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文職院文傳系學生在開封清明詩會演出中獲得成功

2021-01-10 鳳凰網

 

4月8日,古城汴梁的朗誦愛好者們齊聚天波楊府,由開封市朗誦協會主辦、開封詩歌藝術聯盟協辦的「詩吟清明·大美開封」清明詩會在一支優美的《汴秀情》古典舞中拉開了的帷幕。此次朗誦會旨在謳歌中國夢,宏揚民族文化,讚美春天,寄託情思。

詩會以「滿懷詩情誦清明,飽含深情贊汴梁」為主題,包含了《詩吟清明》《春到園林》兩個篇章,整個詩會內容豐富,涵蓋了古詩詞、現代散文和詩歌等;詩會形式多樣,包括師生表演誦、合誦、對誦、群誦、舞蹈、歌曲等。應主辦方的邀請,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文化傳媒系選出了10名同學參加了朗誦會,同學們深情朗誦了《清明眼淚點燃的燭盞》、《獻給母親的歌》、《一枝春》、《如雪梨花開》、《春天來了》等多首作品。同學們的配樂朗誦時而溫情傾訴,時而哀婉低沉,時而娟娟細語,時而慷慨熱情,他們可圈可點的演出引起觀眾陣陣熱烈的掌聲。

為了此次演出,同學們在系主任範暉的指導下經過了反覆的排練,包括對稿件內容的修改、背景音樂的篩選、演出服裝的挑選等,各個環節都努力做到最好。參與清明詩會的同學們向社會各界展示出了文職院學子蓬勃積極的精神風貌,為繁榮開封市的文化藝術,提升「八朝古都」開封的文化藝術品位及影響力發揮了積極作用,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相關焦點

  • 別具風採的文化盛宴:2020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回眸
    在「雲端」推出的2020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特別節目中,受眾通過網絡呈現方式,欣賞到《序幕:千年花開》《第一篇章:宋詞情思》《第二篇章:清明文華》《第三篇章:江河壯歌》《尾聲:庚子催春》5個部分的精彩演繹。
  • 中國古代官衙千千萬,為何開封府是清明剛正不阿的精神典範
    開封,八大古都之一,以其燦爛的文化和傑出的人才而聞名。位於黃河中遊豫東平原南岸,又稱汴梁。從公元前2020年左右,夏朝在此建都,到戰國時期的魏、五代,包括後梁、後金、後漢、後州、北宋、晉。它曾是八代王朝的都城,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 開封這裡有「相聲」!!免費看!
    開封這裡有「相聲」!!免費看!,以中國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為藍本,再現大宋千年歷史畫卷;以宏大的規模、豐富的宋文化內涵、獨特的古代娛樂設施、新穎的表演劇目和全新的休閒度假理念,始終引領中原文化旅遊業發展方向。
  • 開封10大最好玩的地方,清明上河園必去,開封府最好別錯過
    1、清明上河園:清明上河園是根據宋朝名畫《清明上河圖》為藍本而建造的大型宋代文化實景主題公園。高度還原清明上河圖布景,由八個功能區和四個文化區組成。園內工作人員皆穿著宋代服飾,讓人有穿越時空的感覺,除此之外還有精彩的場景演出和民俗表演 。
  • 「絲綢之路」從歷史中走來之抓住開封發展重大機遇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將進一步鞏固開封市在中原經濟區中的核心地位,為開封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機場作為高速交通體系中最重要的節點,能促使生產、技術、資本、貿易、人口各種資源在航空港相鄰地區及空港走廊沿線地區聚集,促進開封與其他旅遊目的地城市的對接交流,這也為開封的國際文化旅遊名城建設拓展了新空間、提供了新的支撐點。
  • 2020年度開封市道德模範開封好人頒獎儀式在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
    74名開封好人。 頒獎晚會在歌伴舞《公民道德歌》中拉開帷幕,隨後依次分類為獲獎的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5大類14名道德模範頒獎。 之後為74位來自各行各業的開封好人頒獎。他們中有默默奉獻社會、幫助他人的志願者,有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的基層幹部,有熱心公益、播撒愛心的普通群眾,是值得每一個人學習的榜樣。
  • 2020開封市道德模範開封好人頒獎儀式在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舉行
    儀式由開封市文明辦、開封市總工會、開封團市委、開封市婦聯聯合主辦,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承辦,經過群眾廣泛推薦、專家嚴格評審、社會公示宣傳等程序,共評出王虎營等14名市級道德模範和潘全安等74名開封好人。
  • 河南開封,八朝古都,一座不輸鄭州的城市
    開封清明上河圖其實有很多人知道開封這個地方是從包拯包青天的裡知道的,開封府便是包拯辦案的地方,更是讓人想到虎頭鍘。但其實,開封的歷史文化遠不止於此。除此之外,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城摞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宋朝都城東京城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是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地。可想而知,開封這座城市在當時是多麼的繁華。
  • 品牌引領帶動消費升級 探尋夜色魅影中的「開封密碼」
    一幅清明上河圖詳繪出了宋城汴京的市井繁華。千年之後,汴京開封的後人,用「夜經濟」還原著大宋不夜城的輝煌景象。有人說,在中國所有的城市中,最具「夜經濟」氣質與基因的便是開封。一千多年前的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四月十三日,宋太祖發給開封府一份詔書:「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已來,不得禁止。」
  • 開封全力打造研學旅行基地
    把課堂搬出學校,在行走中學習知識。12月12日上午,兩場別開生面的研學課程「刻刀上的藝術」「精打細算說算盤」在山陝甘會館「上線」了。縣街小學36名小學生在研學教員的指導下,或手持小刻刀在原木上盡情雕刻,或將一顆顆算珠放在直柱上,親手體驗木雕技藝和算盤製作……研學過程中,上手操作的技能體驗使學生在歷史古蹟中找到了非遺的樂趣,傳承了非遺文化,提升了綜合素質。
  • 千種風情看開封(附震撼航拍)
    聰明的開封人想了一個好辦法,從2008年到2010年,當地文物保護部門成功運用坑式靜壓樁託換頂升技術,將閣體整體抬升3.1米,使閣底層重見天日。  千年之前,有人照著東京汴梁城畫了一幅長卷;千年之後,又有人把這幅畫還原給了開封城。1998年10月,佔地600畝,一座以宋代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為藍本,以1:1比例原景再現的大型宋代歷史文化主題公園——清明上河園對外開放。  園內每天上百場演出輪番上演,還相繼打造了大型水戰表演《大宋·東京保衛戰》和大型馬戰表演《嶽飛槍挑小梁王》。
  • 開封古城訪古記
    宋代東京開封城,則取締了夜禁制度(唐朝的長安城一年只有上元節開放夜市3天,其餘時間都是烏漆嘛黑),開封城變成了一個流光溢彩的不夜城;打破了坊市制度,市場和住宅合二為一,大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想像一下《清明上河圖》中的場景無論如何是不會在長安城中出現的),人們甚至可以在酒樓上俯視宮禁。世人皆責怪宋朝積貧積弱,但是宋朝卻是中國歷史上最包容最開放的王朝,什麼是包容?什麼是開放?
  • 2019河南開封教育體育事業發展紀實
    開封市課後延時服務走在了全省前列,讓教育注入更多人性化元素,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和幸福感。2016年來到河南,帶領團隊重點研究土壤生物在可持續農業中的作用,通過調控土壤生物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白冰老師工作21年,以高尚的師德感染學生,曾培養出三屆高考全市第一名。強直性脊柱炎的病症使他每天拄著拐杖上課;他又罹患尿毒症,靠透析維持生命的他仍堅持在一線教學。2015年,白冰被評為全國師德標兵。
  • 古都開封,昔日繁盛與婉約盡往矣
    而去河南,首要去的地方建議是開封。開封,中國最夢幻、史上最繁華的古都。古稱東京、汴京,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有「十朝古都」、「七朝都會」之稱。開封有文物保護單位百餘處,國家文化遺產包括朱仙鎮木版年畫、汴京燈籠張、開封盤鼓、大相國寺梵樂、麒麟舞、二夾弦、汴繡、摞石鎖。
  • 發揚國粹精華 開封盤鼓走進開封金明中小學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見習記者 張桂榮)12月8日,開封市金明中小學「錦繡民俗節」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座———開封盤鼓進校園活動在該校階梯教室一樓舉行。特邀嘉賓開封盤鼓的傳承人張軒向師生們展示了盤鼓文化,節目精彩紛呈,連連贏得滿堂喝彩。
  • [開封]《七朝古都話開封》2003-046(167)
    編導:盧世林 攝像:張軍濤  地處豫東平原的開封,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七大古都之一。歷史上開封有許多名稱,比如大梁、汴京、汴州、東京,金明時期還曾經叫南京、北京,那今天開封這個名稱是怎樣來的呢?
  • 圖說百年開封
    武昌首義與開封辛亥革命十一烈士  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以孫中山、黃興等人為首的領導推翻清廷的革命,於1911年辛亥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的勝利而宣告成功。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並號召各省民眾起義響應。
  • 大相國寺和開封評書
    那時的大相國寺沒有大門,只有一個牌坊,人們可以隨便出入。從馬道街可以進東角門直接來到藏經樓前。西邊北邊更是沒有院牆,四通八達,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大相國寺是開封人最喜歡去的地方,同時也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外地人。大相國寺西邊是個大市場,有日用百貨,也有寄賣商店,還有許多飯店。市場邊有三個戲院,一個叫工人劇場,一個叫和平劇場,還有一個叫火神廟的地方也是一個劇場。
  • 老開封 | 開封東大寺
    東大寺的創建要追溯到唐宋時期,當時,隨著開封水陸交通不斷發達,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加劇,大批經商的伊斯蘭教商人云集於此,逐漸定居下來,並保持了伊斯蘭教穆斯林的生活習俗、宗教禮儀,最終創建了東大寺。東大寺初時位於現開封市東南方的文莊一帶,遷入今址的時間不詳。
  • 同為中原古都,為何洛陽成為熱門旅遊城市,開封卻顯得差強人意?
    中原地區、河南開封也是老牌千年古都,歷史悠久,有文化氛圍,當地清明上河園、開封府等總是描繪宋繁榮的跡象,假日這個遊客也不少,但比洛陽有很強的意義,幾年前的兩個古都還分伯仲 現在為什麼有差距?首先,位置在鄭州以東,但數據顯示,旅行的「生力軍」大部分來自中國中南地區,如西安、重慶多為武漢等遊客,這些城市靠近洛陽,遠離封閉,旅行中,路線是很多遊客認為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