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01
有這樣兩種人會在人前有恃無恐:第一種是有退路的人,第二種是被偏愛的人。
有退路的人,不管是面對工作還是婚姻,遇到問題都會正面去剛,不怕會搞砸自己跟別人的關係,因為他們有退路,心中不慌,不怕,覺得搞砸了關係,是別人有損失。
被偏愛的人,其實也可以說是有退路的人,因為偏愛他們的人就是他們的退路,即便搞砸了眼前事,他們也不怕,因為他們有依賴。
話雖如此,但有個例外情況不得不提:真正有退路的人,被偏愛的人,確實可以做到有恃無恐。但有些人所認為的「退路」和「偏愛」,其實並不存在,只是他們想當然認為存在,如此一來,這種人有恃無恐,有可能讓自己栽跟頭。
就像有個離婚女人吐槽自己的前夫時說的一樣:
『他跟我結婚後不求上進,讓我賺錢養他,我只是好心提醒並要求他負責任,他卻跟我翻臉,要跟我離婚,要讓我滾。我跟他吵起來之後,他在情緒激動的狀態下口出狂言,說自己有備胎,而且比我好一萬倍,「你不願養我就抓緊時間跟我離婚,別耽誤我娶別人!」
我接受離婚,有兩個原因:第一,他露出了真面目,不值得我愛了,我何必委屈自己留在他身邊;第二,我想看看他說的備胎到底是個什麼貨色,我不相信他會遇到比我更好的人。
結果跟我預料的一樣,什麼備胎,什麼比我好一萬倍,都是他自作多情,那個女人非但沒有我條件好,而且更可悲的是,聽說他離婚了,火速跟他分手了,至此,我那個有恃無恐的前夫終於遭了報應!』
02
除了夫妻之間會存在「有恃無恐」的問題之外,婆媳之間更是經常會出現「有恃無恐」的問題。
小雅和婆婆之間就曾經鬧出過這種問題,有恃無恐的人不是小雅,而是她的婆婆。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問題,是因為:
在小雅跟阿雷結婚以後,婆婆認為阿雷變心了,不再聽她的話了,認為兒子變成「妻管嚴」了,從而認定兒子指望不上了,所以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女兒身上。
她覺得自己對女兒好,出錢給女兒買房,讓她風風光光嫁人,結婚後跟女兒女婿處好關係,將來養老的事就一定可以仰仗女兒。
她所認為的這些,就是我們前面說的退路,她誤認為自己是個被偏愛的人,於是就不再把兒子兒媳放在眼裡,覺得即便鬧翻了也無所謂。
之後鬧翻是有關「帶孩子」的問題,阿雷請她幫忙去帶孩子,還說給她發工資,她卻不屑一顧,「誰愛帶誰帶,誰生的誰帶,我沒義務帶孩子!」
小雅可以接受婆婆不幫忙帶孩子,但卻聽不慣婆婆說的那些話,於是就出言怒懟,「好啊!你不幫忙帶孩子,以後就別指望我給你養老!」
此時,婆婆「有恃無恐」的心態就流露出來了,「我有女兒,不需要兒媳養老,你少拿養老的事要挾我,我不吃這一套!」
結果,婆婆還沒來得及享受怒懟兒媳的樂趣,就樂極生悲了,因為她的話惹怒了女兒,「誰說我要給你養老了?你搞清楚,我是嫁出去的女兒,沒義務給你養老,你女婿更沒義務給丈母娘養老!養老找我哥,找我嫂子,別來煩我!」
婆婆當時的感受類似於:一個人仗著卡裡有100萬而囂張跋扈,結果刷卡的時候卻發現裡面沒錢了。退路突然斷了,自認為可以依賴的女兒明說不讓她依賴了,她瞬間就慫了,從第二天開始,她就主動跟兒媳和好了,很溫順。
03
小雅沒有因為婆婆之前「有恃無恐」而記恨她,反而覺得她被小姑子怒懟之後很可憐,見她主動跟自己和好,她給了婆婆一個臺階,接受了她幫忙帶孩子,想著婆婆沒有其他退路了,今後應該再也不會跟她鬧矛盾了。
小雅的婆家出現的問題,是個很現實但又經常被人忽略的問題。很多婆婆有恃無恐欺負兒媳,其實都跟案例中講的情況差不多:
要麼是仗著自己的兒子聽話,認為兒子會護著自己,所以才欺負兒媳;要麼仗著自己的女兒是自己的退路,從而不把兒媳放在眼裡。還有的婆婆是仗著自己條件好,看不起兒媳,從而不把兒媳當家人看待。
這種問題雖然總是會讓兒媳痛心,也會讓男人煩惱,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婆婆有恃無恐,就是解決婆媳矛盾的突破口。
我們前面提到了,婆婆有恃無恐,要麼是有退路,要麼是被偏愛,如果因此鬧出了婆媳矛盾,兒子兒媳同心的話,都想解決婆媳矛盾的話,就可以從婆婆的退路著手,只要能在合理的範圍內斷了婆婆的退路,她就再也囂張不起來,婆媳矛盾可以瞬間消除。
這種辦法是一種不得已的辦法,如果婆媳關係一派祥和,誰都不算計誰,自然就牽扯不到誰斷誰的退路。所以,還是希望婚姻中扮演各種角色的人都能管好自己,都能善待彼此,能夠好好相處,又何必要鬧矛盾呢?#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