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疫情確診數量最多的美國,影院的復工工作依舊穩步進行。
截止上周,全美約有600家影院復工,其中55%為室內影院,45%為汽車影院,這也是室內影院復工數量首次超過了汽車影院。在復工影院中,大多數為獨立影院以及各州的小型院線,全美三大院線AMC、Regal以及Cinemark還沒有放開任何一家影院。
和海外市場影院復工主要依靠經典影片重映不同,在北美影市大範圍停滯十幾周的階段,除了新片《魔發精靈2》外,《隱形人》《狩獵》《勇敢者遊戲2》《刺蝟索尼克》等老片依舊是幾百家影城的中堅力量。
而據調研公司MoffettNathanson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新冠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將使北美2020年度票房收入將減少一半,從2019年的114億美元下降到55億美元——降幅高達52%。
這個數字其實對於北美影市已經十分不錯了,我們預測內地影市將會從2019年的641億人民幣大盤至少會下跌到266億,降幅至少要達到58%。而這個預測還是建立在6月10日內地影院逐漸復工的基礎上,最終跌幅超過60%並不是天方夜譚。
近日,北美第三大院線Cinemark也公布了旗下影城的復工計劃,復工分為四個階段:
6.19,開放五家影院,測試防疫措施;
6.26,開放旗下1/3的影院;
7.3,再開放旗下1/3的影院;
7.10,開放全美所有旗下影院。
當然,這個復工計劃是建立在華納的《信條》在7月17日正常上映的基礎上的,如果《信條》無法如期上映,Cinemark也表示復工會相應推遲。
Cinemark是全美第三大院線,旗下在美國擁有近五千塊銀幕,佔據全美銀幕數的約15%,隨著Cinemark確定了復工計劃,外媒預計AMC和Regal也會在接下來兩周確定7月的影院復工計劃。而諾蘭《信條》7月17日的上映日期雖然還沒有最終確定,但目前來看華納和諾蘭都對該片上映表示樂觀。
同樣,近日迪士尼之前定檔7月24日的《花木蘭》也已經在推特上發布了10月27日上線Disney+的消息。一般而言,院線電影上映半年之後,才會選擇上線流媒體平臺,迪士尼選擇三個月上線流媒體的策略,應該也是在疫情階段的及時止損的選擇,考慮到包括印度、拉丁美洲影市可能8月份以後才會逐漸恢復,這個窗口期的縮短對於海外市場也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同時,近幾個月中美外交輿論戰升級,美國也將在6月中旬停飛所有中國客運航班,這是否會對好萊塢分帳片的送審以及上映帶來一定的影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