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舒城名山春秋山北麓的幹汊河鎮春塘村,流傳著有關春秋山、椿樹塘、「蛇形地」的地名故事。
春塘村關於春秋山地名的傳說:據說古代有位舉人在春秋山上讀書,當時的春秋山無名,山的主峰下是讀書堂,堂前有洗墨池,這位舉人就在此堂讀《春秋》一書,後參加科考,考取功名後,主考大人問他師出何處,舉人答不上來,又問他在山上讀何書,他答曰:讀《春秋》一書,因此後來,這座山就被叫做春秋山。
解放前,春秋山主峰上有大廟堂叫「南嶽行祠」,當時建的廟宇是九十九間半房屋,廟宇鼎盛時期有和尚千餘人。據說這個廟宇興建房屋不能達到一百間,如果達到一百間房屋,就有災禍。1948年的時候,這個廟宇興建有一百間房屋,當時廟裡面駐紮著國民黨反動派軍隊和特務,人民解放軍為了消滅敵人,開炮轟擊山頂,廟宇被毀於戰火,燒了三天三夜,火勢才息滅。
春秋山自東向南向西有:石門衝、燕子懸梁、鳳凰觀、大天堂、北門樓、枷鉤彎、霍壁窪,還有小火眼石、貓頭石等排列於山腰山頂。山上還有鳥龍、黃龍兩口井,鳥龍井能供這裡廟宇裡邊上千人用水、吃水,水源充足。黃龍井,迷信傳說井水可治病,曾吸引肥西、合肥等地人,前來焚香取此井水治病,後經縣公安局於1960年派員出面制止,才平息此行為,目前此井已乾涸。但此井周圍自然現象奇特,有人長期觀察到黃龍井周圍如果清晨起霧,當天就下雨的話,雨量很小、且時間短,如果是三天後降雨,雨量中到大且持續時間長,還可能出現連綿陰雨天氣。
春塘村關於椿樹塘地名的傳說:據說春秋山北麓曾有一條通往城關鎮內的大道,此大道邊有口水塘埂栽種有椿樹,此地名就叫椿樹塘,曾有老農在此經營茶館,開豆腐店、豬肉案,行人到此可以喝茶、歇腳、聊天。據傳說,小喬(周瑜夫人)等一行某天從椿樹塘埂經過,當時人困馬乏,急需尋找飲用之水,小喬等尋找到附近有一口水井,水清見底,井口由青石砌成,小喬就取飲用此井水。如今此井邊石板還在,村裡平整農田土地時,還保留了此井。而春塘村名也是由這口水塘埂栽種有椿樹而起名,此地也曾經是原朝陽鄉政府駐地。
春塘村關於「蛇形地」地名的傳說:據傳春秋山延伸向西有一條蛇形山崗,兩邊是衝田,大約有500多米長,其形狀很像是蛇,當地人俗稱其處為「蛇形地」,在山崗右邊有一條小溪,延山崗而下,到蛇頭處,就是春塘村大瓦屋村民組村莊,出入村莊主路上用石條砌成的小橋,此石橋被當地人稱之為「蛇芯」。傳說此「蛇形地」從春塘村大窪村民組至春塘村民組,再經過羅漢祠村民組到大瓦屋村民組,所經過的地方被當地人稱為是「活地」,與這「蛇形地」相隔50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個大土墩子,被當地人稱為是「青蛙活地」,此墩位於春塘村廟墩村民組,四周皆為水田,中間突生此墩,相傳在民國時期,墩上有小廟一座,稱為「白勝廟」,曾是國民黨嚴家衝鄉政府所在地,曾設有一所小學,並駐紮過國民黨還鄉隊。
又據傳說,此「蛇形地」曾經是每年往前延長一點,後來被桐城縣一位丟失官職的陳知縣到此造訪發現,他識得此蛇往前延長可能是想接近土墩子、去吃前面的「青蛙」,可能會造成災難。於是,這位陳知縣說服當地居民在蛇身處的地方開挖一口塘,這樣可制止蛇向前延長、造成災難。當地群眾聽陳知縣這樣一說,一呼百應,就先在當地端姓人家莊稼地裡挖了一口「端家小塘」,面積大約一畝的水面,但是水塘挖成後仍不能阻止「蛇形地」向前延伸。後來陳知縣又經過此地,再次向當地群眾遊說,說塘址沒有挖在蛇的七寸上,指點當地人又重新在當地徐姓人家莊稼地裡開挖更大更深一口塘,這樣此蛇才被釘死,「蛇形地」再也沒有向前延伸了。這口徐家水塘至今仍在使用,前面的土墩子上面至今還有當地人辛種的莊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