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觀社論|嚴懲「逃廢債」,地方政府不是企業剛兌的「兜底者」

2020-12-14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報 社論河南永煤集團債券違約衝擊波還在發酵,除了當地國企發債遇阻外,一級市場上企業取消和延遲發行債券的數量還在增加。

在債市風聲鶴唳之際,山西、陝西等地方國資委相繼表態。12月2日,陝西省國資委發文明確提出「堅決防止發生債券到期兌付違約事件」,此前山西省國資委也表態稱,山西國有企業有足夠實力,確保到期債券不會出現一筆違約。

兩省反應迅速地安撫市場,用心良苦。我們以為,這時相關監管部門主動出面和市場溝通,傳遞清晰的政策意圖,有利於穩定投資者預期,幫助市場儘快恢復正常的投融資功能——如果市場融資功能持續被阻斷,很可能產生連鎖反應,導致更多的違約風險。

不過我們以為,僅此恐怕還很難讓投資者投下信任票。我們說過,永煤債券違約事件之所以產生如此大的衝擊,本質是投資者擔心國企「逃廢債」現象重來,破壞了市場紀律和基本的遊戲規則。此前金融委會議提出,秉持「零容忍」態度,嚴厲處罰各種「逃廢債」行為,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立場與指向之明確,恐怕無需多言。

11月21日召開的金融委要求「堅決維護法制權威,落實監管責任和屬地責任」。我們以為,在這樣的背景下理解金融委會議的精神,相關部門首先要做的是更加清晰地回應投資者的相關疑問,即永煤違約事件中是否存在逃廢債的問題,如何從體制機制層面避免類似問題的發生。

任何一個正常的市場都無法避免違約現象的發生。我們相信大部分國企有足夠的實力,確保到期債券不出現違約,但對於身處不同行業,市場環境千差萬別,經營管理水平和抗風險能力各不相同的企業來說,誰也不敢擔保所有的企業都不會出問題,在這方面,國企或者民企並無差別。金融委對此顯然有更清醒的認識。會議說,近期違約個案有所增加,是周期性、體制性、行為性因素相互疊加的結果。

地方監管部門提振投資者信心的做法應該肯定,不過我們擔心,「堅決防止」或者確保「不會出現一筆違約」這樣的表述,是否會讓市場理解為「保剛兌」的信號?如果市場認為這是地方政府的承諾,更會讓市場產生地方政府背書「保剛兌」的附會。

沒有哪個投資者喜歡違約,但違約本身是投資者需要承擔的市場風險的一部分。我們都知道,對於中國債券市場而言,打破剛性兌付的局面來之不易。沒有打破剛兌,就沒有市場出清和資源的重新配置。國資國企改革將處置「殭屍企業」作為突破口,就說明國企同樣要接受優勝劣汰的市場選擇。既然如此,如果發債國企確實無法維繫正常的生產經營,負責任的做法不是繼續捂緊債務蓋子。

地方政府是市場秩序的維護者,不是企業剛兌的「兜底者」。地方政府部門應堅持「不剛兌」底線,容忍個別違約的出現,當然這一切必須建立在嚴懲「逃廢債」的基礎上,無論國企還是民企,應讓企業的行事邏輯回到市場規矩框架內,一旦出現違約,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來進行處置,協調債權人等相關各方求取違約處置的「最大公約數」。這有利於建立良好的地方金融生態和信用環境,防範系統性的金融風險。

相關焦點

  • 經觀頭條|永煤違約鏈式反應:殃及國企債城池,逃廢債恐慌蔓延,監管...
    接二連三的「AAA」評級的國企、校企的債券意外違約,挑破債市投資者們的國企「剛兌信仰」,市場更是提出地方政府無償劃轉重組以「逃廢債」的質疑,信用緊縮恐慌從未如此幾何級般地傳導。國企「剛兌信仰」受衝擊市場化違約正加速到來,投資者們開始重新審視國企債剛兌的「信仰」問題。11月19日,前述投資者對記者表示,永煤控股違約後,公司也要開始重估持有的部分弱國企資質的債券的價值,國企「剛兌」的信仰正在被打破。
  • 鳳凰金融旗下平臺兩次發聲 加大打擊逃廢債力度
    為此,國家相關部門相繼出臺多項措施,為個人與企業提供金融支持,然而一些老賴卻借疫情為託詞,拖延還款、逃避催收,使逃廢債這一信用頑疾再次復發。不少老賴會通過微博、貼吧等公眾平臺,大肆傳播虛假的投訴材料等網絡謠言,以混淆視聽,給金融機構平臺施加壓力,為自身逃廢債行為創造空間。網絡謠言與過度維權對於平臺的影響非常大,同時也對維護出借人自身權益產生了巨大的威脅。
  • 地方國企賴帳釋放什麼信號
    數據顯示,伴隨著幾輪信用債違約潮,從2014年至2020 年,我國的信用債存量規模從14.5萬億元提升為38.2萬億元,信用債發行規模也增長了10萬億元。與此同時,我國債券違約規模從12.6億元,飆升到1330.6億元。債券違約攀升的背後是剛兌持續被打破。如果說,在2020年以前,打破的是民企信用債的剛兌,那麼此波以永煤為代表的地方國企違約,打破的是國企剛兌信仰。
  • 金融委定調「零容忍」:嚴厲處罰「逃廢債」行為 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
    金融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要從大局出發,按照全面依法治國要求,堅決維護法制權威,落實監管責任和屬地責任,督促各類市場主體嚴格履行主體責任,建立良好的地方金融生態和信用環境。二是秉持「零容忍」態度,維護市場公平和秩序。
  • 打擊逃廢債!別做夢了,借完錢就破產
    要依法嚴肅查處欺詐發行、虛假信息披露、惡意轉移資產、挪用發行資金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嚴厲處罰各種「逃廢債」行為,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這次金融委措辭很嚴厲,傳達出來的意思很明顯,憑本事借來的錢,不能靠厚臉皮賴帳,地方政府和國企領導雖然管的不是自己的家業,同樣不能出歪招逃廢債。
  • 宜信普惠打擊逃廢債力度持續加碼 疫情面前也決不姑息
    2020年開年,突發的新冠疫情牽動全國,各行各業都響應政府號召,參與到聯合抗擊疫情的戰鬥中。在普惠金融領域,同樣有一場響應監管機構號召的「正義行動」在持續的打響,以宜信普惠為代表的頭部企業正逐步加強打擊逃廢債的力度,全力保護出借人及平臺資產安全。
  • 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 完善債券市場法制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完善債券市場法制,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在信用債違約常態化、近期多例國有企業債券出人意料違約的背景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這一部署,向市場傳遞出明確的「建制度」「零容忍」信號。
  • 金融委嚴罰逃廢債傳遞什麼信號 各地紛紛落實有關要求
    近期,部分高評級地方國企債券接連發生違約,引發信用債市場震蕩。有信息披露,有關主體涉嫌以資產重組為名轉移優質資產,成立「殼公司」下沉變更股權等「花式操作」,引發市場對其逃廢債的強烈質疑,嚴重挫傷了投資者信心,破壞了市場生態。
  • 維信金科維信卡卡貸:多方攜手,打擊逃廢債力度再加強
    維信金科維信卡卡貸:多方攜手,打擊逃廢債力度再加強 近年來,逃廢債是消費金融企業普遍面臨的難題,再加上突入起來的疫情,部分平臺資產端承壓,導致不良情況激增,受到了逃廢債產業鏈的侵擾
  • 宜信普惠全面接入百行徵信 打擊逃廢債力度再加碼
    新年伊始,宜信普惠在打擊逃廢債領域又有新進展,旗下多條業務均接入百行徵信,進一步提昇平臺金融科技風險防控水平,重拳打擊惡意逃廢債借款人,充分保護借款人及平臺權益,助力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及行業健康發展。
  • 浙江慈谿企業逃廢債「借屍還魂」記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1深度|浙江慈谿企業逃廢債「借屍還魂」記杭州灣大酒店依偎在浙江省慈谿市著名的峙山風景區旁,這家90年代興建的酒店是當地為數不多的五星級酒店。難以想像的是,一位已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的「老賴」就堂而皇之地住在這家酒店中。
  • 打擊逃廢債肅清風氣,中騰信以科技賦能金融機構
    近日,打擊「逃廢債」成了監管工作重點。先是新華社發布深度調查《大膽!這種事你們也敢教?——違法「反催收」亂象調查》,直指逃廢債亂象;後有金融委高調表態,嚴厲打擊「逃廢債」行為。金融嚴監管的下半場,在規範行業機構之餘,治理借錢不還的惡意逃債者也已成為主旋律,在雷霆萬鈞的重拳之下,對於惡意逃債者的清算和追責,雖遲必到。拿寬容當縱容,惡意逃債者憑啥如此囂張?
  • 宣布破產重組後 華晨被質疑「逃廢債」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原標題:宣布破產重組後,華晨被質疑「逃廢債」來源:中國新聞周刊由於長時間經營不善,華晨集團早已處於淘汰邊緣。今年以來,華晨集團積累多年的隱患開始集中爆發。破產重整另存貓膩?企業旗下的產品銷售實際也是信用為基礎的,消費者買車是信任未來使用階段的車企會對車輛的產品責任負責,現在企業失信,未來華晨雷諾、華晨中華等品牌翻身就沒有啥希望了。」崔東樹如是說。被指存在惡意逃廢債嫌疑除此之外,華晨集團還存在涉嫌惡意逃廢債的嫌疑。
  • 成龍集團又發債券違約,到底誰在打破債市「剛兌」信仰?
    二是從股權上跟現在的老闆沒有任何關係,方便「逃廢債」。第三種就是雙方有私下的協議,達成某種利益交換。4 義烏政府介入救助1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主任劉鶴主持召開金融委會議,提出嚴厲處罰各種「逃廢債」行為,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 永煤、華晨衝擊波後續:超千億信用債取消發行,債市將迎重新定價
    據此前媒體報導,擁有華晨多隻債券的主承銷商國開證券曾試圖向央行金融穩定局發出《溝通函》,呼籲其介入華晨破產一事,並直指「(華晨)債務問題並非客觀情況所致,其財務情況較好,並不具備依據《企業破產法》清理債務的法定條件和情形,且存在隱匿、轉移資產以逃廢債務的情況」。綜合記者採訪的情況來看,投資者對債券違約已經逐步接受,但對於地方政府幫助企業逃廢債對債市規則形成的破壞則心有恐慌。
  • 永煤、華晨衝擊波後續:超千億信用債取消發行 債市將迎重新定價
    綜合記者採訪的情況來看,投資者對債券違約已經逐步接受,但對於地方政府幫助企業逃廢債對債市規則形成的破壞則心有恐慌。前述深圳某券商固收部負責人王迎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對逃廢債置之不理,勢必會導致其他地區效仿。這種行為嚴重挫傷投資者積極性倒是次要的,最關鍵的是信用一旦被摧毀就很難建立,這些對債市的打擊可以說是毀滅性的。」
  • 還唄提醒用戶,重信守諾,切勿惡意逃廢債
    然而,卻給了惡意逃廢債人群可趁之機。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網際網路信貸不能想賴就賴,「還唄」呼籲用戶,重信守諾,切勿惡意逃廢債。為應對近年來日益嚴重的逃廢債現象,各金融機構與公檢法部門強強聯手,多措並舉,不斷加大對失信人的打擊力度。監管收緊,老賴無處可逃近年來,逃廢債人數呈明顯上升趨勢。
  • 盧駿:中國幾乎所有債都是2A、3A級 評級無法反映發債主體的質量
    關心新聞的觀眾朋友們都知道2020年的11月,中國的信用債市場出現了一次衝擊,包括清華紫光、河南永煤、遼寧華晨等企業規模較大的地方性國企,集中性的出現了違約的事件。這次事件對信用債市場衝擊較大,許多信用債投資者用「信仰崩塌」來形容這次債市的危機。很多人說這存在逃廢債的行為,希望中央能夠予以嚴懲。今天我們不談逃廢債,因為這是由監管機構、法律機構來認定的。
  • 潛望丨永煤、華晨衝擊波後續:超千億信用債取消發行,債市將迎重新...
    綜合記者採訪的情況來看,投資者對債券違約已經逐步接受,但對於地方政府幫助企業逃廢債對債市規則形成的破壞則心有恐慌。前述深圳某券商固收部負責人王迎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對逃廢債置之不理,勢必會導致其他地區效仿。這種行為嚴重挫傷投資者積極性倒是次要的,最關鍵的是信用一旦被摧毀就很難建立,這些對債市的打擊可以說是毀滅性的。」
  • 趙建丨將破的剛兌:成因、原理與解決路徑
    多年前,一個銀行的董事長曾經說,我們也知道這些貸款政府肯定還不了,但是黨和國家會讓地方政府破產嗎?這些平臺業務我們不做其他銀行就會搶去,反正有國家兜底,我們不僅要做,而且要大力去做。在政府端,一個市長也說過類似的話:我在位的時候不抓緊借債發展經濟那不是傻子嗎?當地方債的口子打開,中國經濟增長的傳統動力——地方政府經濟錦標賽,就變為了地方債務錦標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