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文壇,有一對聞名於世的父子,他們均有震撼文壇的偉大佳作,這對父子便是大仲馬和小仲馬。小仲馬畢生想躲避父親的影子,力求在文壇上闖出自己的文壇之路。最後他成功了,憑藉《茶花女》「一戰成名」,憑藉這部佳作讓其在世界文學史上擁有重要的地位。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小仲馬十句名言,一起感受其筆下妙筆生花的文字魅力。
說起小仲馬的身世,有一段離奇的故事。他是大仲馬與一個裁縫的私生子,期初大仲馬根本不承認小仲馬是他的兒子,曲曲折折最終父子相認。後來,大仲馬與小仲馬生母爭奪撫養權,竟然把小仲馬私藏起來,種種事件放在現在社會,大仲馬的所作所為就是「渣男」所為。由於私生子的身份,讓小仲馬在學校和社會備受歧視,所以在他的作品中能夠流露出仇恨、冷漠的色彩。
由於父親在當時社會太過耀眼的原因,小仲馬在文壇起步階段刻意避諱了父親的光輝,他不斷變換筆名投稿,但是起初小仲馬的作品無法得到認可,屢屢遭到拒絕,不過他並未沮喪,仍然堅持文學創作。由於小仲馬經常變化筆名,當時社會上並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大仲馬兒子。後來,因為震撼法國文壇的長篇小說《茶花女》,才讓世人知道小仲馬到底是誰。
小仲馬在投稿《茶花女》的時候,用了筆名。由於此前常常被拒絕,小仲馬對這部作品也沒有抱太大希望。不過,編輯看完小說之後,對絕妙的情節構思與精彩的文筆連連稱讚,便查看小說是從哪裡寄來的。細心的編輯發現,寄稿人地址與大仲馬家一模一樣。起初編輯還以為大仲馬更換了筆名,但是《茶花女》的風格與大仲馬的小說風格截然不同。隨即,編輯造訪大仲馬家,通過採訪,讓編輯大吃一驚的是,這部長篇小說竟然是大仲馬名不轉經傳的兒子所寫。
直到今日,大仲馬與小仲馬父子倆在我國的影響力也是巨大的,尤其大仲馬的名作《基督山伯爵》和《三個火槍手》更是經典中的經典。不過論文學價值,顯然小仲馬的《茶花女》更受到文壇的認可。據說,更多的法國評論家認為,《茶花女》的文學價值遠遠超過父親的代表作《基督山伯爵》。在法國更是有這樣一句對《茶花女》的評價:本世紀的一個勝利。
在感情生活上,小仲馬要比大仲馬強很多。大仲馬生活爛漫,情婦很多,而小仲馬情感更加專一。《茶花女》中主人公的原型則是小仲馬一見鍾情的女子,不過由於對女子工作性質的不認可,小仲馬與其絕交。在他臨終前4個月,小仲馬終於完婚,不久後便離開人世。
小仲馬的寫作時代,處於浪漫主義向現實主義轉型階段。起初,他還追隨父親的浪漫主義小說,但因為對父親放蕩不羈的性格與不檢點的生活深惡痛疾,逐漸轉向現實主義小說的創作。他的作品劇情安排合情合理,語言樸素,貼近現實生活,雖有想像力但不脫離現實。他的問題劇有很大的影響力,劇作帶有警示世人的目的,主張維護正常的婚姻制度,對破壞家庭生活的害群之馬做出堅決的抵抗。
相較於父親,小仲馬的作品數量少很多,但在思想表達方面,小仲馬要比父親高尚得多。另外,由於在文學上取得的偉大成就,小仲馬當選法蘭西學院院士,這是他的父親未曾獲得過的榮譽。
1895年11月27日,小仲馬離開人世,享年71歲。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小仲馬十句格言,一起來欣賞這位法國現實主義作家的文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