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衛生健康委回復網友「境外回國人員湘潭市的隔離政策」

2020-12-17 湖南民生網

湖南民生網微信公眾號@ 網友2020100311417877:國家已發布(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的通知)。目前個人只查詢到3月14頒發的(【防疫】湘潭發布關於全面加強新冠肺炎境外疫情輸入防控工作的通告)

請問湘潭的隔離政策有什麼變化嗎?

已在第一入境城市完成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且持有7天內核酸和血清特異性IgM檢測結果陰性者,返回湘潭後是否還需要進行隔離?

湘潭市衛生健康委:

您好!

我市目前對境外來潭返潭人員實行14天(集中隔離)+7天(居家隔離)+7天(自我健康監測)的管理。

境外來潭入潭人員在第一入境口岸城市進行14天集中隔離,憑核酸檢測結果陰性檢測報告單、解除隔離證明書等文件向社區報備。之後,做好個人自我防護的前提下,可由私家車輛接送回家(不允許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否則須乘坐縣市區安排的轉運車輛),實行嚴格的7天居家隔離。經核酸檢測陰性再轉入7天自我健康監測階段,如無異常,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出行,但禁止出入學校、養老院、監所及通風狀況不良的場所。

【編輯】周純

特別聲明: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人社傳媒」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人社傳媒,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應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疇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人社傳媒」。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焦點

  • ...健康委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含湘潭市特殊教育學校)公開招聘工作人員
    根據《湖南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辦法》(湘人社發〔2019〕1號)和《2020年湘潭市衛生健康委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含湘潭市特殊教育學校)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公告》,為進一步擴大選人用人範圍,結合專業設置與招聘崗位相匹配的原則,經研究,現就湘潭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部分崗位條件有關事項補充公告如下
  • 湘潭市衛健委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面試公告
    根據《2020年湘潭市衛生健康委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含湘潭市特殊教育學校)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公告》,現就湘潭市衛生健康委、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市中心血站、市醫療緊急救援指揮中心、市特殊教育學校2020年公開招聘工作人員面試工作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
  • 以人民為中心 向改革要活力 湘潭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近年來,湘潭市醫改工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健康湘潭建設為統攬,著力構建布局合理、上下聯動、功能完善的醫療衛生服務新體系,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逐步探索出了一條具有湘潭特色的醫改之路。
  • 2019湘潭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大事記(摘錄)
    1月10日,劉永珍、周佩珞率有關人員開展創衛工作督查。Part.21月15、16日,市創衛辦邀請國家暗訪專家黎明對我市農貿市場進行專題調研,並在湘潭醫衛職院學術報告廳舉行農貿市場創衛達標知識培訓。Part.32月26日,市創衛辦邀請省級創衛資料檔案專家毛貽凌對全市創衛資料收集建檔作專題培訓,170餘名各級創衛相關工作人員參加培訓。
  • 奮發有為擔使命 逐夢健康守初心——2019年湘潭市衛生健康事業回眸
    紅網時刻報導 通訊員 尹義龍 張紅斌 吳元知 段超近日,湘潭市嶽塘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宋女士因病在定點醫院湘潭市三醫院住院,入院時享受了先診療後付費,出院時她的基本醫保、大病保險、扶貧特惠保、醫療救助、醫院減免、政府兜底等六項政策「一站式」落實到位。享受了便捷的醫療服務和對貧困戶的健康幫扶,宋女士連聲感謝黨的好政策。
  • 湘潭市開展技能比武 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兩名新秀榮獲標兵稱號
    紅網時刻8月27日訊(通訊員 段斌)8月25日,由湘潭市委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湘潭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和湘潭市總工會承辦、湘潭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實施的「2020年湘潭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能大比武活動」結束。
  • 湘潭市通過創衛省級考核
    (會議現場) (張迎春出席會議並講話) (彭振國講話)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29日(記者 蔣睿)今天,湘潭市召開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省級考核鑑定匯報暨意見反饋會議。會上,省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省級考核鑑定專家組同意湘潭市通過省級考核鑑定,並將由省愛衛會向全國愛衛會正式推薦湘潭市申報國家衛生城市。 市委副書記、市長、市創衛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張迎春出席會議並講話。由省衛健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彭振國帶隊的考核鑑定專家組在會上通報了考核鑑定意見。市領導何俊峰、陽建民、傅軍、楊英傑、向敏、周佩珞等出席會議。
  • 湘潭市精神康復特護樓項目開工
    湘潭在線12月21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譚麗)12月18日,湘潭市精神康復特護樓項目開工,建成後將有效解決湘潭市患有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床位不足等問題。湘潭市精神康復特護樓項目為多層醫療建築,其中地上6層,地下1層,總投資3800萬元,總建築面積7800平方米,工期365天,設置床位310張。
  • 現在哪些人員入境澳門需要隔離?附澳門最新入境政策
    想去澳門玩的朋友一定想知道現在去澳門的最新政策現在內地去澳門哪些人員是需要隔離的呢
  • 省衛生健康委發布提示:近期來(返)黔人員應知悉遵守這些防控政策
    昨晚,省衛生健康委發布最新消息,近期來(返)黔人員應知悉遵守以下防控政策
  • 湘潭市老舊小區改造新模式探索
    今年,湘潭市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順應群眾期盼,改造185個老舊小區,重點打造13個集中連片美好社區,惠及2.9萬戶居民,實現惠民生、穩投資、促增長的三重效應疊加。為全面破解老舊小區改造難題,湘潭市老舊小區改造在頂層設計、共同締造、改造模式、資金籌措、長效管理等方面進行新的探索和嘗試。
  • 湘潭市 | 全力打造欠薪「防火牆」紀實
    今年是《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實施的第一年,為確保在今年年底實現基本無拖欠的工作目標,湘潭市堅持把根治欠薪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實,創新舉措、多點發力,強力推進根治欠薪長效機制建設,從源頭管理到過程監督再到末端執法,全力打造欠薪
  • 湘潭市人大常委會任免名單
    湘潭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2021年1月8日湘潭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任命:劉湧為湘潭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免去其執行局執行裁判庭庭長職務;賀一農為湘潭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刑事審判第一庭庭長
  • 湖南湘潭市中心醫院紀念建院120周年書畫作品展開展
    12月12日,經過數月籌備和策劃,以「景仰生命、惠濟百姓」為主題的紀念湘潭市中心醫院建院120周年書畫作品展在湖南省湘潭市中心醫院北院區舉辦。開幕式由湘潭市政協副主席周佩珞主持。湘潭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周放良宣布活動開啟(主辦方供圖)湘潭市政協主席周放良宣布活動開幕。
  • 湘潭市推進校園安全工作:守護校園寧靜 保障師生安全
    湘潭市還成立了以副市長傅軍為主任的學生安全專業委員會,組織、協調各部門開展學生安全工作。為確保萬無一失,開學前夕,湘潭市召開全市教育工作會議,對中小學錯峰開學及校園安全建設工作進行了重點部署,並下發了《湘潭市中小學(幼兒園)2020年春季開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湘潭市教育系統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預案》《2020年湘潭市中小學(幼兒園)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衛生清潔消毒指引》等,為學校抓實抓細開學前後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行動指南。
  • 湘潭市集中整治公園廣場不文明行為
    湘潭市集中整治公園廣場不文明行為 2020-06-10 1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湘潭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實施方案》解讀
    12月16日,湘潭市正式發布《湘潭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實施方案》,以長期處於失能狀態的參保人群為保障對象,重點解決重度失能人員護理保障需求,預計2021年1月開始,湘潭市就可以進行參保繳費。為何出臺試點方案?截至2019年底,湘潭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61.1萬人,佔常住人口21.2%。
  • 0731-58396144,湘潭市開通24小時兒童救助保護熱線!
    湘潭在線客戶端2月14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立姣)2月13日,湘潭市民政局開通了24小時兒童救助保護熱線,及時響應有關線索,幫助因疫情影響造成監護缺失的兒童及其家庭順利渡過難關。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造成監護缺失的兒童,包括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確認感染正在接受隔離治療的兒童;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疑似感染正在接受醫學隔離觀察的兒童;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有疫區暴露史、有與確認病人或疑似病人接觸史,需要居家隔離觀察的兒童;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為醫務工作者(含醫、護、技、藥)和科研人員、鄉鎮(街道)工作人員、村(社區)幹部等,因防疫工作需要以及其他因疫情影響不能完全履行撫養和監護責任的兒童
  • 湘潭市女書法家協會成立
    湘潭在線7月29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成青)7月27日上午,湘潭市女書法家協會成立,市文聯相關負責人及市女書協代表70餘人參加了成立大會和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當天,會議表決通過了女書協協會章程、會費標準、理事選舉辦法等,選舉產生了女書協主席、副主席、理事會理事,胡思群當選為湘潭市女書協主席。
  • 湘潭市中心醫院榮獲「全國最佳志願服務組織」獎
    8月26日上午,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召開推進學雷鋒志願服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湖南分會場上,湘潭市中心醫院榮獲「全國最佳志願服務組織」獎,該院黨委書記夏紅代表參會並上臺領獎。 湘潭市中心醫院志願者服務站成立於2011年,始終秉承「景仰生命,惠濟百姓」的理念,服務廣大人民群眾,發揚志願精神,在醫療援助、健康促進、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搶險救災、扶貧濟困等社會公益事業中關愛他人、服務社會、實現自我價值,贏得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