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軍出生在福建省龍巖市,江湖人送外號「毒手神梟」。
2001年,張慶軍原本在江蘇宿遷市的一所重點高中練習標槍和鐵餅。恰逢江蘇省散打隊來此挑選隊員,張慶軍憑靠出眾的爆發力和良好的身體素質被招進了散打隊。
其實在此之前,張慶軍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散打,他同意進入散打隊的理由很簡單——可以直接上大學。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對散打一無所知的新人,在隊裡訓練了八、九個月之後,初次參加比賽就奪了一個江蘇省散打冠軍回來,讓所有人驚奇不已。
其實這樣的結果並不讓人意外,一是張慶軍在平時訓練中足夠拼命也足夠努力,二是他的反應、速度與爆發力實在是出眾。
每每實戰模擬訓練時,幾乎沒人是他的對手。而他又恰巧經常為散打王名將喬小軍當陪練,收穫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可謂是進步神速。
短短三年下來,張慶軍收穫了不少獎牌和榮譽。
2004年,張慶軍在中國散打名帥翟壽濤的推薦下出徵了K-1 World GP韓國站的比賽。對手是位身高超過兩米、體重四百多斤的巨型壯漢曙太郎。
張慶軍對陣曙太郎
然而張慶軍在比賽中快速而又靈活,對手根本跟上他的節奏。整場比賽張慶軍僅遭到一擊右擺拳,除此外,對手再無有效命中。
隨後,張慶軍在他人的推薦下去香港打比賽。他的第一位對手是泰拳冠軍武蘭格尼。
初由散打轉戰泰拳,張慶軍非常不適。恰逢武蘭格尼是位十分強大的對手,腿部力量十分強大,僅僅三個掃踢,踢得張慶軍整條腿發紫變形。面對如此強敵,張慶軍沒有喪失比賽信心。
第二回合,張慶軍及時更改策略,將戰術調整為主動搶攻,利用自己的速度優勢以組合重拳猛攻對手。武蘭格尼的重腿因此再無用武之地。
第四回合,武蘭格尼經受不住張慶軍的重拳猛攻,被KO倒地。
賽後,武蘭格尼十分不服,半年後賽事方安排二人二番戰。儘管在此期間,武蘭格尼為克制張慶軍加強了拳肘的特訓,但依舊未能逃脫被張慶軍KO的命運。
2005年,張慶軍奪得了香港世界自由搏擊賽無差冠軍。同年,張慶軍在香港 Xplosion拳皇之夜,僅用了一個回合就KO了英國泰拳冠軍馬克,獲得了WBC世界泰拳亞洲區拳王頭銜,成為了第一個獲得WBC世界泰拳重量級冠軍的中國人。
張慶軍(右)
2009年,張慶軍榮獲全運會散打冠軍,為福建隊取得歷史性突破!這枚金牌沉甸甸的,閃耀著整個福建散打隊的希望。而此時福建散打隊的教練是輕量級散打王「輕騎劍」劉獻偉。
當被問到散打選手如何徵戰海外比賽時,張慶軍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首先,因許多國外賽事限制了摔法的使用,被譽為是散打精髓的摔法無法在比賽中得以運用。因此要將身體的整個重心調高,有助於打出更快、更為流暢的拳腿組合。
其次,一定要加強膝肘技術的運用,否則將在比賽中產生許多劣勢。而散打最大的優勢是移動和速度,應該善於利用。
最後,張慶軍建議,不要過多考慮後面的比賽,每一場都應該全力以赴。
本文系作者投稿,不代表散打王官方觀點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原創/責任編輯:出河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