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甲第13輪,皇馬主場2-1擊敗希洪競技,C羅梅開二度,連續6年俱樂部和國家隊總進球數突破50。伯納烏的瓢潑大雨中,皇馬的球衣也格外引人關注:胸前的廣告商、皇馬隊徽透明度很高,似乎看不見,正面幾乎是一片純白。皇馬在玩什麼花樣?
《阿斯報》揭秘,球衣贊助商阿迪達斯在宣傳環保理念。這場比賽皇馬戰袍的面料,是用丟棄在大海中的塑料瓶提煉而成。每28個塑料瓶,其提煉物質可以製成1件皇馬球衣。《阿斯報》表示,皇馬首發11人的比賽球衣,就是用了308個塑料瓶製作而成。
塑料瓶製成球衣,聽上去有些新鮮,到底需要什麼工序呢?首先,是從海洋中收集漂浮的塑料瓶,當然不是阿迪達斯派工作人員去海面打撈,而是利用社交網絡造勢、政府部門宣傳、科學普及和呼籲等方式,號召更多人清理海洋垃圾,達到保護海洋的宣傳目的。
阿迪達斯將這些丟棄的塑料瓶收集起來,利用機器將塑料瓶打碎、分解,從而提煉得到纖維物質。這些纖維物質,就是製作球衣的基本材質。這些纖維物質,不僅是製作球衣的材料,還能用於生產汽車用品、電視機、攝像機等電子設備。阿迪達斯宣稱,從1950年至今,他們利用60億噸塑料製作產品,這些塑料足以覆蓋地球表面一圈。
塑料製作球衣,這當然不是新發明。這項技術在2010年開始投入規模化生產,2014世界盃,法國、荷蘭、美國等10個國家足球隊的球衣,就是用回收的塑料瓶製作而成。2016年奧運會美國男籃的戰袍,也是球衣贊助商用塑料瓶製作而成。這樣的高科技戰袍,不僅環保,而且更輕、更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