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賈府春節期間娛樂節目很豐富,看酒戲歇了又聽說書,可是賈母為何不聽《鳳求鸞》而點《將軍令》?且來看看。
一、賈母「掰謊記」警告誰
第54回:賈母便問:「近來可又添些什麼新書?」兩個女先回說:「倒有一段新書,是殘唐五代的故事。」賈母問是何名,女先兒回說:「這叫做《鳳求鸞》。」
賈母評說名字倒好,問起因由,女先兒告知此書述說金陵人氏兩朝宰輔王忠告老還鄉,命公子王熙鳳上京趕考,王公子途中避雨進了世交李鄉坤莊園住在書房裡,李家有位千金小姐雛鸞,琴棋書畫無所不通。
王公子名字與鳳姐重名,本要避諱,鳳姐倒不介意。賈母未等女先兒再說下去,就猜到故事情節並作了書評:
一是書名,「難怪叫《鳳求鸞》」,言下之意明瞭指公子王熙鳳向小姐李雛鸞的求愛故事。
二是故事梗概,「自然是王熙鳳要求這雛鳳小姐為妻了。」
三是才子佳人,「把人家女兒說得這樣壞,還說是 』佳人』!」「比如一個男人家,滿腹的文章,去做賊,難道那王法看他是個才子,就不入賊情一案了不成?」
賈母認為知書達禮的才子佳人不應有「出格」的情事,況且大戶人家不只一個丫鬟侍候小姐,那有那麼容易就成全公子小姐偷情呢?全是編書人杜撰「遭塌人家」。
賈母長篇大論的評說,王熙鳳風趣說老祖宗這一回叫「掰謊記」,「一張口難說兩家話」,「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賈母的「掰謊記」,說明了不聽《鳳求鸞》的理由,而且表明賈府從不允許講這些有失禮儀的故事,連丫頭也不允許聽,那賈母在影射和警告誰呢?
賈母並沒有具體指向,象大觀園傳授「軟煙羅」知識一樣,老人家是藉機教育居住在賈府中的所有年少公子姑娘,並警告賈府中所有丫鬟、媳婦、婆子等奴才安守本份,不能影響和教壞大觀園中的小主人。
賈母事前的思想教育和隔離傳播途徑的方法,比起王夫人「出了事才攆人」的野蠻手法高明得多了。「掰謊記」實質為人物故事埋下了伏筆。
二、薛姨媽對「掰謊記」敏感
對於賈母的「掰謊記」,薛姨媽李嬸娘反應:「這正是大家子的規矩,連我們家也沒有這些雜話叫孩子們聽見。」
李家為囯子監酒官宦世家,薛家為「四大家族」之一,故然也是大戶人家。但是寶釵後來告訴黛玉,小時候淘氣,家裡藏書多,早背著大人看過《西廂記》《牡丹亭》等一大批禁書,這些薛姨媽哪裡知道。
薛姨媽的敏感主要有一件大事,那就是打制寶釵的「金鎖」,還故意讓寶玉進入寶釵的閨房,使寶玉寶釵互看「通靈寶玉」和「金鎖」,這本身就是一件「出格」的事。
後來寶玉午睡,寶釵獨自闖入寶玉臥室,襲人故意走開,讓寶釵替寶玉扇蚊子、繡肚兜,這又是一件「出格」的事。
賈母的「掰謊記」,實質伏筆對「金玉良緣」、對「金鎖」的「掰謊」。「掰謊記」也佐證了賈母不可能成為虛假「金玉良緣」的支持者或參與「掉包計」,但鳳姐「一張口說兩家話」卻極有可能,伏筆從支持「木石前盟」倒戈「金玉良緣」。
三、點聽《將軍令》為勉勵
賈家為武將之家,賈母不聽《鳳求鸞》而點《將軍令》,實質也是在教育和勉勵子侄子孫不忘本。
賈母也比賈政教子無方高明,更比王夫人、寶釵、襲人生硬的「勸學」高明,立學先立志,立下軍令狀,才能一往無前。
事實上,賈母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思想教育對賈蘭、賈薔、賈芸等有志青年發揮了積極作用。
賈家節慶說書節目,賈母通過點書、評書、聽書,抓住機會教育後輩和下人,是值得稱讚的正面教育,只是成才與否還與各人自身素質有關,也與時代背景緊密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