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主人翁是NBA球星張伯倫,我們先看一下照片。
張伯倫這個名字是籃球初學者最為津津樂道的人物之一,不僅因為他誇張的傳奇經歷,還因為他酷似中國人的名字。
我們以一個小知識作為開頭:被國際輿論界公認的世界體壇之王有三位:世界田徑之王歐文斯、世界足球之王貝利和世界籃球之王張伯倫。
而我們今天將要談起的便是籃球帝王——威爾特-張伯倫Wilt Chamberlain(1936年8月21日-1999年10月12日),他是美國職業籃球史上早期最偉大的球員之一,也是NBA歷史上第二位取得偉大成就的中鋒球員(首位為喬治·麥肯)。
我們先來簡單的 介紹一下他的榮譽:
威爾特·張伯倫的職業生涯曾效力於NBA費城/舊金山勇士隊(現金州勇士隊)、費城76人隊以及洛杉磯湖人隊;
畢業於堪薩斯大學的他在NBA打球之前曾在哈林籃球隊效力,之後被認為是NBA歷史上具有統治力的球員之一。
2次奪得NBA總冠軍(1972年NBA總決賽MVP),4次榮膺NBA常規賽MVP,13次入選NBA全明星陣容(1960年NBA全明星MVP),10次入選NBA最佳陣容(7次一陣,3次二陣),1972-73年連續2次入選NBA最佳防守陣容一陣,1960-66年連續7次榮膺NBA得分王,11次榮膺NBA籃板王,1968年榮膺NBA助攻王。
張伯倫單場100分記錄
威爾特·張伯倫擁有眾多的NBA歷史記錄,他是唯一一個在一個賽季比賽場均得分超過40和50分的球員,他最著名的紀錄是單場100分。他還贏得了七屆NBA得分王,十一屆NBA籃板王,還有一屆NBA助攻王(NBA唯一一位擁有助攻王頭銜的中鋒)。張伯倫在NBA歷史上是唯一的賽季場均至少30分+20籃板的球員,而且他做到了七次。
說起張伯倫,恐怕只能用上帝犯的一個錯誤來形容,他根本不該降生到這個星球,亦或者他是上帝為了向人們展示籃球魅力而降生在籃球場上的天神。
這位2.16米的男人,有著驚人的跑跳能力,100米跑10.90秒,400米跑47秒,跳高2.02米,他集速度、高度、力量和技術為一體。與張伯倫同時代的奧運會各項目的佼佼者們都該慶幸,幸虧張伯倫選擇了籃球,否則以他的天賦,不論在哪一個運動領域,都該是世界前列的水平。
張伯倫霸氣的外號有很多:比如熱血高蹺、籃球皇帝、張大帥、大北鬥,儘管有些外號張伯倫自己並不是很喜歡甚至不知道,但依然被廣為傳頌。
事實上,張伯倫小時候的愛好是長跑,他一直夢想成為一位奧運會賽跑冠軍。上初中時張伯倫才開始學打籃球,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籃球漸漸成了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和好友們每天放學後就聚在一起打籃球,一直到天黑,然後他們跑回家去吃晚飯,接著再跑回來繼續打球。每個成功者背後都有艱辛的付出,夏天他把自己關在訓練館裡,整日整日地練習。進入高中後的第一年,他就被選入費城基督教青年會代表隊,參加了在北卡萊羅納州舉行的全國錦標賽,並一舉奪得冠軍。在評出的全美明星隊員中,只有兩個是中學生,而張伯倫正是其中之一。
在堪薩斯大學期間,張伯倫是全美大學最高得分手。常常被對方三人防守,而且防守手段無所不用,但是不論對手如何用盡渾身解數去防守張伯倫,他們最後都會絕望的發現,根本無法阻擋他不斷得分和搶到籃板球。許多學校不得不用儘量控制球的戰術不讓他有進攻和搶籃板球的機會。因為張伯倫的水平遠遠超過任何對手,美國大學籃球不得不為他修改了幾條規則:將3秒區擴大,進一步嚴格控制對投籃的幹擾,修改發邊線球和罰球等,進入NBA後,為限制其籃下威力,NBA再次將3秒區加寬至16英尺。
在張伯倫正式成為職業球員之前,聯盟曾發生一段小插曲,當時聯盟有一項「地域」選秀規條,讓球隊在選擇球員時,可以直接挑走該球隊所在地的大學球員,代價則是放棄第一輪選秀權。1959年的費城勇士隊老闆以張伯倫從小就於費城成長,以及成名於費城的高中籃球隊,加上堪薩斯城並無NBA球隊,因此提出以「地域指名」選走張伯倫,這使得張伯倫成為NBA歷史上第一位被球隊以「地域指名」選走的球員。
1959年,張伯倫加盟NBA費城武士隊;後又轉會到洛杉磯湖人隊,從此開始了他那傳奇般的職業籃球生涯。張伯倫的籃球生涯,幾乎可與NBA歷史紀錄劃上等號,他剛剛出道便以37.6分的平均得分拿下新秀年的得分王榮銜,並隨後連續七次奪得得分王、十一次籃板王、一次助攻王和兩次總冠軍,生涯參加比賽時間達47895分鐘,總得31419分,搶得籃板球23924次,罰球11682次;生涯平均30.1分、22.9籃板及4.4次助攻。其中在1961-62年球季,他出賽八十場共攻下4029分,平均每場50.4分,同時在該季對紐約尼克斯隊的賽事63次出手得到100分,成為NBA史上單場最高得分紀錄保持者。
張伯倫的籃球天賦驚人,在球場上的統治力震古爍今,當時全NBA僅有比爾-拉塞爾可以與之比肩。
下面我們看看張伯倫的傳說有哪些?
某人想隔扣張伯倫但肩膀脫臼了
這個人叫古斯·詹森,身高6尺6寸(1.98米),體重230磅,大概相當於一個強壯版的科比(205磅)。這位古斯球風勁爆,酷愛隔人暴扣。但是在1966-67賽季的一場比賽中,此君想隔著張伯倫來一記快攻暴扣,結果連人帶球被扇倒在地,然後被抬出場外。
NCAA冠軍和張伯倫單挑了一次決定放棄籃球
B.H. 伯恩是1953年的NCAA冠軍隊成員,在他和高中生張伯倫單挑後,就放棄了進軍職業籃壇的夢想。據說,當時單挑比分是25比10。後來,伯恩成為了一名工程師,再也沒有打籃球。
在張伯倫面前不許上籃
這件事是拉裡·布朗回憶的,他說在魔術師詹森還在UCLA打球的時候,曾和威爾特·張伯倫練過一次球,那時候張伯倫大概是40多歲了。年輕的魔術師在張伯倫身上犯了幾個規,生氣的張大帥說:「從現在起這個球館裡不會再有一次成功的上籃得分了。」
然後就像他說的那樣,那天大家再也沒能上籃得分。
張伯倫拿施瓦辛格當啞鈴
2012年的一次訪談中,施瓦辛格回憶起了張伯倫的神力。他說見面之後張伯倫只用一隻手就把他舉了起來,就像舉起了輕飄飄的羽毛。
張伯倫幫快遞員舉起600磅的包裹
一次張伯倫在麥迪遜花園看球,在電梯處他看到兩位快遞員很費力地搬一個大包裹,他輕鬆幫二人抬進了電梯,然後問包裹有多沉。快遞員說,600磅(約合272千克)。
張伯倫遭山獅襲擊時發生了什麼?
一次張伯倫駕車去亞利桑那州,停車時被一隻山獅從背後攻擊,那隻野獸的爪子搭在了他的肩膀上。張伯倫採取的措施是用手揪住那畜生的尾巴,然後甩到一邊去。當然,這個故事是張伯倫自己講的,並沒有目擊者,只有尼克斯當時的現場播音員 Cal Ramsey聲稱看到過張伯倫肩上的抓痕。
張伯倫蓋了對方九個帽然後放了對方一馬
1963年的最佳新秀沃爾特·貝拉米在自己的第一個賽季就場均30分,當他面對張伯倫時,有意思的事情發生了。上半場,貝拉米一分未得,被張伯倫蓋了九個大帽。下半場張伯倫說,「好了,你現在可以開始打球了。」
張伯倫用真正的力量勸別人不要打架
保羅·西拉斯做過詹皇的主帥,球員時代也曾在場上和張伯倫交過手。他回憶道,在波士頓打球時,有一回他在場差點和湖人球員Happy Hairston打起來。這時候張伯倫走過來拉架,西拉斯感覺自己被一把大鉗子給鉗住一樣,直接被轉了一圈。張伯倫說,「我們不應該在籃球場幹那種事。」
西拉斯嚇得像是香港電影裡小混混見了警察一樣,從嘴裡只蹦出一句話,「Yes sir.」
張伯倫貌似真能摸到籃板上沿
在我還在上初中的時候,聽過很多人比如加內特、卡特能摸到籃板上沿的傳說,還有什麼「籃板上的硬幣」之類的梗。不過後來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當事人紛紛站出來否認,加內特就是一個。
但是張伯倫確實說自己能摸籃板上沿,還有一個60年代很有名的叫索尼·希爾的跳高運動員證實過這一點。他說自己問過很多人,包括賈巴爾,他們都說自己摸不到上沿,但是張伯倫行。
50歲的張伯倫接到過NBA的offer
一般人接個BAT的offer就樂得屁顛屁顛的,張伯倫50歲,確切地說是接近50歲的時候,還有NBA球隊(送出合同的據說是騎士隊和籃網隊)請他出山打籃球,這是什麼水平?
與他無與倫比的球技齊名的就是他的風流史。
張伯倫在他的自傳《俯瞰》中提到自己曾與20000個女人上床,張大帥在世63載,那也就是說,他從十多歲開始,每天都要和超過一個女人上床。
在自傳中,張伯倫還提到「有一次,我剛打完球,就有打電話到他的賓館,我在半夜12點打電話讓其中一個進來,2點讓其他2個進來。在搞定這3個女的後,大帥在下一個比賽的地方緊接著又接到了一個女的電話,緊接著...」
其中最經典的就是他的100分單場的前夜他輕鬆的搞定了超過3個女人,而在第二夜,他還拿下了他最著名的記錄。這才是鐵人啊。
張伯倫1974年9月30日宣布退出籃壇,他1978年張伯倫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1997年,張伯倫被評為NBA有史以來50名最偉大球員之一。1999年10月12日張伯倫因病過世,享年63歲。雖然他已離開地球,但地球仍流傳著他的傳說,他創造的多項NBA紀錄至今還有許多未被打破,他是所有球員都夢想著能夠超越的男人,他是當之無愧的「籃球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