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故事:春秋山、椿樹塘、「蛇形地」的地名故事!

2021-02-27 舒城熱線

    地處舒城名山春秋山北麓的幹汊河鎮春塘村,流傳著有關春秋山、椿樹塘、「蛇形地」的地名故事。

      春塘村關於春秋山地名的傳說:據說古代有位舉人在春秋山上讀書,當時的春秋山無名,山的主峰下是讀書堂,堂前有洗墨池,這位舉人就在此堂讀《春秋》一書,後參加科考,考取功名後,主考大人問他師出何處,舉人答不上來,又問他在山上讀何書,他答曰:讀《春秋》一書,因此後來,這座山就被叫做春秋山。

      解放前,春秋山主峰上有大廟堂叫「南嶽行祠」,當時建的廟宇是九十九間半房屋,廟宇鼎盛時期有和尚千餘人。據說這個廟宇興建房屋不能達到一百間,如果達到一百間房屋,就有災禍。1948年的時候,這個廟宇興建有一百間房屋,當時廟裡面駐紮著國民黨反動派軍隊和特務,人民解放軍為了消滅敵人,開炮轟擊山頂,廟宇被毀於戰火,燒了三天三夜,火勢才息滅。

      春秋山自東向南向西有:石門衝、燕子懸梁、鳳凰觀、大天堂、北門樓、枷鉤彎、霍壁窪,還有小火眼石、貓頭石等排列於山腰山頂。山上還有鳥龍、黃龍兩口井,鳥龍井能供這裡廟宇裡邊上千人用水、吃水,水源充足。黃龍井,迷信傳說井水可治病,曾吸引肥西、合肥等地人,前來焚香取此井水治病,後經縣公安局於1960年派員出面制止,才平息此行為,目前此井已乾涸。但此井周圍自然現象奇特,有人長期觀察到黃龍井周圍如果清晨起霧,當天就下雨的話,雨量很小、且時間短,如果是三天後降雨,雨量中到大且持續時間長,還可能出現連綿陰雨天氣。

     春塘村關於椿樹塘地名的傳說:據說春秋山北麓曾有一條通往城關鎮內的大道,此大道邊有口水塘埂栽種有椿樹,此地名就叫椿樹塘,曾有老農在此經營茶館,開豆腐店、豬肉案,行人到此可以喝茶、歇腳、聊天。據傳說,小喬(周瑜夫人)等一行某天從椿樹塘埂經過,當時人困馬乏,急需尋找飲用之水,小喬等尋找到附近有一口水井,水清見底,井口由青石砌成,小喬就取飲用此井水。如今此井邊石板還在,村裡平整農田土地時,還保留了此井。而春塘村名也是由這口水塘埂栽種有椿樹而起名,此地也曾經是原朝陽鄉政府駐地。

     春塘村關於「蛇形地」地名的傳說:據傳春秋山延伸向西有一條蛇形山崗,兩邊是衝田,大約有500多米長,其形狀很像是蛇,當地人俗稱其處為「蛇形地」,在山崗右邊有一條小溪,延山崗而下,到蛇頭處,就是春塘村大瓦屋村民組村莊,出入村莊主路上用石條砌成的小橋,此石橋被當地人稱之為「蛇芯」。傳說此「蛇形地」從春塘村大窪村民組至春塘村民組,再經過羅漢祠村民組到大瓦屋村民組,所經過的地方被當地人稱為是「活地」,與這「蛇形地」相隔50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個大土墩子,被當地人稱為是「青蛙活地」,此墩位於春塘村廟墩村民組,四周皆為水田,中間突生此墩,相傳在民國時期,墩上有小廟一座,稱為「白勝廟」,曾是國民黨嚴家衝鄉政府所在地,曾設有一所小學,並駐紮過國民黨還鄉隊。

     又據傳說,此「蛇形地」曾經是每年往前延長一點,後來被桐城縣一位丟失官職的陳知縣到此造訪發現,他識得此蛇往前延長可能是想接近土墩子、去吃前面的「青蛙」,可能會造成災難。於是,這位陳知縣說服當地居民在蛇身處的地方開挖一口塘,這樣可制止蛇向前延長、造成災難。當地群眾聽陳知縣這樣一說,一呼百應,就先在當地端姓人家莊稼地裡挖了一口「端家小塘」,面積大約一畝的水面,但是水塘挖成後仍不能阻止「蛇形地」向前延伸。後來陳知縣又經過此地,再次向當地群眾遊說,說塘址沒有挖在蛇的七寸上,指點當地人又重新在當地徐姓人家莊稼地裡開挖更大更深一口塘,這樣此蛇才被釘死,「蛇形地」再也沒有向前延伸了。這口徐家水塘至今仍在使用,前面的土墩子上面至今還有當地人辛種的莊稼。

相關焦點

  • 說到四角亭、八角塘....它們的故事可不少
    信州不僅巷名叫得五花八門,而且很多地名是以數字命名的。
  • 雙峰地名對聯故事
    雙峰縣歷來是文人名家輩出之地,留下了許多有趣的對聯故事,筆者特整理地名對聯故事數則,以饗讀者。一從雙峰縣城乘船沿湄水下行約20公裡,就到了有名的風景區測水灣。從明朝起,這裡就有了「洛陽灣」的雅稱。洛陽灣有聞名遐爾的古建築群,建於明朝永樂二年 (公元1404年),由關聖殿、觀音閣、龍王閣、文昌閣四大建築組成,四者背山面水,互為犄角,連成一體,整個建築朱欄畫棟,亭角崢嶸,氣勢雄偉壯觀。當地有名學者江雲衢曾撰寫了一副測水名勝巧聯:丫頭腳下吊葫蘆——測水;人形手中搖鈴子——觀音。聯中的丫頭、葫蘆、人形、鈴子是環繞測水的四座名山。
  • 舒城:從地名「石河」和「白馬宕」的演變,漫談縣城「大洪水巷」之由來!
    舒城縣城大黌水巷(吳道良拍)承載著豐富歷史文化信息的地名,往往是隨著社會發展而有所變化,或者說,很多地名都有一個演變的過程。地名的變化,大體有三種情況,一是字變過程,二是音變過程,三是二者兼有。桃溪鎮有個「石河村」,大致經歷了「字變」過程。安徽天地圖或者是最新的舒城縣行政區劃圖(2019版),現在都叫「石河」,嘉慶和光緒《舒城縣誌》的「縣境全圖」則標識為「石塘河」,但在敘述巴羊河、界河(杭埠河、豐樂河)源流時,嘉慶志稱為「石塘河」,光緒志又稱為「石灘河」。
  • 湘潭日記:湘潭地名背後的故事
    此處水壩壩堤高懸,下有深潭,流水響聲宏亮,故有響水壩之稱,日久成為地名。1975年將彎曲的水壩改建為人工河,直注湘江,原壩不存。▲響塘:位於湘潭縣北部,距縣城車程16公裡。境內仙峰嶺下有一水塘,山上一股清泉流入塘內,潺潺有聲,故名響塘,日久成為地名。▲南谷:位於湘潭縣北部,距縣城車程24公裡。境內南谷山矗立其中,較為著稱,久而成地名。
  • 高平鎮各村有趣的地名故事
    大橋:1958年以主要地名大橋邊命名大橋大隊。劉家坊棗山:村邊山上曾多棗樹。東塘:以村東有一山塘得名。雙田:村邊曾有大桑樹,名「桑田」,後習稱雙田。汝家山:歷居袁姓,其始祖由汝南郡遷來,故名。石板衝:村後石山壁立。紅花:1961年以主要地名紅花排命名紅花大隊。
  • 猇亭地名の故事 | 美麗猇亭
    猇亭目前的行政區劃了解一下這是我用WPS免費的邏輯樹簡單做滴今天想要,從網際網路上,用我還算OK的搜商給大家講將能找到的,關於猇亭地名的故事②「猇亭」這一地名的由來,與一個三國故事相關。公元208年,三國蜀漢虎將張飛任宜都郡太守,傳說有一天他來到虎牙灘下,看見這裡地勢險要,懸崖峭壁,江水湍急,暗礁叢生,便令工匠在此修亭以示紀念。
  • 【犍為地名故事】—玉津的來歷
    從北到南依次為:張綱山、舞鳳山(即鳳凰山,清知縣王夢庚見此風景奇秀,手書「鳳嶺梧陰」刻於石,為本縣八景之一)、大定山(真武山和翠屏山)、文豹山(即獅子山,山頂建有氣象站)、棋盤山、大山坡、銅鼓頂山等。玉津鎮境內水系發達,其中岷江從西北叉魚灘入境,經岷江大橋蜿蜒繞縣城流向黃旗山,進而折向西南,於朱石灘處再折向東南於河口街出境。馬邊河從清溪南岸沱入本鎮銅高村,經機場村入河口街匯入岷江。
  • 舒城典故:各鄉鎮地名的由來!
    舒城:西周時期屬舒國,分立舒鮑、舒龍等國,史稱群舒國。①隋開皇十六年 (596) 置,屬舒州。治所在今河南新蔡縣北。大業初廢。唐武德四年 (621)復置,貞觀元年 (627) 廢。②唐開元二十三年 (735) 置,屬廬州。治所即今安徽舒城縣。元屬廬州路。明屬廬州府。民國初屬安徽安慶道。
  • 昆明地名那麼多「灣」和「塘」,原來和它有關!
    哈嘍小夥伴們,大家好鴨  我是泥萌的菜菜子  作為一個來昆漂的打工人  剛到昆明時會疑惑  為何昆明的地名中有那麼多的
  • 「文藝範·聚焦」廬州「塘」字地名知多少
    ○石塘 玉笛書劍 攝○竹塘掛麵歷經千年風雨滄桑的下塘、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石塘、具有特色美食文化的竹塘、歷史與現實精妙結合的古埂塘、流傳著 " 一裡三知府 " 故事的殷塘、自然風光無限的大漢塘、記錄著姓氏家族遷居史的蘇喜塘和清水塘 …… 這些帶 " 塘 " 字的廬州地名,構成了一幅自然與人文並存的風情畫卷
  • 橫山的山,橫山的名
    高峰子、雙峰子、三峰子、五龍山、九龍山、龍鳳山、旗杆梁、奶頭山、高山梁、臥牛山、大路峁、黑龍山、大王山、牛形山、黃城山等都是在橫山有高度、有風度的知名大山。橫山的水也不少,名氣也大,無定河、蘆河、大理河、小理河、 黑木頭河,每一條河都有故事頻出,成為歷來史家筆下的墨跡和文藝作品的母水。
  • 黃陵故事|老虎尾巴地名的來歷
    歲月川流,黃陵人踏歌而行,有故事、有鄉愁、有溫度、有氣質。《黃陵故事》我們一起看過去,看現在、看未來,與黃陵同行。今天的《黃陵故事》邀您一起去了解老虎尾巴地名的來歷。相傳,在軒轅黃帝時期,現在的老虎尾巴村這個地方,曾發生過風后與老虎爭鬥的故事。傳說,5000年前的一天,黃帝帶著大臣風后在橋山西10公裡的沮河旁打獵,回家途中發現這裡家家戶戶大門緊閉,沒有人出入,便覺得奇怪。就命令風后去敲門問個究竟,風后敲了好幾家的門,都沒有人開門,黃帝更是奇怪,便命大家分頭去看有沒有人。
  • 劉秀與陵川的故事
    劉秀與陵川的故事李根貴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為了消除後患,領大兵追殺劉秀。
  • 【周末學史】芒市地名故事第19期——芒市鎮之下東村委會及所轄村民小組故事
    每一個地名都有著不一樣的文化底蘊,見證著芒市的發展變化與時代變遷。為便於大家更好地了解芒市、熱愛芒市、建設芒市,特與芒市民政局聯合推出「芒市地名故事」欄目。今天推出第19期:芒市地名故事——芒市鎮之下東村委會及所轄村民小組故事下東村民委員會,1937年設立行政區時,將芒市壩東部山區按海拔高底分為上東、中東和下東,因該地區屬於芒市壩東部山脈且海拔低於中部地區故名。
  • 來看看舒城6月第2周熱搜樓盤榜
    6月第2周(6.8-6.14)舒城樓盤關注度排名出爐!值得注意的是,關注度數據是根據用戶瀏覽樓盤行為產生。 房天下研究院數據顯示,6月第2周(6.8-6.14)舒城樓盤中,位於關鎮南溪路與雲路街交叉口的時代悅府受關注度登上榜首。
  • 隋唐演義三傑英雄與春秋的淵源故事
    後來多看了幾眼東周列國,才發現原來伍天錫和雄闊海也很可能是從春秋搬過來的。伍雲召——原型伍子胥+楊玄感。首先,伍子胥的大名伍員在當時念「伍雲」,逃亡中最有名的事跡發生在」昭關「,伍雲召的名字便暗示」伍子胥在昭關「。其次,伍雲召的故事與子胥過昭關的《文昭關》沒有多少吻合,但是與《武昭關》很相似。歷史上伍子胥不是自己一人逃亡,是帶著楚國廢太子建的家眷逃亡。
  • 安徽這些地名帶「鼠」字 背後有趣的故事你知道嗎?
    2020 年春節將至,本報推出《鼠年說鼠》,梳理我省與鼠有關的地名以及傳說故事。記者從省民政廳區劃地名處了解到,我省與鼠有關的地名還真不少。有的村莊因形似老鼠,而得名老鼠窪;有的因過去鼠害嚴重,當地居民組織滅鼠,故得名打鼠衝;還有的地名雖然沒有鼠字,但也與鼠有關,且源於《詩經》,你能想到是哪裡嗎?
  • 平江地名談
    以橋為地名的也很多。有安定橋、三眼橋、南江橋、虹橋、大橋、青橋、蘭橋等等。至於以山嶺洞為地名的就不一一列舉了。1989年我縣分為57個鄉鎮。以水、山為名的有21個,佔鄉鎮總數的37%。有江河必有灘,尤其是汨羅江這條古老的山區河流,灘就更多了。汨羅江有51灘,不少地方以灘為名。如嚴家灘,破壁灘,瀏家灘,落星灘。說到破壁灘,這裡有個神話故事。破壁灘位於三陽鄉黛屏村的河道上。
  • 石門橋村地名的故事
    石門橋村地名的故事  石門橋村建於漢朝,最初叫什麼名,沒有記錄。唐宋時期,村內建有古城,因南北城門的石門閣和橋洞得名「石門橋」。  當時,任丘一帶連年戰爭。許多地方因兵營、兵寨、兵站命名。古御道穿村而過,也有「石門橋營」「石門橋鋪」等叫法。明禮部右侍郎程敏政有詩《過石門橋鋪》:道上人稀日出遲,敝裘風起不勝吹。
  • 襄陽金黃(金華 金花)小姐的傳說故事 及其相關原型 地名
    金黃(金華 金花)小姐傳說故事在襄陽,不少地方都傳說有金黃(金華 金花)小姐的故事。襄陽夫人城(局部)金黃小姐故事原型金黃小姐的故事,在襄陽地區流傳較多。網絡配圖與金黃小姐有關的地名現今,襄陽有不少與金黃小姐有關的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