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縣 主要分布在川城鎮、鹽鍋峽鎮、坪溝鄉、劉家峽鎮。其中:川城鎮川城村朵家溝因乾旱缺水,大部分家族人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陸續遷往本省河西走廊的敦煌、酒泉、金塔、瓜州等市縣和新疆等地,共70餘戶300餘人,現只有3戶10人;鹽鍋峽鎮撫河村13戶60餘人;坪溝鄉灣子村和鄰近的山頂村溝腦社10餘戶50餘人(約半數遷往河西瓜州縣、金塔縣,10餘戶60餘人),劉家峽鎮現有10戶40餘人,另外還有個別住蘭州、北京、新疆和東北等地(朵家溝遷往永登的一支朵姓30餘戶180餘人)。民族成分均為漢族。
積石山縣 積石山縣癿藏鎮朵家山10戶70餘人,小官鄉5戶30餘人。民族成分均為漢族。
永登縣 主要分布在河橋鎮、連城鎮、民樂鄉(含原大有鄉)、通遠鄉、中堡鎮、城關鎮、柳樹鄉(含原清水鄉)、紅城鎮、苦水鎮、上川鎮、秦川鎮和中川鎮。其中,河橋鎮樂山村5戶20餘人;連城鎮浪排村9戶53人,東河沿村5戶26人,明家莊村6戶40餘人;民樂鄉細溝村中梁社5戶16人(中梁社朵姓系連城浪排村遷出,遷出時間約1920年前後;改革開放後,從該村遷往上川鎮紅井槽村2戶10人,遷往新疆、酒泉共2戶;紅古窯街煤電公司、永登縣城有一部分是從該村遷出的);民樂鄉大有2戶4人;通遠鄉1戶;中堡鎮2戶;城關鎮16戶48人;柳樹鄉清水康家井村38戶173人;龍泉寺鎮1戶;紅城鎮3戶7人;苦水鎮1戶;秦川鎮上華家井村7戶39人,五道峴村7戶26人。共有人口460多人。民族成分均為漢族(永登有樂都一支的朵姓60餘戶200餘人)。
蘭州紅古區 窯街煤電集團公司32戶80餘人,紅古區海石灣鎮2戶6人。民族成分均為漢族。
天祝縣 主要分布在華藏寺鎮、石門鎮、西大灘鄉、朵什鄉、東坪鄉。其中:華藏寺鎮水泉村8戶30餘人,岔口驛村21戶85人;石門鎮石門村1戶4人;哈溪鎮友愛村3戶16人;西大灘鄉現有朵姓60餘戶260多人(多系民和縣朵卜溝一支);朵什鄉約15戶40餘人;東坪鄉40餘戶200餘人(另外,49戶240餘人已分別遷至青海海西、樂都、民和和甘肅蘭州、古浪、永登秦川、連城、河橋等地);民族成分有漢族、藏族。
古浪縣 古浪朵氏家族居住較多,支脈已遍布古浪、天祝兩縣,定居地30處,約300戶1500人。古浪朵姓主要分布在土門鎮、定寧鎮、橫梁鄉、泗水鎮、永豐灘鄉、黃花灘鄉、海子灘鎮、直灘鄉、黃羊川鎮、黑松驛鎮、古浪鎮、古浪縣城、古豐鄉、民權鄉和武威市區。其中:土門鎮寶塔寺村朵家場、朵家中莊、朵家下地等村莊有129戶543人;三官村朵上莊、朵下莊63戶323人;新勝村2戶10人;漪泉村4戶13人;定寧鎮肖家營村朵家莊30戶145人;泗水鎮買家新莊村4戶19人;永豐灘鄉塘溝村12戶59人;黃花灘鄉四墩子2戶11人,馬路灘井窩1戶7人,白板灘2戶10人;海子鎮元莊子1戶4人;海子灘鎮新民村2戶10人;直灘鄉1戶4人;橫梁鄉中泉村4戶45人;黃羊川鎮東窯村4戶22人,西窯村4戶19人;黑松驛鎮蘆草溝村6戶33人;古浪鎮八裡營村7戶20餘人;古浪縣城5戶26人;古豐鄉中咀子村20餘戶約100餘人,八裡營2戶13人;民權鄉長嶺村5戶30人;武威市區7戶23人。民族成分均為漢族。
民樂縣 主要分布在民聯鄉、豐樂鄉、南古鎮,共計956人。其中:民聯鄉龍山(乃家崖)村124戶474人;豐樂鄉白廟村29戶135人;南古鎮周莊(傳統名叫朵家莊)村115戶347人。民族成分均為漢族。
民和縣 主要分布在巴州鎮、滿坪鎮、甘溝鄉、前河鄉和縣城(川口鎮),共計900餘人。其中:巴州鎮涼爾灣村12戶70餘人(系樂都一支),滿坪鎮朵堡村13戶60餘人,與之鄰近的甘溝鄉峽門村、李家村60餘戶300餘人;前河鄉芒拉村90餘戶400餘人。民族成分有漢族、土族、藏族。
民和朵姓居住較為集中的是芒拉、雜哇、貢哇嶺。
芒拉:距民和縣城東南73公裡,又叫昂拉、西昂拉,《西寧府新志》中記作「德化堡敖拉莊」,現為民和縣前河鄉芒拉村,是朵姓主要聚集地,含忙拉、巴達、紅莊三個自然村,總人數為90戶,400多人。
雜哇:距民和縣城南80公裡,現為甘溝鄉政府所在地,有朵姓40多戶200多人。
貢哇嶺:屬滿坪鎮朵堡村,莊內建有朵氏覺康,世襲「苯布」住持此處。
樂都縣 主要分布在洪水鎮、蘆花鄉、馬營鄉、馬場鄉、下營鄉和縣城(碾伯鎮),共約1000人。其中:洪水鎮23戶120人。分別居住袁家莊村、大寨子村、下王家村(其中遷至格爾木市5戶);蘆花鄉朵家灣村33戶150餘人,九架山村27戶約130人,三條溝村7戶30餘人,牙合村2戶8人,本康嶺村4戶約20人,查幹村1戶約5人(其中蘆花全鄉已遷至青海都蘭縣香日德、甘肅酒泉和新疆等地近10戶40多人);馬營鄉康巴村11戶68人,八架山村7戶30人,古城村4戶25人,北坪村2戶8人;馬場鄉泉兒灣村5戶20餘人;下營鄉白土莊村30戶140餘人(其中約一半遷至本省西寧、果洛、格爾木、湟中和新疆等地),縣城(碾伯鎮)15戶60餘人。民族成分多為漢族,另有少量蒙古族、土族和藏族。
平安縣 主要集居在平安鎮南村(地處縣城),共有40餘戶200餘人。民族成分均為漢族。
大通縣 主要分布在城關鎮、黃家寨鎮、青山鄉,共約100餘戶420餘人。其中:城關鎮西關村9戶40餘人;黃家寨鎮索家莊村49戶250餘人,東柳村6戶30餘人;青山鄉龍臥村有19戶100餘人,長寧鎮韓家山村1戶3人(系樂都縣蘆花鄉朵家灣後裔招婿定居)。民族成分有漢族、藏族。
門源縣 主要在浩門鎮疙瘩村10餘戶50餘人,北關村2戶25人。民族成分均為藏族。
互助縣 主要分布在南門峽鎮、東山鄉、加定鄉、五十鄉。其中,南門峽鎮七塔爾村約15戶60人(均為漢族,民國初年居住此地),東山鄉吉家嶺村約13戶40餘人(均為土族),甘家嶺村(缺資料);加定鄉3戶(藏族)、五十鄉甘禪10戶(藏族)。
湟中縣 主要分布在多巴、攔隆口二鎮。其中,多巴鎮銀格達一村(距西寧市以西約28公裡)17戶70餘人;攔隆口鎮尼麻龍村(距西寧西北40餘公裡)8戶30餘人,民族成分均為漢族。
西寧市 主要居住在市區,約20餘戶100餘人。
除此之外,也許甘青其他地方還有朵姓居住,但未能調查到。以上所調查的人口總數統計,不包括無淵源關係朵姓。
另外,這次調查還顯示:甘青這一帶朵姓無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