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六大門派圍攻的「社區團購」究竟怎麼樣?

2020-12-23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讀:社區團購在經過幾年的發展後,以啟動資金少、模式輕、門檻低的業務模式得到了行業普遍認可,網際網路巨頭們紛紛入局參加。但是近期的網絡輿論,直指社區團購侵害了菜販、小超市的生意,令社區團購的發展打上一個問號。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五個方面的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社區團購在經歷2019年的洗牌和迭代之後,以其啟動資金少、模式輕、門檻低的業務模式得到了行業普遍認可。

2020年,在疫情利好因素加持下,生鮮讓賽道重獲關注,社區團購的業務場景價值得到加倍重視,甚至是追捧,各大網際網路巨頭公司紛紛高調進行戰投圈地或者親闢新業務入局。

一、社區團購併不是一個新物種

社區團購其實已經有5-6年的歷史,始於拼多多的拼團模式,只是一部分戰場從線上搬到了線下,所以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

社區團購發展歷程

社區團購起初發源在一線城市,但是發展一直受阻未能順利規模化(是因為用戶群體及需求原因,後面會講到),後來逐步擴展到二線城市。

到2017年社區團購有供應鏈資源企業備受青睞,開始向三線城市拓展。

2018年社區團購創業潮興起,熱錢快速湧入,形成了風口。且有些二線城市月GMV突破千萬,區域模式得到驗證,在三四線城市得到高速發展。

到2019年社區團購已經遍地開花

進入2019年社區團購已經遍地開花,並且進入集中提升期和洗牌期。到年底很多邊緣玩家已經逐步退出。

二、2020年社區團購從三英戰呂布演變為到六大門派圍攻

進入2020年,在疫情因素加持下,社區團購賽道的玩家們開始集中「秀肌肉」。

先是今年5月份,領頭的創業公司「十團薈」C1輪融資。下半年網際網路巨頭開始快速湧入。先是滴滴、美團和拼多多三英戰呂布。

滴滴於6月在成都開始試水新業務-社區電商「橙心優選」,最初幾個月主要通過微信小程序。隨後,橙心優選在11月初進入滴滴出行App,當時進入了江蘇、廣東、河北等全國14個省市。

美團7月7日發布組織調整公告,宣布正式進軍社區團購市場,成立「優選事業部」,瞄準下沉市場,以「預購+自提」的模式,滿足家庭用戶的日常所需。同時,原小象事業部更名為「買菜事業部」,繼續加速發展美團買菜業務。

美團優選目前還是以微信小程序作為主陣地。一是業務前端展示簡單,小程序足以承載。二來微信端的超級用戶群和活躍度,符合團長的社群使用快速觸達。

拼多多8月底上線了社區團購平臺「多多買菜」,採用「預定+自提」模式,殺入社區團購賽道。目前拼多多主站導流效果明顯,多多買菜至少有超過 50% 的流量來自平臺導流,少部分來自門店團長的微信社交圈。

美團買菜、多多買菜、橙心優選小程序界面

此外,其他巨頭快速跟進和布局:

阿里一方面投資和扶持十薈團,為十薈團打通供應鏈,利用供應鏈優勢開始社區團購競爭。

另一方面派出多路大軍,包括零售通、盒馬、菜鳥驛站、餓了麼等多條業務線開始試水團購業務。

零售通在籌備組建新的社區團購部門;阿里併購的高鑫零售也通過大潤發與菜鳥驛站合作,進入社區團購。10月底,盒馬社區團購業務-盒馬mini和「盒粉群」首站進入武漢,隨後在12月覆蓋湖北、湖南,改名盒馬集市,淘寶、支付寶都提供了導流入口。

淘寶上線淘寶買菜,支付寶導流盒馬集市

騰訊7月下旬興盛優選獲得8億元美元的C+輪融資,估值40億美元。這輪投資背後的金主就是騰訊。這意味著已經加入了社區團購的賽道。

京東近日宣布收購美家買菜。此外,還傳劉強東親自帶隊入局社區團購賽道。且12月中旬,京東也入股了興盛優選。

可以說,到今日六大門派已經形成,大有圍攻「社區團購」之勢。此外,據傳字節跳動也在調研美團的組織架構,開始全力布局本地生活,其中也在孵化自己的社團業務,名曰「今日買菜」。

如此局面,是否意味著「社區團購」將成為影響未來10年商業格局的新競爭?

三、為什麼社區團購成為巨頭必爭之地

1. 首先,市場規模足夠大

巨頭的湧入首先因為生鮮市場足夠大。烯牛數據顯示,生鮮水果總共有四萬億市場。市場規模越大,對巨頭的誘惑力就越大。

據艾媒數據顯示2020年社區團購規模接近720億,增長118%。

2. 其次是社區團購瞄準的是剛需、高頻

社區團購這一模式,聚焦的是生鮮品類,一天三餐,誰都少不了,可謂剛需、高頻。

這種以天為消費計算頻次的高頻需求,一旦鏈路打通就容易形成穩定的場景價值。

3. 社區團購模式離用戶近、價值更大,且模式已基本清晰便於複製

社區團購預售+自提的模式,瞄準的是社區家庭用戶。相比於前置倉、到店/到家模式覆蓋3公裡區域市場的需求,社區團購針對社區級用戶,離用戶更近。

一方面社區團購用訂單提前鎖定需求供給,並減少物流環節,能夠很大程度降低生鮮損耗,同時降低履約成本。

另一方面社區團購拼搶的就是社區服務,這是距離消費者最近的場所,也是想像空間更大的業態。

通過社區團購拿下社區,可以獲得一個以家門口為支點的線下流量入口,後續更容易拓展到日用百貨、家庭消費以及本地生活的方方面面。並且一個線下用戶的價值至少是一個線上虛擬用戶價值的三倍。

正是因為社區團購離用戶更近且價值更大的特點,才會吸引大平臺的注意。

網際網路巨頭都喜歡輕、標準化、可大規模複製的模式。過去兩年社區團購創業公司基本把模式走通。這時候巨頭正好憑藉其充沛的流量和資金進入攪局。

4. 最後是社區團購多側面連接,符合巨頭各自的盤算

社區團購帶有「私域流量」「下沉市場」「生鮮行業」「供應鏈」「C2B」「社區電商」等多個標籤,能讓每個巨頭找到一個連接側面。

對滴滴而言,主要是為了拓展新的業務邊際,獲取新的用戶群,提升企業的估值。

拼多多本身就是靠農產品起家的,且主戰場是五環外,社區團購主戰場所在的三五線城市,這是他的大本營,所以必須拿下。

而團購是美團的老本行。社區團購操作靈活,既有高度的數位化管理能力,又具有線下靈活性操作的功能,又可以拓展下沉生鮮市場,何樂而不為?

此外,對於京東而言,其最新的定位是: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而生鮮正好是以供應鏈為基礎。京東需要社區團購,也是鑑於下沉市場對於京東的意義,其模式基本被驗證,京東肯定不允許自己缺席這一戰場。

阿里、騰訊自然不用說,AT的商業帝國怎能缺少哪怕一寸土地?

可以說,社區團購是每個巨頭都想抓住的一根好稻草,甚至是增長飛輪。

四、社區團購的模式和核心要素

1. 社區團購的具體模式:消費者->團長(平臺及供應商)->消費者

社區團購的簡要模式

社區團購是依託真實社區的一種區域化、本地化的團購形式,他和傳統菜場賣菜模式是有很大區別的:

傳統菜場:供應商->(可能多層)經銷商->農貿市場/超市/菜市場->等待消費者購買;

而社區團購是:消費者下單->平臺下單給供應商->履約(倉儲配送)供應商->平臺->團長(直銷點)->最後消費者自提

社區團購具有線上+線下模式,其中三個關鍵點:

消費者提前線上下單平臺給到供應商並配送履約貨品第二天送到團長,消費者去自提簡化表達式:消費者->團長(平臺及供應商)->消費者

2. 核心要素1:面向的用戶群體(價格敏感+隔天+自提)

從社區團購的業務特點去分析,有別於前置倉或到家/到店模式面向追求時間效率且對價格不敏感的用戶,社區團購的受眾群體更多是那些擁有充足時間的「寶媽」,他們更注重性價比,可以接受隔天自提。

也就是說,低價爆款絕對是消費者在社區團購購物的最大因素,尤其是在生鮮、日化這類價格彈性較高的品類中。從目前這幾款產品可以看出走的都是低價爆品路線。

淘寶買菜的低價秒殺

如果不是面向這種用戶群體,這種模式就會不成立。從社區團購行業的發展來看,頭部公司崛起和瞄準都都是二線城市。到現在橙心優選和美團優選也都沒有開通一線城市,可見端倪。

3. 核心要素2:團長(經銷體系)

從社區團購的業務鏈路可以看出,團長是模式成立的最關鍵角色之一。

一方面要靠團長聚合社區流量,通過團長達成訂單,另一方麵團長又承擔這線下入口的能力。

但是團長都是佣金利益驅使,沒有太多忠誠度。正因如此,現在這幾家公司都在用資金做爆品,吸納團長和流量。所以針對團長的地面組織競爭,才是社區團購的戰爭根源。

可以說,團長組成的是一個完整的分銷體系,是社區團購的基石。團長對於流量池的積累和擴容的積極性,是社區團購在區域內快速獲客的前提條件。團長體系的建立是實現區域規模化和全國推廣的關鍵。

4. 核心要素3:供應鏈(效率)

任何商業的競爭,特別是賣貨有關的,最終都是供應鏈決定效率。

對於社區團購,團長的背後,拼的就是供應鏈。倉儲和配送端也是其戰役焦灼所在。

生鮮損耗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但在快速擴張之前,即便頭部的企業也不得不面對供應鏈的難題。

除了損耗,地域差異化也意味著每進入新市場,所以社區團購就需要重做供應鏈。

所以一方面要強化供應鏈能力,一方面應該深耕本土化。

五、後續的戰局

最近因為巨頭的湧入帶來社區團購的火爆,還被人民日報點了名。目前還是有很多問題需要去思考或者解決的:

1. 團長作為核心角色不確定性因素高,社區模式的最終形態是什麼?

團長素質和能力的參差不齊,平臺規範的不到位造成業務的鏈條不順暢都是很有可能的。

包括團長對業務的認知也是一個問題,比如有的團長就認為這種模式根本不賺錢,還如自己賣,但是又不能不做擔心流量被別人薅走。

所以團長模式是否只是一個中間態,通過團長滲透以後,最終平臺還是需要建立基於社區的前置倉——自有品牌,這樣更為靠譜。

比如滴滴出行的橙心優選近期就開始與團長合作,聯合推出橙心優選小店的小店模式。

2. 社區團購改變了生產關係,團購模式和傳統菜場的關係如何?

目前看,社區團購不僅改變了生產關係,還直接觸動了一大批傳統菜場買菜商販的利益-可以說影響了很多老百姓的飯碗。最近因此還引發很多話題。

因為這一部分人可以說通常是城市的低收入群體之一,如何在革他們命的同時,再上他們一碗飯吃?或者可以把他們作為模式中的一環設置在鏈條上。

3. 社區團購未來擴張速度和增長的方式?

社區團購看上去下沉市場前景廣闊,大有作為。但是在單個縣域可以盈利的供應鏈,可能不易複製到新的地域,這是社區團購的擴張門檻。會很考驗這企業的經銷體系和供應鏈能力。

與此同時,下沉市場的消費能力也影響著社區團購選品能力和方向,甚至是與新農業的結合、改造能力;

此外走一線城市又該怎麼打,和現有的模式怎麼結合或者差異化?

如此,等等。

總之,不可否認社區團購肯定是2021年巨頭們血拼的一個風口。

但是勢頭和問題兼具,否真的能成為中國商業史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地面商業競爭,甚至決定未來10年的商業格局?還有待於時間的檢驗。

#專欄作家#

10年網際網路產品經歷,關注社交/教育和新消費領域,聚焦行業分析和產品力建設。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一樁「風口謀殺案」:社區團購1000天生死始末
    「社區團購真的很滑稽」「很多投資者進入社區團購真的很滑稽。他們都覺得這個行業不確定,可能搞不得,但是最後,都莫名其妙的一窩蜂的進來了」。社區團購的想像空間有多大?「早些年很多團長,都是微商轉過來的,他們手裡有私域流量,只不過原來賣面膜,現在賣水果、生鮮。」而微商的入場,則讓社區團購徹底爆發。「社區團購最明顯的風口特徵是生鮮線上化,這個模式起量特別快。同時這也是平臺集眾力在做量的模式,但對比這幾家的數據確實不好」。清流資本劉博回憶說。
  • 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時,光明右使範遙為何不出來,他對明教不忠嗎
    覆滅明教,是成昆最大的願望,和這二十年的努力,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也是成昆在背後挑起來的。汝陽王府中,所有高手,都是身世可查,十分容易,來自哪裡,師承哪裡,哪個門派,都很好查。但有一個人是例外,那個人就是範遙,他的來歷,師承,門派其實是說不清楚的,說得清楚,但卻會查不清楚,所以,許多重要的事情,他都不能參與,因為他來自西域。
  • 為什麼巨頭要血拼「社區團購」,他們看到了什麼?
    那麼,社區團購背後所代表的那個網際網路滲透率不足 10% 的幾十萬億市場,由於技術迭代產生的機會,正有可能孕育出下一個阿里巴巴、騰訊和拼多多,並且極有可能是同時誕生——沒人敢錯過這個風口。「小超市」變成大生意社區團購這個「藍海」究竟有多大?社區團購幾乎都是採用「今日預訂+次日送達/自提」的模式,向社區居民提供生鮮食品、日用百貨等商品。
  • 「饕餮」美團,稱霸社區團購
    這種態度的根本變化,是美團的身份從BAT時代下的挑戰者,圍繞「吃」轉變為市場佔有者,也就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秘怪物「饕餮」。從1.0版本時期的外賣、酒旅,到2.0版本的餐飲SaaS、共享單車、充電寶,乃至近期迅速衝到市場第一的社區團購,市場擔心的是:在網際網路反壟斷的高壓之下,美團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阿里?誰還能阻擋美團的野蠻擴張?
  • 社區團購的一些基礎認知
    從消費者視角,當然覺得「當日達」體驗更好,社區團購的「次日達」不靠譜。一方面主要是一線城市大都還沒上線,不好直觀對比價格,其實差異很大;另一方面,這兩種模式都能成立,只是面向的用戶群體不同:一個是對價格不敏感、對速度和品質要求高的大城市消費者,一個是價格敏感、足夠便宜、品質穩定的下沉市場消費者。
  • 社區團購補貼「硝煙瀰漫」消費品公司左右...
    疫情背景下,社區團購發展迅速,短短數月成了網際網路行業的「光明頂」,但圍攻的卻遠不止「六大門派」。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的評論,相關話題再上熱搜。在A股市場,社區團購概念也被炒得飛起,龍頭股中水漁業(000798,SZ;昨日收盤價9.14元)9個交易日(11月27日到12月9日)漲幅接近翻倍。
  • 社區團購早教啟蒙老師到家上課,新華網報導摩爾媽媽APP上線「拼班」
    (原標題:社區團購早教啟蒙老師到家上課,新華網報導摩爾媽媽APP上線「拼班」)
  • 六大門派圍攻,中國越戰越勇
    美國政壇女巫、英國右翼公知,土澳無腦總理紛紛出馬,糾集六方勢力對中國發起了新一輪輿論風暴,活脫脫一幕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的架勢。12月3日,川普的腦殘粉、女版蓬佩奧、常年反華先鋒、北美滅絕師太、整容失敗代表、美國田納西州參議員瑪莎·布萊克本出馬了。
  • 繼續推進「團購+直播」,「大師熊」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近日,SaaS社群團購系統「大師熊」宣布完成數千萬人民幣的A輪融資,由清科創投領投、老股東藍海眾力跟投。據悉,資金將主要用於市場的開拓、系統功能的完善和供應鏈平臺的建設。 「大師熊」是曉微科技旗下產品,據其官網介紹,大師熊是一款連結社交生態的社群團購系統,通過服務系統、微信直播分銷、社群平臺、供應鏈配套等手段快速連接品牌方、拼團方、團長等群體,同時連接培訓機構、全案策劃等第三方服務平臺,幫助進企業提供建立社群團購渠道。
  • 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你準備好了嗎?
    熬了兩周,鵝最期待的「六大派圍攻光明頂」就快要來了!
  • 盒馬入局社區團購,勝算幾何?
    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社區團購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大家的正常生活節奏,人們進入了漫長的居家生活狀態,越來越多人養成了線上消費的習慣。同時也催生出了網際網路史上規模最大的賣菜競爭——「社區團購」據有關數據顯示,國內目前有200多家社區團購企業,從2019年1月到2020年11月,國內社區團購領域共發生26起投融資事件,共計融資超117億元。
  • 十薈團 CEO 談社區團購:巨頭砸錢沒用,最後剩 3 到 5 家
    但沒人想到,武漢「封城」催生的社區團購,成為今年網際網路行業的最大風口。阿里、美團、拼多多、京東,乃至從來沒有電商基因的滴滴也推出橙心優選,進入到社區團購的混戰之中。在巨頭夾擊之中,專做社區團購的創業者的心境,可能和巨頭們有很大差別。
  • 新華網關注摩爾媽媽APP上線團購「拼班」,用創新教育切入社區社交
    新華網最新報導關注,定製教育平臺摩爾媽媽APP上線「拼班」產品,開啟教育界「社區團購」模式,0-6歲孩子在社區完成「拼班」後,平臺會派出老師到家定製早教課、啟蒙遊戲、親子活動等。家長在摩爾媽媽APP上,可以按照地理位置查看到附近的拼班列表。
  • 社區團購價格低過超市要不要跟?超市高管:等他們這波錢燒完
    疫情背景下,社區團購發展迅速,短短數月成了網際網路行業的「光明頂」,但圍攻的卻遠不止「六大門派」。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的評論,相關話題再上熱搜。在A股市場,社區團購概念也被炒得飛起,龍頭股中水漁業(000798,SZ)9個交易日(11月27日到12月9日)漲幅接近翻倍。
  • 社區團購狂「打折」,價格低過超市!要不要跟?超市高管:等他們這波...
    疫情背景下,社區團購發展迅速,短短數月成了網際網路行業的「光明頂」,但圍攻的卻遠不止「六大門派」。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的評論,相關話題再上熱搜。
  • 有冇惗過究竟「靜雞雞」靜啲定系「靜靜雞」靜啲?
    PS:在羊城網後臺回復「優惠碼」馬上領取Uber乘車抵用券究竟「靜雞雞」靜啲定系「靜靜雞」靜啲?好似仲有「靜鷹鷹」、「靜蠅蠅」啵!咁其實,究竟邊個最靜?團購定製:歡迎產品團購或個性定製,享更多優惠。
  • 社區團購「大躍進」
    如今,一切的動作都暗示著,社區團購就是下一個風口。其實不然,早在4年前社區團購就已出現。2016年,湖南長沙出現第一批「團長」,他們一方面每天出現在各個小區拉住戶加入社區團購微信群;一方面拿著這些資源和小區周邊店鋪老闆談判,以爭取商品團購價,社區團購自此興起。
  • 社區團購生意搶破頭,美團優選還能摘到果子嗎?
    今年5月,滴滴推出社區團購業務「橙心優選」,進入重慶、綿陽、內江和西安等城市;8月底,拼多多在武漢、南昌等地上線「多多買菜」,砸10億補貼爭搶團長;另據《晚點 LatePost》報導,9月中旬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 張勇宣布由盒馬事業群組建盒馬優選事業部,正式進入社區團購賽道。「起於團長,終於供應鏈」是社區團購上半場玩家們交出的答卷。
  • 象棋12歲小魔童橫空出世,挑戰棋壇第一人王天一,六大高手圍攻
    象棋12歲小魔童橫空出世,挑戰棋壇第一人王天一,六大高手圍攻 10月3日晚上,象棋界一場超強巔峰擂臺賽
  • 社區團購紅利,內行人告訴你,平臺建設是關鍵
    到了2020年,由於這疫情影響,又迎來了社區團購的紅利期,許多業主走上成為團長的道路,自營店主也開始為社區服務,走上了社區團購的道路。那麼,目前都有哪些社區團購的模式及企業?普通企業或個人如何建立一個好的社區團購平臺呢?目前,市面上主要有兩種模式:便利店+社區團購,寶媽+社區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