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久中國:高效率管控、資本化算帳,產業地產新進者的運營之道|產城...

2020-12-12 新浪財經

來源:億翰智庫

文|產城君

本文字數:3611,閱讀時長大約7分鐘

2014年,孫冬平聯合華平資本在上海成立東久中國,6年來業務逐漸起步。目前,東久中國主要集中在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等核心地區。公司核心業務包括園區開發和運營、產業投資和基金管理。目前在上海,北京,深圳和南京等地擁有19個高標物業,持有的總部園區和廠房總建築面積超過200萬平米,擁有將近300億資產總額。

圖:東久中國發展歷程及主要參與項目

業務模式分析

2.1主要業務

東久中國與華平投資建立的長期合作關係,孫東平以成本管控能力降低項目成本,華平則負責物業投資與產業投資,搭建以金融為紐帶的「投資—產品—運營—退出」模型。

園區開發及運營:對接高端製造業和產業客戶需求,通過政策優惠、全球化資源、產業集聚、專業化運營和物業管理等方面的優勢,為產業客戶及其每一個員工提供支持,服務園區入駐企業。

產業投資:與產業園區標杆國企廣泛搭建合作平臺,發揮各自連結能力和資源整合優勢,打造智能製造產業園區,促進產業業務發展。

基金管理:尋找有穩定收益、且未來具有巨大升值潛能的產業園區項目,同時對項目提供全面的資產管理,實現資產價值提升。為機構投資者提供投資中國產業升級的機會。

2.2發展模式

東久中國業務模式為「開發+運營+資本循環/運營管理」, 其開發的園區大部分為自持項目,通過產融深度結合、多渠道的收入來源為企業實現增收。

開發:東久剛成立時,公司管理層定義了產業園區的模塊,包括總部園區、標準廠房、定建廠房以及數據中心四大物業類型。除了物流園區,其他均有涵蓋。四年來,東久已經有了19個園區,服務的企業以智能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新科技企業為主。依靠華平強大的資本和投資實力,東久可以以極低的開發成本在9-20個月內完成一個園區的開發建設。在項目完成開發後,通過自持或自有基金持有來運營園區。

運營:由於東久大部分是自持物業(小部分由於當地的政府規定,醫療園區、網際網路園區,有一定物業比例必須出售給定向租戶),帶來的好處就是企業話語權大,能夠把控招商方向,選擇招商客戶,這也是重資產持有物業使招商能夠不受到幹擾的地方。以東久旗下重慶智造園為例,項目一期在還沒竣工備案的前提下,已經完成全部招商工作。究其原因,是因為精準的客群招商不但有利於打造產業生態圈,也可以為整個園區增值。重慶智造園僅服務於汽車製造一個產業,園區的基礎設施配套跟產業特徵緊密關聯,加快了租戶選擇入駐園區時決策時間。

資本循環/運營管理:東久中國2016年與中航信託成立中國首支投資產業園區的QFLP基金,承諾出資額人民幣100億元。2017年8月與招商銀行成立第二支QFLP基金,承諾出資額人民幣35億。2018年相繼與上海臨港、北京電子城發起產業基金。眾所周知,產業園區的開發運營過程中需要長期不斷的投入,資金需求量大,周期長,回報率低,而東久通過金融工具輕資產運營,其資本循環有利於快速回籠資金,推動企業進行規模擴張。

2.3長期持久的合作關係與明確化分工

長期持久的合作關係:華平投資與東久中國董事長孫東平擁有長期持久的合作關係,孫東平聯合華平資本一起先後創立了易商紅木(2011年)、東久中國(2014年)及新宜中國(2018年)。

從股權投資,到園區運營,華平和東久聯合構建起1+1+X的獨具特色的產業服務體系。除了強大的資本和投資實力,為企業的成長助力,依託華平的全球投資網絡和龐大產業陣營,東久也可更高效更大範圍的對接合作資源並融入全球產業和生態鏈。

明確細化分工:孫東平負責物業建設,依託其成本管控能力降低項目成本,華平投資負責出錢投資,包括物業投資與產業投資。

2.4運營模式解析

東久中國依託華平投資等金融機構的投資,以自建與收併購方式投資物業,以產業基金方式投資企業,運營上通過組建高效團隊自持物業,最後通過REITs或ABS方式退出。

物業投資策略

東久以「企業自建+收併購」的投資方法,從一線城市切入,逐步向外拓展。

3.1以一線城市為核心,向外延伸拓展

投資邏輯:以上海為總部,北上以北京為主,南下以深圳為核心,逐步拓展以重慶為核心的中西部區域,形成「以一線城市為核心,往外拓展」的投資策略。

布局現狀:東久目前已經進入國內8個一線和1.5線城市,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區域。據官網信息披露,已經運營19個項目。

3.2企業自建開發+收併購快速做大規模

區域選擇:在投資區域方面,東久選擇產業基礎強的區域,抓住製造業升級機遇與產業轉移機遇。如:製造業升級以北京、上海為代表;產業轉移以重慶智造園為代表。

投資方法:東久的產業園區投資策略包括「企業自建開發+收併購」,也通過資產管理的方式進行資產代管。

產業投資策略

聯合美國華平資本力量,對產業鏈終端龍頭企業進行投資,通過綁定龍頭企業給下遊被投企業「餵訂單」幫助成長 ,一方面助力園區招商,另一方面引領行業發展趨勢。

4.1以產業鏈終端龍頭企業為代表的產業投資

充分發揮民營資本投資高效率的特點,對產業鏈條龍頭企業進行投資,然後通過控制終端,向前端產業鏈條企業「指定採購」的方式,吸引產業鏈企業集聚東久中國園區內,形成產業鏈集群。

融資策略

前端基金操盤,後端資產證券化退出,2018年實現了10億元資產證券化的成功退出。

5.1金融機構投資+基金的雙線融資渠道

東久中國先後接受了華平投資、韓國養老基金財團等金融機構的投資,形成以華平為代表的金融融資渠道。其次與中航信託、招商銀行、上海臨港、北京電子城等商業銀行或科技園區成立產業投資基金,募集資金。

5.2基金幫助退出,實現輕重資產平衡

資產證券化一直作為產業地產對外融資的重要手段,屬於孫東平慣用伎倆,在東久中國集團內部得到廣泛應用。例如2018年,東久中國發起智能製造產業園ABS項目擬發行金額為10.01億,實現了投融管退的完整閉環。原始權益人為上海榛歆實業有限公司(下設子公司),公司法定代表人為東久中國聯合創始人孫東平。這是繼星河World項目一期租金資產支持專項計劃之後,產業地產上又一單資產證券化產品。2018年,星河WORLD項目一期租金」CMBS發行。產品的成功發行同樣需要依賴強增信主體——星河實業集團。不同於星河控股,其背後沒有母公司增信,獲得了資本市場極大認同。

產 品

東久中國針對產業地產結構失衡的現狀,以智能製造為核心,打造總部園區、標準廠房、定建廠房及數據中心四大類高端物業

6.1針對產業地產市場結構性失衡,打造四大類高端物業

產業地產行業目前存在結構性失衡,表現為低端市場過分飽和,高端市場供應不足。東久中國瞄準產業地產結構性失衡現狀,打造總部園區、標準廠房、定建廠房及數據中心四大類高端物業。

運營&招商

提高園區運營效率,精簡園區人員配置,從企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出發,切實解決企業的問題;招商:依託華平投資的資本力量,聯動原物流地產資源,通過資本助力企業招商。

華平投資一手控制東久中國,一手控制易商紅木。易商紅木作為物流地產商在產業鏈上接觸較多企業,這些企業構成東久中國招商的資源庫;另一方面,華平投資也通過股權投資幫助東久中國招商。

7.1減少人員配置,從實際出發解決企業面臨的挑戰

東久在2017年公司人數始終保持在100以內,2018年業務量猛增後才開始擴大員工數量,截止目前仍然不超過160人,其中全國所有項目的招商+BD不超過40個人。在團隊配置方面,東久充分做到了一崗多能,每個項目掛名十個人左右,除當地招商團隊2-3人以外,不設置其他專職人員。總部的BD團隊協同地方項目對接政府、招商。中後臺部門包括投資、法務等在關鍵時候也會發揮BD的作用。相比國內某產城企業全國4000人的招商團隊,東久在人員配置方面已經做到了極致。

7.2資本招商:依託產業投資進行資本招商

依託華平投資的資本力量,聯動易商紅木的物流園區的企業客戶資源,通過金融投資,將企業引入至東久中國園區,通過資本助力園區招商。

總結與展望

東久中國以資本為核構建平臺,通過城鎮化的必然性兜底收益,實現互利共贏。

資本操盤:依託規範化的運營,吸引民間資本、國外財團等金融機構投資,與金融機構合作,發起產業投機基金及REITs基金等,減少項目投資周期,加速項目擴張,形成項目規模。

收併購與自建並行:構建高效率的管理系統,減少項目上人力投資,降低企業成本,構建高效的運營服務體系以重資產切入市場,依託良好的服務體系,做輕資產輸出,逐步構建收併購與自建並行的業務體系。

產業鏈招商:聯合民間資本、金融銀行、外國財團等資本力量, 對產業鏈終端龍頭企業進行投資,通過綁定龍頭企業餵訂單,吸引產業鏈企業,一方面助力園區招商,另一方面引領行業發展趨勢。

東久的業績發展迅速,從戰略角度來看,企業專注於產業領域,且背後有強大的資本進行扶持,均是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砝碼。東久的未來發展前景可期,疊加全行業產業園區市場的風向,深度貼合企業的發展戰略,相信未來的東久將乘產業園區的東風,實現業績騰飛。

相關焦點

  • 現場|中集產城引戰故事與張一平的「產城融合不是產業地產」
    張一平解答道:「禹總(指中集產城董事總經理禹振飛)當時有兩個想法,第一是希望引入外部力量突破固有的機制和體制,同時集團歷史遺留用地都在前海、太子灣、上海寶山、坪山等一線城市核心地帶;第二是產城融合的核心能力一定不在建設能力,一定不在蓋房子的能力,我們的能力一定在產業資源的集聚,就是怎麼集聚產業資源去招商、運營、服務。」
  • 透視企業組織架構,讀懂產業地產商的成功基因|產城白皮書18
    來源:億翰智庫文|產城君本文字數:3203,閱讀時長大約6分鐘 產業地產企業業務模式不同,組織架構也必然不同。億翰以產業地產企業的業務模式為劃分標準,將產業地產企業劃分為產業地產開發商、產業地產投資商、土地運營商與產業運營商四種類別。
  • 戴德梁行蘇智淵:從3個現象,看產業地產的微妙轉折
    產業園區發展已有40年,民企大規模進入也有10年之久。 有觀點認為,隨著大體量巨頭的失速,產業地產的黃金年代已經過去;也有觀點認為,正是大浪淘沙,讓產業地產黃金年代真正到來。 特殊年份下的,產業地產的成績單究竟「成色」幾何?
  • 產城融資:國內產業地產融資模式全盤點「下」|產城白皮書26
    標誌著中國內地將開啟標準REITs時代,公募REITs元年到來。從對試點項目的要求來看,區域城投、市場化的物流地產商、部分具備條件的產業地產商,均將在本次政策中獲益。公募基礎設施REITs使得相應產業資產從「投-融-管-退」的整體思路上構建了可持續的閉環。轉變了傳統的「住宅覆蓋持有板塊投資」的算帳模式,這也使得產城、產業園相關資產獨立性更強,必將從中長期深刻影響產業地產資產證券化的發展。
  • 產城四大模式及其空間構成
    三是城市產生新需求,開始由以「管控」為主向以「服務」為主的城市運營模式發展。 中國金茂抓住城市更新機遇,構建「城-人-產」發展思路,驅動城市向智慧服務型城市靠攏。 中國金茂依託城鎮化都市圈階段,抓住我國城市面臨巨大更新機遇,需要向智慧服務型城市靠攏,業務轉型為為「城-人-產」模式,通過城市運營,打造城市名片,在此基礎上築巢引鳳,吸引人口聚集,產業集聚,解決城市從「1」到「100」發展難題。
  • 東久中國與觀點對話:如何做好基礎設施綜合園運營標杆?
    觀點地產網在中國產業升級大背景下,企業對基礎設施綜合園區和新經濟總部園區的需求大量增加,東久中國抓住了機遇。 7月初的一個早晨,觀點地產新媒體與東久中國進行了一次對話採訪,首席投資官王瑛珮女士帶我們領略她眼中產業園區江湖。
  • 東久中國與觀點對話:如何做好基礎設施綜合園運營標杆? | 博鰲20年
    值此「博鰲20年」之際,觀點地產新媒體遍尋二十年來中國地產商業領袖們的傳奇故事與獨特視野,並推出「博鰲20年」系列採訪特稿。未來,我們還將繼續見證。觀點地產網 在中國產業升級大背景下,企業對基礎設施綜合園區和新經濟總部園區的需求大量增加,東久中國抓住了機遇。
  • 產城融合造新城,新10年金地致力於成為綜合型城市服務商和產城融合...
    幾年前,就曾有研究機構預言,未來的中國房地產將由住宅地產、商業地產、產業地產"三分天下"。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基本面下,房地產市場傳統開發業務天花板效應日顯,產業地產的地位逐漸凸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大做強產業地產,是金地集團從開發商到城市產城運營商轉變的關鍵戰役。
  • 守正 出奇 篤行——記東投地產集團總裁薛敏勇
    守正出奇,而後堅定篤行,這是薛敏勇的管理之道,更是其帶領東投所向披靡的成功之道。守正篇|順勢而為,謀定後動堅持教育地產路線不動搖「與智者為伍,與善者同行」,這是他朋友圈的籤名。堅定教育地產路線,就是東投的「守正」。任何戰略的提出,都離不開行業趨勢判斷和自身能力、資源的審視。「東投從教育產業發家,做教育地產有先天的優勢,這是其他企業不可比擬、無法複製的。」薛敏勇認為,中國不缺教育,缺乏的是優質教育,而優質教育正是東投的核心競爭力。掌舵東投地產集團後,薛敏勇堅持的第一個戰略,就是帶領東投地產集團堅定不移做教育地產。
  • 金科產業劉嘉博:地產⇋科技地產⇋金科產業與科技企業同心共進
    Estate⇋ 金科產業與科技企業同心共進」的分享。在2020世界創新者年會·【房地產的科技魅力篇章】中,金科產業投資發展集團招商運營總經理劉嘉博發表了題為「地產⇋科技,地產與科技同心共進」的分享。演講的核心觀點:科技地產是傳統地產的升級,其價值、資源及分配都更高,客群覆蓋面更廣。科技地產的發展目標是地方政府、入駐企業和科技地產開發商攜手共同實現效益,同時構建產業聚集。
  • 洞見學院「洞見2020」中國產城融合大會成功舉辦
    2020年的第一場雪來的恰逢其時,「瑞雪兆豐年」,也為洞見學院「洞見2020·中國產城融合大會暨中國文化產業園區聯盟年會」搏了好兆頭!   1月7日,由洞見學院、中國文化產業園區聯盟聯合主辦「洞見2020·中國產城融合大會暨中國文化產業園區聯盟年會」在北京舉行。
  • 聯東集團:產業地產規模化之王崛起的奧秘(上)|產城白皮書33
    來源:億翰智庫文|產城君本文字數:6091,閱讀時長大約11分鐘 聯東集團:專業化與標準化推動企業擴張1.1公司發展歷程1.1.1做建築模板的聯東為何涉足產業地產?聯東集團1991年創立於唐山,創立之初是一家開展建築模板業務的模板作坊。
  • 喆薦|產業地產從勾地到勾業務,從賣地到賣服務
    文章來源:產城觀察網01產業地產勾地困境近期,開發商「產業板塊」裁員調整持續增加,筆者得知某地產企業對於產業板塊部門總員工數量70%將被調整分流。這些被調整的企業產業部門有個共同的特徵,業務的核心還是為地產「勾地」。
  • 2020火花S-Park產業地產年度榜單發布 中新集團蟬聯第一名
    12月10日,由火花S-Park、園區資本聯盟主辦的中國產業地產行業頂級峰會——「2020火花S-Park中國產業地產30強榜單」在南京盛大發布,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新集團」)蟬聯第一名。
  • 新園區時代:疫情之下,50位產業地產總裁的另類思考
    這個機會就是,爭取地方政府認可和支持,促進地產行業進一步融合,以產業地產為核心支柱,突破土地性質的制約,放開園區物業的租售限制,真正按照產城融合理念,實現工業地產開發與商業配套、住宅配套開發一體化,使工業地產價值獲得釋放!如果真正使工業物業成為企業優質資產,這對全社會經濟體系正常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 新鴻地產:強勢崛起,匠心與美學打造產城一體新高度
    新鴻地產在董事長李金傑先生的帶領下,以匠心精神,走出了一條屬於新鴻自己的創新之路,並且用實力加以證明。這位地產老兵所帶領的新鴻榮膺「2020中國房地產綜合開發專業領先品牌價值TOP10--產城一體」新鴻源於溫州,一路走來,從具有浙江特色的建築流派以及生活美學中,提煉出的「中國浙派美學」,成為了新鴻地產的DNA。而這種融入到血脈中的因子,滲透到了新鴻產業的方方面面。相比於許多同行,新鴻地產,更懂浙江。
  • 聚焦產業園區蝶變路,明源雲空間走進標杆系列活動在深圳舉行
    她進一步介紹了寶能科技園的建設發展歷程和寶能產業園板塊在深圳和全國的項目布局,並結合多年產業運營的實踐經驗,分享了在產業載體規劃定位與打造、產業生態圈構建和產業運營服務平臺建設等方面的思考。在專題分享環節,寶能科技園產業發展總監彭偉以《產業運營的價值挖掘》為主題,從地產人和產業人的差異點切入,圍繞園區的發展之路,分享了園區產業生態打造的核心方向;明源地產研究院副院長黃樂在存量研究領域深耕多年,出版多本存量資管專業書籍和行業研究報告
  • 東久中國聯手中航信託共同成立100億產業園區股權投資基金
    2016年12月8日,中國領先的總部園區和現代化工業園區的投資、開發、建設及運營商東久工業地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簡稱「東久中國」)宣布,聯手中航信託共同成立東久至彥股權投資基金,首期基金規模為100億元人民幣。該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將用於投資中國一線城市及部分1.5線城市的現代化綜合性的產業園區。
  • 科創產業地產助力城市進化:中城投集團新能.「CityV_城創雲」
    科創產業地產,完全不同於住宅開發,是產城融合的一部分。對於中安城投控股而言,自從其發布的中國城市數位化安全與智慧進化計劃以來,以數位化賦能Chain++產業鏈++計劃,並由具備20年科技產業地產開發運營經驗的中城投集團新能.
  • 2020火花S-Park產業地產年度榜單發布,中新集團蟬聯第一名 _ 證券...
    12月10日,由火花S-Park、園區資本聯盟主辦的中國產業地產行業頂級峰會—— 「2020火花S-Park中國產業地產30強榜單」在南京盛大發布,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新集團)蟬連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