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武義新聞網訊(浙江在線記者 項玲慧 通訊員 林嬌英 邵金晶)「暑假」是孩子們最興奮的一個假期,長長的暑假怎麼過?如何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父母在外工作,暑期孤單成為孩子們童年生活的主旋律,他們渴望著有人陪伴卻又不得不在寂寞中成長。近期,我縣各項暑期公益助學、暑期支教悄然興起,一批又一批的志願者前往村莊,幫助孩子們度過「有伴」的暑期。
志願者輔導學生作業
弘文勵教 守望童心
近日,為期15天的鄭村暑期公益助學班順利結業。50餘名鄭村小朋友在武義一中黨團員志願者的陪伴下度過了一段愉快的暑假時光。
此次活動報名參加助學班的均為履坦鎮鄭村各個自然村的小朋友,涵蓋小學三年級到初中。為便於管理和輔導,第一階段的書法、作業、閱讀等課程按初中組和小學組分班進行,志願者分班管理和輔導。第二階段的知識拓展環節所有小朋友合併開展,志願者組織授課或開展遊戲。
完成一張硬筆書法練習是小朋友每天到達培訓班後的第一個任務,每一個人都認真勁兒十足,一橫一豎、一撇一捺都寫得工工整整、規規矩矩。在助學班,往常暑期無人輔導的暑假作業也有了專門的輔導老師,大家抓住機會不懂就問,志願者隨時恭候著回答小朋友的問題。
此次的拓展課程可謂豐富多彩,有趣味數學、趣味科學、語言的妙用、戲曲的發展歷程、創意寫作、歷史與古詩、藝術欣賞、思維訓練、動漫速成等,從選題、設計思路到製作幻燈片、撰寫教案、練習講課,每一組的志願者都做足了準備。呈現出來的課堂也是形式多樣,有看視頻後分享體會的、有聽音樂寫詩的、有現場做實驗的、有互動遊戲的、有分組競賽的……集知識性和趣味性為一體的課堂,讓大家在趣味中增長了課外知識。武義一中黨總支在助學班開設了圖書角,放置了繪本、童話故事、兒童文學、小說、趣味科學等各類雜誌和書籍,種類繁多,供大家在作業之餘挑選閱讀。
暑假期間,孩子單獨在家,父母最不放心的莫過於安全問題。這不,武義一中黨總支特意邀請專業人員為大家上了一堂兒童應急救護講座。講座從中小學生年齡實際出發,講解了用火用電、遊泳、飲食衛生、防暑等安全知識以及遇到溺水、火災、食物中毒、中暑等意外事件後如何進行應急處理。簡單實用的安全知識和應急救護技能,不僅讓聽課的人受益匪淺,還讓在外打拼的父母安心。
做完作業、聽完課,課餘時間還能做點什麼呢?往常,孩子們會選擇玩電腦、看電視,為了讓孩子們遠離電子產品,在空閒時間挖掘自己的興趣愛好,除了武義一中黨總支準備的跳棋、象棋、軍旗,小朋友可以自由約伴挑戰外,志願者們也是開動腦筋,擊鼓傳花、你猜我畫、腦筋急轉彎、成語接龍……雖是簡單的遊戲,也讓小朋友們開心不已。
助學班期間,志願者還帶領鄭村小朋友到一中「半日遊」。半月池、望熟水、教室、鐘樓、文昌閣、體育館、食堂……美麗的校園留下了他們或驚奇或讚嘆或疑問的聲音,體育館留下了他們或運球或投籃或追逐或跳躍的身影。「這裡是我未來的學校,從現在開始,我要加倍努力學習。」充滿自信的話語從孩子們的口中傳出,大家紛紛將考上一中作為他們現在努力的目標,待他日真正成為「一中人」。
在這個火熱的夏季,50餘名志願者和50餘名小朋友在助學班相遇,「認真」是他們的代名詞,「最美」便是對他們最好的詮釋。
開辦暑期公益助學班是武義一中黨總支與鄭村黨建結對共建的一個志願服務項目。相比2019年暑期的第一期助學班,除常規的暑期作業輔導、拓展課程外,今年的助學班增加了每天的硬筆書法練習和課外閱讀。在結業前幾日,還分別組織開展了硬筆書記比賽、現場寫作比賽、暑假作業展評、優秀學員評比等活動,並在結業儀式上對各項比賽結果進行了公布表彰。
弘文勵教,守望童心。武義一中黨總支將以打造「鄭村暑期公益助學班」品牌志願服務項目為目標,不斷完善管理,創新舉措,將公益助學班做實、做長,致力提升小朋友的獲得感和家長的滿意度。
志願者與學生合影留念
團校合作 讓小候鳥不再孤單
「這是人生特殊的一次支教歷程,小朋友稚嫩的臉龐和單純的笑容很觸動我,很開心做他們的老師。」來自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的王穎動情地在朋友圈寫道。近日,邵宅小學的狀元樓內,來自浙江省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的志願者們,為孩子們帶來了心理健康課,通過繪本講述,韻律操等形式調節暑期學生的情緒。
支教大學生為邵宅小學學生授課
如何讓小候鳥們喜歡自己?課堂教學如何開展?前來邵宅小學支教的大二學生王穎在來武義之前就已計劃好。王穎十分善於活躍課堂的氣氛,她深知調動學生們積極性的方法。課堂上同學們開心得手舞足蹈,原來,王穎正在和孩子們一起做手工《我和我的夢想》。「夢想本身就充滿了奇思妙想,通過做手工的形式激發小候鳥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同時又鍛鍊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王穎說。
「此次活動是團校戰略合作的途徑之一,通過鼓勵大學生返鄉,參與基礎教育的支教活動,加強對外來務工隨遷子女監管的同時,使產才相融合,助推武義經濟社會發展。」此次活動的相關負責人介紹。據了解,此次活動依託團縣委與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團委戰略合作背景,藉助在校大學生返鄉資源,發揮青少年宮、學校、企業的硬體優勢,精準化對接,深化合作力。志願隊結合學生特點,開設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愛國主義教育等課程。截至日前,已有兩批18名志願者到邵宅小學參與支教,組織近80餘名學生參加,有力推動了人才產業相融合的縱深發展,開闢了團校合作的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