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狼圖騰》講述的是城市青年陳陣到內蒙古大草原插隊,住在畢力格老人家,分配當了馬倌。去場部辦事,回來時,因不聽畢力格老人的叮囑,抄近路,被狼群圍攻,驚恐之即,陳陣用敲擊鉄馬蹬擊退狼群。這次與狼的較量遭遇,讓陳陣對蒙古草原狼著了魔,由恐懼進而敬畏和痴迷。
夜晚,畢力格老人帶著陳陣,用望遠鏡遠觀了站在山坡上的狼群發起的一場圍捕活動。狼群在高處觀察坡下黃羊群的活動,耐心等到黃羊飽食後,放鬆警惕了,鬆懈休息之時,頭狼一聲嚎叫,群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擊黃羊,飛速追擊黃羊群,進入夾擊圈,黃羊群全部陷入雪窩,全軍覆沒,凍死。
第二天,畢力格老人和牧民到雪窩拉回狼的小部分戰利品。一些當地人趁天黑,偷走了剩下的雪窩裡所有冰凍黃羊。狼看到了生存的食物被盜,面臨著絕食的危險,在暗處悲痛地眺望著,嚎叫不止。狼的危機不止如此。
牧民接到上級分配的滅狼的任務。許多牧民出動,四處尋找狼洞,把狼崽從狼洞掏出來,拋扔向空中,重重落地摔死。不想殺死狼崽,沒辦法。孩子看見這慘烈的情景,嚇得哭起來,牧民默默向天禱告。
陳陣鑽進狼洞,興奮地找到三隻狼崽,被收皮毛的人要走,一會功夫同樣被摔死在袋子裡。陳陣又鑽進更深的山洞裡,終於又尋找到一隻可愛的狼崽,抱回來狼崽和狗崽一起餵養。
狼終於被人類的貪婪與殺戮惹怒了,開始瘋狂地報復行動。在暴風雪之夜襲擊馬群,上演了刀光劍影般的搏殺,畢力格老人騎著馬趕殺狼群,狼群暴發出了無窮的戰鬥力,所有的馬都被狼趕進冰湖,凍成了冰雕。畢力格老人的兒子巴託,騎著馬同狼群搏鬥,最後為了保護馬群,英勇犧牲了。
牧民的羊圈裡的羊群,也遭到狼群的襲擊。牧民說是陳陣的狼崽引來了狼群,牧民要殺死陳陣的狼崽,主任包順貴保護了小狼崽。
主任包順貴帶領東邊的蒙族人,到最後一片沒被開發的草原開荒種地,在最後一片純潔的湖邊槍殺天鵝。下套下毒,滅鼠滅蚊,消滅有害之草。追殺狼群。畢力格老人被自己爆破炸傷,離開人世,安葬在大草原。
陳陣訓練他餵養的狼,適應生存在野外環境,教會狼避開下的套,已長大的狼漸漸地融入狼群,才放心又不舍地讓其回歸草原。走向草原深處的狼,不見了蹤影。天空中的雲,卻變成了狼的圖騰。
看了這部電影,被強烈吸引著,震撼著。為了完成上級的掏狼崽的任務,牧民無奈的把狼崽扔向天空,希望狼崽升天,心中默念,記住欠了幾條狼命,為扼殺鮮活的狼崽而贖罪。
相信觀眾看到這個場面,心也在痛惜。濫殺無辜的可愛的狼崽,最終受到狼的報復反擊。可愛的小狼崽,一眨眼就沒了性命,瞬間變得血肉模糊,慘不忍睹,心痛不已。
當時為什麼不能人類與狼和諧共處呢。保護狼群,就是保護自己的家園,滅殺狼群,就是破壞生態資源,希望這樣的麻木愚昧不再上演。
影片中的主任包順貴帶領人,在最後一片草原澆上汽油,把草燒光,狼無處躲藏,把狼群追到懸崖邊跳崖,追到狼跑不動累死。要把狼群徹底趕盡殺絕。這種行徑,真是愚昧。嚴重破壞生態環境,打斷生物鏈,讓草原毀壞,讓人類的生產生活遭到嚴重打擊。真讓人痛心疾首。憤怒不已。把狼殺絕了,黃羊沒有了天敵,黃羊泛濫成災,草原被吃光了,草原死了,哪還有人畜呀。
陳陣了解了蒙古族草原人民的精神世界。陳陣能在身陷危險之中,擊退狼群,多虧畢力格給他講過,狼害怕聽見鐵器的敲擊聲。對草原狼的從恐懼到敬畏,以及對狼圖騰的崇拜。聽到畢力格老人講述狼的戰鬥精神,圍攻黃羊的的勝利,和當年成吉思汗用很少的兵打敗千軍萬馬的戰鬥情勢同出一轍,用的兵法從狼身上學到的。
終於了解了,蒙古人民為什麼把農耕民族最痛恨的狼,作為民族的圖騰。蒙古人學狼,護狼、拜狼又殺狼。狼的圖騰,對民族精神和性格,產生龍騰狼躍的振奮作用。對草原狼和崇拜狼圖騰的草原民族肅然起敬。也希望狼的長生之歌永遠迴蕩在壯麗的蒙古草原上。
這部電影,激蕩著對蒙古人的敬佩之情。他們有著狼的狠勁,狼的耐性。狼的智慧和韌性。不做貪生怕死的懦夫,作勇敢拼殺的堅強戰士。像狼一樣有著強大的組織性和紀律性,選擇時機,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