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冷空氣「跪了」!骨科專家教你一套「膝蓋保暖法」

2021-01-11 生活小時訊

沒有雪花的冬天是不完整的。因此,每年冬天的第一場雪格外值得期待。據中國天氣報導,11月28日夜間到11月30日,我國北方將出現一輪大範圍雨雪天氣,華北多個城市或將迎來今冬初雪。

一張「全國盼雪地圖」,看看你家離雪花還有多遠

天氣變涼,膝蓋第一個知道。作為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關節,膝關節靠一個狹小的接觸面支撐著整個身體的重量。同時,它也是最不耐寒的承重關節。

骨科專家,教你養護膝關節,讓膝蓋溫暖過冬。

膝蓋受涼,炎症找上門

膝關節缺少豐富的肌肉和脂肪組織的保護,只是一個「皮包骨」的部位,因此局部熱量容易散失,溫度常比身體其他部位低。

中國傳統醫學認為,溼寒進入關節腔,可能引起疾病。各類關節病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在寒冷、潮溼的氣候環境下,症狀加重。

若長時間受寒冷的刺激,就可能因局部血管的痙攣收縮,使關節軟骨面發生缺血,引起膝關節炎症或膝關節滑膜炎,俗稱「老寒腿」。

3招讓膝蓋暖起來

秋冬季節,不僅溫度低,還時常伴有寒風,短短幾分鐘,寒風就會侵襲未受保護的膝關節,使其受寒。

1.穿上秋褲

增添衣物,是膝蓋保暖最直接的辦法。如果在寒冷的天氣裡不注意腿部保暖,經年累月,就會造成腰腿痛、坐骨神經痛、膝關節酸痛等病症。所以,秋褲的作用至關重要。

一般來說,氣溫低於10℃就應該穿秋褲,隨著溫度降低,秋褲應該適當增厚。

2.加個護膝

關節炎患者、老人及久坐室內的上班族,膝蓋更容易受涼。不妨加個護膝,讓膝關節得到更好保護。

3.學會熱敷

熱敷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局部代謝的作用,也可緩解肌肉痙攣、鬆弛神經、改善筋腱柔軟度。

幹敷:熱水袋敷於膝蓋上,每次20~30分鐘,每日1~3次。

溼敷:毛巾浸在熱水中,取出擰至半乾,敷於膝蓋上,再蓋個棉墊防止熱氣流失。每5分鐘更換一次,敷20~30分鐘,每日1~3次。

熱敷後,在膝關節的周圍大面積揉搓2~5分鐘,促進血液循環。

熱敷的溫度切忌過熱,患有急性炎症、血栓性靜脈炎、外周血管疾病、局部皮膚外傷的人,不宜熱敷。

關照膝蓋的5件小事

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多數人的膝關節磨損,骨關節的退化是種必然趨勢,如果對一些不良狀況不加注意,那麼骨關節會提前「變老」。

除了天冷時保暖,日常生活中也應該減少不良姿勢和過度負重等對膝關節的壓力,「照顧」脆弱的膝關節。

控制體重

研究發現,體重每增加1公斤,膝關節承受的壓力平均會增加5公斤。

日常生活中建議低油、低脂、低熱量飲食,多吃水果蔬菜,並控制好主食的攝入量。平時吃含鈣多的食物,補鈣可以有效地保護膝關節。應以食補為基礎,注意營養均衡。

多吃奶製品(如鮮奶、酸奶、奶酪)、豆製品(如豆漿、豆粉、豆腐、腐竹等)、蔬菜(如胡蘿蔔、小白菜、小油菜)及紫菜、海帶、蝦、魚等海產品,同時多曬太陽以促進鈣吸收。

減少蹲和跪

從臨床觀察來看,膝關節疾病患者女性多於男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女性一生中下蹲的次數更多,而蹲和跪對膝關節的損傷都比較大。

因此,要少做蹲跪的動作,別蹲著做家務或跪著擦地板。喜歡打太極拳的老人,也不要勉強蹲得太低。

在站起和坐下時,注意先讓膝關節輕微適當地反覆彎曲幾下,有利於保護膝關節。

堅持鍛鍊

運動量力而行。很多膝關節損傷是因運動不當造成的。平時很少運動的人突然參與劇烈運動,對膝關節的損傷非常大。因其腿部肌肉力量弱,膝關節本身就很脆弱,再加之運動對其造成猛烈的衝擊,容易導致關節受損。因此,要選擇適合自身條件的運動,循序漸進、長期堅持。

美國運動醫學專家建議,快走、慢走、朝前走、倒退走交替進行,和室內腳踏車、遊泳、高抬腿等運動的多元組合,是保護膝蓋最好的運動方式,它們對膝蓋的損傷最小。

10%原則。運動時,要遵循保護關節的「10%原則」,即每周運動時間和運動強度增幅不超過前一周的10%。

選對運動類別:力量訓練、靈活性訓練、有氧鍛鍊以及核心肌肉群鍛鍊都能預防膝蓋受傷。

鞋底別太薄

運動時最好穿舒適、有彈力的運動鞋,以減少膝關節壓力。日常生活中,鞋跟以2~3釐米為宜,鞋底不宜太薄,否則會給膝蓋帶來不利影響。

看病不拖

如果膝關節處出現不適,應儘快看醫生。藉助核磁共振成像和關節內窺鏡檢查等手段,更快確診疾病。

兩個動作拉伸膝關節

日本活力門網站推薦了兩個拉伸膝關節的動作,可以有效緩解腿部疲勞,讓腿腳更年輕。這兩個動作可以分別反覆30秒~1分鐘,雙腿輪流進行。

動作一

坐在椅子1/3處,將左腿向前伸展,左腳跟置於地板上,腳趾朝上;雙手放在膝關節處,用手掌穩固膝關節,然後向下推,推到無法推到的地方後,返回原位。

動作二

坐在地板上,右腿彎曲,左腿伸直,左腳跟置於地板上,腳趾朝上,雙手放在左膝上;伸展背部,上半身慢慢向前傾斜,感到身體的重量落在膝蓋上,一直到無法繼續前傾的位置後復原。

注意腿部儘量貼合地板,若感覺拉伸不夠,還可以將毛巾疊好放在腳後跟進行拉伸。此動作可以充分伸展膝關節和背部。

相關焦點

  • 給冷空氣「跪了」!骨科專家教你一套「膝蓋保暖法」
    一張「全國盼雪地圖」,看看你家離雪花還有多遠天氣變涼,膝蓋第一個知道。作為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關節,膝關節靠一個狹小的接觸面支撐著整個身體的重量。同時,它也是最不耐寒的承重關節。《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權威骨科專家,教你養護膝關節,讓膝蓋溫暖過冬。
  • 膝蓋有一萬種疼法,骨科專家教你鑑別損傷在哪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骨科專家,告訴你怎樣從「痛感」鑑別膝蓋受傷的部位,針對性的保護關節,延長它的使用壽命。 受訪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康復醫院骨科二康復中心主任 孫鳳龍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關節外科副主任 曾 春 北京朝陽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 王進軍 膝蓋疼,骨科醫生教你找原因
  • 膝蓋「發涼」別只記得穿秋褲 骨科專家教你讓膝關節重新「熱起來」
    令人瑟瑟發抖的溫差和隱隱發涼的膝蓋,都在提醒你,冬天來了。而隨著溼冷空氣的到來,浙江義烏市中心醫院骨科門診內,因為膝關節疼痛到醫院檢查諮詢的病人多了起來,其中不乏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義烏市中心醫院骨二科副主任趙品益副主任醫師介紹說,目前膝蓋前側僵硬疼痛的患病率在12~17歲之間有快速上漲的趨勢,原本大家認知裡的老年病,正在悄悄找上年輕人。義烏市中心醫院骨科門診(資料圖)膝蓋發涼?
  • 你吃藥打針治不好的「膝蓋痛」有救了!中醫古法幫你甩出好膝蓋
    爬樓梯,膝蓋壓力比平時暴增 4 倍。膝蓋是全身承重最多的關節。假設你體重 60 公斤,走平路時,兩邊膝蓋需要各承重 60 公斤。權威骨科專家說了:膝蓋是要在「運動」中康復的主要靠「練」而不是靠「吃藥」所以拯救膝蓋,不能只寄希望於打針吃藥,還要靠運動。這其中,「甩腿」 就是一個簡單又有效的運動療法。
  • 迎風騎車「膝蓋疼」?骨科醫生:掌握這 4 招
    「每天騎車上下班,風吹的膝蓋疼。」「你要注意膝關節保暖,警惕「空調膝」的產生。」如問題所言,長期規律性地迎風騎車,首要注意膝關節保暖,警惕「空調膝」的產生。什麼是「空調膝」?平時在騎行中,膝蓋並不需要任何的保護,因為膝關節處於不斷運動中,會自然產生熱量。但風雨天或迎風時騎車,對膝蓋絕對是一次摧殘,任何膝關節也抵擋不住雨淋風吹,因為膝關節處在迎面向前的位置且直接經受著風雨的侵襲。
  • 換一次膝蓋13萬!你還在傷害它?謹記4+3,讓膝蓋老得慢一點
    本期【運動指導】,小動君就來給你科普科普:關於「膝蓋」,你最該知道的那些事,看完能省 13 萬!【真相】:這種聲響叫做「關節彈響」,通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之分,其決定性因素是——是否有痛感。當心是「半月板」或「膝關節韌帶」有損傷!除此之外,「髕骨軟化症」也可能會引發腿打軟的症狀!特別是沒事喜歡暴走、爬山或經常做「蹲起」類運動的朋友。
  • 換一次膝蓋13萬!你還在傷害它嗎?謹記「4+3」,讓膝蓋老得慢點
    ◎哪些習慣對於膝蓋來說是「壽命殺手」,而哪些又是「養膝必備」?本期【運動指導】,小動君就來給你科普科普:關於「膝蓋」,你最該知道的那些事,看完能省 13 萬!【真相】:這種聲響叫做「關節彈響」,通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之分,其決定性因素是——是否有痛感。長期休息後的突然活動,導致關節間過度摩擦,或是關節液中的多餘氣體排出等都有可能會導致我們在活動時發出聲響。
  • 上下樓梯膝蓋痛,最簡單的「甩腿」就能治好
    爬樓梯,膝蓋壓力比平時暴增 4 倍。膝蓋是全身承重最多的關節。假設你體重 60 公斤,走平路時,兩邊膝蓋需要各承重 60 公斤。權威骨科專家說了:膝蓋是要在「運動」中康復的主要靠「練」而不是靠「吃藥」所以拯救膝蓋,不能只寄希望於打針吃藥,還要靠運動。這其中,「甩腿」 就是一個簡單又有效的運動療法。
  • 這幾個常見動作最傷膝蓋,你中招了嗎?
    膝蓋不舒服的人,現在真的是越來越多了。據研究表明,人的膝關節在1~15歲生長發育,15~30歲身強體壯,膝關節處於最完美的巔峰狀態。30歲之後,膝關節就開始逐漸衰落了。如果出現了後面兩個選項的現象,是身體在提醒你「要省著點用膝關節了」。
  • 膝蓋疼痛怎麼辦?骨科醫生:5個方法幫你緩解疼痛!
    現如今到了寒冷的冬天,尤其是在北方由於室內室外溫差較大,不少朋友會出現膝蓋疼痛的情況,特別是上了年紀的朋友,其膝蓋疼痛更加嚴重,甚至還會影響到正常的行動。那麼,膝蓋疼痛怎麼辦?不妨試試這5個方法,告別疼痛困擾!
  • 這幾個常見動作最傷膝蓋,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如果出現了後面兩個選項的現象,是身體在提醒你「要省著點用膝關節了」。 為了避免「三十歲的人,五十歲的膝關節」,應該怎麼做日常護理呢? 這幾個動作常見但傷膝 1、蹲、跪
  • 膝蓋經常疼痛?骨科醫生:4個原因儘早了解,學會3招緩解疼痛
    骨科醫生總結,主要是四個原因。但也有三個方法可以有效緩解。有時候,僅僅只是溫度的改變,就可能會傷害到膝關節。尤其是有時候,溫度比較低,人們還不注意保暖。在長時間的冷空氣的侵襲下,膝關節就會出現疼痛症狀。這是因為膝關節處的肌肉 和韌帶受到了傷害。而有些人,明明沒有受涼,保暖措施做得也非常的好。
  • 腿變形、膝蓋痛是怎麼回事_變形性膝關節病如何治療
    先不說好不好看,上下樓梯膝蓋痛、使不上勁,甚至在平地上走路都痛。 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老寒腿」?今天山東省立醫院骨科醫生袁林來給大家揭曉答案。 ● ● ●
  • 一到冬天,膝蓋就「發涼」,骨科醫生表示,炎症或許已經盯上了你
    導語:許多人在日常中會感到膝蓋陣陣發涼,特別是目前已經入冬,天氣轉冷,有這種情況的人更多了。有人認為這是沒有保暖的原因引起的。但事實是,即便穿得再厚,膝蓋仍有寒冷的感覺。一、一到冬天,膝蓋就「發涼」,骨科醫生表示,炎症或許已經盯上了你骨科醫生表示,膝蓋「發涼」通常是由炎症引發的,這種炎症一般不是由細菌感染造成的
  • 骨科醫生提醒:膝蓋保養要趁早,3個動作平時少做幾次,沒好處
    但是,長時間的跪著或者蹲著也會損傷膝蓋,要注意改正。有研究表明,人在平躺的時候,膝蓋負重為零。而在跪著蹲著的時候,膝蓋負重是體重的8倍,而長時間蹲著或者跪著無疑是加重了膝蓋壓力,容易造成膝關節損傷。特別是對那些體重超標的人來說,傷害更是翻倍的。日積月累,膝關節會出現功能衰退,人會出現關節疼痛,行走受限。因此骨科醫生建議大家在上廁所的時候,時間不要超過5分鐘。
  • 這個姿勢讓膝蓋承受8倍體重,一套「護膝運動」幫它減負
    說起你對身體的虧欠,膝關節一定是排名靠前的部位。它不但承擔全身重量,還要經受各種姿勢的「蹂躪」考驗。或許你的年紀不算大,但膝關節的「血槽」已經快被耗空了。記者採訪專家,細數不同姿勢對膝關節的壓力,並教你一套「運動處方」保養好膝關節。
  • 50歲後,膝蓋容易壞,骨科醫生教你護膝方法,讓膝蓋多用十幾年
    因此,50歲後,膝蓋容易壞,若不及時保養,不僅影響健康,也會影響到後半輩子的生活質量。下面骨科醫生教你護膝方法,若能堅持做到位,或許能讓你的膝蓋多用十幾年,別等老了才開始重視膝蓋的保養,要從現在就開始做起。50歲後,如何保養膝蓋,延長膝蓋壽命?
  • 人類體溫在下降,保暖超重要!專家曝光穿「保暖內衣」3要點!
    連日氣溫下降加上溼冷天氣,大家真的都冷到了,紛紛套上保暖衣物,其中「發熱衣」被許多民眾視為保暖聖品,不過你真的有穿對嗎?專家替大家解惑「正確的保暖觀念」以及保暖Tips,同時也公開了「如何正確穿發熱衣?」3項要點。
  • 跑步20年,膝蓋完好如初!浙大骨科專家有一套自己的「護膝法」
    咱們先從一位骨科醫生說起。一、 蔣利鋒:骨科醫生中少數的跑者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的蔣利峰是一名骨科專家,同時也是一名跑步愛好者。在跑步的過程中,膝蓋所需要的承受的壓力比平時大了數倍,正確的跑步方式可能不會對膝蓋造成過分的影響,而膝蓋疼痛便是關節「求救」的信號,意味著此時膝蓋可能會被磨損。從臨床的角度出發,運動不當所引發的急性膝關節損傷包括急性滑膜炎、急性半月板損傷和急性軟骨損傷等等。
  • 怎樣跑步不傷膝蓋?骨科專家教您科學跑步
    您知道怎樣跑步不傷膝蓋,如何科學跑步嗎?記者邀請石家莊市人民醫院骨科二病區主任醫師武建忠,為您詳解科學跑步之道。為什麼跑完步會膝蓋痛?「為什麼我每次跑完步會膝蓋痛?」對此,武建忠表示,跑步導致膝蓋疼痛可能的原因很多,最常考慮的是髕股疼痛,至於病因,目前還沒有達成共識,提到比較多的假說是過度使用、力線不良、受傷等。這種情況以女性跑者更為常見,一般是出現在膝前方,模糊地定位在髕骨的「下方」或者「周圍」。除了跑步,下蹲、久坐、上下樓梯都可能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