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向各位讀者提到愛娃布勞恩這個女士,很多人都會把她和臭名昭著的阿道夫希特勒聯想在一起。確實,兩人一生的羈絆實在是太多。愛娃曾經作為這個法西斯頭子的情婦長達13年之久。然而以「妻子」的身份和他相處,僅僅只有一天。二者之間究竟有怎樣一段故事呢?
史料記載:這個女性喜歡爵士樂,很時尚,喜歡看電影,喜歡旅遊以及運動。文學閱讀也是她的愛好。不過最後在她的男友希特勒掌握大權之後,例如奧斯卡王爾德的小說(愛娃的最愛之一)成為了禁書。當然在這一方面,希特勒可能並不會考慮愛娃的感受。
因為他曾經當著自己的手下以及女朋友的面,直接說出了:「男性地位越高,女性就越無足輕重。」,當然這樣的觀點在我們今天現代人看來無疑是荒謬的、錯誤的。愛娃布勞恩對於攝影有著異乎尋常的熱愛,現在存在著很多真實的希特勒照片檔案,都由其親手所拍攝。這位女性在1912年誕生在慕尼黑的一個教師家庭中,可以說家境尚可。她的家中有三姐妹。
大部分的歷史學者認為,小時候的愛娃家庭富足,她們的家中有女傭,並且有屬於自己的正品德國汽車。在度過自己的中學歲月之後,愛娃開始了教會學校的學習,在這一年之中,老師評價她是一位「平庸的學生以及極具天賦的運動者」。
不到一年的田徑訓練就讓她成為了田徑聯盟的小成員。除了酷愛運動,17歲的愛娃還能文能武。這個小姑娘得到了在照相館兼職的工作。當時這家照相館所屬者不是別人,正是海因裡希霍夫曼。相信部分讀者已經猜到了,就因為這樣的原因,她認識了比自己年長23歲的希特勒。
兩人的第1次見面就是在1912年的慕尼黑海因裡希照相館。不過當時希特勒所用的是化名,因為他在從事秘密的活動,化名叫做「沃爾夫」。最終希特勒通過相知相識,深入了解,覺得艾娃這個人很是不錯,能夠和自己說的來,就向這個女士透露了真實的身份,兩人也開始了長期穩定的交往關係。
不過,據稱愛娃布勞恩的家庭很傳統,對於前途未卜的希特勒十分的排斥,但是愛娃還是很有自己的個性,她堅持自己的情感選擇繼續同希特勒交流人生,保持密切的聯繫。(這裡作者加一句,最後的霍夫曼就是納粹黨頭子阿道夫希特勒的御用攝影師)。 兩人當時究竟好到什麼程度呢?希特勒曾經在遺囑中,將其定為自己的第一繼承人,可見艾娃在自己的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最終由於蘇軍戰略大反擊,步步緊逼,柏林即將被吞噬,希特勒與愛娃在公證人華格納證婚人戈培爾的目光之下,來了一場最後的末日婚禮:1945年4月30號,時間永遠定格在了下午的3:30。愛娃和希特勒為自己一生所做出的選擇付出了沉重代價,二人雙雙撒手人寰。盟軍到最後沒能活捉此二人,算是整個二戰收尾階段中的一大遺憾。
在這裡,作者要加一段小小的補充:雖然愛娃與阿道夫的愛情經歷了多少常人難以想像的風風雨雨,並一直堅持到了最後一刻,但是兩個人其實還是有一些分歧的。比如說,阿道夫希特勒對於自己長期的女友愛娃布勞恩也是有頗多不滿。
女方的一些生活習慣讓希特勒接受不了。希特勒是一個很討厭別人在自己面前吸菸的人,哪怕是他的情人。他對於愛娃大量的使用化妝品也同樣無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