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有哪些神秘之處,為何成為各國政治籌碼?美國太空威懾有哪些

2021-01-14 珂夢看世界

從1961年,前蘇聯太空人尤裡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率先以人類身份進入太空之後,世界掀起了太空探索潮,從蘇聯、美國兩個超級大國,再到英國、法國、德國等傳統歐洲強國,都開始單列經費用於太空科技的研發以及對太空的探索。

然而,無論人類如何研究太空,至今為止對太空的了解依舊極為渺小;但各國的政客們明知太空探索是一個燒錢的無底洞,卻依舊不遺餘力地往裡面砸錢,為此,國際一些著名的天體學家曾呼籲:「別把太空探索當作各國政客之間政治籌碼,太空研究本身就是一項純粹的科學研究,如果非要融入政治因素,那麼這個科研項目將會變味!」

那麼,太空科技為何會成為各國政治的籌碼,天空之上究竟蘊藏著哪些神秘呢?

首先,人類對太空的敬仰致使人類科技強大後,想要開拓宇宙視野;從古至今,天空一直是人類心中各種神話及天堂的來源,人類對太空的幻想和探索從未停止過。

北歐神話中認為,諸神居住於天空之上;日本神話中記載,天照大神就是天空之主,並且天空也是禍亂的源泉,在那裡蘊藏著無限可能性和無限的恐懼;中國神話記載,天空之上有龍、天庭、神仙以及各種神話生物。天空、海洋這些曾經讓人類恐懼的未知也一直縈繞在人類的幻想之中。

隨著工業革命、科技革命的不斷發展,人類開始擁有各種新方法,新方式對天空進行探索,從發明噴氣機實現低空飛翔,再到發明飛機實現高空飛翔,直到近代,火箭、飛船的研發使得人類衝出大氣層,開始一覽天空之外的世界。

但是,天空仿佛就像擁有一層一層的潘多拉魔盒,不管人類怎麼探索,總是只能一點點地揭開天空的神秘,自始至終都無法得到天空之上的結果。因而,人類對太空的敬仰開始融入基因,致使一代又一代的人懷揣對天空、太空、宇宙的好奇,不斷地開拓新的航天科技。

那麼,人類為什麼痴迷於探索太空呢?其實最主要的還是人類內心層次缺乏生存安全感,我們總會認為海洋是廣闊的,海洋之下蘊藏著各種各樣恐怖的危險,如果人類不及早徵服海洋,一旦海洋中的恐怖危險出現,那麼人類必當面臨滅頂之災。

同理,人類對未知的事物一直懷有恐懼感和不安全感,這種感覺也促使人類文明、文化、科技不斷地向前發展。

而到了近代時期,傳統冷兵器換成了熱武器,人類發現自己以前不可能百米甚至千米可以擊殺生物,如今都成為了現實。

人類曾經篤定地認為,不可能有超越騎馬的交通工具產生,於是,汽車、輪船、飛機的產生再一次顛覆人類的想像,自此以後,人類相信只要敢想像,只要敢鑽研,那些夢想很可能就會變成現實。

就比如徵服大海、天空,這種在常理中完全不敢想的東西,如今卻真的變成了現實。所以,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強大,我們迫切地想要探索一切的未知,包括天空、太空和宇宙。這種探索逐漸成為了世界各國政客拉攏選民的一種手段,利用未知,得到權力。

假設一個人面對面告訴你:「我可以探索你所未知的太空,你信不信我?」按照我們慣性思想,多半都會認為他這是神經病,痴人說夢。但如果這個人在一群人之中,對大家這樣說,並提出自己如何探索太空,那麼,很多人就會相信他。

因為人往往相信權力的力量,他們內心深處篤定,這個人敢這樣說,還有這麼多人信,那麼,我也覺得他可以。這也是太空探索最初時期,被搬上政治舞臺的根源原因。

太空代表神秘和未知,能夠徵服它,也相當於給予人類一種安全感,所以,往往許多政客就利用人類這種對未知的迷茫,以及內心的不安全感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航天領域代表著未來各國競爭的先進力量,所以,政客們想要探索太空,進而研究太空新型科技。

航天科技領域發展到今天,已經逐步擴展到太陽系之外,人類的航天工具甚至有的已經達到逃逸速度,脫離太陽系引力開始向銀河系內探索。

美國通過航天獲得了非常多新型技術,也直接帶動了國內各項科研領域實現突破性的進展。有了美國的先例,在世界範圍內,只要有一定實力的國家都會不遺餘力地發展航天科技,因為航天科技已經被標榜為世界最前沿的科技之一,各國想要獲得世界強國的名頭,那麼,就必定要發展航天科技,進而研究太空。

太空探索漸漸成為國家之間競爭的一種手段,各國的元首和政客們都急切地想要帶領本國擠入世界強國的序列,所以,這才使得太空探索成為一種政治博弈籌碼,政客們希望通過太空研究,把國家科研實力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進而通過這種成就來維護自身的權利和利益。

當然了,這種是屬於政客私人利益需求,從國家利益角度上來看,探索太空對提升國家科技影響力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航天科技既可融入民用科技,也可融入軍用科技,特別在世界局勢如此複雜的今天,探索太空、研究太空、取得研究成果,提高國家競爭力,這些都是一個國家綜合科技提升的必經之路。

毫無疑問,如今最強的科技強國是美國,美國率先搞起了太空軍事威懾,致使各國也爭相發展太空領域科技;那麼,美國的太空軍事威懾有哪些?

答案很簡單,全球衛星精準定位、太空軍用武器等等,在全球化的今天,美國憑藉著強盛的科研實力,大舉進軍太空領域,並逐步把太空布置成為一張「天網」,而天網的作用就是給美國提供信息支持、間諜支持、飛彈發射支持、核武威懾等等。

核武器並不是傳統的中高空發射模式,而是垂直太空定位發射,意思就是核武器的發射是首先通過太空中的衛星定位,然後,發射到高空乃至太空,再通過精準定位來達到範圍打擊。這就使得了核武器區別於其他武器,它們具備極度精準的打擊能力。

那麼,美國如今擁有了太空科技和技術,就相當於給自己插上了一雙天眼,他們隨時可以看到地球的各個區域,試想,世界各國人民天天被這雙天眼盯著、監視著,還會有安全感嗎?因此,崛起的國家為了避免被美國監視,他們迫切地想發展航天領域來脫離美國的太空軍事震懾。

美國的太空軍事震懾不僅限於軍事領域,在情報收集領域也是讓各國膽戰心驚,美國的情報工作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國家,也是國際情報前沿陣地,美國五角大樓、FBI、CIA每天獲知的情報都可以堆滿一間屋子。

也因此,美國情報成為了世界各國政要的夢魘,而美國從太空軍事科技中所獲取的情報,又能夠成為美國的政治籌碼,進而對各國政要進行政治威脅。

所以,各國想要擺脫美國及一些國家的政治威脅,就只有自己強大起來,而太空領域是成為強國、大國不可缺少的一環,做好太空科技也有利於增加各國政客手中的政治籌碼。

美蘇冷戰時期,蘇聯率先探索太空,之後,美國也做出了迅速的反應,立馬啟動了星球大戰計劃,這並不是說美國探索太空慢了一步,會導致美國滿盤皆輸,而是說美國必須得持續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政治籌碼,這才能夠跟得上時代發展的腳步,跟得上蘇聯的腳步。

事實證明,星球計劃的實施雖然耗費了美國極大的財力、物力以及人力;但卻給美國帶來了極大的國際利益,不僅讓美國的航天科技取得了裡程碑式進步,還帶動了軍事科技、民用科技的飛速發展。

美國從太空之中獲取了非常多的科研靈感,例如,在農業領域,美國通過研究太空科技,對農作物進行基因改造,農業科技得到了顯著進步;物理領域,美國在太空科技中,拓寬了物理引力學、量子學、真空學等等。運輸領域,從太空科技中提升了發動機的運行效率和綜合參數,並對逐步提升交通運輸工具的運行速度。

種種成就都讓美國科技水平一步步地脫胎換骨;所以,美國的科技崛起史也是世界各國政要的參照模板,他們想要提高國家科技水平,就必須要不斷地拓展科技視野。

到目前為止,人類從現有的地球科技已經發掘不出更多的科學價值,所以,科技想要持續發展,就必須要拓寬到太空視野,這也是世界各國發展太空領域的根源。

太空探索成為各國手中的政治籌碼,這是好事,同樣也是壞事,好的方面就是促進了太空科技的不斷發展,而壞的方面就是使得太空科技探索融入了政治因素,反而不利於純粹的科學研究。

相關焦點

  • 美國太空軍的實戰武器有哪些?
    新聞背景: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3月19日報導,五角大樓向國會提交了一項立法議案,進一步闡明太空軍的作用,並補充有關新軍種組織架構方面的細節。自宣布成立太空軍以來,美太空軍從「紙面部隊」走向立法程序,從「保護美國太空利益」到「在指定的時間、地點和方式有效回應太空威脅」,其職能使命悄悄擴展。在美國的推波助瀾下,全球掀起太空軍事化浪潮,日本、英國等國均表示要發展太空軍事實力,北約也於2019年7月通過北約新太空政策,構建太空防禦體系。可以看到,隨著越來越多的進攻性武器在地球上空日夜運行,太空或將逐步演變為大國角力的新戰場。
  • 美國飛船在太空探索,看到地球上有隻「巨眼」,死死盯著太空
    美國飛船在太空探索,看到地球上有隻「巨眼「,死死盯著太空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一直沒有停止過,得益於科學技術的發展,讓我們能夠用一些機器設備代替人類觀測宇宙,太空的神秘令世界感到好奇。雖然我們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受到限制,但生命不止探索不息,美國飛船在太空探索,看到地球上有隻「巨眼「,死死盯著太空,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跟著我們一起去看看吧,美國作為發達國家。
  • 太空棉衛衣是什麼面料 太空棉衛衣面料有哪些
    太空棉衛衣是什麼面料 太空棉衛衣面料有哪些 2020-03-11 10:47:39 來源:全球紡織網 太空棉衛衣是什麼面料?太空棉衛衣面料有哪些?
  • 畢業人物誌 李茂豪 : 美國有星球大戰,中國為何不能有太空騎師?
    期間克服了哪些困難?我覺得應該是我的畢業設計《太空騎師》,我從小就對機械感興趣,其實一開始我只是在構想,因為是第一次接觸,所以多少在猶豫,當時並沒有幾個人知道。沒辦法,就只能硬著頭皮上了,前期花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進行調研,看完了所有的科幻電影,去反覆研究背後的故事,去研究工業光魔公司他們的書,去獲取角色原型設計思路和能力,航空電子物理學、太空軌道力學,發動機的設計參考了波音發動機、方程式賽車、蘭博基尼等……美國有星球大戰,中國為何不能有太空騎師?
  • 太空人長期在太空飛行,會有哪些危害?NASA的結果讓人害怕
    據報導,近日,NASA聯合多家航天機構,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太空人大調查,設計的內容,主要是通過檢查他們的身體情況,通過大數據對比,來看看長時間的太空飛行下,會對人體造成哪些危害,這項研究也是為了未來飛去火星做準備。
  • 美國首次解密最神秘太空戰機,從太空扔金屬棒,威力堪比核武器
    前幾天,美國太空軍公布了第一個正式的徵兵廣告視頻,美太空軍最高軍事長官、作戰部長雷蒙德表示這次招兵廣告規模較小,將達到大約16000人。在這個徵兵視頻中,人們看到了一直以來無比神秘的X-37B空天飛機,它的出現引發了各界的熱烈討論。
  • 美國太空軍「出兵地球」 入駐海外基地威懾別國衛星!
    美國太空軍成立之後,第一次對外的兵力調動,不是上太空,而是去中東。  20名太空軍人員,已於今年8月下旬部署到卡達烏代德空軍基地,執行衛星運行、監控「敵軍」以及防止太空衝突等任務。「今日俄羅斯」21日就此刊文說:他們去了卡達,而不是某個外太空星球。
  • 美國首支「太空部隊」沒去太空,去了哪?做什麼?俄媒:美去競賽
    但有趣的一幕發生了,美國的「太空部隊」沒去太空,卻去了中東,這是為何?據環球網援引俄羅斯RT網站9月21日報導,美國首支「太空部隊」已經在中東國家卡達進行了部署。該報導援引美國空軍中央司令部上校託德·本森的話稱,這支部隊由20名美軍組成,並且已於8月下旬抵達卡達首都多哈西南部的五代的空軍基地(AI-Udeid Air Base)。
  • 來自太空的輻射有哪些?
    天文學家利用新技術,能夠接收到來自太空天體的所有輻射,而不僅是光。對光的捕捉只是天文工作的一部分。這就像只欣賞了一首旋律中的一個音符,而要完美體驗這首樂曲,你需要聽完整首曲子。光只是電磁輻射的一種形式。進一步研究不可見的波,如射電波和X射線,能夠揭示出宇宙更多的驚人奧秘。
  • 為何SpaceX的崛起如此迅猛?其中有哪些原因?
    太空對於人類來說一直是浪漫而又神秘的存在,對於太空,人們也一直心存幻想,到了如今,科技迅速發展,人類終於也可以開始進行他們的太空探索之夢了。而美國,則一直是太空相關的領域佼佼者。美國國內有一家太空運輸公司,是一家「私營企業」,名為SpaceX。這家公司由馬斯克創立,在2002年正式開始運營。這家公司的創立目標是降低人類進行太空運輸時的成本,並且也在為了火星殖民計劃不斷探索。
  • 有哪些幸運物隨神舟號漫遊了太空
    作為國家863攻關計劃的承擔企業,西安亨通光華製藥有限公司自1992年從美國引進關鍵技術和菌種,建成中國第一條泰樂菌素工業化生產線以來,一直致力於培育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泰樂菌素菌種。目前,在國家醫藥管理局、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的支持下,投資8億元、年產800噸的國家級泰樂菌素科研、生產基地,正在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加緊建設。
  • 美國太空軍徵兵廣告秀肌肉,未來戰爭將從太空打響
    目前,美國陸軍每個裝甲旅都有超過2000件設備完全依賴於太空資產,一旦衛星被摧毀,整個裝甲旅就會陷入癱瘓。美國最神秘的武器X-37B空天戰鬥機該機由火箭發射進入太空,既能在地球衛星軌道飛行,又能進入大氣層飛行,結束任務還能自動返回地面,被認為是未來太空戰鬥機的雛形
  • 美國打造太空戰備力量,組建「第六軍種」,「宇宙爭霸」正上演
    近日,美國國防部明確指出,是時候將備戰太空提上日程。美國國防部發布了《太空國防戰略》,該戰略指出,備戰太空是美軍未來10年不得不做的事情。這一戰略的提出,本質上還是美國「霸權主義」的延伸,旨在使美國在大國競爭中取得優勢。
  • 美把太空軍部署在卡達,意欲何為?
    2018年,川普宣布組建太空部隊,太空軍成為繼陸軍、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和海岸警衛隊之後美軍的第六個軍種。此次部署卡達是該部隊第一次走出國門。有分析認為, 美軍將太空部隊派向中東,除了威懾伊朗外,也不排除是美太空部隊的一次「實戰練兵」。
  • 美國太空部隊正式發表太空力量條令:太空已轉變為潛在戰爭領域
    近日,美國太空部隊發表了一份題為《太空力量》的條令,定義了其信條及其在維持空間高邊界和平方面的作用。該文件承認了這樣一個事實,即太空已經從一個相對溫和的領域,即人們和各國和平地進行探索和商業活動並避免衝突,轉變為一個潛在的戰爭領域,即各國可以攻擊彼此的太空資產並保衛自己的太空資產。太空已經成為繼陸地、海洋和空中(如果包括網絡空間,則是第五)之後的第四個戰場空間環境。主宰這個新戰場的國家無疑將主宰這個星球。
  • amongus術語有哪些-太空狼人術語彙總
    amongus術語有哪些?amongus遊戲中其實是有很多術語的,很多萌新玩家還不是很清楚,下面爪遊控小編為大家帶來太空狼人術語彙總,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太空狼人術語彙總
  • 在太空能炒菜吃嗎?將來會有哪些星際美食?
    在太空能炒菜吃嗎?美食文化是人類文明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地面,人們對美食習以為常,但是在太空因條件限制,太空人大多只能吃些糊狀物,食物只為填飽肚子而不是用來享受。未來某天人類離開地球,在前往其他星球、徵服宇宙的過程中,美食不可或缺,那時我們將會有哪些星際美味呢?
  • 在我國太空人進入太空之前,竟然有20多個國家的太空人進入太空!
    當然,除了美國和俄羅斯(前蘇聯)外,其他國家的太空人都是通過美國或者俄羅斯的太空飛行器進入太空的。世界各國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分布是:1、俄羅斯(前蘇聯)第一位進入太空宇的航員:尤裡·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1961年4月12日乘坐東方一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
  • 深度:俄羅斯建立統一太空系統有哪些戰略考量?
    央廣網7月11日消息(記者周宇婷)俄羅斯空天軍總司令謝爾蓋·蘇羅維金近日宣布,俄計劃在2024年前建成新的太空飛彈預警系統梯隊,太空飛行器將在統一太空系統框架內部署。有分析認為,新系統的太空監測能力將比現有系統大幅提高。那麼,俄羅斯建立統一太空系統基於何種考量?
  • 拜登顧問:美國將中國視為最大對手,但中美太空合作非常重要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 20日報導稱,儘管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將中國視為在幾乎所有其他領域的最大經濟和軍事競爭對手,但當選總統拜登的高級顧問認為,美國與中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合作非常重要。資料圖: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報導稱,拜登的高級顧問們主張,美國和中國之間有限的太空夥伴關係可以緩和緊張局勢,並降低發生不穩定太空競賽的可能性。此舉類似於美國和俄羅斯在冷戰高峰時期在民用太空項目上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