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在JAPAN 公眾號ID fendoujp
這裡涵蓋有關日本時事、經濟、社會、生活、娛樂、留學、日語、工作、房產、交友等各類信息。您的關注將是我們繼續奮鬥的動力*\(^_^)/*
日本媒體把「謝罪文化」表現的非常透徹,打開電視,一個事件能滾動播放好久,公眾人物在鏡頭前低頭認錯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其中,有個很引人注目的是:「不倫発覚→謝罪會見」
明星、國會議員的出軌新聞一旦爆出,謝罪的新聞發布會肯定是少不了。但是,謝罪之後被原諒的人也有,繼續被批判導致丟掉工作的人也有。爆出這些新聞的雜誌文春每次都脫銷。光文社還出了本把出軌歸為「社會問題」而不是「個人問題」的書,『はじめての不倫學』《出軌學入門》。
這是為什麼呢?日本人怎麼就這麼在意他人的「不論」呢?
東京大學瀬地教授說,和只要一出軌就離婚的美國相比,日本人對於「出軌」這件事很少鬧到離婚,「浮気しても結婚が続くので不倫が目立つ」正因為出軌了也繼續婚姻所以「出軌」變的引人注目。
6月10日,日本有名的66歲的落語家三遊亭円楽召開見面會謝罪,因為之前爆出和一位40多歲的女性發生不倫關係。除了認真認錯,三遊亭円楽還逗樂記者,現場氣氛並沒有很嚴肅。
已婚歌手FUNKY加藤和搞笑藝人朋友的前妻雙重出軌關係曝光,在7日,也就是他發行新單曲的前一天,召開了見面會進行謝罪。這件事在之後也被一起出演電影的同伴調戲的話題。
然而,6月10日,之前不斷被推上風口浪尖的藝人ベッキーBecky,時隔5個月正式復出。這也是她從1月出軌之事曝光召開記者會之後首次公開接受採訪,但並沒有談及核心問題。
同樣是出軌,一度失業的Becky和對事業影響較小的三遊亭円楽、FUNKY加藤到底有什麼差別呢。接下來一起看看日本媒體朝日新聞怎麼解釋。
人事經營顧問增沢隆太說過「僅僅只說出『謝罪』這兩個字並不算謝罪。所謂的謝罪,是指承認事實,儘可能讓對方憤怒,直到對方消氣,這樣的行為」。
而記者見面會就是一個借著鏡頭,讓大家知道真相後憤怒再消氣的「洗禮」謝罪機會。
三遊亭円楽發布會的時間沒有限制,也像記者表示想問什麼都可以,這樣一來大家對他的印象不至於太壞,「潔い印象を強くした」,至少坦誠。加藤也是表示自己想儘快辦見面會對自己做的事情進行反省認錯,自己也不會找藉口。
而Becky呢,在1月的見面會上並沒有直面記者的質疑,所以「謝罪として成立しない」(並沒有謝罪),時隔5個月後,也只進行了短時間的回應,所以被認為負面影響並不會減退。
Becky的事情在網絡上也受到了很嚴重的責難。雖然不是犯罪,但為什麼大家會覺得「出軌的藝人難以原諒」呢?
武藏大學的千田有紀教授稱這種現象的背景為,「僱用や収入が不安定化した現代、『自分は損している』と感じる人が増えていることが背景」在就職和收入都不安定的現代,感覺「自己有所損失」的人在增加。
在演藝圈表現的很好的「乖乖女」Becky讓部分人有些不甘,懊惱。而出軌這件事剛好成了導火線,「清純乖乖女」和「出軌」這樣的「ギャップ」反差讓大家的「憤怒」有了「理由」,他人的「不幸」往往容易成為大家娛樂的點。千田教授認為,如今對於「謝罪」,日本社會所「原諒」的,是打敗對手後的優越感。
網絡的普及讓藝人等公眾人物的不論行為被所有人「共有」,由輿論對此進行「制裁」,對此並沒有什麼「被原諒的條件」,只是在違背社會的期待後必定會成為眾矢之的,可想而知無論對自己還是家庭影響能有多大。出軌的藝人一直都有,但這樣的謝罪反省會後來才多起來, 因為媒體的發展讓公眾人物和市民距離越來越近的,不是隨便應付一下就能過去的事情了。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加入奮鬥在日本!
↓↓↓喜歡請給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