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的《教父》在美國上映。
任誰都無法料到,這部描述義大利黑手党家族的犯罪電影,竟會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
9項奧斯卡提名,且最終捧回「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以及「最佳改編劇本」3座大獎。
豆瓣評分9.3,常年霸佔IMDb排行榜冠軍寶座。
即使後來被《肖申克的救贖》取締,也從未跌出過TOP3。
在黑幫犯罪電影的領域裡,《教父》一直是「天花板」級別的存在。
無數電影人從中汲取創作的靈感,卻始終難以望其項背。
除了閃耀影史的藝術造詣,《教父》的商業成績同樣令人讚嘆。
該片以600萬美元的預算,共計轟下2.46億美元的全球票房,直接讓派拉蒙影業賺到盆豐缽滿!
凡是參與《教父》拍攝的主創人員,幾乎都迎來了事業的春天。
負債纍纍的年輕導演弗拉西斯·科波拉,因此升級為好萊塢一線大導,之後更是與史蒂文·史匹柏等人並稱為「四大導演」。
被外界視為「票房毒藥」的馬龍·白蘭度因此徹底翻身,不僅第二次問鼎奧斯卡影帝,還塑造了人生中最具光芒的銀幕形象。
還有我們這次要聊的阿爾·帕西諾,從一個掙扎在好萊塢底層的「無名小卒」,一舉躋身於好萊塢的影壇新貴!
1、「我的表演,全部來自於街頭」
1940年4月25日,阿爾·帕西諾出生於美國紐約。
兩歲那年,父母離婚,他不得不與年僅21歲的母親前往外祖父家生活。
不幸的是,阿爾·帕西諾的外祖父是來自於義大利西西里島的移民,他把家安置在全美國犯罪率最高的街區。
如此惡劣的生存環境,讓年幼的阿爾·帕西諾險些誤入歧途。
抽菸、喝酒、鬥毆,這些本該發生在成年人世界裡的事情,在阿爾·帕西諾的童年已成常態。
為了防止被其他人欺負,他甚至還加入了紐約街頭的幫派。
倘若不是對表演產生了巨大的興趣,阿爾·帕西諾未來的人生,要麼橫屍街頭,要麼就是在監獄裡熬過餘生。
阿爾·帕西諾的母親很喜歡帶著他去看電影,他從小便喜歡模仿電影演員們的表演。
長此以往,表演和戲劇構建了他的精神世界。
縱使在現實中保持著一副不良青年的做派,內心深處卻是異常的純粹與富足。
15歲時,阿爾·帕西諾有幸被招入一家表演學校學習。
但他的家人很反對他朝著演藝圈發展,入學僅一年,就選擇中途輟學。
16歲時,他提前步入社會,決定靠工作養活自己和家人。
郵遞員、收銀員、賣報紙、擦皮鞋,只要能夠賺到飯錢和酒錢,阿爾·帕西諾來者不拒!
可惜這些工作的薪酬畢竟有限,大部分時間裡,阿帕·帕西諾都處於窮困潦倒的狀態。
不過這段人生經歷,對日後阿爾·帕西諾的表演風格起到了很大的影響。
他曾直言不諱地說過:我的表演,全部來自於街頭。
2、「你將成為一個大明星」
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家境貧寒又早早出來賺錢的阿爾·帕西諾,自然遠比同齡人更懂得生活的艱難。
他清楚地知道,郵遞員或者收銀員這些工作不會讓他的人生走向成功。
若想徹底脫離腳下的泥沼,莫不如去堅持自己兒時的夢想——做演員。
在繁忙勞累的工作之餘,阿爾·帕西諾會不厭其煩地前往電影製片廠或者劇院面試。
他在等一個機會,一個能讓自己一飛沖天的機會。
可以預見的是,阿爾·帕西諾在不斷面試的過程中,基本都會被拒之門外。
他的身高尚且不到一米七,完全不符合當時對男演員的審美要求。
望著眼前糟糕的生活,夢想又屢屢遭遇否定,年輕的阿爾·帕西諾陷入絕望,一度依靠酒精來麻醉自己。
正當阿爾·帕西諾瀕臨放棄之際,他在一家電影製片廠遇見了查爾斯·勞頓。
查爾斯·勞頓曾主演過《控方證人》、《斯巴達克斯》等影史經典,還曾在1934年摘得奧斯卡影帝的殊榮。
看著阿爾帕·西諾略帶興奮又難掩失落的臉,識人無數的查爾斯·勞頓毫無廢話,直接對他說:你將成為一個大明星。
這句話給予了阿爾·帕西諾莫大的鼓舞,他再一次對表演變得滿懷激情。
查爾斯·勞頓確實沒有看走眼,阿爾·帕西諾很快又得到李·斯特拉斯伯格的賞識,被其招入享譽全美的演員工作室。
李·斯特拉斯伯格這個名字對於國內觀眾簡直太過陌生,他是著名的「方法派」理論創始人,還曾出演過《教父2》中的大反派「海門·羅斯」。
論資排輩的話,李·斯特拉斯伯格大致可以稱作斯坦尼拉夫斯基的「隔代弟子」。
李·斯特拉斯伯格創立的演員工作室培養過大批的好萊塢巨星,馬龍·白蘭度、瑪麗蓮·夢露以及保羅·紐曼等人,都曾學習過他的表演理論。
阿爾·帕西諾能夠來到這裡進修表演,顯然離夢想更近了一步。
3、從「侏儒」到「教父」
在李·斯特拉斯伯格的演員工作室畢業之後,阿爾·帕西諾開始在外百老匯的舞臺上表演。
出於對表演的瘋狂熱愛,他對這份工作可謂是傾盡心血。
舞臺上的阿爾·帕西諾總是顯得光芒四射,他的魅力根本不輸於好萊塢的當紅明星。
26歲時,阿爾·帕西諾憑藉在舞臺劇中飾演的「精神病人」,首次斬獲戲劇界的最高獎項——託尼獎。
至此,他終於得到好萊塢的青睞,主演了電影《毒海鴛鴦》。
這部電影並未引起太大轟動,阿爾·帕西諾在巨星雲集的好萊塢,依舊是寂寂無名。
幸運的是,弗朗西斯·科波拉恰好觀看了這部《毒海鴛鴦》。
他對阿爾·帕西諾的表演十分欣賞,希望讓他來出演《教父》裡的「麥克·科裡昂」。
但派拉蒙公司的高層絲毫不看好阿爾·帕西諾,給出的理由也很簡單:一個侏儒演不了教父。
弗朗西斯·科波拉卻堅信自己的眼光,背負著壓力選定阿爾·帕西諾來出演「麥克·科裡昂」。
阿爾·帕西諾沒有讓科波拉失望,他在《教父》裡的精彩演出,絕對有資格被授予一座奧斯卡影帝的獎盃。
只不過,阿爾·帕西諾畢竟資歷尚淺。
這座奧斯卡影帝的獎盃,頒發給了《教父》裡另一位主演馬龍·白蘭度。
但誰都看得出來,阿爾·帕西諾的前途必將不可限量!
4、榮耀的背後,刻著一道孤獨
在《教父》系列裡,阿爾·帕西諾飾演的「麥克·科裡昂」,繼承了馬龍·白蘭度飾演的「維託·科裡昂」的衣缽。
掃除各路敵人,將家族發展得更加強大。
而在現實當中,阿爾·帕西諾也像馬龍·白蘭度一樣,逐漸成長為好萊塢的殿堂級演員。
記得阿爾·帕西諾被授予AFI美國電影協會終身成就獎時,致辭嘉賓羅賓·威廉士曾半開玩笑地說道:我們本該在1975年,就把終身成就獎頒給你。
不錯,演完《教父》的阿爾·帕西諾,演藝生涯猶如「開掛」。
他連續主演了《熱天午後》、《伸張正義》以及《疤面煞星》等傳世經典,在好萊塢的地位已經是罕有匹敵。
他實現了兒時的夢想,成為了被無數人崇拜的好萊塢巨星。
但在這一切光鮮的背後,阿爾·帕西諾卻也體驗過常人難以想像的心靈折磨。
當他還奔波於外百老匯的舞臺劇時,甚至都無法去見母親的最後一面。
當他頻頻奉獻出足以載入影史的偉大表演時,卻難以得到奧斯卡評委會的認可。
當他的戀情始終無法修成正果時,還要忍受著八卦記者長年累月的窺探其私生活。
當他因影片《革命》遭遇票房「滑鐵盧」後,整整四年,都無法重登大銀幕。
在《教父》問世的第31個年頭,黃俊郎受其啟發,給流行天王周杰倫寫出了一首至今還被奉為神作的《以父之名》。
歌詞中反覆吟唱著一句話:榮耀的背後,刻著一道孤獨。
這句話又何嘗不是阿爾·帕西諾的人生寫照,世人只看到了他的榮耀,卻忽視了他的孤獨。
5、寶刀不老!
2019年,79歲的阿爾·帕西諾給影迷們帶來了兩部傑作:《好萊塢往事》和《愛爾蘭人》。
或許人們之前還在回味他在《疤面煞星》裡的「氣場全開」,亦或是《聞香識女人》裡的「迷人探戈」。
卻不曾意識到,阿爾·帕西諾已經老了。
他原本不甚挺拔的腰板,變得愈發佝僂。
特寫鏡頭下的臉上,布滿了一道道皺紋。
他身上唯一不變的,是出神入化的演技!
無論是慷慨激昂的演講,還是意味深長的眼神,他都在向我們展示著要具備怎樣的功力,才能被公認為「偉大的演員」!
儘管已是年近80歲的耄耋老人,阿爾·帕西諾卻不打算停下自己的腳步。
他在未來的日子裡,還將繼續給觀眾帶來更多的銀幕佳作。
真可謂是「寶刀不老」。
最後,向擔得起任何溢美之詞的阿爾·帕西諾,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