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中國足協公布了三級聯賽的準入名單,除了之前確定解散的天津天海外,遼寧宏運、四川隆發、廣東華南虎等俱樂部均被取消註冊資格。這使得關心中國足球未來的球迷不禁好奇這些隊伍的青訓梯隊將何去何從?
2018年3月29日, 中國足協發布了《關於2019賽季中超、中甲聯賽準入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中超、中甲各俱樂部應在10月份之前完成各項準入工作,否則將不能參加2019年的聯賽。其中,中國足協明確規定中超、中甲俱樂部必須擁有至少5支不同年齡段的青訓梯隊,中乙至少要求4支,否則將不允準入。在這個政策出臺之初,不少人為之叫好。中超球隊和部分中甲球隊有著雄厚的經濟實力,一旦將一部分精力投入到青訓領域,中國必將迎來自己的春天。但是令人沒想到的是,資金沒有帶來青訓的繁榮,反而成為俱樂部沉重的負擔使俱樂部走向了解散。
(球隊解散後球員們何去何從?)
首先就是梯隊球員被其他隊伍接收,這對於梯隊的球員來說無疑是最好的一條路。以歷史悠久獲得過十冠王榮譽的遼足為例,在遼寧足協的牽頭下,面臨解散的遼足由瀋陽城建全面接收,其球員將被整合,梯隊由瀋陽城建全面收購。這對於遼足梯隊的小球員們來說,不光可以免去奔波全國尋找下家的煩惱,還可以讓他們在追夢路上繼續前行。
相比於找到下家的遼足,更多的梯隊球員不得不面對前途未卜局面。以前中超球隊天津天海為例,天津天海的梯隊建設還是很完整的。早在權健時期,相關媒體報導當時8億資金被投入青訓領域,被用來修建青訓基地組建青訓隊伍,2017年下半年,當時的權健就有了自己的五級青訓隊伍,天津權健還未雨綢繆還組建了 U12 和 U11 兩個年齡段的隊伍。對於同樣有著相對完善梯隊建設的天津泰達來說,接手同城球隊的全部梯隊成員是一項極為不現實的提議。
2019年天津天海的各支梯隊還完整地參與了足協的靑超聯賽,他們在2019年的靑超聯賽中成績是U19獲得A組16、U17獲得大區15名、U15獲得大區第9名、U14獲得大區第13名、U13獲得大區亞軍全國第14名。所以天海青訓梯隊中成績最好的是在青超聯賽中獲得大區亞軍的2006年齡段的U13梯隊了。可能部分球迷認為華北大區的亞軍並不算什麼,但是你要看看華北大區中天津天海的對手都誰,被分在華北大區的球隊有山東魯能、北京國安、天津泰達、河北華夏幸福!天津天海能在這樣強大對手中拿下亞軍還是體現了一定實力的。所以估計隨著天海的解散,U13梯隊應該是比較有可能被其他球隊爭搶的梯隊了。U13以外的大年齡段梯隊中有些實力的球員必然會被其他中超或者中甲球隊爭奪。而那些無人問津的球員也只能自謀出路,鑑於當前的聯賽情況若是一些梯隊球員沒辦法找到下家,無疑部分球員只能放棄足球葬送自己的職業生涯而被迫退役!
還有一部分球員將會從球場回到教室,因為在足協提出建設多級梯隊要求時,除了天津天海這樣當初財大氣粗的球隊能有足夠的資金組建自己的各級梯隊,大部分球隊為了應對足協提出的建設各級梯隊的要求,許多資質條件稍微落後的中甲、中乙只是臨時應付,組建了學生軍團。一旦球隊解散,對於這些學生軍團來說,學業還會是最適合他們的軌道。
(球隊解散對於青訓發展的利弊)
球隊解散對於青訓首當其衝的影響肯定會大大打擊家長們對於孩子們學習足球的熱情。在中國,職業足球上升道路如此狹窄的情況下,能將孩子送去學足球,對於家長來說無疑需要一定的勇氣。面對球隊解散的窘境,家長可能再也不敢送孩子去踢球,慢慢地更多家長對中國足球的興趣也會越來越低,而本來他們的孩子中或許就有著中國足球的未來,可惜被對中國足球失望的家長們又送回了象牙塔。
當然球隊解散對於青訓來說也不完全是壞處。以被解散的保定英利易通為例,學生軍團出戰青超聯賽的他們面對山東足協被瘋狂灌入31球,說明了專業青訓隊伍和學生軍團的巨大差距。毫無疑問,青訓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同樣需要的大量的金錢。從長遠來看,提高球隊的準入門檻有利於青訓的持續發展。
無論這些解散球隊的梯隊球員們未來路在何方,希望他們都能有一個好的歸宿,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球迷們仍有機會看到國足大名單裡出現在天海或者遼足效力過的球員。即使那些放棄足球之路的球員,希望他們也能始終記得足球這項運動曾帶給他們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