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立二廢太子,原因是什麼?

2020-12-22 中式大美生活

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出生,1662年即位,1722年底去世。

8歲登基,在位60年,享年68歲。

胤礽(yìn réng),康熙帝的第七子(嫡次子),1674年出生,1725年初去世。

胤礽周歲時被立為太子,34歲時被廢,35歲復位,38歲時二度被廢,之後幽禁13年,51歲時在幽禁中死去。

假使沒有被廢,按正常程序,胤礽繼位也得48歲,太子位上等待整整47年。

古人壽命不長,這個年齡不小,何況,還有或文才出色、或武才出眾、或老謀深算的一群虎視眈眈的兄弟。

這個太子,不好當。

天生的寵兒

太子的母親赫舍裡氏出身滿族豪門,她的爺爺是首輔索尼,叔父是領侍衛大臣索額圖,在康熙順利繼承皇位、打倒鰲拜、平定三藩中立了大功。

赫舍裡氏和康熙感情非常好,卻因為難產,在生下胤礽4小時後去世。諡號「仁孝皇后」。

太子原本有個胞兄、嫡長子承祜,可惜2歲染病不治。

這樣一來,胤礽就成了皇后遺孤,康熙帝悲痛之餘,親自撫養胤礽。

康熙帝有多寵愛這個兒子呢?

胤礽剛滿周歲時,即被確立為皇太子。

胤礽4歲時,不幸出痘(天花),天花在當時為不治之症,康熙帝全心全意看護在兒子身邊13天,陪伴太子度過病危期。

胤礽5歲時,康熙帝特命人修葺毓慶宮,作為皇太子胤礽居住的東宮,以示恩寵。

至於出行、打獵、教育……按照一位父親對孩子的寵愛,胤礽的待遇不必細說。

微信搜索「中式大美生活」

第一次被廢

太子被廢,是1708年,康熙帝巡幸塞外途中。

先有大阿哥胤禔(zhī)報告太子不良表現。說他暴戾不仁,從高官到兵丁「鮮不遭其荼毒」;截留蒙古貢品;放縱下屬敲詐勒索等。

再有導火索:年僅7歲的皇十八子胤祄(xiè)患急性病。

身為父親的康熙十分焦慮,身為兄長的太子卻無動於衷。這份無動於衷,讓康熙回憶起十多年來一直耿耿於懷的一件事:

1690年,烏蘭布通之戰前夕,康熙出塞途中生病,令皇太子與皇三子馳驛前迎。太子到行宮看到父皇病容,絲毫沒有憂愁的樣子。

康熙當時就認為這個兒子絕無忠愛君父之念,不孝,不堪重用,就讓他先回北京。

後來康熙在廢太子時說已包容了20年,就是把這件事作為起點的。

這次,康熙氣憤地責備太子,沒想太子竟蠻橫地與父皇頂嘴。返京途中,康熙發現太子夜晚靠近他的帳篷,從縫隙向裡面窺視,便立即懷疑太子可能要「弒逆」。

1708年九月,胤礽以罪廢拘繫於鹹安宮。

第二次被廢

太子第一次被廢,關了3個月就被放出。次年三月,胤礽被復立皇太子。

這麼快復立,是因為太子一廢,大阿哥與八阿哥爭儲,諸子矛盾激化。康熙也看到其他皇子要麼結黨,要麼各有心思,並不比太子讓人放心。

另外還有一份愛,是康熙對親自培養起來的兒子特別深沉的愛。

胤礽初次被廢,一反常態,行為瘋癲,被懷疑是鬼附身,這讓康熙帝痛惜流涕,寢食不寧,在噩夢和回憶中傷懷,終至病倒。

復立太子後,康熙經常召見胤礽,每召見一次,心裡便舒適一次。

這次復立,康熙還分別晉升各皇子為親王、郡王、貝勒等,試圖促進皇太子與諸皇子之間的團結。

但原有的君儲矛盾並未解,待「皇太子在策劃逼父皇儘早讓位」的說法一出,康熙只得決定再廢太子。

距上一次廢太子時隔四年,1712年九月,康熙巡視塞外回京當天,宣布再廢太子,並將胤礽拘執看守。

38歲的廢太子,仍禁錮於鹹安宮。此後多次有推薦其復立的建議,但康熙帝始終未再立胤礽。

13年後,胤礽幽死。

背後的原因

胤礽自幼聰慧好學,不僅精通諸子百家經典、歷代詩詞,而且熟練滿洲弓馬騎射;長成後代皇帝祭祀,並數次監國,治績不俗,在朝野內外頗具令名。

按說,太子日後登基,不一定就不是個好皇帝,然而最終落到被廢的下場。

表面上說是太子結黨營私、不忠不孝、性格暴虐,但背後更重要的是:皇權機制。

第一次被廢時,康熙說:「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

第二次被廢,是「皇太子在策劃逼父皇儘早讓位」。

說到底,就是一個機制的問題,皇位至高無上,位子只有一個,老子身體好,兒子卻也中年,皇帝又沒有「退休」的說法。

怎麼辦?

康熙哪怕曾經再寵愛這個兒子,隨著自己年老而太子羽翼漸豐,也不免有威脅感,心理失衡。

太子當了三十多年,面對或在學識、或在韜略、或軍事能力上佔有優勢的其他阿哥,也不免「夜長夢多」,心理失控。

兩人都不安,卻根本無解,換做任何其他人當這個太子,都很難有更好的結局。

太子兩立兩廢,以及九子奪嫡的慘劇,對清朝的影響是:清朝不再公開冊立皇太子。

胤礽成為清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經過公開冊立的皇太子。

圖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康熙皇帝一廢太子胤礽和二廢胤礽有什麼不同點?
    如果讀者只是認為皇太子胤礽的被廢就是因為「窺伺御帳」和對幼弟病重的漠不關心這兩件事情,那基本上就是判斷錯誤了。其實這兩件事情是都太子胤礽被廢的導火索,真正的實質原因就是康熙皇帝與皇太子之間日積月累的不信任導致的今天的結果。其實也是皇權與儲君之權的一次碰撞。康熙皇帝老年讀書像康熙皇帝在廢黜胤礽之時,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從前索額圖欲謀大事(可能就是廢立之事),朕知道了,從而把他殺了。
  • 胤礽究竟為何被康熙兩廢太子,其實原因並非康熙嘴裡說的那些
    胤礽究竟犯了什麼大錯誤,要被康熙廢掉?關於這一點,不能聽康熙嘴裡說的什麼「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類的話。
  • 雍正王朝康熙第一次廢太子之後為什麼又要重新又立回?
    當然,由於康熙最初的刻意寵愛,廢太子從小就認為自己是君,兄弟們是臣。自我認為身份高貴的廢太子,又怎麼會對一個庶出也毫無背景的十八弟哀傷?3、帳殿夜警。不悌事件後,廢太子心中鬱悶恍惚,不久路過康熙帳篷(帳殿),竟從裂縫處張望,被裡面的康熙發現。這就是帳殿夜警事件。不管是太子還是兒子,偷窺父親和皇帝的行蹤肯定是有罪。
  • 你們都錯了,康熙對廢太子胤礽才是真愛!
    呃……偏題了,繼續說說康熙對胤礽滿滿的愛~太子生母赫舍裡氏十三歲時嫁給康熙,雖說是政治婚姻,但婚後兩人感情非常好,赫舍裡氏溫柔嫻淑又頗具才幹,與康熙共同度過了鰲拜專政的日子,而且後宮治理井井有條,可謂「賢內助」。康熙對之感情頗深,赫舍裡氏生胤礽當天就因難產世了,年僅21歲。康熙愛屋及烏,立胤礽為太子,愛護非常,並親自教導。
  • 《雍正王朝》中康熙先是廢了太子胤礽,後來為何又重新立回呢?
    雍正王朝康熙第一次廢太子之後為什麼又要重新立回?其實,第一次廢太子康熙有些衝動之舉,廢了胤礽之後,他看到兒子們都蠢蠢欲動,想要爭這個位置,又復立這裡面暗含了康熙的無奈和高深莫測的帝王心術,讓那些蠢蠢欲動的兒子們先去對付胤礽,自己再觀察觀察,看哪個兒子能擔當大任。欲知細節如何,且聽小崔細細道來!
  • 真實歷史上太子胤礽是個怎樣的人?是什麼原因導致康熙廢了他呢?
    胤礽在這個尷尬的位置上一待就是將近四十年,從小孩子變成老頭子了,可是老爹依然堅挺無比,下面弟弟們見天的長大,老爹又放權,不像明朝一樣,只要立了太子,其他皇子都是分封採邑。就像玩我們玩一款遊戲一樣,康熙已經玩很久了,胤礽也想過把癮,於是胤礽對老爹康熙說:爹啊,你玩的差不多了吧,讓我玩會唄。
  • 康熙為什麼兩度廢了太子胤礽?
    但後來,胤礽為何二度被廢,落得晚年悽慘幽禁而亡,以至於,他的嫡子弘晳都被乾隆皇帝打壓,這個問題值得一說。  據史料記載,胤礽第二子弘晳是為康熙的皇長孫,自幼獲得祖父寵愛,撫育宮中。在其父胤礽被廢太子之後,弘晳已長成了一名青年。他為人賢德,故時有傳言康熙帝會因寵愛弘晳會第三次冊立胤礽為儲君。
  • 康熙帝廢立太子之紛爭
    康熙末年,廢立太子事演為反覆的政治鬥爭,自1708年九月太子胤礽被廢至康熙帝病死的十多年間,圍繞著太子的廢立形成長期的紛爭。 一、眾多優秀的皇子康熙共有35個兒子,其中15個早殤,1個出繼,真正有19個兒子。長子胤禔是惠妃納喇氏所生,所以不得立為太子。二子胤礽出於康熙帝第一位皇后;大臣索尼之孫女赫舍裡後,立為太子。
  • 《雍正王朝》中康熙為什麼要廢太子?
    曾經看過一個統計:歷史上真正順利登基的太子(被立為儲君不少於一年)不超過60%,被廢黜的太子佔比超過10%,而且有意思的是:越是雄武的君主,越是喜歡廢太子,比如漢武帝,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唐玄宗,當然還千古一帝的康熙。
  • 他天資聰穎,被視為康熙繼承人,卻兩次被廢,催生新的立儲君制度
    公元1676年,康熙皇帝的二阿哥被冊立為皇太子,第二天便向全國宣布。胤礽在政治上的確是展示了過人的天賦,所以康熙皇帝非常的喜歡他。但是,胤礽雖然能力強,卻是一個十分不仁義的人,康熙只能含淚把他廢掉。在兩次廢除又冊立之後,胤礽最終被關起來直到去世了。從這之後,康熙帝再也不敢冊立太子了,改為用遺詔立太子,是後來雍正皇帝秘密建儲制的雛形。
  • 康熙狠心兩廢太子,僅是因為太子睡了自己愛妃?無情最是帝王家
    但後來,胤礽為何二度被廢,落得晚年悽慘幽禁而亡,以至於,他的嫡子弘晳都被乾隆皇帝打壓,這個問題值得一說。據史料記載,胤礽第二子弘晳是為康熙的皇長孫,自幼獲得祖父寵愛,撫育宮中。在其父胤礽被廢太子之後,弘晳已長成了一名青年。他為人賢德,故時有傳言康熙帝會因寵愛弘晳會第三次冊立胤礽為儲君。
  • 康熙廢太子胤礽真是無能之輩?當了40年太子,錯不在他
    我們對康熙廢太子愛新覺羅·胤礽的遭遇深表同情。太子胤礽電視劇《雍正王朝》裡的太子表現的確實有點爛泥扶不上牆,貪汙腐化,確實難登大寶之位。然而歷史上的太子胤礽卻未必全是如此。那麼,康熙廢太子胤礽真是無能之輩?他破紀錄地當了40年太子,怎麼會沒兩把刷子呢?
  • 兩次廢掉太子,並非康熙的衝動之舉,原因過於真實
    康熙朝的太子胤礽本是皇后赫舍裡所生,其外祖父一家,索額圖官拜康熙朝大學士,可謂顯赫至極。胤礽本人更是身份尊貴,剛出生就被立為太子。康熙是把他從小就帶在身邊,貼身調教,父子之情,遠超於對其他阿哥。若不是非常失望,康熙是斷不會做出廢太子這種事。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最終導致康熙廢掉太子。
  • 跳出《雍正王朝》,四十年太子被廢,到底是康熙疑忌還是胤礽暴戾
    事實上,種種跡象表明,康熙早在一年前就已因為懷疑太子參與了索額圖的篡權陰謀而下定了廢太子的決心,此次巡幸,更似康熙的預謀。康熙當時也失聲痛哭,撲倒在地,可見其也確實十分痛心。廢太子後,又傳旨將胤礽拘押,令胤褆負責監守;殺索額圖之子格爾芬、阿爾吉善及其親信數人,將東宮官屬全部發遣盛京。回京之後,康熙發布廢太子詔。就這樣,當了三十三年皇太子的胤礽,終於被廢。
  • 皇太子胤礽第被廢,是因為得了瘋病嗎?真正原因不像康熙說的那樣
    看康熙如何為廢太子胤礽巧妙開脫》中,詳細敘述了胤礽這個當了三十三年的皇太子,突然被康熙廢黜,半年後又重新得到皇太子稱號。那麼,在第二次又當了三年皇太子之後,胤礽為何又一次被廢黜並被圈禁,直到康熙死後也沒有重獲自由?本文約2600字,請耐心閱讀。
  • 《雍正王朝》中,康熙知道有人偽造太子手諭發動兵變,隱忍不發?
    因為當時康熙要把主要精力用於對付太子胤礽,錯綜複雜的形勢不允許再節外生枝。電視劇《雍正王朝》把康熙晚年諸子奪嫡的複雜局勢刻畫的淋漓盡致。將「太子黨」、「八王黨」、「四王黨」之間的明爭暗鬥呈現在觀眾面前。二阿哥胤礽是眾兄弟搶奪太子寶座的最大障礙。
  • 大美薊州之廢太子允礽園寢
    3、返京途中,康熙發現太子夜晚靠近他的帳篷,從縫隙向裡面窺視,便懷疑太子可能要「弒逆」。        也就是殺父,取而代之。這招比「雍正改詔」可猛多了!        九月十六日,康熙回到北京。命在皇帝養馬的上駟院旁設氈帷,也就是帳篷,給胤礽居住。又命四子與長子共同看守。這兩傢伙陰謀可算得逞了,也樂得這個看守的差事。
  • 康熙晚期,九子奪嫡中雍正勝出,為何對廢太子胤礽禮遇有加?
    康熙晚期,九子奪嫡中雍正勝出,為何對廢太子胤礽禮遇有加? 九子奪嫡是指清朝康熙晚期,皇子們為奪帝位,相互內鬥的宮廷事件。當時康熙皇帝序齒的兒子有24個,其中有9個分為二派參與了皇位的爭奪。
  • 周培公暗示康熙立襁褓中的胤礽為太子,康熙為何瞬間言聽計從了?
    這段歷史在《康熙王朝》中也有提到過,當時皇后赫舍裡氏難產命危,周培公便暗示康熙立襁褓中的胤礽為太子,而康熙聽聞後,略有沉思便應了下來,立胤礽為太子。眾所周知,立太子乃是涉及國本的大事,且清朝又不像明朝那般,定了必須要嫡長子為太子的規矩,他們更多的是通過競爭得出繼承人的人選。那麼康熙為什麼會聽周培公一個漢臣之言,急於立一個剛出生的嬰兒為太子呢?我認為有三點原因:第一,因為康熙皇帝和仁孝皇后感情甚篤。
  • 雍正繼位之後,對廢太子的家人很好,為何要繼續圈禁大哥?
    老大胤禔是庶子,於是太子的位子就落到了嫡子老二胤礽的身上。 胤礽的生母孝誠仁皇后一生下老二就難產死了,康熙心裡難過,不但當即立老二為皇太子,還決定親自撫養他。 康熙非常嬌慣老二,典型的慈父多敗兒,這就使得原本還素有賢名的太子逐漸養成了驕橫乖戾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