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唐風華」 樸樹 高103cm 寬156cm 覃超華藏品
文︱毛竹
2019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上,「盛唐風華」盆景作品獲得特等金獎,這是給予覃超華先生幾十年對盆景熱愛與執著的肯定,坊間一位朋友看了該作品後,即興推敲了「盛唐風華」的題詠,問我這是不是以中國曾經鼎盛的唐朝,意喻歌頌今天的復興中華大業為出發點。我愣了一下,我確實很佩服這位朋友的邏輯推敲,回答說:有同感!因為,一個偉大而輝煌的歷史,一個繁榮而浪漫的時代,令人回味無窮。一個包容而開放度極高的今天,華夏兒女無不為我們這樣一個鼎盛的時代而引以為豪。國家強大,國民安居樂業。這個作品題名「盛唐風華」的意喻,是一種歷史與今天情感色彩的相融、相撞、相交、相疊,過去與現代的虛實相生。作者用細膩、老辣構成富有肌理的線條,剛柔相濟,蜿蜒的韻律,傲視寰宇,其英俊之姿,堅貞之骨,雄渾之氣,雍容之風,令人欽仰!以示中華泱泱幾千年的豪情。
作品用粗放折返擬人的手法,大小枝條在樹上纏繞,結成無數的同心結,山盟海誓,千載不逾;表達中華民族曾歷盡風霜雨雪,迎擊電閃雷轟,閱盡世態滄桑,依舊瀟灑倜儻如浩瀚史卷;今天仍然煥發蓬勃生機,奔向遙遠的未來……喚起人們無限遐想。
「盛唐風華」,作品風格清新質樸,雄健大方,作品以蘊含的構思,新穎的構圖,精美的線條,形式厚重豐富變化微妙的特殊意趣,給人以超凡脫俗之大景,蔚為壯觀。觀其作品,氣勢恢弘,使人頓覺酣暢淋漓,心目皆悅,宛若欣賞一曲曲大黃河的頌歌;一種忘卻塵世浮躁,脫俗超凡的感覺油然而生。
中國盆景在歷史的長河中發展到今天,已經形成不同族群。不同文化背景或地域環境與氣候的不同,有著對盆景的理解與要求的不同,可能正是此種不同,造就了中國盆景的百花齊放,也造就了手法與形體的顯著差異,覃超華先生就是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前些年覃超華先生發表在《中國盆景賞石》書系中的「山歌好比春江水」也是此類型盆景的顯著代表作品。此件作品,也充分體現了壯民族的彪悍與柔軟的性格交織,心物同途。
線條靈動,脫盡繁蕪;寓剛健於婀娜,行遒勁於清酥;充分展示了中國盆景藝術的靈魂之處。以嶺南盆景蓄枝截幹手法,造型獨抒靈性,古拙偏覺新鮮,神態奇崛,在此可窺理趣;枝葉生動,著力體現一枝一節,一頓一挫,傳遞給觀者一個剛毅與肌理力度的視覺衝擊。在有限的空間裡,「收」與「放」,「剛」與「柔",「靜」與「動" 都解決得如此之大氣,而且收得圓融,放得狂野,曲的多姿,動的神韻,都渲染著力的張揚,神韻悠長。其遠眺無痕,近觀起伏,或天宇飛來,雷霆電閃,或煙波浩渺,千帆競發。一根根大小相連、枯潤相諧、粗細相間、正斜相倚、剛柔相濟、緩疾相宜、輕重有別、開合有度的閃電式線條,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並由此營構一個錯落有致,自然靈動的盆景藝術精品。
細觀作品之勢,正直挺立,偉岸雄峙;有的曲幹展枝,恭迎佳賓;有的蟠幹虯枝,宛若遊龍;有的絕壁橫空,傲視蒼穹,昂然向上。它們受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枝枝生機勃發,葉茂枝繁,在沉寂中蘊蓄充實,著力高遠的蒼茫!
作品的中心主題,微微傲視冷峻的目光,朝向黎明光輝的前方行進,一個個仰首,從不屈服的精氣神,勢不可擋。把觀者思想引入縱深,掀起思想者雙目,洞悉人類心靈深處,體察、拷問與回答。用心靈呼喊曾經的盛唐。用熱血撞擊復興之門,接駕光明與大愛,把觀者帶入了思想與血性的奔馳中,像一束束摧古拉朽,所向披靡的雷霆閃電。
「盛唐風華」藝術的感染力是巨大的。縱觀中國盆景,無論山水盆景,還是樹樁盆景或水旱盆景,韻律是生命,是真情的靈魂的釋放。從作品手法表達的折、返、橫、勾,線條之韻,枝葉之韻,肌理塊面之韻,空間之韻,呈結構之韻,構成樹樁盆景畫面的整體意境之美。其橫枝像雲宛祥肌,返枝韻心,勾枝膩情。韻兮,律法、刀法、道法,自然巧奪天工。枝葉本無形,長短高低間,可領略空遠之美,可品味超然之境。迷濛中,看山間的雲,似凝香的葉,嫋繞神法的梵音,飄逸於枝葉間的纏綿,萬物共生共榮,構成一幅絢爛的立體圖畫,一首律動的大自然盛世華章。
▲ 「盛唐風華」 樸樹 高103cm 寬156cm 覃超華藏品
內容來源:《中國盆景賞石》2019.09#
更多精彩,請關注「中國盆景賞石」公眾平臺!「中國盆景賞石」為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唯一官方微信公眾號!
加入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
中國盆景賞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