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原副會長王在希:兩岸關係處於70年來最嚴峻時刻...

2020-12-16 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範凌志】5日,在以「疫情下世界 危局與變局」為主題的《環球時報》2021年會的「兩岸和平統一可能性有多大?」討論環節中,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原副會長王在希認為,當下兩岸和平統一可能性越來越小。

王在希表示,美國的企圖非常明顯,就是想辦法在臺海誘發戰爭,使兩岸中國人互相殘殺,坐收漁人之利。民進黨甘心充當美國的棋子,兩岸關係確實處於70年來最為嚴峻的時刻。「我認為美臺勾結、互相利用,是導致目前臺海局勢緊張的主要原因。」

王在希認為,現在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在逐漸的喪失,而且越來越小,「原因有三:一是臺灣的政治體制幾十年來已發生深刻的變化。第二是和平談判對象已經變了。第三是臺灣的社會生態環境也變了。」

「在40年前只要蔣經國下決心和大陸談統一,國民黨內部不會有人反對。」王在希說,當時兩岸通過國共談判實現和平統一是有可能性的,但是現在臺灣已經是政黨政治,一個政黨無法代表臺灣地區人民來和大陸談統一。

關於談判對象,王在希認為,蔣經國儘管反共,但認同一個中國,追求國家統一等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和大陸有共識的。「但現在蔡英文連『一個中國』都不承認,怎麼可能和大陸談和平統一?」

「當時蔣經國如果宣布願意和大陸談統一,實現和平統一,我認為臺灣民眾會放鞭炮慶賀,但現在環境不同了,如果哪一個政黨要和大陸談和平統一,不僅『臺獨』分裂勢力會鬧翻天,民進黨當局會把它扣上『中共帶領人』的帽子進行打壓。」王在希認為,這種氛圍也使得兩岸統一可能性越來越小了。

相關焦點

  • 專訪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王在希:疫情衝擊下,兩岸關係變了多少
    【環球時報記者 謝戎彬 吳薇】進入2020年以來,從蔡英文獲得連任到高雄市長韓國瑜被罷免,從美臺頻繁互動到解放軍艦機多次繞臺,再到疫情下島內一些勢力「以疫謀獨」,兩岸局勢在迅速發生變化。在國際局勢發生深刻變革的大環境下,未來4年,兩岸關係將向何處去?《環球時報》就此專訪了原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王在希(如圖)。
  • 海協會原副會長王在希:臺灣實際已被美深度控制 16字預測未來4年
    原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王在希接受《環球時報》專訪。進入2020年以來,從蔡英文獲得連任到高雄市長韓國瑜被罷免,從美臺頻繁互動到解放軍艦機多次繞臺,再到疫情下島內一些勢力「以疫謀獨」,兩岸局勢在迅速發生變化。
  • 《海峽兩岸關係70年圖鑑》在武漢發布
    記錄新時代海峽兩岸關係發展歷程,促進祖國和平統一。9月28日,《海峽兩岸關係70年圖鑑》在武漢正式發布。《海峽兩岸關係70年圖鑑》由武漢市委統戰部、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長江出版社聯合編纂,北京、武漢兩地的臺灣研究專家學者共同撰寫和統稿。
  • 兩岸和平統一可能性有多大?兩岸專家激烈討論
    2020年,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兩岸關係面臨複雜嚴峻的挑戰。祖國大陸積極應對,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繼續向前邁進,2021年的臺海局勢將格外引人關注。12月5日,《環球時報》2021年年會在北京舉行。本次年會的主題是「疫情下世界,危局與變局」,其中的兩岸話題是:「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有多大?」
  • 獨家|國臺辦前副主任王在希一番話嚇壞臺媒:大陸決定「武統」?
    @銳看臺灣報導(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在目前臺海局勢緊張局勢下,臺灣民眾對於兩岸關係走向到底怎麼看?害不害怕?民進黨和一眾綠營支持者還要叫囂「臺獨」,繼續升高兩岸對抗嗎?蘇貞昌之流真要拿掃把抵抗解放軍嗎?
  • 國臺辦原副主任王在希:還有第三條道路可選
    加上國民黨也在兩岸關係立場上趨近民進黨,讓和平統一前景基本喪失。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但如何實現統一?以下是國臺辦原副主任、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王在希先生,就當前臺海形勢和未來統一之路,為人民政協報讀者獨家撰寫的重量級文章。
  • 2021環球時報年會議題二: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有多大?
    圖為議題二:「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有多大?」現場。2021環球時報年會12月5日在北京舉行,本次年會的主題是「疫情下世界·危局與變局」。圖為議題二:「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有多大?」現場。12月5日,2021環球時報年會在京舉行。圖為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原副會長王在希在議題「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有多大?」中發言。12月5日,2021環球時報年會在京舉行。
  • 2020兩岸關係回顧|兩岸「和統」無望?
    2016年蔡英文當選領導人開始,漸漸的有了和統無望的說法。最近,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原副會長王在希指出,「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更早之前,他在《人民政協報》撰文指出,「中國對臺政策如果只是政治談判、民間交流、一味讓利,而不動用軍事武力的手段,那兩岸統一的目的很難達成」。
  • 王在希:此番就是在震懾「臺獨」
    「十月驚奇」的具體內容島內有媒體認為,美國總統或許會從目前岌岌可危的臺海局勢下手,畢竟兩岸的關係現在已經危機重重。美媒則根據近期解放軍軍機不斷到臺空域進行演訓活動分析指出,川普可能會尤其注意臺灣地區。但是美國民調結果顯示,有超過70%的人認為新冠肺炎、經濟等美國目前面臨的重大問題才可能對選情起到關鍵作用。而認為中國問題對選情有影響的只有35%。
  • 兩岸和平統一希望有多大?
    2021《環球時報》年會2020年12月5日在北京舉辦。「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有多大?」成為本次年會最受關注的議題之一。圖為年會現場(中國臺灣網 李柏濤 攝)中國臺灣網北京12月5日訊(記者李柏濤、王婉涵) 2020註定在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無法被遺忘。年初的臺灣選舉中,民進黨再次拿到執政權,與此同時,美西方勢力加大對臺海局勢的幹預力度,民進黨當局見風使舵、鋌而走險,將兩岸逐步推入兵兇戰危的境地。
  • 一個中國是海峽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
    【新書推介】 九州出版社2020年10月推出的孫亞夫、李鵬等著的《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系統總結了1979年以來臺灣海峽兩岸關係前進與反覆的曲折變化,對於如何推動新時代海峽兩岸關係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思考和建議。
  • 2020兩岸關係回顧(一):兩岸「和統」無望?
    在這種情形之下,和平統一的希望幾乎破滅,兩岸關係必須重新導正,「無為」不能解決兩岸問題,必須「有為」、而且是大作為,確切地講,就是解除臺軍武裝,使得「臺獨」頑固分子無所恃,才可能屈服「臺獨」的意志,進而收復失土。「和統」無望?
  • 兩岸法界精英探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法治保障
    8月25日,由海峽兩岸關係法學研究會主辦的第三屆兩岸和平發展法學論壇在重慶開幕。(張潔 攝)  由海峽兩岸關係法學研究會主辦的第三屆兩岸和平發展法學論壇今日在重慶開幕。來自兩岸法學界、法律界專家學者共210餘人出席論壇,以「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法治保障」為主題,圍繞多個具體議題進行深入交流研討。  海峽兩岸關係法學研究會會長張福森主持了論壇開幕式。重慶市委常委劉光磊,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鮑紹坤,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助理龍明彪,臺灣海峽兩岸法學交流協會理事長廖正豪,西南政法大學黨委書記張國林等出席開幕式,並先後致辭。
  •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在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在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 2020年11月24日 14:4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於11月24日上午出席「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開幕式並致辭。
  • 兩岸專家提有壓力下「以武促統」
    2021《環球時報》年會2020年12月5日在北京舉辦。圖為年會現場,「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有多大?」成為本次年會最受關注的議題之一。(中國臺灣網 李柏濤 攝)中國臺灣網北京12月5日訊(記者李柏濤、王婉涵) 2020註定在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無法被遺忘。年初的臺灣選舉中,民進黨再次拿到執政權,與此同時,美西方勢力加大對臺海局勢的幹預力度,民進黨當局見風使舵、鋌而走險,將兩岸逐步推入兵兇戰危的境地。
  • 國務院臺辦就2019年兩岸關係發展和2020年兩岸關係展望等答問
    發言人馬曉光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馬曉光: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臺辦新年第一場發布會,今天的發布會由我來主持。下面我接受大家提問。新華社記者:歲末年初,請發言人總結一下2019年兩岸關係發展,並展望2020年兩岸關係。
  • 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大陸不應再「手軟」
    而臺灣民進黨當局似乎很享受被美國利用的感覺,並試圖將美國當成「靠山」來「謀獨」,致使臺海局勢逐漸升溫。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越來越渺茫民進黨當局上臺來,臺灣政治環境極為惡劣,不少年輕的臺灣民眾被民進黨當局所洗腦,年紀大些的迫於島內白色恐怖「不敢大聲說自己是中國人,有著強烈回歸大陸願望的大多都是老一輩。
  • 李鵬:2021年兩岸關係形勢仍會複雜嚴峻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鵬接受記者聯合採訪時表示,2021年兩岸關係形勢依然會複雜嚴峻。兩岸關係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臺灣民進黨當局到底能不能回到「九二共識」這樣一個共同政治立場上來、能不能在臺灣島內停止「臺獨」分裂活動。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深化兩岸的融合發展,如何把兩岸融合發展的道路走實。十九屆五中全會所提出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實就是在落實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