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旭
圖:來自網絡
家在大山的深處,是幾孔土窯洞,土窯洞最大的好處是冬暖夏涼。竹扎的圍牆,一隻大黃狗懶洋洋地臥在大門口,幾隻鴨子搖搖擺擺地在院子裡走著,一隻公雞發現了一隻蟲子或者一粒草籽,大驚小怪地叫著勾引著母雞。
院子裡的幾株桃樹冬眠了一個寒冷的冬天重新煥發出新的生命,粉紅色的花兒開滿了枝頭,無數的蜜蜂嚶嚶而舞。
這是典型的陝北農家小院!
母親在她的小菜園子裡忙碌著,她首先用鐵鍬把土地深翻,土地肥得流油,一鐵鍬下去,有時候可以翻出好幾條小拇指粗細蠕蠕而動的蚯蚓來。母親口中學幾聲雞的叫聲,順手把蚯蚓扔給聞聲而來的雞。那些雞因為蚯蚓「咕咕」叫著打起架來。
春天來了,春天來了,我們家的貴賓也如約而至。兩隻燕子在小院的上空飛舞,清脆的叫聲撒滿了小院的天空。
是不是去年的燕子?我問母親。
母親在菜園子裡忙著,對於我的問題她無暇顧及。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歸來的燕子又在房簷下早出晚歸地忙著築巢了,一點一滴,幾天下來巢穴雛形已成。在不經意間燕子的新家落成了,一對燕兒在巢穴裡嘰嘰喳喳卿卿我我。
每日的午後最喜切一壺茶,捧一卷書懶洋洋地坐在藤椅上,讓陽光暖洋洋的照在身上如母親的手溫暖而舒服。可愛的燕子永遠是成雙成對的飛行,它們有時候急速地從我的頭頂掠過,等我抬頭時它們又已經振翅消失在蔚藍色的天空。
它們有時候就呆在巢穴裡,歪著小腦袋嘰嘰喳喳地叫著互訴衷腸。偶爾它們也會落在院子裡怒放的桃樹上,是只聞其聲不見其影。
多麼可愛的小精靈,我知道它們永遠是我們北方人最尊貴的客人!它們春天而來,入冬之前離去。打小我們的父母就教導我們決不能傷害燕子,有誰家的孩子不懂事傷害了燕子,會得到大人的謾罵和責罰的,乃至於全村人都會責備。
一晃數月過去,母親的菜園子裡已是一片蔥綠。就連院子裡的那幾株桃樹早已經繁花落盡,枝葉間結上了小拇指般大小的桃子。忽一日發現經常成雙成對形影不離的燕子變成了只有一隻燕子忙忙碌碌的一個在奔波,而另一隻呆在巢穴裡大部分時間不出去了。
這是怎麼了?我百思不得其解。
母燕子在孵化小燕子了,公燕子當然要一個出去了,它就像人一樣一個要照顧一家人的飲食起居。母親淡淡地說。
好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燕子,我對燕子的喜愛和敬佩又無形中多了幾分。
於是我日日盼望小燕子的出生,在日思夜盼中,一天早上忽然聽到一陣雜亂的稚嫩的叫聲。燕子的巢穴中探出幾個小腦袋,每當它們的爸爸或者媽媽回來的時候,一個個伸長了脖子張開米黃色的小嘴,爭先恐後的搶食父母帶回來的食物。
小燕子一天天長大,它們的父母更加忙碌,一天不知道要出去多少回給小燕子找食物。可喜的是小燕子在健康的長大,有調皮的小燕子竟然撲扇著羽翼未全的翅膀站到了巢穴的邊上,它們的父母看見了會毫不留情地把小燕子趕回巢穴。
我們一家人喜歡在晚上明亮的月光下,圍著院子裡的一方小石桌喝茶聊天。一日天色尚早,太陽剛剛落山,晚霞把半邊天染成了紅色。一家人正圍著小石桌興趣盎然的聊天時,突然聽到了燕子尖利的叫聲,兩隻燕子輪番在巢穴周圍急躁地翻飛。
眾人一驚,慌慌張張地去看時,發現一條尺許長短的小蛇,在燕子的巢穴旁邊蜿蜒爬動。
巢穴裡的小燕子驚恐地擠成一團,唧唧亂叫。而它們的父母面對數倍於自己力量的蛇絲毫沒有懼色,在蛇的周圍盤旋飛翔不退讓一步。大概蛇也沒有想到如此懦弱的燕子面對強大的自己竟然毫不懼怕,一時之間蛇和燕子僵住了……
我心中一顫,這就是母愛吧!母愛是無私的,當自己的子女遇到危險時她甚至可以捨棄自己的生命來護兒女的平安。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天使在天上,上帝打發了一個人到人間,她的名字叫「母親」。
從來就怕蛇的我,急忙拿了一根長長的竹竿把蛇挑走,燕子一家恢復了往日的安詳和諧,一家子又嘰嘰喳喳的叫起來。
小燕子也長大了,會隨著它們的父母外出覓食。我家的小院也更熱鬧了,每天都有好幾隻燕子在小院的上空翻飛鳴叫。但這種熱鬧維持了沒有多長時間,一天小燕子的父母竟然狠心地驅逐著小燕子,不讓它們再回家。
小燕子委屈地叫著,不甘心地一次次回來,一次次被它們的父母趕走。
這又是怎麼了?我再次問母親。
母親的話依然風淡雲輕,她不緊不慢的說,小燕子長大了,它們有了自己的翅膀,有更藍更闊的天等著它們,總不能一輩子在它們母親的翅膀下生活啊。
沒有讀過幾年書的母親,說出了如此富有意境而又哲理的話,是啊,作為兒女的我們終有一天我們會振翅高飛,去探尋屬於我們的天空。可那些被它們的父母趕出去的小燕子,還會記得它們的家嗎?還會回來看它們的父母嗎?
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