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江山:政府發放消費券應更注重維護競爭...

2020-12-16 手機鳳凰網

日前,合肥、南京、濟南、杭州、深圳、廣西等地先後宣布發放消費,以刺激消費,助力經濟復甦。有的地方政府指定單一網際網路平臺合作發放消費券,引發法律界關注。比如杭州發放16.8億元消費券,消費者只有通過支付寶消費才能直接抵扣;南京、廣西也是地方政府聯合阿里巴巴、支付寶獨家發放消費券。

有觀點認為,消費券對於疫情之後經濟復甦固然有直接作用,但如果政府指定單一網際網路平臺合作,不僅破壞了市場競爭的公平性,也直接影響了消費者的自由選擇權,與政府希望讓消費者真正享受到實惠的初衷相違背。記者就相關法律問題採訪了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江山。

記者:各地政府先後推出消費券,在當前復工復產背景下能起到什麼作用?

江山:消費券不是個新生事物,之前在經濟危機或金融危機的時候,不少國家都發放過相關消費券。2009年前後,國內多地也試水過消費券,對直接拉動內需,進而促進擴大生產具有重要作用。從法律上看,相比於直接給予企業補貼,政府發放消費券給消費者端,引發的競爭關切和違規風險更小。

記者:對於政府發放消費券應注重市場公平競爭,有何法律明文規定麼?

江山:在法律層面,我國《反壟斷法》第三十二條明確規定: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不得濫用行政權力,限定或者變相限定單位或者個人經營、購買、使用其指定的經營者提供的商品。

不僅如此,國務院2016年發布了《關於在市場體系建設中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意見》,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制度,規定「政策制定機關制定市場準入、產業發展、招商引資、招標投標、政府採購、經營行為規範、資質標準等涉及市場主體經濟活動的規章、規範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應當進行公平競爭審查。」其中,就市場準入和退出的審查標準規定,「不得限定經營、購買、使用特定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

在此基礎上,2017年《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實施細則(暫行)》,在市場準入和退出標準方面還明確提出,「不得限定經營者的商品和服務」,其中就包括行政機關通過「不予接入平臺或者網絡等方式,限定或者變相限定經營、購買、使用特定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的行為。

從反壟斷法到公平競爭審查意見,都能看出國家對這一類政府限定交易的行為所引發的競爭影響,在法律層面是嚴正關切的態度。疫情之後迫切促經濟回暖這本身無可厚非,但行政主體主導的刺激消費措施的制定和執行,還應回歸到法律框架中來。

記者:上述法律中有沒有列明一些例外情況?

江山:在《反壟斷法》中,沒有明確規定上述行政性壟斷行為存在例外。而根據中國的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存在例外規定,如果政策制定機關的相關政策措施是為維護國家的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為實現扶貧開發、救災救助等社會保障目的,以及為實現社會公共利益的,可以納入例外情形進行考量。

但是,即便納入例外情況考慮,也應必須同時滿足下列條件:一是對實現政策目的不可或缺,就是說實現政策目標而言,不存在對競爭限制更小的方式;二是,不會嚴重排除和限制市場競爭;三是,明確實施期限。

如果發放消費券的相關政府主體認為自身行為屬於例外情形的,應當作出說明。其中,需要著重考量是不是存在對競爭限制更小的方式。否則,對於這類措施,如果經過公平競爭審查,認定為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應當不予以出臺或者調整至符合相關要求後出臺。

記者:政府指定單一網際網路平臺合作發放消費券,對消費者有哪些影響?

江山:應當基於發放消費券的政策目標,審視消費券發放的方式。僅使用網際網路平臺,以及僅使用單一網際網路平臺發放消費券,即便基於效率的考量,也應當兼顧公平、確保競爭秩序。

一方面,僅使用網際網路平臺發放消費券,可能存在可獲得性問題。比如有一些老人和弱勢群體不會或不便使用網際網路平臺,如何讓他們也能更加便捷地享受到這一普惠福利?是否可以通過同步發行實體消費券的方式,與網際網路平臺發放的電子消費券相補充,使得不便使用網際網路平臺的消費者同樣可以公平獲益。

另一方面,只用單一網際網路平臺,會增加消費者的轉換成本,或者說是直接減少消費者的選擇。一旦限定,消費者只能通過特定平臺上申領和使用消費券,實際上等於政府賦予了該平臺在特定交易和服務中的支配地位,將強化平臺的鎖定效果。如果能多些符合要求的經營者參與進來,不僅能給消費者更多自由選擇,也能夠廣泛地帶動上下遊產業鏈的復甦,更符合刺激需求帶動生產、就業,全面恢復經濟的初衷。

記者:有觀點 認為 , 政府 如果通過招投標和一些企業達成合作協議, 就會更合規 。 你對此怎麼看?

江山:招投標是合規的一種方式,具體是否使用這種方法取決於政府的選擇。不論採取何種方式,需要保證的核心要素,就是符合《反壟斷法》和公平競爭審查的標準。政府可以基於非歧視性的方式來設定一定的準入資質,所有符合標準的競爭者都應該有準入資格。比如在政府的市政app上註冊領取後,可以獲取一個通用二維碼,在各大平臺上都能使用。類似做法在當下網際網路科技背景下應該不存在太大難度。

總體來說,只有市場競爭秩序得以維護,消費者可以自由選擇,才可以消除社會各界的一些質疑,也能更好地回歸到消費券發放的初衷。從疫情下國民經濟受到的影響來看,今年各地或會陸續出臺一些刺激消費的政策。希望地方政府能在法律框架下兼顧效率和公平,維護市場競爭,讓更多人、更多行業受益。

(本文來源:國際在線)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研究生年度教育評選榜單揭曉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榮獲2020年度研究生...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在2020年研究生教育及招生宣傳工作中憑藉探索與創新,在同類院校評選中榮獲「2020年度研究生招生宣傳優秀組織獎」。  以下是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研究生院的相關信息,歡迎廣大考生報考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 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召開退休教師茶話會
    2020年9月9日下午,一年一度的教師節來臨前夕,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召開退休教師茶話會。八位退休教師重返學院,大家歡聚一堂,暢敘情誼,暢談學院當前發展和未來期待。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學系主任和教師代表參加茶話會,會議由分工會主席譚繼老師主持。
  • 上海市內知名高校,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和上海政法學院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和上海政法學院兩所高校相對上海市內「雙非」高校而言,實力都比較強,所以在上海市內知名度都比較高。兩所學校雖然主力教研領域不同,但是兩所學校的交集較多,而且兩所辦學經歷也比較相似。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創辦於1955年;而上海政法學院,則創辦於1984年,從時間上來看,兩所學校的建校時間差距很大。實際上,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前期辦學中,多次被撤併,真正崛起也是上個世紀是八十年代的事情。兩所學校都是上海高速發展,為了提高上海市人才質量,而在八十年代發展起來的高校,所以說兩所學校的辦學經歷比較相似。
  • 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會2020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召開
    2020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召開。本次年會是上海對外經貿大學60周年校慶上海開放經濟論壇的最後一場。  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名譽院長周漢民,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許玫,WTO上訴機構前主席、清華大學國際爭端解決研究院院長張月姣,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法律事務部副部長鄭偉,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會會長曾華群教授以及上海司法局副局長羅培新教授等領導和嘉賓出席本次年會。
  • 助推院校合作,浦東法院與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今日籤約
    籤約儀式上,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汪榮明,上海浦東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吳金水分别致辭,並共同為「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教學實踐基地」揭牌。上海浦東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杜敏浩,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院長張慶麟代表雙方籤訂了《合作協議》。協議明確,雙方今後將通過掛牌設立教學實踐基地、擇優安排學生實習、合作開展學術交流、共同申報學術課題等多種形式開展深度合作。
  • 對外經貿大學張旭光榮獲北京高校教師線上教學成果展示賽二等獎
    對外經貿大學張旭光榮獲北京高校教師線上教學成果展示賽二等獎為促進首都高校廣大女生學校體育工作開展,11月21日下午,由北京市大學生體育協會主辦,北京高等學校女子體育研究會及中華女子學院女性(女大學生)體育研究中心承辦的「2020年北京高校女生體育社團建設暨教師線上教學成果展示賽
  • 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考研考情分析,含20考研各專業錄取學員名單
    一、學院介紹法學專業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傳統優勢學科。1978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對外貿易系即設立「國際商法教研室「,開始招收國際貿易法碩士生。1984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成立「國際經濟法系」(時稱為「七系」)。
  • 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召開「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下『一帶一路』建設...
    11月23日,「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下『一帶一路』建設面臨的法律問題」學術研討會在法學院106會議室舉行。會議由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一帶一路」法律研究中心主辦,由該研究中心主任高華副教授主持,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教授左海聰、重慶大學法學院教授曾文革、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漆彤,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姜芳、副院長教授徐軍華、國際法教研室教授鄧烈及部分學生參加了本次會議。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院長梅夏英一行為馮大同先生掃墓
    第三十六個教師節之際,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院長梅夏英、書記楊曉平、副院長馮輝、副書記張莉、組織員裴秋蕊以及法學院工會主席譚繼老師和法學院辦公室主任姜婷婷老師一行前往北京萬安公墓,為我院前身----貿大國際經濟法系(七系)首任系主任馮大同教授掃墓,並獻上了全院師生和海內外校友對這位恩師和先驅的崇敬與緬懷。
  • 四川多地發放消費券,但市民卻有話說
    近段時間,為促進消費復甦,提振民眾消費信心,各地政府陸續祭出消費券「大招」,這塊無形的「石子」,正在激活全國各大城市商業復甦的一池春水。四川省也行動了!從3月開始,省內部分城市便開始陸續發放消費券,成都部分區(縣)也逐步開啟了促消費模式。不過,對於龐大的消費市場,只靠發消費券,就能刺激大眾的消費熱情嗎?什麼樣的消費券,才能真正成為當下消費熱情的「催化劑」?
  •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在職研究生的含金量已大幅度提升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在職研究生的含金量已大幅度提升。學校在職研究生是我國承認的讀研教育,學員通過進修同樣可拿上與全日制相同含金量的碩士學位或研究生學歷證。為保證前來讀研學員的教學質量,學校選派了很多業界優秀老師前去授課;大家能夠學到前沿知識,更好提升專業硬實力。下邊老師就針對本校在職研含金量做一下具體介紹。
  • 我國消費券發放的現狀、效果和展望研究(下)
    從2020年3月起,不少地方政府在抗疫的同時,陸續開始發放消費券,目標是通過消費券促進消費,保障企業、就業和家庭,推動經濟復甦。本文旨在以消費券的發放為切入點,研究疫情總體得到控制後,中國地方政府在助力經濟復甦中的作用。
  • 辛集市政府發放第2輪政府消費券
    我市第2輪政府消費券發放活動開始了!你看,下面這些小夥伴們已經等不及了↓↓↓消費種類:商超行業消費券,皮革行業消費券,家電行業消費券,汽車行業消費券。每人每天僅限領取一次,每次只可領取一張。消費券內容:超市消費券200元減50元,11200張,分五天每日發放2240張; 皮革消費券5000元減500元,共200張,分五天每日發放40張;家電消費券1000元減200元,共3000張,分五天每天600張;汽車消費券30000減4000元,150張,分五天每日發放30張。
  • 溫建平(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教授):應加強國際化翻譯人才培養
    原標題:溫建平(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教授):應加強國際化翻譯人才培養  本報訊(記者曹繼軍、顏維琦)「傳播中國文化對應用翻譯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作為人才培養基地,應該承擔起培養翻譯人才的歷史使命。」在日前召開的第六屆全國應用翻譯研討會上,中國翻譯協會專家會員、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教授溫建平表示。
  • 代表委員熱議:消費券發揮撬動作用 帶動中小企業發展
    平臺線上發券成主流,不斷向非剛需領域傾斜自今年3月下旬起,各地陸續採用發放消費券的方式刺激消費。本輪各地政府發放消費券普遍選擇與各大平臺,包括生活服務類電商平臺(美團)、支付平臺(支付寶、微信)及銀聯雲閃付等合作,線上發放電子券。
  • 微信支付助力澳門特區政府發放億元消費券
    跨境消費券終於來了!正值中秋國慶黃金期,微信支付助力澳門特區政府發放超億元澳門元消費券,首創「跨境消費券」模式。據國家移民管理局公告,目前內地居民赴澳旅遊籤注已全部恢復。國慶期間可用多種消費券,最高抵扣500元國慶長假,出行旅遊將迎來高峰期,為刺激澳門消費市場活力,鼓勵國內遊客來澳消費,即日起至12月31日,微信支付助力澳門特區政府發放超億元澳門元消費券,國慶期間均可消費使用。
  • 四川大學法學院成功舉辦中國自貿區/自貿港法治智庫聯盟2020年論壇
    此次會議開幕式由四川大學法學院國際法學科負責人、四川大學法學院自貿區暨一帶一路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法學會「一帶一路」法治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杜玉瓊教授主持,鄧德雄主任、何繼業書記和龔柏華教授分别致辭。
  • 想去上海讀法學,除了復旦大學華東政法大學,還有這些超強法學院
    上海開設法學院系的學校達數十所,其中華東政法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復旦大學法學院、同濟大學法學院、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上海政法學院、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上海大學法學院、華東理工大學法學院十所法學院進入全國前100名(華東師範大學法學在2020年獲批法學一級博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