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擁有三個礦產世界第一,秘魯經濟到底什麼水平?

2021-01-10 盤古論今2020

令人驚嘆的印加文化發源地——秘魯經濟七大突出之處是什麼?

秘魯,全稱為秘魯共和國,是南美洲西部的一個國家。秘魯孕育了美洲最早人類文明之一的——小北史前文明,以及前哥倫布時期美洲的最大國家印加帝國。

16世紀,西班牙帝國徵服印加帝國,建立秘魯總督區,包含西班牙在南美洲的大部分殖民地。1821年獨立後,秘魯既經歷了政治動蕩、財政危機,也曾出現政局穩定、經濟發展的時期。

秘魯是總統制議會民主共和國,全國劃分為25個地區。安第斯山脈縱貫國土南北,西部沿海地區則為乾旱的平原,東部又有亞馬孫盆地的熱帶雨林。秘魯是發展中國家,人類發展水平為中等,全國約有50%人口生活在貧窮之中,主要經濟:農業、漁業、礦業以及製造業。

秘魯位於南美洲西部,面積為1285216㎞。北鄰厄瓜多、哥倫比亞,東界巴西,南接智利,東南與玻利維亞毗連,西瀕太平洋。海岸線長2254公裡。秘魯全國劃分為25個大區,除了卡亞俄憲法特區之外,各省的名稱如下:亞馬孫省、安卡什省、阿普裡馬克省、阿雷基帕省、阿亞庫喬省、卡哈馬卡省、庫斯科省、萬卡維利卡省、瓦努科省、伊卡省、胡寧省、拉利伯塔德省、蘭巴耶克省、利馬省、洛雷託省、馬德雷·德迪奧斯省、莫克瓜省、帕斯科省、皮烏拉省、普諾省、聖馬丁省、塔克納省、通貝斯省、烏卡亞利省。秘魯首都利馬

秘魯國土面積1285平方公裡,人口3198萬(2018)

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成為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任期為2年。

秘魯的西班牙統治歷史

1542年,西班牙王室在利馬設總督府,建立了秘魯總督區,成為西班牙在南美殖民統治的中心。當時,秘魯商業發達,商人操縱著大部分南美的進出口貿易,西班牙人從南美掠奪的貴重金屬及其他物資都從秘魯運出回國。殖民者在秘魯大肆侵佔土地,強制推行「米塔制」,迫使印第安人到礦場從事奴役性勞動,致使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為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印第安人曾經舉行過多次起義,其中規模較大的有1535年的曼科起義、1742年的胡安·桑託斯起義和1780~1781年的圖帕克·阿馬魯起義。

1821年7月28日宣布獨立,建立秘魯共和國。1835年10月28日玻利維亞和秘魯正式合併,稱秘魯—玻利維亞邦聯。1839年2月20日邦聯土崩瓦解。1854年廢除奴隸制。

1879~1883年,秘魯聯合玻利維亞同智利進行爭奪硝石產地的南美太平洋戰爭。秘魯戰敗後,智利奪取了世界最大的硝石產地塔拉帕卡省,並控制了秘魯的塔克納、阿利卡兩省。

1929年雙方經過和平談判,秘魯收回塔克納省。1933年與哥倫比亞發生了邊界戰爭,秘魯再次戰敗。1990年至2000年,「改革90」領導人藤森(日裔)兩任總統,2000年11月辭職流亡日本。

秘魯在世界上處於什麼經濟水平?

2019年,秘魯經濟總量2320億美元,約和人民幣1.5萬億,相當於杭州市的經濟總量;2019年秘魯人均GDP為7139美元,約和人民幣4.6萬人民幣。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9年秘魯人均國民總收入為6740美元,折合人民幣44000元。

根據秘魯統計局公布的全國家庭收入的調查結果,2016年,秘魯人每份工作的平均月收入為1366索爾(約合423美元、相當於人民幣約2770元)。其中,男性就業者為1551.3索爾,女性為1095.4索爾,兩者相差30%(數據來自駐秘魯經商參處)。

秘魯經濟特點之一:拉丁美洲及加勒比經濟增長最快。中新網今年1月6日電據秘魯《公言報》報導,世界銀行5日預測稱,秘魯將成為2021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預計GDP將增長7.6%。

根據世界銀行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0年秘魯GDP將收縮12%,為拉美地區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秘魯得益於國際銅價上漲和政府靈活的貨幣政策,秘魯經濟2021年將快速恢復增長。

報告指出,2021年秘魯經濟將增長7.6%,其次是哥倫比亞和阿根廷(4.9%)、智利(4.2%)、玻利維亞(3.9%)、墨西哥(3.7%)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國家中,只有聖露西亞和蓋亞那的經濟增長率將高於秘魯,分別為7.8%和8.1%。此外,世界銀行預測世界經濟將在2020年收縮4.3%,2021年增長4%。

秘魯經濟特點之二:礦業資源十分豐富,秘魯是世界12大礦產國之一。礦產總量居世界第七。主要有銅、鋅、鉛、鈾、汞、金、鉬、銀、錫、鐵、鉍、釩、石油、天然氣及煤、磷塊巖、重晶石、硼酸鹽等。其中秘魯的鉍全球第一、秘魯的釩儲量居全球第一,秘魯銀產量位居世界第一,銅產量世界第二,鋅產量世界第二,錫產量世界第三,金產量世界第六。

石油探明儲量為4億桶,天然氣71000億立方英尺。森林覆蓋率為58%,面積達7710萬公頃,在南美洲僅次於巴西。水力和海洋資源極為豐富,秘魯的漁業資源豐富,秘魯的魚粉產量居世界前列。

秘魯經濟特點之三:漁業經濟突出。秘魯是世界主要魚粉生產國和出口國,但海洋漁業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大,因此在不同年份漁業產量統計數據會出現較大差距。在農業方面,秘魯擁有800萬公頃適合農作物生長的土地,多樣性的生態環境和氣候可以在一年四季種植多種農作物。秘魯傳統農產品有:咖啡、棉花、玉米、水稻等。非傳統農產品以經濟作物為主,主要有:蘆筍、甘蔗、辣椒、洋薊、芒果、油梨、葡萄、酸性水果等。糧食作物生產主要供應國內消費。經濟作物主要用於出口。

秘魯經濟特點之四:秘魯是南美最早有鐵路的國家。早在1851年,秘魯就建成了第一條利馬至卡亞俄的鐵路,全長13.7公裡。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初,又興建了一些鐵路。但此後受地理條件和經濟原因的制約,秘魯沒有再建新的鐵路。

秘魯鐵路總裡程達1939.7公裡,主要有中部鐵路、南部鐵路和東南部鐵路,除塔克納—阿利卡(60公裡)和萬卡約至萬卡韋利卡(128公裡)分別由塔克納大區政府和交通通信部管理外,其它全部是私營。

秘魯鐵路由於長期疏於維護和維修,設備老化比較嚴重,行車速度很慢,主要用於山區農產品和礦產品運輸。南部鐵路主要用於旅遊客運。事實上,秘魯鐵路是其國內最弱的運輸方式。

秘魯經濟特點之五:秘魯是印加文明的發祥地,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區發展起來的又一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印加文明與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並稱為"印第安三大古老文明"。

"印加"一詞的本來意思是"首領"或"大王"的意思,是塔萬廷蘇龍的最高統治者。自西班牙人到來後,簡單地以"印加"一詞指稱這個國家及其居民,便約定俗成了。

印加文明是因印加人統一了中安第斯山區,建立印加帝國而得名的。印加人本來是生活在的的喀喀湖中的一個部落,到了10世紀以後,他們逐步北遷,一路徵戰,於1243年來到著名的庫斯科,在瓦納卡裡山上紮下營寨。

據印加人傳說,當時他們的首領是曼科·卡帕克。從曼科·卡帕克起,到1532年印加人的末代首領阿塔瓦爾帕被西班牙徵服者皮薩羅殺害,印加國大約經歷了整整3個世紀的發展過程,其間共傳有12世、13王。

印加帝國擁有"美洲的羅馬"之美譽,擁有一套完整的國家體系而聞名於世。印加國是一個奴隸制國家,奴隸主階級包括:印加王、王室貴族、高級官吏和祭司。他們不從事生產勞動,並且過著奢侈的生活。

印加王被稱為太陽之子、神的化身,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獨攬國家一切政治、軍事和宗教大權。為了維護印加帝國的統治,印加王建立了以中央集權為中心的政治制度,以斯科為中心,通過各級官吏,牢牢地控制著全國。

印加奴隸主還擁有一支20萬人的訓練有素的常備軍隊,用其對外擴張,對內鎮壓反叛力量。印加帝國還建立了嚴厲的司法制度,用來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為了鞏固印加帝國的統治,印加王還採取了一些文化和經濟措施。比如對於那些剛被徵服的地區,強行推廣克丘亞語。他們在全國大興道路和釋站,以庫斯科為中心,修建了條條道路通京城的交通網,有利於對邊遠地區的控制。

印加文明歷史取得了璀璨的成就。比如在醫藥學方面,印加人的成就令人驚嘆。印加人的外科手術、特別是穿顱術在當時位居於世界先進水平。他們的手術刀主要是一種"T"形銅刀,十分鋒利。值得一提的是,與外科手術相伴產生的麻醉術,印加人同樣十分內行。印加人很早就知道多種草藥,比如著名的奎寧、可可等。

在天文、曆法和數學領域內,印加人達到了相當高的技術水平。在首都庫斯科,印加人在城東、城西建立了四座天文觀象臺,中心廣場另設一座。根據長期的觀測積累,印加人觀測到地球運行周期是365天零6小時,並據此制定了太陽曆。

印加人還有一種曆法是陰曆,包括354天,是根據對月亮的觀測結果制定的。與阿茲特克人和瑪雅人不同,印加人的數學採用10進位制。遺憾的是,印加人沒有創製出文字。

印加人的計數方法是結繩,克丘亞語稱"基普",就是在一條主繩上結上許多小繩,用結節表明數字,用不同的顏色和長度表明不同的類別。

自古以來,科學家們始終就對古印加執政官以結繩記事為基礎的信息交流系統感到迷惑。科學家通過計算機對上百個系有不同的繩結的繩束進行分析,終於揭開了這個謎團。

神秘的繩結,被印加人稱為奇普,它是用棉線、駱駝或羊駝毛線製成的,是在一根主繩上串著上千根副繩,每根副繩上都結有一串令人眼花繚亂的繩結。在所發現的600多個奇普中,大多數都是公元前1400年到1500年間結成的,其中還有一部分只有1000年左右的歷史。

在西班牙殖民政府的文件中,他們認為奇普是用來記錄和交流信息的某種手段。然而這些密碼記錄了什麼信息?是怎樣記錄信息? 數代專家仍然困惑不已。

哈佛大學考古學家格裡·阿頓和數學家凱利·布熱利稱他們正在逐漸解開這個密團。他們將奇普繩結的關鍵信息做成資料庫,然後在這個資料庫中搜尋1956年在印加重要的政治中心普魯措科發現的21個奇普繩結的共同點。結果,發現了一個至關重要的數學聯繫,在某些奇普的副繩聲的繩結能夠結合起來正好和另一個更為複雜的奇普上的數字相同。

這表明,奇普曾被用來在這個縱寬達5500公裡的帝國的不同區域收集信息。

阿頓說:"每一個當地的會計師都會將從下級得來的帳目總和通過繩結的形式表現在奇普上,並將這些數據匯總在一根主繩上,然後層層上遞。這種交流可能曾被用在國家最重要的信息記錄上。其中包括帳目以及和人口、財政和軍事相關的數據。"

阿頓和布熱利通過更深一步的研究,認為既然普魯措科的奇普表現的從不同區域收集到的數據,那麼在所有21根普魯措科繩結上所發現的8字結就很可能表示的是這個地方自身。而這很可能是從印加的奇普上認出的第一個文字。

阿頓說,要完全破譯奇普是不可能的。不過對奇普的深入分析將有助於揭開其他的生活細節。而新的考古發現將有可能帶來更多的驚奇。

印加人在音樂、文學方面擁有相當高的造詣。印加音樂可與歐洲古代民歌相媲美,甚至略勝一籌。印加音樂具有亞洲古代音樂的水平和相似的表現手法。

印加人主要崇拜太陽,自稱為太陽的後代。月亮、土地及其他星宿也被崇拜,但地位較低。仍保持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的殘餘,各氏族公社以動物命名,視祖先為公社保護神。

印加人已確立國家信仰及祭司教階制度,祭司階層享有特殊地位。全國的宗教中心是庫斯科城中的太陽神廟(金宮)。每逢農事周期的各個節日,都要舉行祭典,祭典上的犧牲主要是動物,但當印加王出徵或發生巨大自然災害時,則以活人為犧牲。

印加人在乾旱缺水的山區修建了水渠和梯田,使糧食生產得到穩定發展,保證了非農業人口的需要。印加人的水渠和梯田修築得非常堅固,有些水渠至今還在使用。

印加人培育了大約40多種作物,還飼養駱馬和羊駝,成為美洲印第安人中唯一飼養大牲畜的人類。這些動物的飼養不僅為人民提供了肉食和毛皮,而且還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優質肥料,反過來促進了糧食產量的提高。古印加人的主糧藜麥非常著名,已經成為了全球最時尚健康糧食。

印加人的金屬加工業比較發達,他們不但掌握了金、銀、銅、鉛、錫、汞的冶煉,還會冶煉各種合金,並能夠利用汞來提純黃金。金銀主要用來製作裝飾品和藝術品,其中有一種金蝴蝶的翅膀只有1/10毫米厚,印加人把重心找得十分準確,投出後能夠在空中盤旋。但同美洲其他印第安人一樣,印加人一直不知道鐵。

印加人掌握了許多種金屬加工工藝,如鑄造、鍛打、模製、衝壓、鑲嵌、鉚接、焊接等。有研究認為,印加人的金銀裝飾品,其技巧可與歐洲文藝復興時相比。由於印加人崇尚黃金和大量使用黃金,印加帝國也被稱作「黃金帝國」。

印加人的紡織技術也達到了較高的水平。早在公元前2000年,他們就學會紡紗織布了。他們的毛織品和棉織品花色多樣,製作精細。比如1000年前存留下來的一幅地毯,每英寸含絨紗500根,而歐洲中世紀同類織物卻只有100根。在南部沿海皮斯科附近出土的木乃伊套服,被稱作是"世界紡織品的奇蹟之一"。

由於印加人沒有完整的文字系統,因此,文學多是口頭傳說和戲劇。其中最著名的有《奧揚泰》,在西班牙人到來前已廣泛流傳於中安第斯山區,在殖民時代初,又被用克丘亞文字(西班牙傳教士創製)寫成劇本,在世界古典文學名著中佔有重要地位。

秘魯文化主要來源於印第安和西班牙傳統,但也受到非洲、亞洲和歐洲族群影響。秘魯早期的藝術可追溯至前印加文明的陶器、紡織品、首飾和雕塑。印加人不但保持了傳統工藝的製作,並且在建築等領域獲得非常大的成就,其中包括著名的馬丘比丘古城的興建。

巴洛克藝術是殖民時期的主要藝術,但在一定程度受到當地傳統的影響。獨立後秘魯藝術的發展停滯,直至20世紀初期印第安主義運動的興起。自1950年代,秘魯藝術傾向折衷,且受到外國和當地潮流的衝擊。

秘魯文學起源於前哥倫布時期的口述傳統。西班牙人在16世紀引入文字,殖民時期文學體裁有編年史和宗教文學。獨立後,風俗主義和浪漫主義成為主要的文學流派,代表作家有裡卡多·帕爾馬。20世紀初期印第安主義運動造就了西羅·阿萊格裡亞、何塞·馬裡亞·阿格達斯、和塞薩爾·巴列霍等作家。20世紀中期在拉丁美洲文學爆炸代表作家之一馬裡奧·巴爾加斯·略薩等人影響下,秘魯文學變得更廣為人知。

秘魯經濟特點之六: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僅2011年,秘魯全國各類飯店數量:5星級36家、4星級52家、3星級548家、2星級1079家、1星級362家。秘魯的主要旅遊景點有:庫斯科城、馬丘比丘遺址、利馬大廣場、黃金博物館等。

庫斯科城:秘魯南部著名古城,古印加帝國首都,現為庫斯科省省會。旅遊勝地,以印加古蹟聞名。「庫斯科」在克丘亞語中意為「世界的中心」。位於比爾加諾塔河上遊,安第斯山高原盆地,居高臨下,四周皆崇山峻岭,林木蔥鬱,氣候涼爽、秘魯人稱它為「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庫斯科城是燦爛的古印加文化的搖籃。

拉爾古城:位於首都利馬以北185公裡的卡拉爾古城建於公元前2600年,是一座與埃及金字塔處於同一時代的古城遺址,也是美洲最古老的城市。

帕恰卡馬克遺址:位於利馬以南20多公裡處的「魯林谷地」,在秘魯古文明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於公元前200年左右興起,15世紀達到鼎盛時期,1533年被入侵的西班牙殖民者毀壞。它原為前印加時期土著人的土地神廟,後被印加王國徵服,成為秘魯中部海岸最著名的神廟,以莊嚴、肅穆、雄偉而著稱。

秘魯南部古印加帝國的古城廢墟:是秘魯最著名的遊覽勝地,在1983年,馬丘比丘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遺產。馬丘比丘被稱作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西班牙人在長達300多年的殖民統治期間對它一無所知,秘魯獨立後100年裡也無人涉足。

秘魯經濟特點之七:秘魯的世界第一。秘魯特有的農產品藜麥(又稱高原小米)全球市場需求旺盛,在2015年,秘魯超越玻利維亞成為世界第一大高原小米出口國。秘魯、玻利維亞、厄瓜多和美國為藜麥最主要的生產國和出口國;秘魯人是世界上馬鈴薯的最早培育者和食用者。

人民網之前報導 據波哥大的消息,秘魯已取代哥倫比亞成為世界上第一大古柯葉生產國;

秘魯的藍莓爆炸性增長。秘魯商會認為,到2020年,秘魯將超越智利,成為世界上第一大藍莓出口國;秘魯葡萄出口同比增長25.8%,讓秘魯成為僅次於智利和美國的世界第三大葡萄出口國,且未來幾年有望實現趕超。目前,秘魯新鮮葡萄的主要目的地是美國、歐盟和中國。

秘魯大魷魚出口額穩居拉美榜首,在世界範圍內,排名第三。

秘魯首都的一所醫院在過去300多年裡收集了近3000顆人腦供公眾參觀,每年到此參觀的人數在2000左右。300多年來,該醫院一直致力於收集病變的或者健康的人腦,並定期向公眾開放,該醫院因此獲稱「人腦博物館」。全世界範圍內也是獨一無二的人腦博物館。截至目前,該醫院供收集了2912顆人腦。

相關焦點

  • 秘魯人均3200萬,GDP超2200億美元,經濟水平到底如何?
    南美多數國家稱得上是天賦異稟,資源豐富,秘魯就是這樣一個坐在礦山上的國家,其礦產總量居世界第七,是世界12大礦產國之一。秘魯境內的科迪勒拉山區是世界上礦產富集的地區之一,已探明的礦物有、鉛、鋅、白銀、銅、鐵和煤。
  • 秘魯希望擴大礦產勘查投資
    生意社12月24日訊   據BNAmericas網站報導,專家在秘魯礦業設計院(Institute of Mining Engineers)舉辦的網絡研討會上稱,秘魯具備吸引全球礦產勘查投資7%-8%資金的潛力。
  • 線上遊秘魯:印加聖谷鹽礦、馬丘比丘遺址、羊駝老家、銀礦之國
    這個以農礦業立國的國家,曾是世界上最早培育和食用馬鈴薯的國家,同時在全球銀、銅、鉛、金的儲量中位居第一、三、四、六。步入21世紀,秘魯車釐子、魚粉等當地獨特的農副產品暢銷全球,礦產和紡織品出口在整個國家出口經濟中佔比很大。
  • 南美瑞士——烏拉圭經濟到底什麼水平?
    烏拉圭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不低,人均生活水平、政府清廉度、社會穩定度也處於南美洲前茅,是一個中等發達水平的國家。 烏拉圭經濟在世界上什麼水平? 烏拉圭屬於南美洲國家,在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厄瓜多、秘魯、巴西、玻利維亞、智利、巴拉圭、烏拉圭、阿根廷)和地區法屬蓋亞那、馬爾維納斯群島等12個國家地區中,烏拉圭的人均GDP是排名第一的,富裕程度最高,也由此被稱為「南美洲瑞士」。
  • 擁有兩個意想不到的世界第一,哥斯大黎加經濟到底多發達?
    世界上第一個不設軍隊的國家,哥斯大黎加經濟到底多發達?哥斯大黎加,位於拉丁美洲,北鄰尼加拉瓜,南與巴拿馬接壤,1983年11月17日宣布成為永久中立國,根據憲法,哥斯大黎加沒有軍隊,只有警察和安全部隊維護內部國家安全。是世界上第一個不設軍隊的國家。
  • 十天連換三個總統,腐敗和內卷是南美政治的基本色
    秘魯國會主席弗朗西斯科·薩加斯蒂17日在國會宣誓就任新總統,接替15日宣布辭職的前總統梅裡諾,任期至明年7月。一個國家在不到十天內換了3個總統,這一「奇觀」引起了筆者和同事的討論,是什麼導致的頻繁更替?探討到最後,我們得出了一個令人咋舌的結論,連續更換總統,竟然和秘魯的自然資源有關係!
  • 阿聯到底發達到什麼程度,竟然擁有21項最奢華世界第一?
    杜拜是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阿聯人口最多的城市,中東最富裕的城市,中東地區的經濟和金融中心,被稱為中東北非地區的"貿易之都"。艾恩文化遺址是阿聯唯一一處世界文化遺產。 阿聯的經濟在世界上處於什麼水平?
  • 從區域發展角度來看,「東北地區」的經濟在全國處在什麼水平?
    任何一個國家和區域的經濟發展,會受到多種區位因素的影響,比如地理位置、工農業經濟基礎、自然資源稟賦、交通區位、市場狀況、科技教育水平、人口數量和素質、政策條件等因素。
  • 南美洲西側的秘魯沿海,為什麼會形成世界著名的「秘魯漁場」?
    很多人都知道海洋對於人類來說具有重要意義,我們不僅可以利用海洋進行航運,開展國際貿易,海洋中還蘊藏了大量的自然資源,包括各種礦產資源和生物資源等
  • 疆域遼闊,我國這幾種礦產資源儲量世界第一
    從成礦角度看,世界三大成礦域都進入中國境內,所以礦產資源豐富,礦產種類較為齊全。我國已發現礦產171種,其中已探明儲量的有156種,其潛在價值居世界第3位。按探明儲量計算,中國有45種優勢礦產,有些礦產的儲量相當豐富,如稀土金屬、鎢、錫、鉬、銻、鉍、硫、菱鎂礦、硼、煤等均居世界前列。其中5種礦產儲量更是世界第一,下面就來看看是哪幾種礦產。一、鎢礦中國是世界上鎢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已探明礦產地有252處,分布於23個省(區)。
  • 秘魯在疫情壓力下重啟經濟
    新華社利馬6月15日電(記者張國英)秘魯總統比斯卡拉15日宣布「啟動秘魯」計劃,旨在減少新冠疫情造成的損失、刺激經濟發展並創造100萬個就業崗位。3月12日,在秘魯卡亞俄的機場,醫務人員檢測旅客的體溫。(新華社發,秘魯衛生部供圖)為管控疫情,秘魯3月中旬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並採取關閉邊境、強制居家隔離和宵禁等嚴格措施,大部分經濟活動停滯。秘魯「宏觀諮詢」公司經濟學家埃爾梅爾·古巴指出,秘魯防疫舉措對經濟造成嚴重衝擊。
  • 居然擁有21項最奢華世界第一,阿聯到底富裕到什麼程度?
    竟然擁有21項最奢華世界第一,阿聯到底發達到什麼程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位於阿拉伯半島東部,北瀕波斯灣,鄰居有卡達、沙烏地阿拉伯、阿曼,海岸線長734公裡,總面積83600平方公裡,首都阿布達比。從16世紀開始,被葡萄牙、荷蘭、法國等殖民者侵入。19世紀初,淪為英國的保護國。
  • 秘魯國家概況
    在貧困地區和城市弱勢群體中擁有較高支持率。反對新自由主義發展模式,主張發揮國家對經濟的適當幹預作用,恢復國家對資源的掌控,但不實行國有化。倡導社會公正,建立面向所有公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提倡拉美國家團結和一體化。黨主席納迪內·埃雷迪亞。  (5)秘魯阿普拉黨(Partido Aprista Peruano):又稱人民黨。秘最大傳統政黨,黨員35.2萬。1930年由阿亞·德拉託雷創建。
  • 加拿大的礦產資源、漁場分布、工業區位、人口分布
    :北海漁場、北海道漁場、紐芬蘭漁場、秘魯漁場。強勁的東南信風,帶走了表層海水,使得深層海水上湧,帶來了大量的營養鹽類,浮遊生物大量繁殖,為魚類提供了充足的餌料,例如秘魯漁場。(1)加拿大礦產資源的特點有______、_________。(2)加拿大的_____海域有世界著名的大漁場,其形成原因主要是________。(3)埃德蒙頓、蒙特婁是加拿大重要的石油中心,前者主要的區位因素是______,後者主要的區位因素是______。
  • 世界中國人移民最多的9個國家,第一不是美國,竟然是泰國
    九、緬甸 緬甸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西南臨安達曼海,東北靠中國,首都為內比都,緬甸目前擁有華人約110萬,其中位於緬甸的果敢幾乎全是華人,而這些並非移民而成,而是當初被《中英條約》割讓出去的雲南人。六、秘魯 秘魯是南美洲西部的一個國家,北鄰厄瓜多和哥倫比亞,東與巴西和玻利維亞接壤,是美洲大陸印第安人古老文明中心之一,秘魯在鴉片戰爭之後,迎來了數十萬的中國勞工,發展到現在,秘魯已經有了160多萬的華人移民。
  • 山東三座人均GDP很高的城市,比肩發達國家水平,東營排名第一
    要想富先修路,近年來「中國速度」讓世界人民見證了中國的崛起,人們旅行更加方便,各地的經濟也因此飛速發展。國家經濟能力也一直穩定的增加。讓世界各國紛紛學習。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收入顯然在增加,其中最富有的省份是廣東,江蘇和浙江,實際上,山東也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不容小覷,在過去的幾年中,它以自身的優勢,位置和基礎迅速崛起,其礦產資源也非常豐富,極大地促進了其經濟發展,今天,我想談談山東三個人均GDP最高,與發達國家相當的城市,你有家鄉嗎?
  • 摸清家底 管好用好「三稀」礦產資源
    中國儲能網訊:我國「三稀」礦產資源戰略調查自開展以來獲得多項重大成果,「三稀」礦產也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三稀」礦產是稀土金屬、稀有金屬和稀散元素的統稱,具體包括17種稀土元素;鈮、鉭、鋰、鈹、鋯、鉿、鍶、銣、銫 9種稀有金屬;鎵、鍺、銦、鉈、錸、鎘、硒、碲8種稀散元素。
  • 瑪雅文化發源地,墨西哥經濟到底是什麼水平?
    墨西哥經濟在全球處於什麼水平?根據世界銀行2017年公布的經濟體劃分標準:1)人均GDP在1006美元至3955美元屬於下中等收入經濟體;2)人均GDP在3956美元至12235美元屬於上中等收入經濟體;3)人均GDP超過12236美元則屬於高收入國家。墨西哥是典型的拉丁美洲經濟大國,經濟發展水平處於全球中等偏上的水平。
  • 哥倫比亞的經濟水平相當於我國的哪個城市呢?網友:大差不差!
    這裡有太平洋、加勒比海的海岸線,在南美洲國家哥倫比亞可以同時擁有兩條這樣重要的海岸線,哥倫比亞的地理位置相當有優勢,哥倫比亞的自然資源相當豐富,這裡的石油、翡翠、煤炭等礦物儲備量比較大,其中煤、翡翠儲備量居拉丁美洲第一, 這裡除了礦產資源豐富外,森林資源也豐富,哥倫比亞長期政局穩定,經濟水平近幾年良性發展,現在的哥倫比亞在拉丁美洲的影響力也很大。
  • 完全擁有世界大河的國家,全世界只有三個
    從這些國際案例,就能看出完全擁有一條河流的重要性,否則很有可能受制於人。但是話又說回來了,河流小了,利用價值低,而一些大河,動輒幾千千米,哪有可能被一個國家完全擁有呢?雖然可能性不高,但還是有的,在當今世界上,也有三個國家,完全擁有屬於自己的大河,那麼他們是誰呢?第一個國家,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