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歷史上的四位「冠軍侯」:除了霍去病,另外三人分別是誰呢?

2020-12-26 情懷與歷史

侯爵,這是古代歷史上比較常見的一個爵位。在周朝時期,侯爵位列「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第二等,也即是一個地位較高的爵位。《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周朝諸侯國中侯爵國有魯國、齊國、陳國、蔡國、衛國、邢國、晉國、燕國、管國、滕國、楊國、箕子朝鮮、薛國、焦國、賴國、紀國等。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後,立下了白馬之盟,即「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並且,在漢朝數百年的歷史上,除了王莽、曹操等極少部分大臣之外,大部分文臣武將都沒有獲得公爵。

所以,對於漢朝歷史上的文臣武將,侯爵無疑是自己能夠獲得的最高榮譽了。其中,就本文所要說的冠軍侯,就是漢朝歷史上含金量十足的一個爵位。冠軍侯,是西漢曾經出現的列侯爵號,取「功冠全軍」之意,於元朔六年(前123年)分封名將霍去病。這個侯爵是漢武帝專門設立的,其地來自於南陽郡下屬的穰縣盧陽鄉及宛縣臨菑聚。在漢朝歷史上,共有四位「冠軍侯」,那麼,問題來了,除了霍去病,另外三人分別是誰呢?

霍去病

首先,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漢族,河東平陽(今山西省臨汾市)人。在西漢時期,匈奴成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漢高祖劉邦這位皇帝在位時,甚至還被匈奴大軍所包圍。至於漢文帝、漢景帝等皇帝在位時,也採取了和親的策略,也即沒有和匈奴主動交戰。當然,漢武帝劉徹這位皇帝即位後,因為西漢王朝實力的增強,其對待匈奴的策略自然發生了重要改變。在此背景下,衛青、霍去病等名將開始主動進攻匈奴。

西漢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17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命為票姚校尉,兩次隨衛青擊匈奴於漠南,與輕勇騎八百直棄大軍數百裡赴利,斬捕首虜過當(「過當」一般被理解為斬殺敵人數目超過己方損失的數目。),斬獲敵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國、當戶等高級官吏,同時也斬殺了單于的祖父輩籍若侯產(籍若侯乃封號,名產),並且俘虜了單于的叔父羅姑比。面對霍去病立下的戰功,漢武帝劉徹自然不會吝嗇賞賜,所以,霍去病兩次功冠全軍,以一千六百戶受封冠軍侯。因此,對於霍去病來說,也成為漢朝歷史上第一位冠軍侯。

當然,冠軍侯的榮譽,沒有讓霍去病驕傲自滿和故步自封。在此基礎上,霍去病19歲指揮兩次河西之戰,殲滅和招降河西匈奴近10萬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這是中原王朝第一次佔領河西走廊,從此絲綢之路得以開闢。漠北之戰消滅匈奴左部主力7萬餘人,封狼居胥。戰後拜大司馬,與大將軍衛青同執掌西漢兵馬。不過,非常可惜的是,到了公元前117年,霍去病病逝,年僅二十四歲,被葬於茂陵。霍去病的去世,顯然是西漢王朝的一大損失,如果他沒有英年早逝的話,無疑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就。

霍嬗

在古代歷史上,侯爵一般是可以繼承的。所以,對於霍去病來說,在他去世後,其子霍嬗襲冠軍侯爵位,為侍中,頗受漢武帝疼愛,有意等他長大以後用為將軍,繼續霍去病的功業。但是,六年以後的元封元年(前110年),霍嬗從漢武帝登泰山封禪後不久暴卒,諡號為哀。霍嬗死時可能只有十歲,沒有子嗣,霍去病的冠軍侯封號也因此而除。對此,司馬遷在《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交代了這一情況:「子嬗代侯。嬗少,字子侯,上愛之,幸其壯而將之。」

賈復

賈復(9年-55年),字君文,漢族,南陽冠軍(今河南省鄧縣西北)人,東漢名將,雲臺二十八將第三位。就漢光武帝劉秀來說,之所以能建立東漢王朝,自然離不開雲臺二十八將的南徵北戰。其中,就賈復來說,公元25年六月,劉秀稱帝,賈復拜執金吾,封冠軍侯。不久,賈復渡黃河攻打洛陽朱鮪,又大戰白虎公陳僑,連戰連勝。26年(建武二年),賈復加加穰、朝陽二縣食邑。賈復在徵伐中,多次在潰圍中解救危急,身上受傷達十二處。劉秀因此很少令他遠徵,常讓他跟隨自己,所以賈復缺少獨當一面的功勳。諸將每次論功,賈復都默然不語。劉秀便道:「賈君的功勞,我自己知道。」公元55年(建武三十一年),賈復逝世,諡號剛侯。雖然曾被封為冠軍侯,不過,在雲臺二十八將中,賈復的名氣還是相對較低的,尤其是和鄧禹、吳漢等人比起來。

竇憲

竇憲(?—92年),字伯度,扶風郡平陵縣(今陝西鹹陽市)人。東漢時期名將、外戚,大司空竇融曾孫。在東漢末年,外戚和宦官掌權,是比較常見的情況。當然,對於竇憲來說,並不是只會爭奪大權的外戚,而是一位大破匈奴的猛將。所以,他被封為冠軍侯,無疑有繼承霍去病風採的意思。永元元年(89年),竇憲為車騎將軍,合屬國南匈奴、烏桓、羌胡兵三萬餘出徵。竇憲遣精騎萬餘大破北匈奴於稽落山,深入瀚海沙漠三千裡,大敗北匈奴於稽洛山,至達和渠北醍海,殺一萬三千多人,俘虜無數。後登燕然山刻石記功,史稱燕然勒石。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竇憲這位武將「燕然勒石」,無疑與霍去病封狼居胥一起成為中國古代武將無上的榮耀。

永元三年(91年),竇憲這位名將派兵再次出擊,出塞五千裡進攻金微山(今阿爾泰山),大破北匈奴單于主力,斬名王以下五千餘人,俘虜北單于皇太后,北單于倉皇逃竄不知所終。對於匈奴來說,不管是在西漢還是在東漢,都遇到了勇冠三軍的猛將。但是,就竇憲這位猛將來說,雖然立下了赫赫戰功,卻因為威震朝廷,囂張跋扈,最終沒能獲得善終的結局。永元四年(92年),漢和帝得知竇憲圖謀不軌的意圖後,選擇逮捕竇憲的親信黨羽,沒收竇憲大將軍印綬,冊封冠軍侯,回到封地後,迫令自殺。也即在臨終之際,竇憲才被封為冠軍侯,這應該是東漢王朝念在他之前的功勞,所以給了他最後的榮譽。對此,你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漢朝的歷史上其實有4位「冠軍侯」,除了霍去病之外,還有誰?
    漢朝的歷史上其實有4位"冠軍侯",除了霍去病之外,還有誰? 大家都知道,"冠軍侯"在漢朝是有著特殊含義的,它有著"功冠全軍"的意思,這個爵位原本是漢武帝為了賞賜霍去病,而專門設立的一個爵位,在漢朝,劉邦白馬之盟後,一般的人都不在分封王爵和公爵,所以侯爵在漢朝,可以說是最高的爵位了,而冠軍侯更是侯爵當中最頂級的爵位。
  • 中國歷史上僅有的三位冠軍侯都是誰?最後一個下場慘烈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男子的等級分為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我們也聽過各種的侯爺稱謂,但是「冠軍候」是什麼侯爺?他的爵位等級又是什麼樣的呢?「冠軍候」顧名思義,冠軍在現代的意思是第一的意思,所以它就是「功冠全軍」的意思。
  • 盤點歷史上的四位「冠軍侯」:排名第一位者英年早逝
    說起「冠軍侯」,想必大家心目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西漢名將霍去病。這位天縱奇才的少年將軍年僅十七歲就因戰功卓著,被漢武帝劉徹封為「冠軍侯」,成為後世將領心中無法逾越的豐碑。事實上,霍去病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軍二代」,他的舅舅是著名的軍事家衛青。
  • 來自霍去病的三大爭議,一起認識冠軍侯的傳奇人生
    而他的主角正是生活於西漢時期、著名民族英雄、被封為冠軍侯的霍去病。在短短24年的韶華人生裡,他緣何取得漢武帝的信任?又留給後世哪些值得關注的經歷?讓我們一起走進,傳奇人物群臣篇第五期,天縱英才的霍嫖姚。
  • 歷史上的五位冠軍侯
    漢元朔六年(前123年),霍去病時年十七,首次參戰,以票姚校尉身份,舅父隨衛青出擊匈奴,率八百騎單獨出徵,奔襲數百裡,斬敵人二千二十八人,含匈奴括相國、當戶等,高級官員,並斬殺了單于祖輩籍若侯產(籍若侯乃封號,名產),俘單于叔父羅姑比,功冠全軍,漢武帝讚賞霍去病少年英武,以一千六百戶受,封霍去病冠軍侯,領食邑一千六百戶,割南陽郡穰縣盧陽鄉及宛縣臨菑聚
  • 霍去病17歲就被封冠軍侯,他憑什麼?
    漢武帝與衛青(影視資料)說到歷史上哪一位將領多厲害等等,這除了個人軍事天賦外,其實很多人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性因素,那就是起用他的人,就是發現有軍事天賦人才的那個伯樂以漢武帝一朝為例,漢武帝無疑是歷史上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執政期間能臣名將輩出,文臣如:竇嬰、韓安國、張騫、桑弘羊、主父偃、蘇武、東方朔、霍光等。武將如:衛青、霍去病、李廣等等。這些人在中國歷史上都赫赫有名,彪炳史冊。
  • 翟傳海:有個村封過三位冠軍侯
    霍去病建立了無與倫比的功勳之後,僅僅過了兩年後,年僅24歲就英年早逝了(漢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去後,漢武帝賜葬他在自己的茂陵旁,其封地隨之修建了衣冠冢。霍去病死後,他年幼的兒子霍嬗繼承了冠軍侯爵位,但霍嬗繼承爵位不久就夭折了。霍嬗夭折後,因霍去病無其他子嗣,冠軍侯國被取消,此地改為冠軍縣。
  • 冠軍侯霍去病,封狼居胥傳奇一生,結局卻讓人唏噓
    歷史上的西漢時期,是一個很輝煌的年代,君主賢德開明,大臣各司其職,整個天下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但是西漢時期也曾經是一個恥辱的年代,漢武帝時期,關內雖然一片太平,但是邊境地區卻一直不平靜,匈奴人把大漢邊境作為自己的獵場,每逢冬季無法放牧的季節,就來到大漢的邊境隨意的燒殺掠奪,而漢朝卻又是敢怒不敢言
  • 「封狼居胥」:漢匈戰爭中的英雄——冠軍侯霍去病
    你知道嗎,現代體育競賽中的「冠軍」一詞,是從漢朝大將霍去病的封號發展而來的,在對抗匈奴的戰爭中,衛青、霍去病等大將立下了赫赫戰功,漢武帝也因在對匈戰爭戰略上實現了名垂青史。霍去病何許人也?提到他,就一定要提匈奴。
  • 三國時的四位「破虜將軍」:除了孫堅,另外三人分別是誰?
    在此基礎上,就漢末三國時期的四位「破虜將軍」,也都是聲名赫赫之輩!破虜將軍:董卓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穎,隴西郡臨洮縣(今甘肅岷縣)人。董卓成長於涼州,好結交羌人。漢桓帝末年,董卓被徵召為羽林郎,後又為中郎將張奐部下當軍司馬,討伐漢陽羌人,董卓作戰粗猛有謀,力建戰功。
  • 三國有四位「衛將軍」:除了司馬昭,另外三位分別是誰呢?
    那麼,問題來了,三國有四位「衛將軍」:除了司馬昭,另外三位分別是誰呢?一、司馬昭司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小說《三國演義》為子尚),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三國時期曹魏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為晉宣帝司馬懿與宣穆皇后張春華次子、晉景帝司馬師之弟、晉武帝司馬炎之父。
  • 冠軍侯霍去病英勇無敵,體質自然是絕佳,為什麼二十幾歲暴斃?
    《漢書·霍去病傳》:「驃騎將軍去病率師躬將所獲葷允之士,約輕齎,絕大幕,涉獲單于章渠,以誅北車耆,轉系左大將雙,獲旗鼓,歷度難侯,濟弓盧,獲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
  • 冠軍侯封狼居胥——霍去病
    封冠軍侯。令你帶上不敗的桂冠而返呢?霍去病,你那被狂風飛沙肆虐的軀體,經歷了怎樣的戰火洗禮?讓你在最輝煌的光環下匆匆而過,讓你那短暫人生留給後人無限的遺憾。元狩六年,驃騎將軍卒,年僅24歲。未央的迷茫,建章的歌唱。憶不起長安的簫聲,聲聲斷腸,幽幽嗚咽。那是前塵的夢想,巔峰的絕唱,只餘你墓前石刻空谷傳響。
  • 西漢冠軍侯霍去病是怎麼死的?
    文人的事就讓文人去幹,然而曹景宗卻不幹了,誰說我不通文理,人家可是一位文武雙全的儒將呢,不信,別看不起人,有本事分個詩韻瞧瞧。因為深愛著大將軍的緣故,曹景宗有了要求,梁武帝也不好不照辦,於是呢,就讓曹景宗自己抓兩個,抓住什麼是什麼。
  • 東吳有六位「左將軍」:除了諸葛瑾,另外五位分別是誰呢?
    對於左將軍來說,地位僅次於上卿,職務上包含了護衛京師,駐守邊境等範圍。按照東漢時期的官制,左將軍在武將中僅次於大司馬、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等官職,也即是一個中等偏上的武將官職。在漢末三國時期,不少武將甚至諸侯就曾被封為左將軍,比如大家熟悉的馬超、劉備、呂布、張郃、于禁等人,就曾被封為左將軍。而就三國之中的東吳,據完全統計,至少有六位左將軍。
  • 漢朝戰神霍去病,沒研讀兵法也不愛戴士兵,是如何成為常勝將軍的
    前言我國漢朝漢武帝時期,我國主要的戰場是北方和匈奴人的鬥爭。就在就在這44年的戰爭生涯當中,也湧現了不少的優秀將領,而其中縱橫在漠北大草原之上的兩名小將格外的引人注目。一位就是長平侯衛青,另一位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冠軍侯霍去病。
  • 中國歷史上誰才是大漢帝國真正的戰神?韓信不夠格,霍去病還差一點
    韓信不夠格,霍去病還差一點大漢帝國的強大,是建立在軍隊的戰鬥力上的,是通過一次次的戰爭打出來的,因而在大漢帝國歷史上,湧現出過很多名將,比如韓信、李廣、程不識、衛青、霍去病、竇固、竇憲、馬援等等,包括曹操,都算是漢朝名將。而在這些名將中,誰才是大漢帝國真正的戰神呢?
  • 一代戰神霍去病為何在打完匈奴後英年早逝?
    《漢書·霍去病傳》:「驃騎將軍去病率師躬將所獲葷允之士,約輕齎,絕大幕,涉獲單于章渠,以誅北車耆,轉系左大將雙,獲旗鼓,歷度難侯,濟弓盧,獲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最後官至大司馬鏢騎將軍。
  • 歷史上光聽名字就令人神往的三大武將封號,最後一個拿皇位都不換
    比如漢朝就設有專門審理賊事的官職,名為「賊曹」,如果不清楚其含義的人看到了,還以為這是劉備罵曹操的話呢。漢朝還有「祝人」、「宰人」的說法,分別對應祭祀官和餐飲主廚。 唐朝崇尚武力,所以衍生出了很多封賞武將的稱號。比如「天策上將」就是漢朝武官之首,不僅位高(職位在親王以及三公之上),而且權重(可以自己招募人才組織天策府領導班子)。
  • 封狼居胥:十八歲的霍去病到底有多強?
    後來,衛少兒帶著這個「拖油瓶」出嫁,雖然嫁入了陳家,但是這個孩子也沒有改姓氏,還是姓霍,依舊叫霍去病。可見,跟舅舅衛青一樣,這個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霍去病,出身不好!雖然跟衛青一樣,霍去病也是出身卑微,但是他的命運要比舅舅衛青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