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西岐和朝歌是當今的什麼地方?

2020-12-23 尚宮女史

朝歌和西岐這兩個地名,看過《封神榜》系列小說和影視劇的朋友們應該不會陌生,它們代表的是兩個相互敵對的政權,即商政權和周政權。武王伐紂中,兩大政權在牧野展開激戰,最終周武王勝出,商紂王自焚於鹿臺。而屬於朝歌和西岐的輝煌也在這次政權更替中逐漸沒落。

時至今日,我們從地圖上已經再也找不到這兩個名字了,取而代之的是別的名字。我國數千年的文明史中,地理的發展也是很重要的,地名的更改、地域的劃分、人們的遷徙、環境的改變等等都對地理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們現在在古籍中看到一個地名,很多時候是很難判斷它究竟在什麼地方,又在現在叫做什麼名字的,所有這些只能依據高山、河流、歷史記載等等做出可能的推測。

這裡我們就來看看朝歌和西岐這兩個商周時期著名的政治中心到底在現在的什麼地方。相對來說,西岐還是比較好判斷的,它位於現在的陝西省岐山縣,並沒有什麼異議。周人與西岐扯上關係始於古公亶父時期。

當時戎狄部落經常攻打周部落,而古公亶父不願意和戎狄對上,因此古公帶著周部落中的親近重要之人離開了居住的地方,而遷到了岐山腳下,這裡就是著名的西岐,《史記·周本紀》記載:「(古公)乃與私屬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於岐下。」

而《詩經·大雅·綿》詳細記載了古公在西岐帶領周人建造宮室房屋的過程。古公在西岐定居,原先並未跟來的周人也陸續來到了西岐,人們歌頌古公的德行,越來越多的人歸順於周部落。自此之後,西岐就成為周人最重要的政治中心。

古公死後,其幼子季歷成為周部落的首領,說起季歷的繼位,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故事,季歷上面還有兩個哥哥太伯和虞仲,兄弟三個其實論才能是差不多的,但是季歷父憑子貴,他的妻子生了昌,即歷史上著名的周文王,也被叫做西伯昌。古公說:「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

這一句話一出,太伯和虞仲就相約「亡如荊蠻,文身斷髮,以讓季歷。」然後季歷繼位,再後來其子昌繼位,是為西伯昌。西伯昌是古之大賢,賢明的不得了,所以很多的部落都跑去西岐投奔西伯昌,隨著時間的流逝,西伯昌儼然成了諸侯頭子,這自然是在挑戰商王室的權威,於是帝辛將西伯昌給囚禁了起來。

但是囚禁的時間並不長,西岐送上豐厚的禮品,帝辛不僅將西伯昌給放回起了,更是將象徵著徵伐大權的弓箭斧鉞賜給了西伯昌,這給了周人擴大地盤的機會,所以越來越多的部落臣服於西岐,然後西伯昌遷都了。

周文王晚年「伐崇侯虎。而作豐邑,自岐下而徙都豐。明年,西伯崩,太子發立,是為武王。」也就是說,周武王時期,周人的政治中心已經轉移到了豐邑,也就是後來與鎬京並稱為豐鎬的豐京,屬於西周的都城。所以從武王伐紂開始,西岐這個地方逐漸不再是周人的政治中心,繁華不再。

與西岐相對的另一個繁華都城也在悄然走向滅亡,即朝歌。朝歌是帝辛時期的都城,也有一種說法是陪都,但無論如何,在帝辛時期都是商最重要的政治中心。朝歌之前,商王朝有過不少都城,據不完全統計,商王朝時期至少有過八次遷都。

之所以會出現頻繁遷都的想像,與兩個原因有很大的關係,其一就是商王朝大部分時期實行的是父死子繼和兄終弟及的繼承制度,混亂的繼承制度會引發內亂,而新帝登基之後要想加強王權,遷都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另一個原因則是惡劣的生存環境,商朝時期很多時候,生存環境比較惡劣,有些地方不適合繼續居住了,只能遷都。

所以我們會看到商朝時期遷都很頻繁,而商王朝的最後一次遷都發生在帝乙時期,帝乙遷都沫邑,其子帝辛將其改名為朝歌。說起來,朝歌這個名字是真的很好聽,迎著朝陽放聲歌唱,這可不就是大好盛世嗎?但是這樣好聽的名字卻沒有延續下來,不能不說是一種可惜。

帝辛繼位之後,大肆擴建朝歌,真正繁華無比,帝辛在其中設鹿臺,建宮苑,搜集奇珍異寶連帶著美女野獸充斥其中,讓朝歌的天空染上了躁動不安的因子。

結果就在帝辛大肆徵伐四方的時候,周人悄悄崛起,開始威脅商王朝的統治,然後最終周人列兵於朝歌的郊區牧野,開始了武王伐紂之最重要的一戰,即牧野之戰。牧野之戰中,帝辛敗得很徹底,以至於「紂走入,登鹿臺,衣其寶玉衣,赴火而死。」然後商滅周興。

朝代更替,朝歌的繁盛也不復從前,遭到了一定的毀壞。後來,周武王將帝辛的兒子武庚安排在了朝歌,算是「不絕其祀」。當然為了防止武庚作亂,周武王也是將朝歌周圍都封給了自己弟弟們,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圍繞在武庚周圍。

但後來周武王去世,年幼的周成王繼位,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代掌國政,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管叔、蔡叔等人聯合武庚作亂,史稱三監之亂,而周公旦迅速平定了叛亂,將武庚殺死,商朝遺民被一分為二,其中有一部分跟隨康叔成為衛國子民。

《史記·衛康叔世家》記載:「以武庚殷餘民封康叔為衛君,居河、淇間故商墟。」這個商墟指的就是商朝故都朝歌。具體地址就在黃河和淇水中間,即現在的河南省鶴壁市新區(也有一說是在鶴壁市淇縣)。衛國以朝歌為都城的時間並不是很長,延續了整個西周時期,但到了東周時期,衛國曾幾次遷都。

齊桓公時期,衛國由愛鶴成痴的衛懿公執政,當時北方的狄人南下攻進衛國,衛懿公戰死,衛國差點滅國。後來許穆夫人為祖國奔波,得齊桓公幫助,將狄人趕走,復國成功,然後在楚丘立都,朝歌從此成為歷史。

時至今日,西岐和朝歌這兩個名字早已經不復存在了,遺址也在戰火和時間的洗禮中變得模糊不清。我們只能從陝西省岐山縣和河南省鶴壁市新區窺一窺它們過去的榮光。

相關焦點

  • 封神演義中的朝歌與西岐是現在的什麼地方?好玩嗎?
    西岐與朝歌,這兩個地方我們從封神演義中熟知,這兩個地方都孕育出非常發達的文明,它們的位置很有意思,一個在西部,一個是在中原腹地,這兩個地方都是中華文明的發明地,位於黃河流域,古代的文明若想要發展,是離不開水源的,長江流域,尼羅河流域都孕育出古代文明出來。
  • 距今3600年的商朝都城朝歌和周朝都城西岐分別在什麼地方?
    到了商朝中後期時間,又開發了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後來商朝的兩位王,武王和紂王又打的死去活來。這一系列的事情導致百姓不斷遷移,最後朝歌的位置便很難確定到底是在哪裡。不過在21世紀前,很多人認為衛國的都城便是朝歌,在今河南濮陽。也有人認為在今河南鶴壁,稱為鶴壁朝歌。但是隨著專家們不斷的深入研究,這種猜想並沒有被證實。
  • 商朝時期的朝歌和周朝的西岐在如今的什麼地方?
    除此之外,一說起周朝,大家對西岐和朝歌兩個名字也非常熟悉,那麼這兩個地方在現在又該如何稱呼呢?圖片來源於網絡:西岐和朝歌姬昌的父親原本是商朝的西伯侯,父親死後,姬昌便繼承了父親的位置成為新的西伯侯,而他的封地就是西岐,按照歷史記載,我們大致可以確定,西周時所說的西岐應該是現在的陝西省岐山縣。
  • 西岐和朝歌又是現如今的什麼地方?
    朝歌是殷商後期的首都,對於朝歌的位置歷來是有爭議的,因為河南省鶴壁市淇縣有個朝歌,而且有摘星臺等建築,很多人都認為殷商的朝歌就是現在河南省鶴壁市淇縣的朝歌了。但是河南省鶴壁市淇縣這個朝歌從來沒有挖出來過殷商的文物,反而河南安陽市挖出來了特別多殷商時期的文物,現在都放在殷墟博物館之中,相信對於殷墟博物館大家都是有所耳聞的,所以安陽市也是極有可能就是殷商的首都朝歌的。
  • 封神|姜子牙下山後不去西岐,而去朝歌,原來他早有打算
    子牙識破妲己的陰謀,把紂王臭罵了一頓(紂王是全書中被當面臭罵最多的人,包括蘇護、杜元銑、梅伯、商容、趙啟、姜王后、比幹、夏招、賈夫人、黃娘娘、伯邑考、楊任等)就跑到西岐的磻溪,當起了漁夫,等到文王來找他。少時讀封神,對子牙的這段經歷很納悶。他似乎稀裡糊塗地到了朝歌,又稀裡糊塗地做買賣,走運碰巧謀了一個不大的官職。
  • 《換個角度看封神之我不是姜子牙》第三回 到了西岐卻坐牢!
    宋大哥說:「此去崑崙山路途遙遠,單憑你自己,很難走到地方,我就給你準備了一頭牲口,權當腳力!」看到宋大哥牽來的這頭小毛驢,我心裡有點發毛:在我的世界裡,我會騎自行車、會騎摩託車和電動車,由於已經18歲了,也拿到了駕照。但是要說騎驢,我還真沒有這方面的經驗!
  • 姜子牙八十歲為何還能逆襲成為西岐丞相?
    離開崑崙山,姜子牙來到朝歌投奔好兄弟宋異人,並娶了六十八歲的黃花大閨女馬氏為妻。馬氏嫁給姜子牙之後,覺得姜子牙每天無所事事,好像就依靠宋異人,然後混吃等死一般。馬氏看不慣姜子牙這種行為,便讓姜子牙去做生意。可惜姜子牙做了幾樁生意,比如編笊籬、賣面、賣牲口、開酒樓,統統都以失敗而告終。
  • 其實西岐有人更厲害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上一節我們講過,四大諸侯進朝歌,紂王聽信費仲尤渾的計策,殺死了東伯侯姜桓楚和南伯侯鄂崇禹。而西伯侯姬昌和北伯侯崇侯虎活了下來。我們都知道,「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易八卦的強大可以說是奪天地之造化,那麼問題來了,姬昌只算到了自己此去朝歌有七年的牢獄之災,真的就沒有看到其他的嗎?
  • 古有西周姜太公 今有西岐太公醋——東西方醋文化和西岐太公醋莊大...
    西岐太公醋:西周醋的傳承者開發者 古有西周姜太公,今有西岐太公醋。說的就是企業家潘增岐創辦的陝西西岐太公醋莊有限責任公司。西岐太公醋莊位於周原聖地陝西省岐山縣。西岐太公醋全部是以純糧釀造,主要有高粱、小麥、大米、大麥、碗豆等。
  • 陸春祥:【名家】從西岐出發
    周朝起初的一百餘年裡,岐山就是中國的名山,西岐,是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周族由一個地方性部落逐步上升到統治全國的天子地位。我去京當鎮的宮裡村。為什麼叫宮裡?這裡就是周朝的宮殿邊上嘛,王宮邊上的村莊。宮裡人笑著介紹:我們這裡是周文王的出生地,這是中國胎教開始最早的地方。是的。《列女傳》言之鑿鑿:太任之性,端一誠莊,惟德之行。及其有娠,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敖言。
  • 封神演義中最搞笑的一次討伐西岐,主帥大話滿滿,結果一仗未打就...
    黃飛虎 話說殷紂王因西岐收留了黃飛虎後便開始了「三十六路」兵討西岐,雖然每次出兵的結果都是以失敗告終,但其中「三十五路」都或多或少地給西周帶來不同創傷,唯獨老元帥
  • 歷史文化名城朝歌
    文章來源:康氏網朝歌位於河南省的北部,鶴壁市淇縣所在地,是河南省首批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在中國古代歷史和中國古都發展史中,朝歌都具有非常深厚的影響。朝歌的歷史文化厚重而燦爛,而那裡的山水也特別秀美,「東臨淇水觀魚躍,西依太行聽鹿鳴」。自明代起,淇縣便有淇園竹翠、勝水流清、鹿臺朝雲、鉅橋夜月、紂窩灘聲、朝歌野色、青巖仙境、靈山龍泉等八大景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雲夢山,就位於朝歌城西15公裡的太行山中。
  • 於正劇《夢回朝歌》將播,視覺效果震撼,紂王的造型讓人笑出豬叫
    該劇主要講述商朝末年,西岐姬昌之子姬發自幼頂替兄長伯邑考,以長子之名在首都朝歌當人質,在朝歌期間,幫助四方,被稱為一方賢聖的故事。 在劇方發布的劇情簡介來看,《夢回朝歌》是一部以姬發為主角的正劇作品,不像穿越劇,但是演員表裡又出現了"白宇飾許教授,何泓姍飾主持人"的字眼。 估計這劇的結構會和《慶餘年》類似,許教授給其他人呈現什麼東西,然後回溯到商朝,劇情故事由此開啟,最後故事完結,許教授的講述也結束。
  • 除了《掌中之物》外,於正《朝歌》也未上映,主角都已熬成明星!
    而今天講的這部《朝歌》就相當於全新版本的《封神榜》,該劇主要講述了商朝末年,西岐姬昌之子姬發自幼頂替兄長伯邑考,以長子之名在首都朝歌當人質,在朝歌期間,幫助四方,被稱為一方賢聖的故事。一直以來,大家對這部劇的關注都沒少過,都是懷著比較期待的態度,只可惜這部劇卻一直在被往後推遲,是《朝歌》的題材和劇本原因,導致播出時間被延遲。當時廣電總局為了針對古裝神話劇和玄幻劇,進一步收緊的審核機制,《九州縹緲錄》因為過度娛樂化而被停播,《封神演義》因為胡編亂造、曲解篡改歷史而被勒令停播,《巴清傳》因為過度改編歷史也沒有播出,而《朝歌》的播出時間被延期也是因為劇本和題材問題。
  • 關於對岐伯的重新認識
    岐伯之姓「岐」,是地名。岐伯因地而姓氏。在我國古代因地、因國度而取姓氏的情況很多。《史記》夏本紀第二載「禹為擬姓,其後分封,用國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尋氏… …」我國現今留下的姓氏中,陳姓就是典型的例證,大多是是陳國後裔的取姓。   岐伯之名「伯」,是職業。在我國古代的人名中,因職業取名也是屢見不鮮。岐伯就是因「伯」之職業而名伯。
  • 且聽鳳鳴朝歌結局是什麼 朝歌扮演者陳意
    近日,電視劇《且聽鳳鳴》今晚就是開始播出了,這部劇在網上的關注度是很高的,特別是劇中朝歌的結局,據說與小說當中的結局大有不同,其中扮演者陳意涵圈粉無數,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情況。且聽鳳鳴朝歌結局是什麼《且聽鳳鳴》這部劇是由楊超越、徐開騁領銜主演,傅菁、陳意涵、王皓軒、郭丞、高基才等聯合主演的仙俠玄幻甜寵劇,主要講述的是女主鳳舞被陷害成廢人,憑藉自身的智慧和勇氣開啟了第二人生,並與聖子君臨淵相知相戀的故事。朝歌這個角色在劇中是很討喜的,扮演者陳意涵長的也是十分的漂亮。
  • 然《封神演義》姬昌返回到西岐並沒有等到姬發生
    在最新的情節中,伯邑考把自己的生命交給了他的父親姬昌,然後回到了西岐。我們都知道伯邑考是一個擁有大仁大義的人,他的鋼琴技巧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正是這些技能傷害了他。在伯邑考的聲音中,周王不能容忍這樣的人。伯邑考死後,周王在國師申公豹的鼓勵下,甚至剁成肉醬,包成饅頭,還給姬昌。
  • 潮南成田西岐英歌隊,亮相泰國唐人街!
    泰國十世王陛下與素緹達王后殿下駕臨唐人街,泰國總理巴育攜內閣和議會成員、正大集團資深董事長謝國民、中華總商會主席陳振治、潮汕會館主席黃迨光等以及唐人街眾民迎接。 飲譽海內外的潮南成田鎮西岐英歌隊的精彩表演,繼承了潮汕英歌舞的傳統,又形成了「動作剛猛、舞姿古樸、氣勢磅礴、變幻無窮
  • 姜子牙興周滅商,俗語「沒有三把神殺,怎敢倒反西岐」和他有關嗎
    前篇我們分析了「沒有三把神沙,怎敢倒反西岐」這句話可能和《封神演義》一書中哪些人物有關。大都是以所謂的「神沙」為線索,於是就有了十絕陣的紅砂陣有關;西伯侯姬昌七年牢獄之災後,逃奔西岐路上得高人灑把沙子,迷惑了追兵;最比較靠譜的和黃飛虎反出五關,被道德真君倒出神砂一捏,使其逃出臨潼關,也被否定了。那麼這句俗語究竟和誰有關呢?最後我們提出,不是「神沙」或「神砂」,而是「三把神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