中醫認為,精氣是生命力之本,精圓則神完氣足,精少則病,精竭則亡。老年人的精氣本身就不足,猶如風中之燭,要小心呵護。如果恣情縱慾,消耗殘精,會如蠟燭熄滅前的突然一亮,不過是迴光返照,加速死亡而已。所以,老年人以惜精為第一要義。少不食壯火。青壯年本身就陽氣有餘,再吃一些壯火的食品,是火上澆油,損害健康。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首先聊聊「老不洩殘精」有何道理?從字面上理解非常簡單,意思是說人上了年紀,氣血不濟,精氣虧損,床第之事要懂得有所節制。切不可為貪圖一時之快,姿意妄為,從而對自己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傷害。孟子說過:「食色,性也。」
  • 農村俗語:「少不食壯火,老不瀉殘精」,你知道是啥意思嗎?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麼一句話,叫「少不食壯火,老不瀉殘精」,這句話也是農村人對每個年齡段的人身體狀況的一種描述,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少不食壯火不知道你有沒有見過,在80年代以前的農村,有一種叫「放火」的手藝,年齡大的人應該還有記憶。那時候人們沒錢買藥,一旦上火後,就會找會去火的老人幫忙,自己仰面躺下,老人們用手掐住肚臍眼下面一點的位置,很快就把火放掉了。當然容易上火的人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無論男女都會上火。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啥意思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大國,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留下了很多精神文明,其中一部分作為俗語而存在,在我國農村地區廣為流傳。比如說這句「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句話。那麼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呢?是什麼意思?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何意?老祖宗的話飽含智慧
    俗語大多經歷了數代人的社會實踐,是古人們通過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教訓總結出來的道理,而很多能夠流傳至今的,大多是真理。而對於古人的俗語如果細細品讀,可以讓我們受益匪淺。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何意?老祖宗的話飽含智慧!
  •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的產生有著悠久的歷史,很多俗語的產生就是來源於勞動人民在生活和勞動中,通過不斷觀察和總結出來的一些哲理論斷,並且通過民間的口口相傳,一直流傳到今天。向人們不斷地揭示真理和傳授經驗。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從字面意義上很容易讓人想歪,想到男女之事,但是現在的很多詞彙和古漢語中的詞意不一樣,就拿精這個字來說,古人所說的精是指人的「精氣神」,在古人的心中,精氣神這三中東西是構成人體的基本要素,是主宰人的整個生長和發育以及衰老的過程,所以說一個人要是「精氣神」沒有了,那麼這個人的身體也就快不行了。
  • 民間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啥意思?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民間流傳著很多有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充滿正能量,有的是勸人向善,有的是教人為人處事。我對有一句俗語記憶猶新,叫「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的俗語,你明白這句俗語的含義嗎?我們就一起來聊聊這句俗語蘊藏的奧秘是什麼?這句俗語指的是男性,一個男人從出生到年邁後,精氣神是有限的,一旦精氣神缺乏,身體各方面都出出現問題,尤其是腎臟方面。
  •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啥道理
    這其中都飽含一些人生的道理,雖然文字平淡無奇,但是蘊含的道理確實彌足深遠。不過在老祖宗所留下的俗語當中,有這麼一句"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本文將會為大家一一道來。老不洩殘精我們從見到的字面上的意思上,可以簡單理解成當人年紀大了之後,一定要保養好身體。
  •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啥意思?句句經典!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啥意思?老祖宗三句良言,句句經典!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這句話是啥意思,有啥依據?
    因此可以這樣說,讓正常人去通過看書來學習如何養生只是很不現實的一個美好願景罷了。但我們似乎忘記了,我們很多的養生秘訣其實就在我們脫口而出的俗語當中。俗語的重要性不可忽視,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俗語,便是一個很少有人知道的養生秘訣,那就是「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
  •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牢記老祖宗的忠告,受用無窮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浩如煙海的歷史塵埃間,我們的老祖宗總結了眾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這些俗語,是古人在生產、實踐以及生活中慢慢積累,沉澱形成的,有些話語聽起來似乎有些粗俗,卻影響著一代代人,正可謂「話糙理不糙」!那麼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俗語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生活經驗,對人們的生活有實際指導意義。特別是在農村裡,一些息息相關的事情自然離不開農村俗語。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這句關於生活的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老祖宗們蓋房子是非常有講究的,由於蓋房子是一輩子的大事,所以老祖宗在建設房屋的時候,必經過一番的考量。而古時候一些仔細的人,在選擇房屋的住址時,也要經過「高人」指點才能破土動工。
  • 古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啥意思
    簡單舉個例子,現如今很多老年人家裡放的東西都不捨得仍,總覺得還能放,還能吃。02除了一些歷史名人總結出來的養生之道外,在民間來會流傳出一些諺語,這些諺語的產生往往都是來自於生活經驗,像「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
  • 農村「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啥意思
    農村老話「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簡短易懂,又富含深意,聽老人言則身體倍棒,健康長壽,如果不聽老人言,那可能就是要吃虧了的。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幾句老話的意思。老不洩殘精:何為「殘精」?人上了年紀之後,真的是不比年輕時,精氣神大不如前,從眼神裡就能看出來,老人的眼神不像年輕人眼神那樣炯炯有神,兩眼放光,而是雙目無神。這體內殘存的精氣肯定是不如年輕人了。這個時候用中醫的話說,就要斂氣,而不能逞強,否則更傷元氣了。
  • 農村俗語「正月打雷,遍地出賊」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都知道,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在今天看來似乎大家都不在意,認為沒有什麼道理可言,是迷信,但卻是老一輩人的經驗所得,不能完全相信,但也不能完全不信。今年我們就來看看農村俗語「正月打雷,遍地出賊」是什麼意思,包含著哪些道理。
  •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話啥意思?
    農村的俗話就一個原則,那就是通俗易懂。像是這句「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就是完美的證明。很多人看到這句俗話時,由於第一句的緣故,會莫名向不好的地方想。其實這句俗話說的是養生和世故。
  • 農村俗語:「廳堂若太小,賺錢多不了」,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過去在農村,如果一個人都可以出口成章,其實說的都是順口溜,或者是俗語。這樣的人就會被人稱為是有學問的人。這順口溜如果能記住很多,而且能脫口而出用的恰當的也確實是才子。其實這些俗語有些是人們在互相交流的時候,不小心碰出來的火花加以提煉加工而成,也有些是勞動人民根據生活經驗、節氣等總結出來的,可以說俗語包含了方方面面,也是博大精深,那麼這些俗語有道理嗎?下面筆者給大家分享3句農村的俗語,看看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第一句,凹坑葬墳,拜孝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