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喜歡文章的話記得點右上角把它轉給朋友哦~
[回顧] 決鬥都市2018 訪談錄 上海站·冠軍 楓葉←上期回顧
中山站淘汰賽視頻:av27073911
中山站的比賽最後的卡組環境出乎大部分人的意料。閃刀姬在使用率上的強勢沒有持續到最後,ABC在半決賽的內戰之後再度登頂。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無限選手對他的構築、現有環境的理解,以及他的OCG歷程。
比賽
為什麼選擇這個卡組
我認為決定一份卡組是否為優秀的大賽卡組最重要的兩個因素為,其是否具備廣闊的操作空間,以及是否有時可以不與對手拼操作靠手牌質量直接贏。
閃刀姬雖然是目前很多牌手心裡的第一選擇,但個人認為這副牌組構築勝利過於依賴操作的精度,很少有不與對手交流直接贏下比賽的對局,這樣在淘汰賽面對操作水平與自己相當或者高於自己的對手的時候,相比幻崩系之類有直接贏的能力的牌組就顯得劣勢。
ABC我認為是現在T1梯隊中前文兩種能力相對平衡的牌組,所以選擇了它。
對構築的看法
我就簡單說一下構築裡一些個人認為比較特別的點吧。
第一是3B+1A+1C的部件配置,我認為A和C就是純碎的廢件,而B上手不僅能與多特召點聯動做care play,也能通過女巫拉C升級單體水機的場面。3B一般都能滿足做場的資源需求,雙A的無限循環並不是必要的,就算後面資源不足需要用到手裡的非本家怪獸來補位,那也是建立在可以做到比較優質的場面的情況上,這個時候手牌減少1-2隻怪已經基本不會影響到勝負了。至於拉墓地的同盟裝甲,按我理解他是個升級場面的廢件,和崩妹應該是差不多一樣的定位,實際效果是能將單水機場從會被閃刀姬優質手解掉的EXLINK升級為直接贏閃刀姬的EXLINK,和在做一些care play時的場面升級,我覺得場面的優質度並不是ABC所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一般ABC敵人都是在展開前,為了應對好這個敵人應該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廢件。所以我採用這樣的部件配置。
第二是手坑配置,因為閃刀姬7.1表後環境佔比有增多的趨勢,很多ABC玩家都減少了對局閃刀姬比較弱的手坑量,而我依然採用了12/42的中上密度手坑配置,原因其一為需要維持調整密度保證流暢度,其二為需要維持幻崩系內戰中ABC手坑密度高這一優勢。在以上兩個需求的基礎上,3G3遮2灰流這個配置是基本沒爭議的,分歧在於兩個幽鬼兔是否換成最近比較常見的屋敷童子,我認為屋敷童子對局閃刀姬時不僅在非交閃開局時不一定丟得出來,在交閃開局時也往往不能對勝負造成關鍵影響,所以在ABC對閃刀姬這種快節奏的對局中屋敷童子和幽鬼兔都算是評價較弱的手坑。但在閃刀姬以外的對局尤其幻崩系中幽鬼兔的表現就要比屋敷好太多,所以我採用了幽鬼兔而非屋敷童子。
第三是半魔導帶域的投入,我認為這是一張缺點非常多的牌,非閃刀姬對局後手弱勢,備牌局弱勢,與ABC其餘場地相衝,但其也確實有著不錯的收益上限。在7.1表前我是投入這張卡的,因為它配合拓撲邏輯轟炸龍能彌補ABC先攻無法解決增殖的G的缺陷,甚至能轉變為勝勢,所以儘管本身不穩定,但基於補足卡組應對面完整度的需求還是投入了。在7.1表後,首先大黃蜂的減少使得ABC很難再在準階check增殖的G來決定主階是否使用半魔導帶域,其次盆回的減少也造成半魔導帶域處於被檢索的地位的情況減少,而很多時候是不期望半魔導帶域自然上手的。再加上實際上同盟格納庫也能一定程度care到半魔導帶域對應的手坑,所以我放棄了它的投入。
SIDE怎麼換
對局閃刀姬
拿後攻
出3遮3G2幽鬼兔
入3影依融合1影依龍2紅色重啟1王宮的敕命1閃刀術式波紋
(實際上如果能投入滿額魔封拿先攻是比拿後攻更好的,但side位不足的情況下拿後攻也不會很差)
對局幻崩系
拿先攻 出1羽毛 入1死蘇
後攻 出1羽毛3指名 入3PSY頭盔1本體
對局騷靈
拿先攻 出3G2幽鬼 入3重啟1閃刀術式波紋1死蘇
後攻 出3G2幽鬼3遮 入3重啟1閃刀術士波紋3PSY頭盔1本體
比賽當天正好是1006發售的日子,雷龍也贏來一個開門紅,那麼無限在準備期間有對它做過什麼防備嗎?
我判斷中山站會去使用並正確使用雷龍的選手應該極少,並且備牌也有PSY和影依融合這種面對雷龍表現還可以的針對,所以沒有作過多的防備,使用了不考慮雷龍發售的構築去參賽。
一個小小題外話,1006裡面有沒有比較感興趣的卡片?
1006比較感興趣的是卡圖很好看的失樂的魔女,期待官方比賽的MAT採用這張卡的卡圖。
對現環境的看法
個人比較喜歡OCG現在的環境,算是比較良性的環境,雖然閃刀姬環境佔比較高,但這更多是因為其獨特的穩定性,在強度方面別的T1牌組其實是能和閃刀姬相比肩的,特別是現在國內環境你根本預料不到瑞士輪會被什麼奇怪的東西打下去,這種環境相當考驗牌手的構築能力。
精彩瞬間
我覺得最精彩的瞬間應該是決賽最後的靈魂補充吧,影依融合和靈魂補充都是開始就捏在手上了,因為對局雷龍節奏不會很快,所以留到了能確保勝利的時候拍了出來,贏下了比賽,再加上這是我第一次打決鬥都市的決賽,所以贏下來的時候很開心,對那個瞬間印象也很深刻。
OCG的歷程
一開始也是從盜版玩起,後來在元素英雄吧完成了競技遊戲王的啟蒙,使用了到來HERO去到湛江霞山打了第一次實卡賽,在那裡偶遇到了小學時候曾一起玩盜版的幸福(居然能認出來),然後回到吳川就開始聚集本地的牌友開始了本地YGO的發展,從那以後也經常坐車去到霞山和茂名打比賽,不可收拾地迷上了一次次挑戰冠軍的感覺,因為學業原因到17年暑假才開始去外地打決都之類較大型的比賽,決都打的次數也不少但這次中山站是我第一次進入決都的決賽,真的非常開心。
感謝的人
首先當然要感覺辛苦到一點多的主辦方啦,還有就是感謝龍教主,蓮治王,還有要我特別感謝他的林師傅等一眾線上戰隊FA的隊友們,感謝月媽,鼻尖,劉德尚等前LR戰隊的前隊友們,感謝吳川,湛江,茂名遊戲王的玩家們。
常去的卡店
當然是龍道遊戲王啦,我的靈魂補充和指名者都是從龍道買的,想不上手都難。
想說的話
由於個人技術不精和精神狀態較差的原因,這次直播時出現了不少的失誤,能打到最後藉助了很多的運氣,但我還是覺得這個遊戲不是運氣遊戲,正確的努力必然會帶來相稱的成績回饋,我會繼續提升牌技為下次取得一次更實至名歸的冠軍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