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島都市報】
通常胎兒分娩,羊膜囊會先破,就是老百姓常說的「羊水破了」,然後胎兒才會娩出。
不過近日,江蘇省常州市婦幼保健院誕生了一個特殊的寶寶,出生時還裹著完整羊膜囊,就像一個巨型透明雞蛋!
醫生輕輕打開胎膜,迅速清理呼吸道,寶寶像破繭的蝴蝶一樣,張開雙臂,發出哇哇的響亮哭聲。
這是「哪吒」降世?為何寶寶會以這樣奇特方式降生呢?醫生表示,這是有意為之!
產婦李女士告訴記者,她懷的是雙胞胎,在妊娠期患有糖尿病,37周足月後進行了剖宮產手術。
手術中,醫生考慮到第二個胎兒偏小,為足月低體重兒,於是在第一胎順利分娩後,第二胎採取了胎膜內分娩這種方式。
常州市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醫師王慧豔告訴記者,這樣做主要是能夠減少對早產兒或低體重兒的損傷。
「分娩的時候醫生要用手幫助胎頭娩出,包括子宮的擠壓,這些過程對胎兒的顱腦有一定的壓力。正常的新生兒可以耐受這樣的壓力,但是對於早產兒或者體重比較低的,往往顱骨還沒有形成好,顱骨都是很軟的,抗壓能力比較小,容易發生顱內出血,甚至有些早產兒容易發生骨折。」
人類自然發生的胎膜內分娩較少見,偶見於流產和早產,胎膜內分娩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保護早產兒和低體重兒。
剖宮產手術過程中要完整保留羊膜囊娩出胎兒難度較大,由於胎膜很薄,極易破裂,對醫生的臨床經驗和手術技巧有較高的要求。
據文獻統計,早產及雙胎第二胎因器官發育不成熟或因胎位異常,容易發生分娩併發症的情況,胎膜內分娩能夠為面臨雙胎早產的孕產婦提供一種新的分娩方式。
「像雞蛋一樣有點可愛。」產婦李女士意外又感激:「開心啊,一次解決兩個。感謝王醫生辛苦付出,讓我和寶寶都可以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祝福寶寶健康長大!
無獨有偶
去年
福建一名36歲的女子
也誕下一「透明蛋」寶寶
↓↓↓
36歲的福建三明少婦小玲(化名)懷孕僅36周,她突然腹痛、陰道出血,被查出胎兒臀位、帆狀胎盤,若不及時剖腹產,胎兒很可能夭折。
情況危急!她急需剖腹產,2019年7月16日,醫生嘗試了「Encaul」手術,讓小玲順利誕下一個「帶殼寶寶」——5斤重的小男嬰包裹著胎膜囊出生,像個巨型透明雞蛋,最大限度地保護了胎兒和產婦。
據福建省婦幼保健院產科潘勉主任說,通常,嬰兒的出生總伴隨著第一聲啼哭,那是他們的呼吸系統開始適應新世界的表現。
但這個男嬰出生時,包裹著胎膜囊,就像還在媽媽的身體裡一樣,直到醫生打開羊膜囊,清理男嬰呼吸道的羊水後,他才開始啼哭,足足比其他嬰兒晚了2分鐘。
潘主任說,嚴格來說,「帶殼寶寶」是一種民間說法,其實,覆蓋新生兒的那層薄薄的「殼」是胎膜,每一個嬰兒在母親腹中,都有這樣一層胎膜。
傳統的剖宮產手術,醫生會先將胎膜切開後再娩出胎兒,而小玲用的是「Encaul」手術,英文「Encaul」有「頭盔」之意,可以理解為出生後,胎膜覆蓋在嬰兒的頭部和臉部。
之所以採取這一方式,主要是因為早產兒比足月的嬰兒脆弱許多,近年,早產是導致新生兒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而Encaul手術娩出的早產兒,胎膜仍像在媽媽身體裡一樣包裹著他們,可減少生後皮膚上水分的丟失,避免早產兒出生後體溫的快速下降,還可減少剖宮產手術對早產兒的損傷,大大減少了早產兒,特別是極低體重兒的窒息率,還可以預防羊水栓塞的發生。
即使這個手術不成功,小玲還可以繼續進行傳統剖宮產術,多了一個選擇。
因為胎膜薄如蟬翼,容易破裂,完整保留胎膜娩出胎兒的難度較大,目前國內僅少數醫院開展這項技術。
◆據江蘇新聞、海峽都市報、福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