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洛杉磯快船的路易斯·威廉士是NBA當中一位非常神奇的球員。他是一個身高只有1米85的矮個子控衛,卻逆生長般的在自己的第13個賽季才達到個人數據巔峰,越老越妖。他是萬年雷打不動的替補球員,卻往往充當著球隊進攻核心的角色,關鍵時刻刀刀斃命。所謂休城洛城一條街,打聽打聽誰是爹。但擁有如此多優點的同時,他卻又總是顛沛流離,輾轉多個隊伍都無法拿到心儀的大合同。那麼到底路易斯·威廉士是一位怎樣的球員呢?
最忠實的AI門徒,走上賈馬爾克勞福德的球路
身高185cm,體重79kg,來自76人,這是否會讓你想起曾經的AI?
實際上,路威確實是不折不扣的AI門徒。
15年前陸威、傑拉德格林、拜納姆三位球星作為最後的高中生參與選秀(此後NBA規定禁止高中生參選)。雖然貴為當時全美第一高中生,但陸威由於身高所限直到第二輪才被76人選中。不過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他有幸來到偶像AI身邊打球,AI也對這位小兄弟十分照顧,時至今日他們依然時常聯繫往來,友情未變。
在談到自己職業生涯最初的幾年時,陸威曾表示,AI是出色的球隊領袖,以183cm的身高將球隊扛在肩上。有這樣的老大哥珠玉在前,自己從來沒有想過能成為首發球員,並逐漸開始摸索,如何從替補席出發來幫助到球隊。這也為陸威成為日後的超級第六人埋下伏筆。
不過在球風方面,AI的速度、爆發力與彈跳能力都是NBA歷史上的頂級水準,他的打球方式是陸威無法完全複製的。相較之下,陸威的球風倒是更像上一代的超級第六人克勞福德。
同樣的持球單打高手,擅長面框單打與借擋拆單打終結。(陸威的突破以及製造罰球的能力克六並不具備)
同樣的抽風型神經刀,準起來無法阻擋。(陸威職業生涯進攻效率更高)
同樣的關鍵球先生,絕殺從不手軟。
1、不算高效的單打高手
陸威在進攻端的強項在於:
(1)持球攻擊力強,在球場的任何區域發起進攻都遊刃有餘,非常擅長擋拆進攻,擋拆後的拋投、急停跳投等得分方式樣樣精通。
其中陸威本賽季平均每場通過持球擋拆發起進攻10.2次,排名聯盟第9;平均每場通過擋拆得到9.4分,排名聯盟第8;持球擋拆進攻的比例佔陸威所有進攻發起方式中的一半以上。從上述數據不難看出,陸威在擋拆進攻當中是聯盟頂級球星水準。
(2)雖然身材矮小並且單薄,但能在身體對抗與運球行進過程中找到最佳的出手機會,為自己製造足夠的出手空間。
對於身高臂展不足,絕對速度也未達到韋德、AI級別的核心控衛來說,懂的如何尋找最舒適的出手空間是一門必修課,庫裡、歐文、特雷楊也同樣精通此道。
不過陸威在進攻端算不上高產高效的球員。本賽季陸威場均可以拿下18.7分,投籃命中率41.6%(排名聯盟112位),三分命中率36.3%(排名聯盟88位),真實命中率54.6%(排名聯盟199位)。單從效率來看,陸威只是聯盟一般的水準。
並且,陸威身上也存在著一定的神經刀屬性,本賽季陸威命中率低於30%的比賽高達10場,比例達到6分之1。
2、殺心決絕的關鍵先生
得分並不高效,但陸威在關鍵時刻的進攻卻備受推崇,經常拯救球隊於水火。近幾個賽季,籃網、雄鹿、凱爾特人都曾經成為他的刀下亡魂。在季後賽當中,代表76人出戰時陸威的三分絕殺也曾讓熱火三巨頭含恨吃下敗仗。
陸威的關鍵先生秘訣在於,他擁有非常決絕的殺心以及關鍵時刻的絕對冷靜。一旦他決定要終結比賽,他在出手時不會有絲毫猶豫,即便在其他人看來這並不是一個好的出手機會,這一點他與科比非常相似。
即便本賽季快船招攬到喬治與倫納德雙星,但陸威關鍵時刻的能力依然沒有被其掩蓋,以場均2.8分的關鍵得分排名聯盟第二十一。
從數據可以看出,在關鍵時刻得分效率方面,陸威要明顯好於兩位超級巨星,雖然這與倫納德喬治初來乍到不無關係,但也能直觀體現出陸威的價值。
185cm控衛的逆襲:大器晚成,越老越妖
有著明星級別的實力,為何陸威在近幾年才逐漸嶄露頭角,於聯盟的主舞臺佔據了一席之地呢?這就不得不提他逆生長般的職業生涯了。
在NBA當中多數球員會在第四或第五個賽季迎來個人能力的巔峰,31歲左右狀態開始下滑,對於較為依賴身體素質的矮個子控衛來說則更是如此。但陸威卻不走尋常路,從全美第一高中生到萬年替補,這份落差沒有讓他就此消沉,刻苦的訓練使他大器晚成,越老越妖,在185cm左右身高的球員中可謂是獨一號的存在。
早年的陸威技術相對粗糙,又不擅於防守,在76人時始終擔當替補在情理之中。
轉折點發生在職業生涯的第八個賽季,來到老鷹躊躇滿志想要一展拳腳的陸威不幸遭遇膝蓋前交叉韌帶撕裂的重傷,這讓他的速度和爆發力大打折扣。
對於矮個子控衛來說速度就是他們的生命,陸威不得已從此開始苦練左手技術以及跳投,讓自己的得分技術愈發全面。同時他被人詬病已久的組織進攻能力也隨著比賽經驗的增長逐步完善,這才有了如今的超級第六人。
在職業生涯的第十個賽季,陸威終於拿下自己的第一個最佳第六人獎項,大器晚成。
不過這只是陸威逆襲的開始。
在職業生涯的前十一個賽季,陸威的場均最高分不過15.5分。但隨後他的場均得分開始井噴,並在17-18賽季以場均22.6分創下個人職業生涯的最高值。本賽季即便喬治倫納德雙巨星壓陣,他依然有場均 18.7分入帳,寶刀不老。
在職業生涯的前十二個賽季,陸威的場均助攻數從未超過5次。而本賽季陸威的場均助攻達到5.9,連續第三年創下職業生涯新高。
在職業生涯前九個賽季,陸威的罰球命中率只有1個賽季突破85%,但隨後連續6個賽季他的罰球命中率都突破了85%,穩定而高效。
另外,縱觀陸威的職業生涯,他一直未在季後賽證明過自己的實力,場均得分從未超過13分,並且得分效率偏低。反而是在去年,他打出了個人職業生涯季後賽的代表作,場均21.7分7.7助攻命中率43.5%,得分、籃板、助攻、命中率等數據均創下職業生涯最高值,在杜蘭特尚未受傷的宇宙勇手裡搶下兩場勝利,洗去了自己季後賽軟蛋的名號。
當然,需要指出的是,陸威的逆生長有一部分原因也源於聯盟規則的變遷——鼓勵進攻,弱化防守,犯規吹罰更加嚴格,這讓身體天賦並不出眾的陸威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借上東風。
最純粹的第六人,遇上伯樂裡弗斯
越老越妖,漸成明星球員,但陸威卻依然是雷打不動的萬年替補,並且在離開76人後於老鷹、猛龍、湖人、火箭、快船等多隊輾轉,始終無法贏得大合同,這是什麼原因所致呢?
在NBA中存在著一些非典型第六人案例。他們之中有的是因為田忌賽馬的比賽策略,比如凱爾特人的哈弗裡切克。有些是因為體能原因,比如16年職業生涯只有兩個賽季出場30分鐘以上的吉諾比利。還有些是因為球權分配問題,比如雷霆時期的詹姆斯哈登。這些球員都有著巨星的水準,在替補端屬於真正的降維打擊。
陸威則不然,他是非常純粹的第六人。他的個人防守始終處於聯盟底端的水平,組織進攻也只是這幾年才練出模樣,對隊伍來說他在場上存在的價值就是得分,相對比較單一的功能性以及需要一球在手才能主宰比賽的打法,使他只有接受替補的定位。
因此,有著巨星打法個人能力卻與巨星有所差距,這也是陸威一直在顛沛流離且無法拿到大合同的原因。定位相似的球員還有林書豪、大傷之後的羅斯,他們都需要球權,做定點射手不夠合格,防守能力比較一般。相對單一的功能性導致他們需要在特定的團隊與環境當中才能綻放光芒,需要信任他們的教練圍繞他們打造戰術,例如林書豪之於黃蜂,羅斯在騎士瀕臨退役卻在恩師錫伯杜的森林狼重新綻放。
這裡就不得不提裡弗斯指導對於陸威的使用。早先在快船,裡弗斯與克勞福德就曾有過非常不錯的合作,利用他的無差別單打能力幫助保羅分擔壓力、之於陸威,裡弗斯則使用的更為直接。
在人員搭配上,他給陸威配備了貝弗利這樣的防守悍將、加裡納利、邁克斯科特等具備三分球能力的側翼,哈雷爾這樣的吃餅以及擋拆高手。在戰術上,裡弗斯一方面控制陸威的上場時間,一方面在有限的時間裡將球權集中於陸威一身。以18-19賽季為例,陸威場均出場只有26分鐘,但使用率達到了驚人的33%,從而確保在陸威體能充沛時儘可能將他的個人價值發揮至最大。
結語:
本賽季已經是陸威徵戰NBA的第十五個賽季,雖然完全體快船磨合欠佳,始終未能發揮出預期的戰鬥力,但與倫納德喬治搭檔無疑是他挑戰總冠軍最好的機會。希望這位越老越妖的超級第六人能夠證明自己的價值,在職業生涯的尾聲期把握住圓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