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幅員遼闊,960萬平方公裡的國土三分之二都是山區丘陵,名山眾多。三山五嶽名氣最大,憑藉的是什麼呢?為什麼張家界,天山,長白山等等風光景色出眾的山,就沒在三山五嶽裡面呢?
我小時候,1980年代的中國大部分人們,才解決溫飽,加快進小康。出門旅行可是奢侈的事。少數人,出差順便遊覽個地方。我通過收藏郵票,開始知道了三山五嶽,最早的夢想就是把這些郵票湊齊全。進而,踏遍三山五嶽又成了理想。
三山五嶽確是其中翹楚。已經成了名山的象徵,是歷代文人在詩文,書畫裡面重點描繪的風景名勝。為什麼他們能在眾多名山裡脫穎而出,成了人們心中的名山象徵呢?
山東的泰山,河南的嵩山,山西的恆山,陝西的華山,湖南北部的衡山。這五座山,是中國人心中的五嶽,有「五嶽歸來不看山的」說法。三山,有種說法是指道教傳說中的蓬萊、瀛洲、方丈三座仙山。但是更廣泛,被旅遊學三山一般指旅遊勝地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蕩山。
它們憑什麼成了三山五嶽最早成名呢
首先它們所處的位置,八座山劃一大圈,基本就是中華最早的聚居地,最早的中華文明主流文化萌發地。三山五嶽遍布華夏大地,或綿延千裡,或高聳平原盆地之上,格外險峻。
八座山,地理位置,還算比較便於古代人到達。歷代文人遊覽,大部分都是科舉,上任,回鄉等不同的目的,順路遊。專程去遊,時間和金錢成本太高。李白杜甫都曾經壯遊天下,因為他們都屬於無業人員,一玩數年,10幾年,一般人可受不了。徐霞客也數次登黃山,雁蕩山,人家是職業旅行家。因為容易路過,攀登相對容易,歷代文人墨客,畫家不斷用文章,書畫描繪。
其二,這八座山,從古代算起,開發建設也比較早,相對完善。今天很多愛旅行的人,乘汽車到山腳下。去爬山走臺階,累了都坐纜車索道。須知到山腳下的路,古代條件修築可不容易。泰山,嵩山都是接待過帝王前來封禪,道路,臺階的修建歷代都沒停過。
其三,八座山,佛教道教還有儒家的書院,歷代也沒有停過。書院,放今天就是大學。寺廟,道觀那是信仰。文化信仰的結合,千年以來就沒斷過。
其四,八座山已經涵蓋中南北西東,從旅遊景點類別來說,山地旅遊你能看見的各種自然風光,很多人,認為90%都已經看全了。再去遊其他,80座,800座,無非也是,山區丘陵,看的都是石頭,樹,爬臺階,雲海,瀑布,盤旋山路,有些廟。
其五,湖南張家界,四川九寨溝,湖北恩施大峽谷,貴州梵淨山,還有西藏的喜馬拉雅那些山,青海,祁連山,崑崙山,新疆的天山,等等儘管一樣是群峰林立,風光萬千,那是解放後才開始陸續開發建設,早先,到張家界景物附近的路都沒有。上山的臺階也沒有。就算李白杜甫蘇軾們來了,你讓這些文化人徒手攀爬,像猴子似的上山,可能性不大。福建的武夷山,廣東丹霞山,吉林的長白山,這些地方古代都不算政治文化經濟中心,還都是落後的邊遠地區。
文人墨客,除非是被貶謫,基本不會去。對中央帝國安全構成的主要威脅,多數也都來自北方的匈奴,蒙古。南方地區的廣東,廣西,雲南,貴州,這些少數民族也基本不威脅中央政權。這些地方重要的文臣武將來的都少。
出眾獨特的自然風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名山的靈魂。
五嶽是遠古山神崇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它們以象徵中華民族的高大形象而名聞天下。以中原為中心,按東、西、南、北、中方位命名,「五嶽歸來不看山」。五嶽稱華夏名山之首,有景觀和文化雙重意義。五嶽各具特色:東嶽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南嶽衡山之秀,北嶽恆山之奇,中嶽嵩山之峻,早已聞名於世界。
泰山為五嶽之首,中華文明主流文化之一的儒家也是在齊魯大地萌發。」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千載流傳。「重於泰山」、「泰山北鬥」,泰山其實已經作為我們民族文化積澱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泰山不但得到歷代帝王封禪,大力推崇,而且是歷代文人詩文讚美最多的名山
河南,陝西,從秦始皇統一到唐宋,華夏文明在世界之巔上千年的日子,帝國的首都一直固定在這兩個省,他們坐擁嵩山和華山。
為1989年發行的華山郵票一套,共四枚,影雕版,圖案分別從「西嶽五峰」、「華山遠眺」兩幅畫面,縱覽華山之全貌;「千尺幢」、「蒼龍嶺」則具體地細緻地刻畫了華山的險峻,具有代表性,全套郵票,既有全貌,又有局部,相輔相成,統一完整。拍品品相如圖,值得收藏。
山西和湖南,則是帝國主流的漢民族群體的北方和南方,恆山,衡山,一北一南。這南北二嶽,相對東西二嶽遊客少些。其實風光絲毫不遜。
衡山是中國最主要的神山和宗教聖地之一,也是著名風景遊覽區。山上除有宗教古建築外,還有歷代名士登臨時留下的勝跡和大量的碑記石刻、神話傳說等,組成了衡山豐富的人文景觀。衡山自然風光更是綺麗迷人,其特點可用勢雄、景秀、境幽來概括,素有「衡山天下秀」之說。
恆山位於山西渾源縣城南。廣義上的恆山,是指恆山山脈,位於山西省東北部。西起雁門關,東接太行山,長200餘公裡,主峰開峰嶺,海撥2017米。
黃山市境內的黃山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為世界文化遺產。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譽 。最為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有「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之美句。雁蕩山以山水奇秀聞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史稱中國「東南第一山」。這三座就是三山。也是歷代文人墨客反覆描繪、反覆炒作,成名較早。
廬山這瀑布,大家慕名而來,基本都是聽了李白描繪的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但是眼前這點水,跟李白描繪相差甚遠,哈哈。
位於浙江的雁蕩山,歷代文人墨客紛至沓來,謝靈運、沈括、徐霞客、張大千、郭沫若、陳志歲等都留下了詩篇和墨跡,本來名氣就不低,又補了一張國家地質公園的票。
峨眉山怎麼進三山五嶽呀?因為峨眉山已經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故而不把它重複列入三山五嶽了。
同理,湖北武當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龍虎山與安徽齊雲山這是四大道教名山,也都沒在三山五嶽裡。
但是本文提到的所有山,個個都是五A級風景名勝區。很多都已經被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定為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遺產。其中,泰山,黃山,峨眉山-樂山大佛,武夷山這四處還是自然文化雙重遺產。廬山是世界遺產的另一個類別,叫文化景觀。
每一座名山都有它獨特的風景和文化,獨有的獨特魅力都是值得全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遊玩,學習,感受的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