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順治皇帝是一位非常優秀的皇帝。他的一生非常短暫,只活了二十四歲,但是讓人想不到的是,他居然生了十四個孩子。其中有八個兒子,六個女兒。這樣的數字放到現在來看都是相當多的了。而那個時候的順治皇帝本來也只活了二十四歲,為什麼能生了十四個孩的呢?一,順治皇帝的早婚。古代人的壽命遠遠比現在要低得多,所以他們結婚的年齡也提前許多。而皇帝更是如此,根據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傳統,只有皇帝大婚後,才算成年人,才能有親政的能力。古人云:成家立業,就是先成家,後立業。結婚對一個男人重要性,只自組建自己的家庭,能擔起家庭的責任,在別人眼裡就不再是孩子。
順治八年(1651年)的時候,順治皇帝同意了在此之前由攝政王多爾袞為其訂立的婚約,娶了自己的表姐,也就是孝莊太后的親侄女博爾濟吉特·孟古青完婚。此時順治皇帝有多大呢,據史料記載,順治皇帝6歲登基,順治八年結婚,那麼順治的年齡最多14歲。14歲在今天看來還是個初中生,完全是青春期的孩子,可在當時順治已經成家生兒子,這就是差距。二,順治皇帝的嬪妃多。從14歲大婚到24歲死亡,順治在十年內生了14個孩子,放在現在社會肯定不行。而過去完全可以,那就皇帝的媳婦多,可以擴大種植面積。在順治皇帝的後宮中,有封號和級別的后妃就超過20多位,包括4位皇后,7位正妃,9位庶妃,再加其他沒有得到正式冊封以及沒有名分的宮女,總人數在40人以上。
一個男人在20歲左右,達到生育高峰,有這麼多嬪妃,那麼順治皇帝完全可遍灑龍種,所以他生孩子多是大概率的事情。況且,後宮的嬪妃都在等著臨幸,希望懷上他的孩子,想方設法為順治生孩子。母為子貴,只有懷孕生子,在後宮裡才有出頭之日。三,順治的運氣好。順治24歲死亡,是得天花而崩。當時的滿族一直在關外,對天花這種病毒沒有免疫力,順治是偶然感染天花,無法治癒而亡。在沒有感染天花之前,順治的身體應該非常好的,再加他的運氣好。什麼叫運氣,就是女人懷孕的機率,每個月女人只有一次排卵子的機會,過了這村沒有這個店,所以懷孕這個事,這個是真的需要靠運氣。
而恰恰跟隨在順治周圍的嬪妃「雨露盡沾」,並且都很多一次受孕成功。順治14歲大婚後,15歲就誕生了自己的皇長子牛鈕。皇長子牛鈕的生母是筆什赫額捏福晉,順治臨幸次數非常少,結果就生出了兒子。也有一種可能,當時的皇宮御醫,能準確知道,哪位嬪妃屬於排卵期。但是,御醫決定不了,順治翻誰的牌子,這時候真需要運氣。以上是分析順治皇帝為什麼孩子多的原因,以排除野史中,對順治皇帝各種誹聞,特別有人傳他的皇叔多爾袞在背後幫助的故事,這一點可以否定,因為多爾袞常年在外徵戰,剛入關的大清並不平靜,還有清朝的後宮制度非常嚴厲,多爾袞根本進入不了後宮。
順治十四年(1657年),順治第四個兒子出生了,順治在詔書中寫道:「此乃朕第一子。」,並詔告天下,讓天下人共慶自己喜得貴子,還對天下進行大赦。在皇四子之前,順治皇帝已經有了長子牛鈕、二子福全、三子玄燁(康熙帝)。難道這些孩子不是順治親生的嗎?我們來分析一下。一,順治皇帝的痴情。若問清朝哪位皇帝最痴情,非順治皇帝莫屬。順治皇帝初見董鄂妃時,就難以抑制自己的衝動,把她召入皇宮後,封為妃、賢妃、貴妃、皇貴妃,一個多月中,連升四級,縱觀歷史上所有后妃,只有董鄂妃有這種晉升速度。董鄂妃進宮後,順治對其他后妃不再正眼看一眼,甚至連自己的辦公場所也要搬到董鄂妃的寢宮裡。
堪稱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順治對董鄂妃的愛戀並非心血來潮,而是一見鍾情。他和董鄂妃有共同的愛好,行事風格互相認同,兩個年輕人平日裡共賞佳作,或是在用膳間,順治向董鄂妃講述學習到的文化經典。他們兩個人生活也似平常人家的夫妻一般,順治若是看奏摺粗心,董鄂妃必當提醒,卻懂得後宮不幹政之理,從不逾矩,只陪伴左右,展卷研磨,安靜相陪,董鄂妃在入宮次,產下兩人愛情結晶皇四子。順治親自為生產的董鄂妃煮藥,順治對這個孩子十分喜愛,便詔布天下,此乃朕第一子,他的意思應該是,這是他和董鄂妃愛情的結晶,是真正相愛恩賜的孩子,而其他的孩子只是自己隨性而為的後果,在順治眼裡這些孩子怎麼能與皇四子相比呢。
二,順治皇帝的悲情。他和董鄂妃的這段令人美好的愛情並沒有共至白頭,相守到老的結局。幾個月後皇四子便夭折了,順治極其痛心,並為這個夭折的孩子大修陵墓,追封其為碩榮親,此番已經逾越祖制。夭折的孩子也使董鄂妃傷心欲絕,身體每況愈下。奄奄垂絕之時,她仍擔心自己死後順治過度傷心,大肆揮霍錢財用來辦理喪禮,留下一句「去世後禁裝金玉之物,喪禮儉素」,便香消玉殞了。順治皇帝痛失最愛,這段僅僅四年的愛戀以董鄂氏的死亡結尾。順治皇帝追封董鄂妃為「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當時禮部擬諡號時,順治猶豫再三,「先擬四字,不允。
至六字、八字、十字而止,猶以無『天'『聖'二字為歉。」此般殊榮,夫復何求,可見順治用情之深。哀莫大於心死,最愛之人的離去使順治再無法專心朝政,順治動了遠離凡塵,削髮為僧的心思,只求能脫離凡塵的相思之苦,減輕自己的哀思。整日悶在皇宮之中鬱鬱寡歡,心中鬱結難解,染上了當時不治之症的天花。順治十八年崩逝。這是順治皇帝的悲情,也就他為什麼把皇四子看得如此之重,這是他與董鄂妃真愛的見證。順治皇帝的英年早逝,為大清帝國又帶來的權力真空,當時的皇子們,皇次子福全和皇三子玄燁適合,最終歷史選擇了康熙大帝,因為他出過天花,對天花病毒有免疫力,這一先決條件,八歲登基。
才有了後來的康熙盛世,這也是大清朝的幸事,當然這一切都要感謝順治皇帝少年之時率性為之,是為大清留下了最大的遺產。這就是早婚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