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勾線筆
勾線筆用於中鋒勾勒細而勻的線條,一般選用狼毫類細而尖的筆。常見的筆有衣紋筆、葉筋筆(常用來勾花鳥畫葉筋所用)、紅毛筆等,讀者可依畫面的需要來選擇。
衣紋筆
葉筋筆
紅毛筆
執筆方法
工筆畫中執筆,筆正則鋒正;手執筆要牢實有力,不要緊握,指要離開手掌,掌心是空的,這樣可以運筆自如。
勾線筆的特性
1.勾線筆屬硬毫筆,含水分較少,筆鋒彈性較強。
2.不同運筆變化,呈現出的線條也有不同的動態美感。
3.勾勒物象輪廓,工整不毛糙,呈「如錐畫沙」般遒勁有力的線條。
我們暫時先了解毛筆的特性,後面我們再一起掌握線條的畫法。
毛筆的使用方法
使用毛筆前,先用溫水將毛筆筆頭充分泡開,用後再用清水洗淨,放入筆簾或掛在筆架上,不能在水中長時間的浸泡,容易失去筆的彈性,縮短毛筆的使用壽命。勾線狼毫筆富有韌性,若沒有正確使用和保管,它的特性也會減弱,畫出的作品也會大打折扣。
1.2 染色筆
染色筆多數用於大、中、小白雲筆或其他軟毫毛筆。白雲筆外層是羊毫,中間部分是硬而挺的狼毫,既能含水分又有彈性,是理想的染色筆(染色筆可以多配幾支,用以繪製白色、冷色、暖色、暗色等)。
著色筆
著水筆
先將兩支筆同時握在手中,呈筷子的使用方式;拇指放縱,讓著水筆自然滑落到虎口處,然後快速地用中指將著水筆壓下來,再用中指將著色筆抬上去,再壓下著水筆,反覆轉換著色筆和著水筆。初學者可以先反覆的練習,久而久之便能運用自如。
染色筆的應用
1.先壓下著色筆,沿線稿染色。
2.快速地用中指將著水筆壓下來,再用中指將著色筆抬上去,用清水均勻地染。
3.反覆轉換著色筆和著水筆,直至滿意為止。在下一章中,我們會詳細講解染色的方法。
如何選用染色筆
狼毫筆富有韌性,爽利便捷,易於把握。染色筆不像勾線筆那麼講究,幾乎所有毛筆都可以作著色之用,只需根據所繪物象要求大小之別來選取即可。染色筆用筆也沒有複雜的筆法要求,可勻細平整,可略見筆觸,只要根據對象特徵形貌採取不同的用筆就可以了。紙
2.1 熟宣
熟宣紙的質地薄而面料均勻,其特點是溼漲而幹縮,區別生宣紙和熟宣紙的方法就是看其是否滲水。熟宣紙也有薄有厚,一般來說薄者適合畫淡彩,厚者適合畫重彩,其中蟬翼宣最薄,冰雪宣最厚。
2.2 熟宣的特性
熟宣在加工時用明礬等塗過,所以紙質比其他國畫用紙要硬,其特點是吸水能力較弱且不滲水,用墨和用色不易洇散,由此特性可知,宜使用熟宣紙繪製工筆畫。
工筆畫除了使用熟宣之外,還可使用單層宣、多層宣、夾宣、皮宣和毛邊紙等,都可以作為練習用的畫材。初學著色,多採用熟宣,紙張質地良好、不易起毛,吃色性好,適於多次渲染,繪製效果易得細膩溫潤之美。
如何將生宣變熟宣?
如何將生宣變成熟宣?我們也可以在家裡試著做一做。用明礬一份,骨膠兩份,分別砸碎研磨用熱水融化,然後調和在一起,如膠礬質地不純淨,可用細布過濾一下。使用前可用手指頭蘸膠礬水嘗一下,略有酸澀之感即可,如果澀得蟄舌頭,就證明太濃了,要加水再調。調好後就可以用大排筆蘸膠礬水將生宣或生絹刷勻晾乾即可。
2.3 絹
絹是純絲織製品,古代繪畫常用絹,熟絹的特點是墨色幹後色度變化不大,可以表現墨色的厚重和淋漓的效果。材質表面非常光滑、耐染,透明度極好,畫面紋理美觀。是古今繪製工筆畫作的主要載體,但是絹遇水容易起皺,初學者在使用時需慎重。
墨
3.1 墨分五色
中國畫墨色通常分為焦、濃、重、淡、清幾個不同的層次,白描勾線時,要根據所描繪物象顏色的明度,調出不同深淺的墨色。工筆畫設色時通常也先渲染墨色來表現畫面的黑白灰關係。
3.2 墨色的過渡
墨色每一次被清水稀釋,都會呈現一個新的色階,由此逐步過渡,將物體的體積感和物體的真實感表現在畫面上,古人說墨色變化多,有「如兼五彩」 的藝術效果。
1.首先用濃墨勾勒羽毛的輪廓線,用色不宜過重,更不宜過淡。
2.蘸重墨,沿輪廓線染色,墨的範圍不宜過大,否則易造成墨色的層次不明顯。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