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洲河支流新陂頭河(光明段),沿線水清岸綠。深圳晚報記者 張焱焱 攝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發布 2019~2020 年度 " 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 榜單,深圳位列榜單。其中,深圳水環境和空氣品質等指標得分較為領先。深晚記者在市生態環境局採訪時獲悉,2020 年上半年,深圳五大河流水質全面達標,全市河流水質明顯改善;深圳上半年 PM2.5 平均濃度為 18.5 微克/立方米,為有監測數據以來最低水平;深圳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在全國 168 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四," 碧水共藍天一色 " 的新畫卷正在鵬城大地徐徐展開。
上半年深圳 PM2.5 平均濃度為有監測數據以來最低
在大氣環境治理方面,近年來,深圳推出了一系列全國領先的治理措施。率先在全國實現公交車、計程車 100%純電動化,率先推動泥頭車純電動化,率先實施輕型車國六排放標準,加大大氣汙染治理。同時,深圳還堅持以優質清潔能源為主的能源發展戰略,分別在電廠治理升級改造、VOC 治理等方面進行創新。
市生態環境局向深晚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2019 年,深圳 PM2.5 平均濃度降至 24 微克/立方米,自 2006 年有監測數據以來,首次達世界衛生組織第二階段標準。2020 年上半年,深圳 PM2.5 累計平均濃度為 18.5 微克/立方米,為有監測數據以來最低水平。特別是今年 6 月,PM2.5 濃度均值僅為 7.5 微克/立方米,創歷史同期水平新低。
五大河流水質全面達標且均值達 IV 類及以上
近年來,深圳還著力改善水環境。近日,深晚記者走訪深圳河發現,深圳河流域出現了黑臉琵鷺等暗示著生態環境變好的 " 指示性生物 "。昔日 " 黑臭 " 水體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清澈的河水和沿岸蔥鬱的綠植。
曾經深圳五大河流水質均為劣 V 類,經過治理,全市水環境質量總體情況持續向好。市生態環境局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市河流水質持續明顯改善,五大河流水質全面達標,且上半年均值全部達到地表水 IV 類及以上。其中,國考斷面茅洲河共和村水質達地表水 IV 類,創 1992 年以來最好水平;深圳河口水質達地表水Ⅲ類標準,創 1982 年以來最好水平。
民間環保力量助力生態環境向好發展
今年已經退休的蔡桂是一名 " 民間河長 ",她每年都沿著深圳河道,徒步五六個小時進行 " 巡河 ",記錄河流的實時情況並向相關部門及時反饋。蔡桂說,經過治理後,深圳河最直觀的改變是臭味消失了,河水清澈了,周邊空氣也清新了。
河流水質的改善,離不開整個生態系統的向好發展。" 近年來,政府越來越重視生態環境保護,深圳各類生態指標顯著提升。只有整個生態系統得到充分保護,河流才能真正實現『綠水長流』。" 蔡桂說。
【來源:深圳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