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畢業時的勵志故事告訴我們:比起跳槽,不如做好這幾件事

2020-12-22 丁路遙知事

日本著名的管理大師稻盛和夫大學畢業後,在京都一家瀕臨破產的企業就職。這家公司由於是家族企業,內訌不斷,遲發工資,勞資關係緊張。

與他同時期入職的許多畢業生,一進公司就覺得「這樣的公司令人生厭,我們應該有更好的去處。」於是許多人相繼離職,最後留在這家「沒落」公司的就只有稻盛和夫了。

稻盛先生想,辭職到新的崗位上,也未必一定成功,情況是因人而異的。糾結了很久,他做了一個決定,而正是這個決定,迎來了他人生的轉機。

「要辭職離開公司,總得有一個義正言辭的理由吧,只因為感覺不滿就辭職,那麼今後的人生也未必就會一帆風順吧。」稻盛和夫是這樣的想法,所以他決定先埋頭工作。

此後,他在工作中非常專注,為了完成研究新型陶瓷材料的任務,他把鍋碗瓢盆都搬進了實驗室,吃住都在公司,如饑似渴地學習和鑽研。

在稻盛和夫這樣努力工作的時候,當初那些困擾自己要辭職的念頭都奇蹟般地消失了,他甚至產生了「工作太有意思」的成就感,這段經歷也為他今後事業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從稻盛和夫的故事中,我們可以明白一個道理:那些在一個企業真正能長期發展的,職位、待遇、權限範圍都有提升的人,他的這些發展,大多不是靠跳槽獲得。

一、不要因為逃避困難而隨意跳槽

我有個朋友叫小希,她今年30歲不到,但是卻已換了五六家公司,平均一年左右就可能換一份工作。

小希最近又打算跳槽了,她來徵詢我的意見。

說到原因,她告訴我是因為和上司鬧矛盾,合不來,所以待不下去了。後來我一細問,才發現小希過去幾次跳槽經歷都有很相似的地方。

我對她說了自己的觀點,假如僅僅因為遇到了一些困難就選擇離開,那麼這個困難也許會一直存在那裡。我們不可能期待下一份工作,就如同天堂一樣,人際關係和睦、上司非常和善,還收入不錯。

這些都是理想化的情況,我們真正可能忽略的,實際上正是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和上司鬧矛盾,是否自己的溝通表達方式上存在問題?

正如稻盛和夫所說的,「只是因為感覺不滿就辭職,那麼今後的人生也未必就會一帆風順吧」。假如我們可以認識到這點,就不會為了逃避困難而隨意跳槽,應該沉下心來思考:我能否修煉自己的能力和素質,來適應職場的環境?

二、培養成長型的思維

當年與稻盛和夫同一批的畢業生,許多人在那家公司幹不了多久就離職了。在他們看來,環境不適合自己,自己就很難得到提高。

但稻盛和夫並不這麼思考,他覺得只要努力去研究、學習,就可以提升能力,挑戰很難做到的事情。

用心理學的觀點來講,職場上存在兩種思維模式的人,一種是「固定型思維」,另一種叫做「成長型思維」。

持固定型思維方式的人,總覺得自己的能力就這樣,或者我不適合這個環境就不應該去做。而持成長型思維方式的人,更有發展的眼光,他們覺得能力是可以改變的,人也是可以不斷適應環境,自己掌握命運的主動權。

如今社會上許多人都想追求財富自由,但這些美好理想的背後則可能是不勞而獲的投機心理以及玩樂享受的潛在訴求。

真正要想成功,是無法一蹴而就能夠達成的,我們必須一步一個腳印,真正付出努力才做得到。

假如我們可以理解這個道理,很多時候就不會隨意跳槽來打亂了自己職業生涯的軌跡。

三、學到有用的東西,需要時間的洗禮

一個職場人進入一家公司,假如工作才幾個月或者一年,基本上很難學到有用的東西。

我們人力資源行業有句名言,叫做「跳槽窮半年,改行窮三年」,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但是依然有不少年輕人在公司工作不到幾個月,覺得自己學不到東西,沒有好的發展,就果斷跳槽換工作。

在如此短的時間裡,我們最多只能學到一些表面的技能或知識,想要積累豐富的經驗,通常得需要三年以上的工作經驗,用心沉澱下去才行。

我想起當年自己團隊有個員工叫小毛,他腦子很靈活,能力也有,但就是性子比較浮躁。當初在我們部門工作時,一件任務還沒有聽懂就開始去做,結果做錯了、遇到困難了總歸因給領導或者公司。

所以他只幹了八個月就跳槽出去了,此後聽說他頻繁換工作,工作了五年薪資都沒有怎麼改變。反觀那些和他差不多年齡在我們公司的同事,基本上收入都翻倍了。

所以,假如我們不想總在底層混日子,需要有稻盛和夫這般的鑽研精神,深耕專業領域,將來才能量變引起質變。

寫在最後

上述的一些觀點,多數來源於《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當然,稻盛和夫的職場理念遠不止這些,因為篇幅有限,不多闡述。

馬雲曾經將《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這本書帶進湖畔大學布置任務,讓學員們潛心研讀。

這本書以稻盛和夫先生的人生智慧為主旨,融合當下年輕人最易觸及的困惑,諸如生活意義,成功的依據、面對困苦時應對的方法,人格魅力的提升,心靈成長的過程以及人生存在的意義等多方面進行系統闡釋,這些思想的精髓為年輕人的成長提供一套更具實際的方法。

在我們職場人生中,許多的困擾都可以從這本書中尋找到答案。

如今,這本書在百度上就可以買到,價格非常便宜,只需36.9元,一頓飯錢都不夠,卻可以給我們未來的職業生涯帶來啟發,獲得成長的經驗,確實很值得。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上方圖片連結,就可以買到了。

#稻盛和夫#

相關焦點

  • 跳槽是明智的選擇嗎?讓稻盛和夫告訴你,別等辭職就晚了
    稻盛和夫對跳槽有著深刻的認識和體會。稻盛和夫曾白手起家創辦了兩家世界五百強的企業,並且在晚年還成功挽救了瀕臨破產的日航企業。但他其實在大學畢業時也面臨著工作上的困惑。稻盛和夫自小讀書就不行,在他高中畢業那年正好趕上日本經濟低迷,就業機會十分少,當時很多企業只要名牌的大學,而對於稻盛和夫這樣非名牌大學的非常的排斥。
  • 稻盛和夫的忠告:越是絕望時,越要去做這3件事
    日航因經營不善申請破產,當時稻盛和夫已78歲高齡,退休在家,時任首相的鳩山由紀夫「三顧茅廬」,要求稻盛和夫出山拯救日本的「翅膀」。由於稻盛和夫一生的經營都沒有虧本,而且在危急關頭總能爆發出巨大的精力,這就是為什麼邀請他出山的原因之一。但許多人認為他不會出來,在他們看來,日航第二次破產已是板上釘釘,稻盛和夫接盤者,很可能「晚節不保」。
  • 《吸引力法則》、稻盛和夫:成大事者,往往做對了3件事
    導語:《吸引力法則》、稻盛和夫:成大事者,往往做對了3件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明明是做相同的工作,但是別人總會做得異常的順利,而你總是會磕磕絆絆,而且你越擔心是麼,什麼就一定會發生。別人已經功成名就,你卻在原地踏步,甚至還有後退的趨勢,我們真的不如別人嗎?你只是在某些事上做錯了,沒有人提醒你,讓你越陷越深。
  •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人生忠告:熬不下去時,就去做這3件事
    縱觀稻盛和夫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如果我們能學到經營之聖的半點經驗,我們的人生都會變得大不一樣。尤其是對當今的年輕人,稻盛和夫還提了3點忠告。如果你要是覺得職場熬不下去了,可以去試著做做這3件事。一、與其消極等待喜歡的工作,不如想辦法喜歡上所做的工作。
  • 稻盛和夫直言:窮人想變富,先別急著賺錢,做好3件事,有望翻身
    目前,「經營之聖」只剩下京瓷企業的稻盛和夫尚在人士,稻盛和夫作為「四聖」之一,具有著出色的經營成就,他27歲時白手起家,成了唯一一位擁有兩家世界五百強公司的企業家,從一無所有到「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告誡所有想成功的人:窮人想變富,先別急著賺錢
  • 稻盛和夫:當你身處逆境時,學著做這2件事,是鹹魚也會翻身
    很多人問過他什麼樣的精神讓他能夠有如此成就,稻盛和夫說,逆境其實才是鍛鍊一個人最好的時機,年輕時的苦難,出錢也要買。逆境時只要做好這2件事,就一定會有所成就。坦然面對「膽怯只會帶來背運,只有內心無比堅強,你才有改變這一切的勇氣。"
  • 稻盛和夫告訴我們:沒有知識、能力沒關係,但要有「將來時」思維
    2010年1月19日,日本航空公司因為債務纏身而申請破產保護,日本政府邀請稻盛和夫出任日航的董事長。稻盛和夫不負眾望,提前1年實現了扭虧為盈,使得日航重新具備了申請恢復上市的環境與條件。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這樣一位被稱為世界企業經營史上的傳奇人物,年輕時卻是一個連求學都一波三折的人。
  • 稻盛和夫:當你陷入困境時,只要不做這兩種事,逆襲不難
    稻盛和夫:當你陷入困境時,只要不做這兩種事,逆襲不難可能很多人沒聽過稻盛和夫。他出生於日本鹿兒島,二十多歲時創辦京瓷,後來又歲創辦第二電信公司,而這兩家公司都已經是世界500強。他用人生經驗告訴失敗中的人千萬不要做這兩件事!第一件:不要逃避,直面困難,感謝逆境越想逃避困難,越是招致災禍。何謂逃避?遇到坎坷不順時,像鴕鳥把頭埋到沙子裡一樣,不去面對,不去解決。有些人失業或失戀後就變得頹廢,整天在屋子裡打遊戲、睡覺、喝酒……這樣的做法只能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失控,越來越偏離正軌,而問題永遠在那裡。
  • 跳槽是明智的選擇嗎?讓稻盛和夫告訴你,不要等到40以後才明白
    有也是從稻盛和夫先生始。」稻盛和夫,這個名揚天下的企業家兼哲學家,哪怕是不關心商界的人,對他的名字也不陌生。他出身貧寒,生長在一個日本鄉下,中考高考都沒有考到滿意的學校,從三流大學畢業,職業考試失敗之後入職到了一家瀕臨破產連工資也發不起的企業。
  •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撐不下去的時候,去做這3件事
    在78歲高齡的時候,本該功成身退了,但因為日本最大的航空公司即將倒閉,日本首相邀請稻盛和夫出山,救助日航。但稻盛和夫有2點要求:不帶團隊,不要工資。最終憑藉一己之力在一年內成功挽救了日航,創業商業上一大奇蹟。著名學者季羨林曾評價:「據我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簡直如鳳毛麟角。
  • 不想頻繁跳槽怎麼辦?看稻盛和夫怎麼說
    我用稻盛和夫先生的理念,來回答大家。可能有些童鞋不太了解稻盛和夫先生,我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稻盛和夫,是日本的實業企業家。創辦了2家公司,也都分別進入了世界500強。不僅商業水平高超,在哲學、思想、倫理觀等問題上,也是非常有智慧的。稻盛和夫在用人觀念上,提出了人格第一、勇氣第二、能力第三。總之,稻盛和夫先生,是我最佩服的企業家之一。
  • 稻盛和夫:當你熬不下去的時候,堅持做這3件事,重燃你的鬥志
    但是在哥哥的一番教誨下,稻盛和夫堅持了下來,最後逆轉乾坤,在這家公司裡研發出了自己的材料,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稻盛和夫對這件事也做出了總結:「別去害怕挫折和困難,這些都是上天送給我們的禮物。」現在,我們雖然無法讓稻盛和夫親自教導我們,但稻盛和夫先生卻把他70年的經營之道和人生智慧都寫到了他的3本書中:《心法》:稻盛和夫先生匯聚了一生的人生哲學,如果你對人生感到失望,對生活喪失信心,陷入了無限的苦惱當中,《心法》將讓你醍醐灌頂,成為你的指路明燈
  • 稻盛和夫告誡年輕人:從默默無名到卓越,需要具備這3點品質
    稻盛和夫告誡年輕人:從默默無名到卓越,需要具備這3點品質稻盛和夫是商界的一個傳奇,他的人生哲學和經營哲學,一直以來都倍受人們的推崇,像任正非、馬雲、俞敏洪等企業家都曾親自登門拜訪,向他請教。面對工作,與其扼腕哀嘆,不如挽起袖子努力幹;與其抱怨時運不濟,不如打起精神、做好準備,等待機會的到來。無論何時,保持積極熱情的態度,即使我們一無所有,至少還能去熱情的生活。
  • 稻盛和夫:當你失意沮喪時,停止做這2件事,翻身不遠
    有些人人生得意須盡歡,在失敗時卻信心全無,一蹶不振。匡衡勤奮好學,鑿壁偷光,終成大學問家;韓信忍受胯下之辱,後來建功立業,青史留名。古往今來的故事告訴我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困難挫折是人生常態,在成功之前必先吃盡苦頭。什麼將會關乎我們人生走向?明天和意外究竟哪個先到來?
  • 年近90的稻盛和夫:年輕人,當你熬不下去時,就去突破這5件事
    78歲時臨危受命,拯救瀕臨破產的日航集團,僅一年時間,扭虧為盈,將日航重新上市。他的一生可謂是傳奇的一生,可是稻盛和夫出生和大多數人一樣,普普通通,甚至是特別不順的。好不容易熬到畢業,卻面臨戰後蕭條的經濟,根本就沒工作可做,最後在老師的介紹下,才進入一家即將破產的公司實習。說到這,那些不順的人,些許會有些安慰,原來稻盛和夫年輕時候也是這麼的落魄。可是27歲的時候,他卻開始爆發了,甚至是走上了人生的快車道。
  • 稻盛和夫忠告:當你熬不下去的時候,就去做這3件事,遲早成大器
    稻盛和夫深受國人喜歡,不少人都喜歡讀他的書,甚至企業大佬也學習他的智慧。馬雲曾三次登門拜訪,請教企業經營之道;季羨林、俞敏洪等知名人士都是他的粉絲。然而,這位知名的企業家,當年他剛大學畢業時,也曾迷茫過,灰心喪氣過,也有想放棄的時候。
  • 稻盛和夫掏心窩的忠告:當你撐不下去的時候,就去做這5件小事
    稻盛和夫是日本唯一在世的經營之神,就連我們耳熟能詳的馬雲、任正非等知名企業家也曾多次拜訪他。雖然稻盛和夫現在處於巔峰,但他的出生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非常普通。他出生在農村一個破產的家庭,他畢業的學校只是一所三流大學。剛畢業的他找不到工作,只得加入一家頻臨破產的企業。然而,畫風一轉,當他27歲時,他開始了自己的事業,並成立了京瓷。
  • 稻盛和夫:越是沒錢時,就逼自己去做3件事,很多年輕人卻不在意
    稻盛和夫就曾是千萬個窮人中的一個,他也曾經歷世間疾苦、貧窮的折磨,然而現在他是享譽全球的「經營之聖」,一生創建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還創了400天將日航扭虧為盈的奇蹟。稻盛和夫曾告誡年輕人:如果你現在沒錢沒人脈,想翻身,就去逼自己做3件事,財運自然來。
  • 稻盛和夫:當你快堅持不住的時候,就去做這3件事,翻身有望
    稻盛和夫認為,一個人若缺乏對一件事情的熱情,也就缺乏對這件事情的工作認真程度,那麼結果只會很糟糕。其實,稻盛和夫的一生,都在詮釋這道等式。他的成長背景可謂平淡無奇,也談不上有多好的資源有多聰明,在他的學業生涯中,他考試經常不合格,年少又體弱多病,想早出社會成就一番小事業又奈何心有餘而力不足,這不就是我們很多人普通而又平凡的生活寫照麼。
  • 稻盛和夫成功的秘訣都在這本書裡
    當時,年幼的稻盛和夫的正義感油然而生,就對那些欺負他卻並沒有受到老師批評的富家子弟進行了反擊對抗。這件事情被老師告到了他的父母那裡,但是他的父母並沒有埋怨,也沒有去討好那些富家子弟或者老師,而是告訴稻盛和夫如果覺得自己做的是正確的,就堅持,甚至可以打回去。