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時戀愛青澀,總想著兩個人在一起開始就足夠了,隨著年紀增長,對於感情這件事的看法越來越趨於社會化,所有風花雪月,談情說愛都不在第一位,擺在第一位的都是合適,不論是三觀、家庭還要還有相處的舒適度都要首要考慮。
老人常說:"找枕邊人,老實本分上進就可以了,什麼樣貌,現在是不是富有都不是重要的。主要是他能對你好,可以跟你共同進退。"
那麼兩個人相愛的人,從戀愛到結婚是不是能走到最後,一起經歷下面這三件事,心裡也就有數了。
第1, 對事物的共鳴和理解
所謂的三觀合適並不是說兩個人對待事物要一模一樣的態度和處理方式,記得某音提到的一個文案:三觀合適就像你喜歡吃牛排,我熱愛於路邊攤,我能理解你的喜好,你也能接受我的愛好。
小玲和文山戀愛了三年,他們是性格截然不同的兩個人,一個天真活潑,一個成熟穩重,儘管這樣文山在相處期間也沒有強行要求小玲去學會穩重和成熟,他始終認為每個人對待事物都會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各有各的特點,沒有必要為了迎合某一件事或者是人去改變自己。
哪怕是小玲做了一件錯事,文山也沒有發過脾氣去怒吼或者是嚴肅的教育,他會先讓小玲跟他說對待這件事情的看法和為什麼會這樣去做,在理解小玲做法後,再告訴她你這樣做忽略了什麼,放大什麼之類的方面。
感情最忌諱的就是無目的的爭吵,像是爭個對錯,又像是非要壓對方一頭,這樣的吵架最傷害感情,而且從根本上來說這種無意義的吵架無非就是感情不夠深,沒有從對方角度去看待問題,沒有互相理解,也沒有容忍和包容。這種愛情遲早會散。
第2, 婚前計劃一次旅遊出行
這是所有過來人都喜歡提到的建議,一定要一起出去遊玩,我曾經很不理解去問嫂子,嫂子跟我說:"旅行不單單是看這個男人在經濟方面的花銷和對你的照顧,更多的是去看一個男人的對事情的計劃安排,還有處理突發事情的反應,以及最後這場旅行他所要付出的責任和擔當。"
很多人在提到兩個人相處的時候,最喜歡提及的詞就是"細節",甚至很多毒雞湯都喜歡說"始於細節,終於細節"。
我不否認細節在很多事情上真的很重要,但是有些無關痛癢的細節其實都是多此一舉,況且不是每個男生都是細膩的暖男,很多直男一開始連口紅色號都分不清,只知道給紅包、打錢,可是會有很多姑娘借題發揮,你為什麼不懂我,難道買好給我不是誠意更足嗎?
記得戚薇在一檔綜藝節目中說出:"好男友和好老公從來不是與生俱來,只為了遇見你,契合你而生的,這些適合的都是自己培養出來的。"
第3, 婚前同居
大家都是成年人,談到這個話題也就不要裝羞澀和迴避,同居是更能發現兩個人相處之間的很多不足的點。
木木和東東戀愛了一年,兩個人準備結婚,婚前就決定同居一個月,這一個月讓木木發現東東並不是一個事無巨細的人,生活過得粗糙。東東也發現木木不像平常所表現的那麼精緻和友善。
在最開始的一兩天還可以和諧相處,但是半個月後兩個人不停地爭吵,比如為什麼你休息沒有做家務,為什麼你下班晚回家不事先打招呼,又或者是我都做好晚飯了你為什麼還要開局遊戲之類的事情。
雞毛蒜皮的事情越來越多,最後木木坐在床上很絕望地對著東東說:"我每多跟你多待一天,我就能清楚深刻的認識到我未來老公不能有的問題。"兩個人分手了,婚禮也取消了。
婚姻是人生大事,不是小孩子過家家,頭腦一熱就可以順利矇混過關一輩子的。我們在對待婚姻的事情上一定要謹慎考察,在改變對方缺點的時候也要不斷完善自己,兩個願意共同努力變優秀的人才有資格談婚姻。
希望姑娘們在面臨結婚之際能有清醒頭腦,即使你再如何喜歡對方,愛得死去活來,相處不舒適,三觀不合適就要及時快刀斬亂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