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團隊
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造成武漢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1月28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更新後的第一版針對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造成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處置指南(英文版)。
為了讓更多臨床醫護人員對疑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危重患者進行規範、及時、安全的個人防護與科學治療,在成都,一群黨員骨幹醫生第一時間對英文原版進行翻譯,通過10小時分工協作、9小時認真校對、馬拉松式作戰、9人完成12130字翻譯,於1月30日最終上線,以供臨床醫護人員閱讀參考。
「應對新冠肺炎,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9名醫生從翻譯團隊組建到中文版正式上線,用了19個小時完成總計12130字的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指南(1月28日)的翻譯和校對工作。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在成都為祖國加油!」1月30日上午,這樣一則消息突然出現在「三醫院黨建先鋒」群內。一時間,收穫了源源不斷的點讚,發出這條消息的是市三醫院腫瘤科黨支部的書記鄭於珠,「謝謝各位老師支持~都是我們醫院的年輕醫生做的~有不當的地方各位老師及時指正!」而後,醫院呼吸內科主任李國平、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張川、院感部部長郭華、質控部部長曾昭宇、醫務部副部長周箭等5位臨床及醫療管理專家先後接棒,加入二輪審校隊伍,確保資料嚴謹性,以科學的態度「戰疫」。
這是一個對抗疫情的點位縮影,更是一群先鋒黨員的擔當,和一群溫度醫者的初心。
翻譯進行時
吹響集結號聲 1小時完成隊伍組建
「各位親愛的同事,新冠肺炎牽動全國人民的心,1月28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最新版新型冠狀病毒診療指南,小嚴邀請有興趣的老師參與翻譯……」1月29日,大年初五,一則徵集消息在市三醫院同事群中發起。發信人是內分泌代謝病科主治醫生嚴同。這個群內大部分人,都有參與醫院外事接待和翻譯工作的經歷,他們平日都愛好在緊張工作之餘通過學習英文原版教材、指南來提高自己的臨床能力,追求為患者提供與國際同質化的醫療服務,消息一經發出,迅速得到了回應,大家紛紛接龍表示願意參加。
下午16:36,消息發出1小時後,一個由8名醫生和1名護士組成的翻譯隊伍順利集結,分別是內分泌代謝病科嚴同、腫瘤科鄭於珠、臨床營養科張君懿、神經內科周弋人,普外科文君、心內科廖慧、血液科高華,另外還有在市三醫院長期派駐蒲江縣人民醫院的呼吸內科醫生李凱及在得榮縣人民醫院支醫的腫瘤科醫生蔣莎莎。
這是一支年輕富有朝氣的團隊,平均年齡34歲,包含6名博士、3名碩士;9人中有8人是中共黨員,鄭於珠、張君懿還是黨支部書記。「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為戰勝疫情增磚添瓦。」這便是他們的初心。發起人嚴同作為有著16年黨齡的中共黨員,他說,「今年春節的疫情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每天看到電視裡面播放的疫情心裏面就非常著急。疫情最嚴重的是湖北,自己祖籍也是湖北,曾經又在湖北武漢讀了三年的研究生,很多老師和同學都在抗擊新冠肺炎的一線,我在堅守崗位的同時,也想同時出力做點什麼。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的臨床處置指南,復旦大學華山醫院感染科專家們很快翻譯了,我自己也閱讀了。29日,看到28日世界衛生組織又發布了一個更新的版本,為了最快的把這個更新後的版本發布出來,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8位醫生和一位護士自發組織了這個翻譯工作。」
分工協作 10個小時完成全部翻譯
國家衛健委陸續更新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和診療方案(第四版),全面的從疾病防控管理角度為參與疫情管控的專業人士提供了最權威、最重要的指導意見。
對於疑似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所致的急重呼吸道感染患者如何開展規範的臨床管理和救治工作,臨床醫師在實際工作中仍需要及時獲得更多的權威信息來幫助臨床決策,尤其是從全國各地一批批奔赴武漢的醫護人員,他們需要在短時間內具備必要的核心專業能力和知識。
為了儘快讓翻譯的指南面世,9人團隊迅速對章節進行了分工,按照各自專業或相近原則,隊員們分散各地同步開工。李凱,作為這次抗擊疫情的一線工作人員,不僅是呼吸科專業醫生,同時還擔任了蒲江縣應急隊的副隊長,一邊參與應急工作,一邊堅持做好翻譯;嚴同,作為小組的發起人,不僅要準確查找資料做翻譯,還要同步做好協調;蔣莎莎,作為醫院對口支援甘孜州得榮縣醫療隊成員,一邊克服初到高原藏區的不適,一邊保質完成分配的區塊任務……每一個人,都在以實際行動踐行市三醫院的院訓「大醫精誠 厚德積善」的精神傳承。
凌晨1:21,經過10個小時的緊張工作,9名成員順利完成各自的翻譯部分。
通宵達旦 9個小時完成文字校對
這註定是一個不眠夜。文字翻譯只是完成了第一部分,接下來的校對工作才是指南面世的關鍵環節。醫生對待工作的嚴謹性也體現在了翻譯工作中,為了一線的醫務人員能夠儘快找到所需信息,團隊對原英文版本進行梳理,分成9個不同重點的區塊,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描述。
在確定完成各自的翻譯部分後,隊員實行了交叉校對,遇到專業不清楚的地方大家在群裡展開討論。在長達9個小時的反覆「爭吵」中,這支始終充滿著愛與正能量的翻譯隊伍,最終讓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了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青年黨員們以他們的方式挺身而出、衝鋒在前,真正發揮了「一名黨員一面旗幟」的作用,為全力以赴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翻譯發表
前輩接棒 續力讓指南儘快上線
為了讓WHO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指南(1月28日)中文版儘快上線,醫院呼吸內科主任李國平、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張川、院感部部長郭華、質控部部長曾昭宇、醫務部副部長周箭等5位不同專業專家先後接棒,通過團隊共同努力,1月30日上午,正式上線。「成文倉促,難免仍有瑕疵,還請老師們批評指正,供大家參考……」「醫學指南學習」公眾號發布了他們的譯文後,迅速獲得醫學圈轉發。
國家呼吸疾病臨床研究中心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分中心負責人、成都市呼吸健康研究所副所長、醫院呼吸內科主任李國平說:「世衛組織臨床處置指南是結合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制定的,能夠進一步加強臨床醫生對疾病的認識,在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醫療救治工作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當前,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期。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更需要黨員幹部扛起責任,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以擔當作為給黨旗增輝添彩!這一群黨員專家用專業知識、無償付出、大愛仁心、特殊方式,為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提供了充足的「武器」。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 紅星新聞記者 胡挺 王拓
編輯 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