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TT纖維行業概況
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是由對苯二甲酸二甲酯或對苯二甲酸與1,3-丙二醇(1,3-PDO)反應聚合而成的一種聚酯。PTT經過加工可以合成纖維和工程塑料,其優異的性能使其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PTT纖維的特點具體如下:
PTT纖維的特點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PTT織物具有時裝材料所需的伸展性、柔韌性、抗皺性、易於加工性等優點,可以代替尼龍用於服裝領域。PTT工程塑料也兼具了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強度、韌性、耐熱性等物理性能以及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的熔體溫度低、結晶快的加工優勢,被應用於電子/電氣、汽車、器具和家具市場[1-2]。目前,國內PTT消費量的90%用於合成纖維,10%用於工程塑料,其中PTT纖維產量的1/3用於地毯,2/3用於服裝行業。
PTT纖維的應用領域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中國PTT纖維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20世紀90年代,PTT樹脂由美國Shell化學公司實現工業化生產,並推向市場,被美國評為六大石化新產品之一。PTT的工業化生產主要受制於原料1,3-PDO。2000年國內第一家生產PTT纖維的公司是方圓化纖公司,之後多家公司與美國杜邦公司合作,開始生產PTT纖維及製品,直到2014年盛虹集團打破了國外公司對PTT行業原料1,3-PDO的壟斷,開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PTT成套生產技術,並成為國內第一家,全球第二家集1,3-PDO生產、聚合紡絲、面料印染技術等完整PTT產業鏈技術的企業。截至2019年我國PTT纖維產能已經達到31萬噸,產量為12.95萬噸,產能利用率為41.77%。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儘管我國近幾年PTT纖維市場發展保持較高增速增長,但對比國外PTT纖維行業的發展依然相對遲緩,主要原因是原料1,3-PDO的生產技術在2014年之前被國外壟斷,儘管清華大學甘油發酵法製備1,3-PDO自有技術的開發雖打破了這一壟斷,但是由於成本過高,致使PTT的價格居高不下,限制了其應用,截至2019年,我國PTT纖維行業消費量為12.58萬噸,同比增長15%。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伴隨著國家促進消費、不斷擴大內需,以及消費能力的升級,服裝、家紡及工業用紡織品等行業直接拉動了對PTT纖維的需求,從市場規模來看,2012-2019年我國PTT纖維行業市場規模從5.58億元增長至28.81億元,七年間市場規模翻了近6倍,並保持較高增速。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1-2026年中國PTT纖維行業市場供需格局及行業前景展望報告》
三、中國PTT纖維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自2014年我國具備原料1,3-PDO的生產技術以來,我國PTT纖維行業領先企業有蘇州蘇震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蘇州龍傑特種纖維股份有限公司、吳江佳力高纖有限公司、江蘇國望高科纖維有限公司、盛虹集團下屬中鱸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張家港美景榮化學工業有限公司、曉星化纖(嘉興)有限公司、英威達纖維(佛山、上海)有限公司與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我國PTT纖維行業產能以達到30.5萬噸。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各企業PTT纖維產能佔比來看,2019年江蘇國望PTT纖維產能佔比為19.4%,蘇震生物PTT纖維產能佔比為16.1%,吳江佳力高纖PTT纖維產能佔比為12.9%,蘇州龍傑PTT纖維產能佔比為6.5%,其他企業PTT纖維產能佔比為45.1%。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四、中國PTT纖維行業發展建議
1、相比國外而言,國內PTT連續化生產工藝的研究起步較晚,PTT基礎專利大都由國外公司掌握。相關企業應利用後發優勢,從應用等角度做好自主研發,注重專利申請和專利布局工作,保護好研發成果。
2、PTT在薄膜、電子/電氣、家電、容器、汽車部件和家具等領域的應用前景也非常廣闊,應加快PTT在這些應用方向的研究,不斷拓展PTT的應用領域。
3、除高校、企業自主研發外,應加大校企合作以及企業間「抱團取暖」的合作力度,優勢互補,加快技術研發。高品質成品的低成本化是未來PTT的發展趨勢。
4、隨著國內PTT的研製開發和下遊市場的不斷成熟,1,3-PDO的成本與技術情況決定了PTT在市場的競爭力,優化改進1,3-PDO生產技術是降低PTT成本,加快PTT未來市場發展的必由之路。
華經情報網隸屬於華經產業研究院,專注大中華區產業經濟情報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包括傳統及新興行業研究、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市場調研、專題報告、定製報告等。涵蓋文化體育、物流旅遊、健康養老、生物醫藥、能源化工、裝備製造、汽車電子、農林牧漁等領域,還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費、新金融、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等新興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