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母校贈送老校牌拓印件
編者按 餘海星,63年進入市青少體網球隊,68年赴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從普通一兵到北京市國資委國企監事會主席(正局級),一步一個腳印,用母校賦予的體育精神書寫了完美的人生。本文是餘海星先生回憶1967年初的一個冬夜,冒著寒冷拓印老校牌的故事,讀來令人感佩動容。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餘海星拓印老校牌、五十年後又捐贈拓印件,體現了遊子對母校最深的情誼。這是市體校六十年來最感人的故事。感謝餘海星,也期待我們廣大校友寫出同樣精彩的故事。
個人簡介
餘海星,中共黨員,大專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中國人民大學農業經濟專業) 經濟師。
1963年9月入學,
1968年9月離校,
網球專業,
68屆高中畢業生
1948年出生
1956—1962 上海安福路小學
1962—1963 上海淮海中學
1963—1968 上海青少年體育學校
1968—1978 在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一團工作 擔任班長 通訊報導員 宣傳幹事
1978—1984 在北京市旅店公司工作 擔任一般幹部
1984—1994 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商業委員會工作 擔任主任科員 副處長 處長
1994—2001 在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政府工作 擔任副區長 政法委員會副書記
2001—2009 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有企業監事會工作 擔任監事會主席(正局級)
2009.6 退休
記得那是1967年初,冬天的一個深夜,我和幾位同學心血來潮,忽然想去拓印掛在學校大門口的那塊校牌。
趁著夜深人靜,我們說幹就幹,有的同學拿著紙拿著筆,還有的同學打著手電筒。我們從田徑場一角的宿舍出來,穿過寂靜的校園,悄悄地來到了學校大門口。一眼就望見了那塊白底黑字高高掛著的校牌,看著這塊再熟悉不過的老校牌,我的心裡依然充滿著無限感慨,眼前浮現出入學第一天第一次看見校牌時的情景。
1963年9月,一個晴朗的早晨,我滿懷理想和希望,背著書包來到了水電路176號的少體校報到,站在大門口,第一眼就看到了校門右邊懸掛著一塊高大的校牌,上面端端正正地寫著「上海市青少年體育學校」十個大字——這是一所令我早已嚮往的學校。今天,我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夙願,踏進了這座青少年的體育殿堂,進入了冠軍的搖籃。夢想著有一天,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能夠為國爭光。那一年我剛十三四歲,矮小的個頭,站在高大的校牌前,無形中有一種壓力,同時,也給了我一種責任。從這一刻起,這塊校牌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裡。我暗暗告誡自己,一定要好好學習,好好訓練,要為這塊光榮神聖的校牌増光添彩,決不抹黑。
1965年老校牌前留影
少體校就讀時用的航空牌網球拍
在學校裡,業餘時間我十分喜歡美術,喜歡寫寫畫畫。在文化班和運動隊裡,出個黑板報、寫個標語、畫個宣傳畫什麼的都是我最樂意做的事情,也是我的興趣愛好,所以,對書法拓印等知識也略知一二。但是,對於今晚真的要去拓印校牌,我並沒有經驗,只能憑著自己的想法試著去做。
我們先用清水把校牌上的塵土擦洗乾淨,然後把準備好的白紙輕輕地復蓋在校牌上,用事先準備好的潮溼毛巾擰成一個小團,不斷輕輕地拍打。不一會兒,紙上就慢慢印出了字體的輪廓,然後,我再用鉛筆淡淡地的勾劃出字體,用毛筆蘸上墨汁把它塗黑,等到字跡晾曬乾後,一幅完整的校牌拓印件就大功告成了。
餘海星珍藏的校徽
網球隊男生合影(左2餘海星,右2原國家隊教練王良佐)
開始拓印時,我們按照校牌順序由上往下拓印。由於校牌掛的比較高,最上面的字我夠不著,大家就出主意,讓我騎在同學的肩上,相互攙扶著,一張紙一張紙地拓印。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用了五張白紙才完整地拓印下「上海市青少年體育學校」這塊老校牌,順利地完成了任務。夜幕下,月色朦朧,我們懷揣著剛剛完成的校牌拓印件,高高興興,滿載而歸。
過了幾天,我和同學們經過一番調查諮詢才知道,這塊老校牌大有來頭。那是1959年學校成立時,蘇健校長特別邀請了新中國第一任書法家協會主席、著名書法家舒同先生親筆題寫。「上海市青少年體育學校」十個大字,蒼勁有力,風格迥異,蕭灑飄逸,著實讓人驚嘆。可以說,這不僅僅是一塊校牌,還是一幅十分珍貴的書法作品。在得知這些情況後,我和同學們都暗自高興,慶幸我們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我們之所以急急忙忙要去拓印這塊老校牌,那是因為,聽說幾天後這塊老校牌就要被摘掉,取而代之的是「上海市青少年體育學校革命委員會」的新校牌。老校牌很可能從此消失,成為歷史。為了保住心中這塊神聖的校牌,留下永久的紀念,我和幾個同學商量後,決定連夜行動,把它拓印下來,保存起來。沒想到,這一藏就藏了50年,整整半個世紀。
1968年,我離開學校,上山下鄉來到了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老校牌拓印的事情,隨著時間的流逝,也就漸漸淡忘了。但是,少體校的情緣從來沒有忘記,少體校始終在我心中,少體校教育培養我們的體育精神始終在我心中。不屈不撓、頑強拼搏、永不服輸、爭創一流的體育精神就像一把熊熊燃燒的火炬永遠照亮著我前進的道路,激勵著我不斷奮鬥、勇敢拼搏、克服困難,去爭取勝利。在這種體育精神的鼓舞下,我在北大荒頂嚴寒、冒酷暑、不怕苦、不怕累,在艱難困苦中不斷成長,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在這種體育精神鼓舞下,我從一名普通學生、知識青年,在黨的教育培養下,通過自身的努力奮鬥,逐步走上了領導崗位,成為一名領導幹部;在這種體育精神鼓舞下,在我三十而立之年,經過自己的不斷刻苦學習,完成了大專學業和在職研究生學歷,豐富了工作經驗,提高了領導能力。我可以自豪地說,少體校是我的人生起點,更是我成長的力量源泉。
北京市房山區政府工作時照片
2018年6月16日這一天,少體校赴北大荒的同學們,在學校領導的傾力支持幫助下,舉辦了北大荒校友上山下鄉五十周年回母校活動。我們這些老同學四面八方從祖國各地又紛紛回到了學校,歡聚一堂。回母校前,我馬上就想起了當年曾經拓印的老校牌,如果能把它作為一份禮物獻給母校,那是一件多麼有意義的事情。出發前,我在北京寓所翻箱倒櫃,四處尋找,終於找到了這份珍貴的老校牌拓印件。雖然五十年過去了,但它還是完好無損。拂去塵埃,精心包裝,我把它帶回了上海,帶回了母校,親手交給了盛茂武校長。當老校牌交接的那一刻,同學們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而我也有了如釋重負的感覺——五十年痴情不改,今天的表白,是我人生重要時刻。
一塊老校牌,寄託了我們這一代人的體育情懷,留下了我們這一代人的共同記憶!願母校在六十華誕之際,再啟新的行程,再造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